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帽致敬 文/张海龙 相传大音乐家李斯特有则佚事:某位年轻音乐家上门讨教,给李斯特弹奏了自己的新作品。在整个过程中,李斯特不时起立,脱帽致敬,弄得年轻人一头雾水。曲毕,李斯特告诉年轻人:你的音乐中有很多大师的灵感,全都似曾相识,所以我才要不停脱帽致敬。
同理,我们也要杨亿这首词中不停脱帽致敬,因为那里有无数中国经典的印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传承当中接续了一脉心火。
开篇场景,飞雪满前村。杨亿以阴郁江南为背景,假神于水,借色于云,不着痕迹化用了齐已《早梅》“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诗意。了无痕迹,离形得神,把一枝梅花傲雪绽放之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千寻翠岭”,实指粤赣交界之梅岭。据传张九龄为相时,令人开凿新路,沿途植梅,满山皆翠,故有是称。
再看“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则化用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寿阳妆罢”亦有曲故,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睡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其额上,成五出之花,再也无法拭去。宫中竞仿,乃成“梅花妆”。
“的的写天真”,更是其来有自。《庄子·渔夫》中有:“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梅之“冰姿玉态”,正是浑然天成不可改变。
“更忍向笛中闻”,则化用李白《与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是身世飘零的苍凉,而杨亿却是时光不再的悲凉。
中文之美,在于深婉含蓄,借物言情。此诗句句言梅,而无梅字出现,以意贯串,浑化无痕。无处不用典,而又完全不落痕迹,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