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妞一个人睡

闲聊一下人生吧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3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改换网页查点许嵩的资料,差点回帖又毁了
好在这次俺笔下粘贴了,
草哥又有呼叫...富春山归来再读笔友们的佳作。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3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妞兄,整个第7页我都没保存,因为我一般在翻页后才会保存前一页,而当时此页没翻页,而且后来又属于一时的“气急”,所以没顾上保存。我记得这里是与三流谈自己对国内音乐界的新生代不太了解,一般还是听西方古典音乐,近期听得较多的是肖邦和巴赫,因为肖邦的诗意和巴赫的把痛苦升华的神意很能安抚我,让我宁静。

 

那么我补充点别的吧。

 

下面的“诗”是网上一个年轻女孩写的,我很认同,转发在这里吧:

 

 

等待戈多。

戈多永远等不来。

你只能自己成为戈多。

 

等待希望降临,

最容易实现的办法是给自己希望。

 

安全感也不经等。

越是觉得自己在等待便会失去越多。

只能自己先有安全感。

活得自在潇洒。

有人对你好,是上天的礼物。

若没有,你也同样精彩。

 

「没有安全感」其实是很烂的理由。

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残缺不全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说到底是一个人自身的缺失。

不怪别人,只怪自己。

 

每个人都在寻找幸福。

但只有先找到完整的自己,才能真正幸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6:34: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3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取悦,才不会迷失。

全世界需要取悦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迎合和取悦不可能山高水长。

除非已经习惯面目模糊 声音喑哑的自己。

如果觉得心甘情愿那也只是新鲜感带来的短暂错觉。

 

不对等总会带来失衡。

失衡的感情失衡的自我。

失衡到极端会忍不住反抗。人性如此。

当找不到自我时便会开始厌倦和离开。

结局是相对无言仓皇而逃。

如果要问为什么。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姿态。

 

所有长久的迷人,

都是因为真实。

所有不被厌倦的魅力,

也都是因为时日久远之后,

你还是那样一个有棱有角的你。

 

骨子里有倔强不屈的东西。

不被时光腐蚀,不为他人扭曲。

也一直保持着自我行走的姿态,

在风中凌乱,在雨中奔跑。

 

一种不为何物停滞的自我完善。

这是漫漫时光里必须不变的生命姿态。

于是有了一种流动的生命质感。

 

像轰隆隆的火车车窗,

全世界的风景都在眼前流浪而过。

你抓不住任何东西,但却有不言不语的欢喜。

 

生命亦然。

 

因为流动不息的生命质感,

时光老去,人不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6:21: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贴那个女孩的“诗”:

 

  

1. 在这个畸形的社会里,

   想拥有旧时光的平凡小幸福也已经不容易。

   但不管这个世界怎样变,

   我还是要做一个温暖柔软的人。

   这是我最大的勃勃野心。

 

 

2.  假装出来的强势或者霸气实在是低级游戏。

   你知道真正让人无法抗拒的,

   是认真和用心的温柔。

 

 

3. 过度强调独立也是一种变相逃避。

   避免跟太多人接触,有屏障才有安全感。

   有自我封闭倾向,即使里面有很多委屈和脆弱。

   精神洁癖的表现。只有独处才可以避开自己讨厌的东西。

   又是一种对生活强烈的控制欲。

   但通常被隐藏得很好。

   

    如何区分,什么是恰当的独立性,什么又是变相逃避?

    度。

    任何东西一过度便会扭曲。

    过度强调独立性,其实是有意掩盖自己的脆弱。

    但欲盖弥彰。

    心。

    独立的状态是享受还是无奈。

    你能骗得了全世界,但骗不了自己。

 

4. 有人居然能从你一贯很Man很霸气的样子里,

    看出你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

    看到你躲躲闪闪的脆弱和温柔。

    

    即使你已经习惯欺骗自己。

    习惯处于一种漂泊流浪的状态里。

    时日久远,连你自己都以为自己是一朵云。

    飘在空中,随风而去。

 

    但还是有人看出你内心的安定。以及渴望安定。

    

    他说你比任何人都要坚定不移。

 

    你以为自己真的是那样遥远的故事。

    即使总是总是被误解,也无力再去辩解。

    但还是有人看出你是一株仙人掌。

    外表长着再多不可接近的刺,

    内里也是柔软多汁的温暖。

 

5.  一个会听着你的感情故事 忍不住落泪的男人。

    不管日后如何改变,抹不掉的是柔软珍惜。

 

6.  你的眼神你的笑容,不经意就变得跟他一样温暖。

 

7.  所有善良美好的人都会幸福。

     早到,或者迟到。但不缺席。

 

8.  不懂得爱和珍惜的人,天天都是世界末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6:25: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

 

有些事,有些话,自己明白就行了。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就很美好了,

 

如果非要说出来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代表我心,反倒成了一种姿态,反而俗了。你说是不是?

 

你也看一点民国史?好,我慢慢贴出来,看有没有你想说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三流匠心在2013-4-3 9:50:00的发言:
百忙中回复了近100多字,一个不小心全毁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自掺了一巴掌...
妞先生好!所谓称呼先生呢,一是久违二是久仰的,三是先生当年于我是有教诲的,三流不会忘,当以先生呼之。
那里甘心坐而听讲呢?没时间没精力呀!新工作新环境新机会,压力有点小大,所以在qq里曾言要淡出路网的。这次清明富春山徒步之旅的准备工作全推托给了草哥,心中抱歉十分!
民国秩事,我知之甚少,但也蛮感兴趣的,妞先生何不畅所欲言。目下时政较以前还是清明的,对晚清、民国初年的历史人物评价应该是比较中肯的,不必有啥顾虑。
观本帖杂谈较多时论较少,叙旧多,诙谐成份多,如加多点仗剑兄的犀利或更有看点。
蛮喜欢音乐鬼才许嵩的《断桥残雪》,百听不厌!
这家伙子算个不世出的人物,蓦然老师莫样看待国内音乐界的新生代?

三流,为100多字自抽一耳光,不疼吗?值得吗?我是个蛮实诚的楼主,别跟我玩花活啊,我很简单的。

 

教诲就不敢当了。你也知道,我是个玩字号,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娱乐心出发的。如果真的曾经对你有哪怕那么一点点的小帮助,那就谢天谢地谢人了,嘎嘎。

 

另外,尊兄之意,畅所欲言。对民国史、民国人物,哪怕非主流的观点,也不会有顾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刀,定位。

 

南京临时政府和南北和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在此之前,孙中山直接领导了十余次起义都未能成功,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也只留下了72具遗骸。武昌起义的成功背后,不仅是新军的造反,各省帮会的举事,也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参与、策划,更有许多立宪派人士和士绅阶层,如张謇(前清状元、谘议局议长、实业界领袖、袁世凯的故交)等,在政治上的华丽转身。即使在有心栽花的同盟会领袖看来,也颇有无心插柳之感,孙文有云:武昌起义成功之速,不可思议。 清廷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起义士兵当作招牌,硬推出来做了“湖北都督”。

 

之后的一个月里,全国局势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湖北革命的胜利,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广东、福建等省相继宣告独立,一个月间,清廷便已失去半壁江山。

 

清廷震惊。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南下督师进剿,但新军将领多为袁世凯旧部,荫昌指挥不动。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为什么会指挥不动呢?                 

 

袁世凯练兵,极重视培养愚忠意识,而且北方士兵与思想开放的南方士兵有所不同,所以更容易对他们进行洗脑。这支军队将为谁服务,在袁世凯的心里一天也没有含糊过。                                

 

即使今天回首袁世凯创建的北洋新军,都会发现,它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太深刻、太重要了。北洋军阀,始终成为以孙文、黄兴为首的革命军无法啃下、甚至啃不动的硬骨头,直到武昌起义十七年后,北伐革命军才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取得成功。从北洋系统中走出了一批主宰中国命运的人物,先后担任民国总统的,竟多达四人。                      

 

这个时候,三年前被罢职回籍、装样子钓钓鱼的袁世凯再度出山了,清廷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所有派赴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悉数归袁世凯节制。旋即,湖北革命军面临大军压境。                                 

 

这个时候,一个叫刘承恩的人(北洋系元老、袁世凯创办步兵武备学堂时任学堂监督),给黎元洪写过三封信,但黎元洪居然不理会。                           

 

于是,袁世凯下令猛攻汉口,要北洋弟兄们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没辫子的革命军看看。冯国璋打头阵,北洋军不分军民,一概地毯式轰炸,炮火纷飞下,城内火光冲天,汉口的革命军便受到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五天不到,攻破汉口。老袁人还没到湖北, 就小露了一手,一方面给清朝尝一点甜头,一方面给革命军吃一点苦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洋军的强悍压迫之下,黎元洪致信袁世凯了:如今全国上下,同仇敌忾,誓将清廷推翻,我等不畏危难,首举大义,如袁公能归顺革命,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中华共和大总统,非公莫属,如能翻然速来,则息壤固在,要是思以诈术,懈我军心,则人各有志,我等亦有防备,等等。                 

 

与此同时,身在汉阳前线任民军总司令的黄兴也致函袁世凯:“人才原有高下之分,起义断无先后之别。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苍生霖雨,群仰明公,千载一时,祈勿坐失。”(《黄兴集》)

 

黎元洪、黄兴二人的来信言辞热切,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不为所动。袁世凯之目的,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首义之地,既然黎元洪未完全封死谈判大门,他随后又命刘承恩、蔡廷干(袁的亲信干员、黎元洪在北洋水师的同袍)继续接触,以探出黎元洪的底牌。                           

 

与此同时,黎元洪这边也很忙。                

 

11月7日,黎元洪即向独立各省军政府发出电报,其中有提议组织“共同政府”,以便争取列强承认;两日后,黎元洪再次发出通电,正式邀请独立各省派代表赴武昌筹建“临时中央政府”。几乎同时,已宣告独立的江浙方面也在张謇等人的策动下拟订了一份“临时国会成立计划”,他们打算在上海成立一个“全国会议团”,以图将筹建“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中。                         

 

这还不是湖北革命派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之间的矛盾,只是江浙立宪派也想分一杯羹。                                         

 

11月13日,陈其美以沪军都督府的名义向独立各省都督发出通电,邀请各省都督派代表来上海组织临时政府。而与张謇等人主张不同的是,陈其美提议,各省代表应由革命都督派出而不是由原咨议局派出,反应出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的权力争夺,其排斥立宪派的用意十分明显。

 

革命尚未成功,先行果实分配。经过好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电报往来、各怀异心之后,革命阵线终于达成一致:承认武昌领袖地位,同意各省代表赶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事宜,但又留了个小尾巴,那就是以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为由,要求各省代表中各留一人在上海,以联络声气,为鄂后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此时在干什么呢?

 

袁世凯回到北京重组内阁,忙于稳定北方局势,武昌议和之事也就暂告一段落。等到北方局势初定、袁世凯南下再次提出议和时,南方各省早已是独立成林,革命阵营,士气正旺。 手里要是没有够分量的筹码,谈和谈何容易!审时度势之下,以胜求和成了袁世凯的不二之选。于是,全力攻打汉阳!            

 

冯国璋在汉阳之役中,被清廷封了个二等男爵。而黄兴,亲自督师汉阳,在北洋军猛烈炮火之下,革命军疯狂后退,溃不成军,兵败似山倒。黄兴万念俱灰,欲自沉长江求死就是这一次。此刻的黎元洪要是抬头一望,北洋军在龟山上架起的大炮,武昌都督府此刻都在射击范围之内。

 

冯国璋还要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武昌。他认为,立下不世功勋,一举拿下“革命老巢”武昌不过在指日之间,还议个球的和。事实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但老袁把他换了,调冯国璋调京城充任禁卫军统领,前线总指挥改由另一员心腹大将段祺瑞出任。

 

政治家如同厨师一样,对火候的掌握至为关键。革命与政治有所不同,革命可凭一腔热血,而政治则是妥协的艺术。

 

对此,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北洋的威力实在是太强悍了,这个时候,有不少北洋系和老袁的心腹进谏:一举拿下武汉三镇,大清朝锦绣河山已摇摇欲坠,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但袁世凯的看法和他们不一样。袁世凯深锁双眉、慢条斯理的道:说你们智商不够吧,你们知道拔树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左右摇撼,才能把树根周围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利用清廷这个正统工具发号施令以稳固北方,又可以向南方施压讨价还价,可谓稳赚不亏。

 

但我更愿意相信老袁的把兄徐世昌的看法。对此,袁世凯把兄、原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看得非常清楚,其认为,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的情况下,“项城(袁世凯)以为在此潮流转变之下,民心思动,已非一朝,不是单靠兵力所能平定,主张剿抚兼施。……以项城才略经历,自属过人,其对于时局,言剿改而言抚,言抚进而言和,纯出于项城之主持。汉口、汉阳以兵力威胁南方,攻占以后,决定不再进兵,只清理河淮南北一带,以巩固北方,即南京亦不派重兵往援。所有谕旨,均从宣布德意着笔,而资政院迎合民意,亦供项城之利用,经此蕴酿,乃促成南北议和之局,此中运用,则非旁观者所能尽知也。”

 

老袁并不想内战,他太想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了。

 

中国人,外斗可以是一条虫,内斗,那绝对是一条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黎元洪达成停战协议:从12月3日至12月6日,停战三天。这是辛亥革命时期,民军与清军的第一次停战,以后又签署了五次协议,将停战期一直延续到1912年1月29日。

 

打仗就是在拼钱,无论是袁世凯,还是黎元洪、后来的孙文都懂得这个道理。既然仗打不下去,议和就是最现实的选择。所有在战场上无法获取的利益,在谈判桌上同样可以得到。

 

12月5日,南方“各省代表会”决议电请伍廷芳(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为代表来鄂议和,汪主席、胡瑛(湖北代表)几个也在,组织了议和代表团。袁世凯随即委任唐绍仪(袁世凯部下与好友,外交家,留美幼童)为议和全权代表。                      

 

为议和地点的选择,一波三折。按黎元洪的意思,南北双方既已宣布停战,议和就应放在武昌进行,由此也可以维护湖北的“革命中心”地位。伍廷芳虽然接受议和代表的任命,但对议和地点设在武昌的建议并不认同,他随后恳请黎元洪“转致唐公,速来沪上,公同谈判”,并请武昌方面“派专轮护送”。黎元洪接电后大为着急,他连电沪上请伍廷芳顾全大局,但仍遭伍廷芳婉言拒绝。

 

原来,伍廷芳受张謇、赵凤昌(惜阴堂主人)等人劝阻,托英国驻沪总领事朱尔典向袁世凯说项,令唐赴沪议和。于是,袁世凯电令唐绍仪赴沪讨论。临行前他嘱咐唐:到上海后,必须想法先与张謇见面,你要告诉张謇,我会尊重他的意见而行事。唐绍仪一到上海,果然先见张謇,请示机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一下张謇和惜阴堂是个什么来头。

 

张謇,前清状元、江苏省谘议局议长、实业界领袖、晚晴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经与袁世凯共同在吴长庆帐下共事,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911年6月7日,张謇从汉口赴京途中在河南彰德下车,拜会罢官隐居的袁世凯,两人对如何应对将来时局的变化交换了意见。

 

很多年以后,张謇之孙、担任过南通副市长的张绪武翻看祖父的日记,发现里面记述了他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一次会面,对于孙中山,张謇的评价是四个字:不知崖畔。“ 崖”即“边际”。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他觉得孙中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浪漫,他不知道建设比革命更加困难,以为一革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用张绪武的话说,孙中山某种程度上的确有些空想的味道,但张謇是一个务实之人,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坦率地认为孙中山很难收拾局面,政府虽然成立了,但是很难长久维持,这种情况下,他更愿意和实力派的现实人物袁世凯合作。

 

再说一下位于上海南阳路10号的惜阴堂。

 

按传统公开史料,南北议和结果是在上海英租界大马路市政厅达成的。其实,大局,已经在赵凤昌的惜阴堂里就决定了。

 

赵凤昌何许人也?张之洞以前的亲信幕僚,和张謇友情深厚,与伍廷芳、唐绍仪也是旧交,唐绍仪很信赖赵凤昌。

 

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人比赵凤昌有更加深厚的人脉资源,无论孙中山、黄兴、陈其美这些革命领袖,还是张謇这些地方咨议局领袖,都是他的知音。唐绍仪作为北方议和代表,也是他向袁世凯推荐的。       

 

南北议和的最后关头,双方在惜阴堂讨论老袁当上大总统以后,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属谁的问题,双方互不让步,僵持不下。同盟会坚持内阁总理必须由同盟会会员出任,再由总理提出全体阁员名单,交参议院通过,袁世凯方面坚决反对。

 

赵凤昌是幕僚出身,最能揣摩各人心理,于是站在一个打酱油的位置当即献策:“我是以地主身份列席旁听的人,不应有什么主张。但现在对内阁问题,我有一个意见,可以贡献诸君以备参考。我认为新总统的第一任内阁是新旧总统交替的一个桥梁,所以这个内阁总理必须是孙、袁两位新旧总统共同信任的人物,我以为只有少川(唐绍仪)先生最为恰当,只要孙、黄两先生不反对,我想劝少川先生加入同盟会为会员,这是双方兼顾的办法。”孙、黄即表示欢迎,南北议和的最大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赵凤昌,这位“民国产婆”的历史价值,丝毫不逊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只是在以英雄史为核心的历史框架里,辛亥年许多活跃的面孔都被遮蔽了,赵凤昌的名字,在百年间鲜为人知。

 

先说这么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5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妞一个人睡在2013-4-5 0:38:00的发言:

灯光

 

有些事,有些话,自己明白就行了。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就很美好了,

 

如果非要说出来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代表我心,反倒成了一种姿态,反而俗了。你说是不是?

 

你也看一点民国史?好,我慢慢贴出来,看有没有你想说的话题?

 

妞兄:

 

请原谅我绑架了你。我绝没有摆什么姿态,但我的确“俗”了。我的错误在于:一,我很西化,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懂得含蓄;二,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太把自己的感情当回事儿了。其实,早就应该不是你给我自由,而应该是我给你自由了。

 

如你所说,有些事,有些话,自己明白就行了。那么,从今往后,就把一切都放心里吧。

 

玩好!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66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256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5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蓦然回首在2013-4-5 9:57:00的发言:

 

妞兄:

 

请原谅我绑架了你。我绝没有摆什么姿态,但我的确“俗”了。我的错误在于:一,我很西化,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懂得含蓄;二,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太把自己的感情当回事儿了。其实,早就应该不是你给我自由,而应该是我给你自由了。

 

如你所说,有些事,有些话,自己明白就行了。那么,从今往后,就把一切都放心里吧。

 

玩好!珍重!

天啊,灯光,你又删贴了,你好奇怪啊,写得非常好的文字你就那么删了?

天啊,我受不了你啊,灯光,你瞅瞅我的文字,强词夺理的,词不达义的,你不觉得那是酒醉的探戈?就那么让文字如老毛的草书毫无章法,狂飞乱舞的。我觉得那是一个酒鬼的话语,而平素姐我是滴酒不沾的,看看那酒鬼般任人宰割的自己,觉得始终是不敢相信那话那句是从我的手中打出的。

我耸耸自己的肩,对自己说,如果那是我,如果那是我,我想就把那样一个我留下吧,因为我比它们更惊诧啊!!

哈哈哈,其实我们都是酒鬼而已。不要不承认

灯光,我真的一直在看你的文字,因为我实则对妞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我想知道自己犯错了没有。可以告诉你的是,我非常忐忑不安的,灯光不是说你,是说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又悲凉无比了吧?嘎嘎。

 

不存在谁绑架谁;也不存在谁给谁自由。你想多了。  

 

我有一个前辈亲戚,对我的人生成长影响很大,故去多少年了,葬在外地。

 

每到清明,我都会独自一个人,驱车上百多公里去看望他。擦一擦墓碑上的尘土,和他说说话,发一下呆,然后哭一场。每次,在那里,也就呆上个把多小时,然后返程。

 

我从来都不会通知他家里人告诉他们我要去或者我去过了,从来不会。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样一份情感。                   

 

读民国史,那些故纸堆里的人物,我当他们每一个人都活着。                         

 

 

一切正能量的东西,必须有一个正面的情绪做基础,否则,很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老袁从朝鲜起家,至小站练兵至山东巡抚至直隶总督至军机大臣至复出谈判至南北和议至大总统,一连串的淘汰赛,气定神闲,他都是常胜将军。可是最终的负气称帝,以他那么内心强大的人,都被逼得血本无归。

 

拉拉杂杂这么多,也不知道你的心绪能好点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6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妞兄:

 

请放心。我没有悲凉无比。我挺好的,依然认真而随性地活着、爱着,依然俯首感恩上帝。

 

你说得对,情绪很重要。当一个人依然很情绪化的时候,不适合泡论坛,只适合在自己的博客呆着。这里属于你们这样一些很理性的“大人们”,而不属于我这样感性的“绝对小孩”。

 

我走了。你在的时候,我会在的,只是以潜水的形式罢了。在论坛曾经沧海的我,很容易厌倦。除了对你还残留一份依恋,我已了无牵挂。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冷暖,各自的悲喜。厌倦再费心费力地对别人“好为人师”,但也讨厌任何别人(你除外)再自以为是地对我指点迷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6 13:13: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6 20:55 , Processed in 0.0899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