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跃过山丘

我笔书我心

[复制链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w020150213483736188869.jpg

宋 辛弃疾 《清平乐·题上庐桥》

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
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辛弃疾是个有大抱负大胸襟的人,哪怕是闲居在带湖这个远离抗金前线的小地方,他仍是满脑子的历史兴亡观。

  他所居之地,有清泉快活地奔流,青山也挡不住。十里大小之地,有一块曲曲折折的平地,被溪山环绕。

  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词人的心境应该平静了吧?非也,辛弃疾居然想到了这小地方也有兴亡,今天是城市,几百年后或许是农耕之地,熙熙攘攘的热闹之处成为田野桑树分布之地,辛弃疾忽然有了沧桑感,所以感叹,这里和长安一样,和洛阳一样,和汴梁一样,也都曾有兴亡。这么一来,山清水秀的带湖也变得高大上了。

  有大格局的人看山水,山水也有了大格局;有历史感的人看风景,风景也有了历史感。中国的山水品位,就是这样被文人塑造出来的。从此,带湖也成为后人膜拜敬仰的历史名胜。

zmd9746505115828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9 21:02:0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wkgds1puihmbl8nvaat3egap8ki921.jpg

辛弃疾是一名剑客

说起南宋词人辛弃疾,他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甚至有点心狠手辣的大剑客。吹嘘“十五好剑术”的李白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这可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而是一名剑客在抚剑感慨刀光剑影的往事。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攻宋,后方宋朝遗民趁机发动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后来,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辛弃疾竟率领五十名勇士,直闯敌营,生擒张安国。

南宋人洪迈写了一篇《稼轩记》,形容辛弃疾的神勇:“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关羽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之勇,也不外乎如此吧。之勇,也不外乎如此吧。

xin_5330506191049578127671.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15027033098415014.jpg

曝:辛弃疾拥有房产100间  乃南宋第一房哥

      在875年前的今天,1140年5月28日 (农历五月十一),中国南宋词人辛弃疾出生。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掠,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薄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老实说,那么,他私有别墅又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死后又什么都没有了、怀疑是‘巨人’教育的美化,咱们都知道,辛弃疾又叫辛稼轩,稼轩是他的号。按字面意思理解,“稼”指庄稼,“轩”指房子,“稼轩”就是为了看庄稼而盖的房子。我一看见“稼轩”这个词儿,就想起少年时在农村老家菜地里搭建的小窝棚:三根棍儿支成一个空心圆锥体,外面用玉米杆围起来,向阳那面留出小门,人在里面非常局促,要是再扎上发髻,裹上草裙,立马回到新石器时代。想想文武双全的辛弃疾老师只能坐在如此简陋如此原始的窝棚里豪吟“大江东去”,令人忍不住怒发冲冠。然而这只是我的片面想象,人家辛弃疾老师的“稼轩”绝对不是小窝棚,而是大别墅。

   据南宋史学家所云:辛弃疾的“稼轩”盖在江西上饶,离上饶县城大约一里,紧靠着一片湖水,占地极宽广,“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南北长达1230尺,东西长达830尺。这里的尺指的是南宋量地尺,一尺有0.32米,所以“稼轩”南北长约394米,东西长约266米,总面积超过10万平米,折合市亩150多亩!遥想当年,大名鼎鼎的理学家朱熹听说“稼轩”落成,前去观摩,一进去就吓坏了,“以为耳目所未曾睹”,不光没见过这么宽广的大别墅,连听都没听说过。

    也许是咱老土,想不通辛弃疾干嘛要盖100间房子,虽有广厦千万间,睡眠只需三尺三,他又不是开发商,那么多房子完全自用,住得完吗?后来才知道辛弃疾家里人口众多,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光小老婆就有六个,男女仆人不下百名,100间房子还不够人手一间呢!似乎古往今来的当过大官的人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点:一、贪了很多钱。二、贪了很多色。三、贪了很多房。尤其是近些年时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房氏家族”,有房哥、房姐、房婶、房爷、房媳妇,但是这些新时代的房氏家族,捆一块,也没有辛弃疾一个人的房子多。

    虽然现在的贪官在贪占房屋数量上比不上辛弃疾,但是我们也不必泄气,第一,现在已经揪出来的贪官当中没人能够在房产数量上跟辛弃疾并驾齐驱,可谁也不能保证那些还没有被揪出来的贪官中就没有一个能跟辛弃疾媲美的;第二,由于南宋房价不像现在这么高的离谱,辛弃疾拥有的房子数量虽多,其市值却远远比不上现在贪官所拥有的房子。

22-150r1104u530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5 14:54:41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roxy.jpg

诵读辛弃疾的诗词集

c3ea200abda98ad90ab83eb6747bc3de.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Amanecer andino / Wayra Nan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介绍】《宝女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


【经文浅释】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常生快乐:

1.羞惭:一个好女人,要常常有羞得脸红,惭愧惶悚的样子,才不会为人所厌恶。

2.造德:一个好女人,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现出一种女性柔美之德性。

3.常怀耻愧: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实的觉悟,自知廉耻,颜面上要有惭愧的神色,而心里觉得不好意思。

4.等修于善:一个好女人,在平时对身、口、意三业,要同时等修一切善法。

5.不为劣恶:一个好女人,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觉得厌恶的事情来。

6.不索讥谤:一个女孩子的一切言语和行动,在人面前,在人背后,都要端庄,不可有招人讥评或诽谤之事。

7.不为卒暴:一个好女人,要养成忍辱的德性,千万不可因些许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寻短见,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8.教化诸天:一个好女人,平常要学习许多美妙的言词,或布施济世的道理,常常讲给人听,要以天使自居,使人听了你的话,或是一则动听的故事,人人都有快乐和光明优美的感觉,因受感化,死后生天。

9.不兴恐惧:一个好女人,不要像个罗剎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

10.烧诸恶趣:一个好女人,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

11.开演善归:一个好女人,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

12.贤圣所命: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希圣齐贤的观念,要常行圣道,自以为贤圣所命,做一个光明的使者。

13.恭奉明智: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恭谨的态度,要奉行一切善业,要有光明的智觉。

14.其内清净: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外表上要天真活泼,在内心要常乐我净。

15.善修于外:一个好女人,于外表方面,要时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现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现,使人见之而生欢喜。

16.而爱言教: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种谦恭和气的美德,随时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17.分别言辞: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智觉,不可糊里糊涂,无论听什么人说话,都要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分别其言辞,千万不可受到花言巧语之徒所欺骗。

18.言无误说: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向人说话,千万不可误说,以免害己误人。

19.口演柔软:一个好女人,无论对什么人说话,都要以和雅音,出柔美语,不可粗声大气,说话似鸣锣,则不美矣!

20.言语殊特:一个好女人,要有高尚的风度,优美的气质,一般俗言俚语,野鄙之辞,不可挂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为妙。

21.口畅香洁:一个好女人,说话要流畅,出言尽美尽善,使人听起来,有一种口齿芳香,纯朴圣洁的感受才好。

22.而随教命: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庭、在学校,或在亲戚朋友之处,对于长辈有所教导,或命令作事,要随而不抗,喜而乐从才对。

23.无有欺诈:一个好女人,随时随处,要品行端正,不可养成欺骗诈取的不良恶习。

24.无所热恼: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不可乱交,更不可随便与异性为友,不堕情欲之中,保持清凉,不生热恼。

25.造业可爱:一个好女人,所作所为,一切行为,都要使人不生厌恶,身、口、意三业为善,都要使人有一种清凉爱乐的感觉才好。

26.内无有失: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内心上都要时刻光明觉照,起心动念,不可误失。

27.外亦无误:一个好女人,只要随时保持心念没有任何过失,而表现于外的,或在行为方面,也就不会误事了。

28.不为罪业: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何处,只要心地纯良洁白,内外无失,即不会造出任何的罪业。

29.造众福地:一个好女人,要有慈悲的心肠,要好好的读书,成就学业,或作善良的职业,所想所为,都是为了社会群众,福利人群。

30.乐于佛道: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乐于诸佛圣教,自觉觉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而行菩萨之道。

31.传语至诚:一个好女人,要特别注意,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就是替人传话,也要至诚,不可不实。

32.言辄获利:一个好女人,凡是说话,言语之间不可伤人害己,凡所言语,动辄获益,不可不利才好。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137339941ede02b9e9d8a2ea.jpg

可见,《宝女所问经》不惟女人,男人也是应该读读的。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电脑前坐着,常常会受女人们骚扰。老妈摁玲要我把周林屏谱仪的支架角度调低一点;老婆要我把洗漱盆仍在滴水的水龙头拎紧一些;丫头在楼下电话我,说是ic卡忘带了,让我用个塑料袋包着从窗户里扔下来……

不一而足,使我不能安坐。我对付她们的常见方法是善用哼哼哈哈,要紧的事当然是即刻起身,全心全意的做好为止;家中唯一男人,反正也推诿不得,推无可推。对于并不紧迫的小事,那自然是哼哼哈哈的了;口头先答应下来,至于事情做不做、值不值得我亲力亲为?那就要看能力、看心情、看时间的了。大才不可小用,皇帝不差饿兵,是吧。等不及?那你自已做;我做的不好?那你自已做……

家里女人多,够闹心的!

晚间做操归来,我照例是坐到电脑前。电脑上可做的事好玩的事多的去了,我常常忙不过来的,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对于女人们的骚扰,惟一正确的办法只能是哼哼哈哈这一招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万事先答应再说,首先表达个正面的态度;至于做不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那是我的事,容后考虑。

我在翻看着网页,老婆说,把你的手机给我看看。

我嗯嗯两声,以示存在和听着了。心中却呯的一紧:么回事阿?今格儿不正常呐。存储器里有木有不相干女人的照片?有木有女人电话的存留?有木有暧昧短信未有删掉?有木有……?

脑电波以超光速的速度运转着,疑虑和肯定在交叉互换地反复翻转着,不争气的左手却习惯性地把手机甩给坐在床沿上的她。

时间似凝固了,心内却翻腾起伏,七上八下的。她老人家平常貌似没有这种搜荷包翻手机的坏习惯的呀,这段时间我也木有做过神马对于她来说十恶不赦的拐事吧,她今天这是怎么的了?

“你的徵信密码是多少?”,老婆问。

血压立刻恢复到正常值,我忐忑不安的心情迅速的安定下来,原来是个隔壁错,不关我事。她知道我是个阿拉伯数字的低智商,从来是记不住密码的。她开口问,只是习惯性的尝试,并没作多少指望。实话实说,我玩徵信的年代还是蛮长的,而实际运用却是一年中难得一次。记不住密码,自然是登陆不上,那还谈玩莫斯的呢。久而久之,与
徵信相去渐远,缺少缘份那。偶尔在年青人的帮助下,恢复密码的显示而玩个一时半会的,但只要睡个一觉或打个醒鼾,也许就会又把徵信密码忘到了脑后。

有人告诉我,应该建一个文件夹,把各种密码都记载到文件夹里,随时可供翻阅。这样几方便,又安全又牢靠。

那也是的,我也认为这方法蛮好,可惜我从来不做。并非有意抵触,是我骨子里天生缺少这种一板一眼的行为作风和按部就班的生活习惯。我是追求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的散淡人,平生天马行空惯了,受不了管理方式的约束。另外,依靠记事本的映证,和我极端自负的心理习性是相违背的。我潜意识里往往自诩为记忆力超好的人,任何事咱都凭脑子记着,几十年也忘不了。其实,我也不苕;好记性不如滥笔头的道理,我还是深深明白的,但是,
明白也不肯做。这是我骄傲自大和习惯坚持及内在自省的严重缺点,它阻碍了我的内圣成长和自我修正,我蛮奇怪,怎就改不了呢?

我的徵信密码是多少呢?我仍然是不晓得。脑海的搜寻箭头在瓜哇国里搜索前进,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我也回忆个七七八八,为老婆的忙碌作些力所人及的贡献。

在平常,尤其是在电脑前往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今天为了么事这样反常的热情服务呢?心中有鬼,
偷瞄了她一哈低头玩手机的脸色:专注着呢,并未发觉我异样虚伪的小心理。

她头也不抬,对我提供的密码资料不置可否,仍专注于她的屏幕。我的密码都在她脑子里呢,我的那些数据只是她数据脑海里极少极小的一个点,我的重复诵读对于她而言毫无用处,不值一提。

那是当然,一个数字低智商的记忆又怎么和一个会计师的数字记忆相提并论呢?肯定不行的!

我有自知自明,从不肯为自已的短板付出过大的努力。“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我明白的狠,我潜意识里早就生成有一种指望,数字上的麻烦事儿都交给老婆吧,我懒得操心!

密码记不住,各种存储卡就没必要放在口袋里了,收归国有吧;万事不用操心,有帐房先生呐!她自然是心安理得,一个家庭里那个掌握了数字的密码那个就掌握了财政大权。多少年来,她从未在数字记忆上炫耀过聪明的能力,也不为此而批评过我。她是个聪明人,莫要掀起俩人数字差距的提醒,莫要点醒我文件夹保管的警觉。得到实惠至上,这就足够了,虚头扒脑的上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聪明人做聪明事,就是这种轨迹。

泥马,想想这还是有意为之的呐:温水煮青蛙,杀人于无形,上层降夫术中
厉害杀着隐秘一招呀。

如梦方醒。你若以为我直到现在才翻然觉醒,那就大错特务了,安知藏拙于巧的智慧我只是巧妙的以将错就错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对她的数字权威我是心服口服的,从不提出任何质疑和挑战,以示我对她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她也很清楚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道理,总是把数字垄断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一定弹性,防止劳资双方的对立处于管理失控的状态。

果然厉害,把牢子卖了,还帮着她数钱?

其实我安之若素,毫不介意。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家庭哲学就是容让、包容的方法论。大不过是主内主外和各尽所能的区分,我偷了闲,她代了劳,各取所需吧。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不好。

我在电脑前乱想,老婆在床上跳了起来,尖叫着,她用我的徵信给她发了个吉祥数字的大红包。

打破幻境,我诧异地回过头,见她手上挒着两个手机,手机上徵信开着,发出叽叽咕咕的说话声。

原来今天是3月7日,女生节。我围过来,她在“40年老同学”群里正玩的热闹。群里的娘们喊男同学发红包,徵信上你抢了多少他发了多少的乱叫。这时,一个女的嚷道,三流发了一个大红包,却被他老婆抢跑了!

那当然了。她用互开的徵信,左手发红包右手抢红包;本就只一个红包,她自已发自已抢,谁能快过来她呢?红包只能是她的嘛。

“三流一百年都不上徵信,今天上来了,还不献点殷勤发个大红包”?一娘们嚷起来一群娘们就嚷起来了。

“三流洗澡克了,我代他发一个吧”?老婆只好又用她自已的手机发了个20元的红包。她当然知道丢卒保车的道理,若用我的名义发,发个大红包她是蛮心疼的,这杆秤,她一惯是拎得清的。

哈哈哈哈!我大笑起来:“再知道什么叫做作法自毙了吧”。

我不明白,现在人们怎就这么容易受现代巨商的控制?发红包的潮流好无聊呀,你发我我发你又有多大的实在意义呢?

“玩呗”!

是呵,玩呗!玩是一种生活,玩中存有无限的商机。马化腾、马云们真是一群应世而出的聪明人那,时代骄子,没得说的!

不过,徵信是迷惑不到我的,正如当年围脖也没能迷惑到我一样。

我明白,现代电子时代,徵信是很好很高明的一种交流媒介,好的交易平台好的运用,必定对人是有益的。可没有多少实际成果的运用,无聊而耽误精力,对于我来说肯定是有害的。

也许,我还不够懂徵信吧,还是应当多学习哈子掌握些技巧,谁能否定这些技能在电子时代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呢?当试目以待,用些心钻研才对,不能把数字能力的缺陷当借口而否定我的学习。当依赖成为习惯,其后果是可怕的;如果没了拐杖,我还站立起来不成?

这个比喻用的不好,但是,生存技能是必须自已掌握的,不能做个现代生活的懒汉。

这篇小随笔拖延到了3月8日国际妇女节,祝妈妈、老婆、女儿及天下所有的女人们节日快乐!祝妈妈腰椎硬朗起来,祝老婆、女儿今天女王驾到,中午放假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做潮流女王,做性感女王,做时尚女王,做潮妆女王,做轻奢女王!

不过,稍微按到点呵,自已消费自已买单啊。忽听得窗外凉蓬上雨滴声叮叮咚咚,连绵中雨,今天的天气真不凑巧。我估计,存储卡上的数字多半不会改变的了。

我莞尔一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9 18:01:4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但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4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移动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二月二,龙头节,相传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这个习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就连小孩剃头也叫“剃龙头”。


20140317070632_4264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0 10:19:2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得罪。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还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清潘龙陛《帝京岁时记胜》:“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薰虫。”《掌故大词典》。

  地方风俗:山东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


proxy.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0 10:21:15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7656346_221919748000_2.jpg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过去民俗,过了青龙节,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20140228-55082218147bd0f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0 10:22:10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宋词班大咖A交往渐密,随请他指点我学习宋词的关键问题所在。

许久没有答复,以为他有不愿、不屑之意,我甚气馁。某天他在我qq空间留言,又燃起我的求学意识。

在班级qq上请教他与诗词歌赋有关的问题,他也热情回应,而有关我在宋词上的缺陷,大咖A又顾左右而言他,让我摸不着他的态度?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识?某日,我用私密评论的方式再次请教于他,他也用私密评论的方式回复我:学习宋词还是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比较好。同学之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足以指导之名称之云云。有疑惑处袒露在班级课堂上多好呢,同学们也能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告诉他,因没有时间上课,也静不下心来学习,不好意思在课堂上露脸提问,等等。

他表示无语,3天后,他告诉我:我的基本功还较弱,格律、声调是短板,诗词写的过于外表和直白。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语言方面的障碍和缺陷,是天长日长的古文知识涵养所决定的,非学习不能更改,你目前的短板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诗词中的“用典”,可以快速的提高。总之,典故包含的意义极为丰富,特别是诗人引用后,或深沉浑厚,或含蓄婉转,都蕴含着诸多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反复咀嚼,可得其中三味。

在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时,了解这些典故的渊源,揣摩典故所赋予的新的意韵,可以体会到诗词语言的奥妙,品味到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真正走进诗词所创设出来的艺术之境。

我查询百度,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了“用典”的出处和运用。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以往的典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用最为简短的字词,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远;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语辞,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蕴藉、更委婉。

诤友!诤友阿!实在难得,路网上有
诤友么?

在谢谢他后,我告诉他,将在空余时间多学习诗词典故的运用,常看《常用典故800》,立志好好补补这一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1 10:27:3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有好友a为孙女取名的事求教于我,我在诗经中抽了几十个词组于他,好友a乐呵呵而去。这事引来另一好友b为其孙子改名,又来烦我。我虽有三分喜形于色,却有七分难为之意。

伙计,蛮费心血的阿!我送他一句:“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楚辞适合取男名。要他自我在楚辞上下功夫。

好友b不依:你送了几十个词组于好友a,为何不肯送几十个词组于他?明显的厚此薄彼嘛!

我哭笑不得,告诉他,取名简单过改名,改名的学问就太大了。

他捧我三流学富什么、十步什么的,让我惭愧失色,只能跟他耐心讲说宝宝起名,讲究的须注重五行、符合数理,具体的说就是做到一定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在数理上要大吉,外格对人影响不是特别大。

如今不必过于讲究了,只要符合音律学、音韵学,字音、字形、字义一定要美好,不能有生僻、难认,利于书写和辨认,不能有谐音,名字要有好的寓意,大气、朗朗上口、好听好记就很好了。

木有办法,也跟他在楚辞选了几十个词组于他。

并说,我外甥女的伢木有找我取名,我妻侄女的伢也木有找我取名,你俩面子够大!

但是,无论在诗经在楚辞选名字都不一定符合个人命理发展
,因为那要根据生辰八字,查找先天八字的不足,用名字(后天运气)来补先天之不足,补救五行符合易理,达到阴阳平衡,以达到真正好命、好运、天人合一的好名字。这个太复杂了,我的学识不足以应对这么高深专业的知识。

其实,这些难免有封建秘信的成分。咱都是21世际的现代人了,大可不必如此古板,墨守成规。

并且,取名要符合喜用神分析命题,计八字和四柱为取用神原则,不足及弱后天补足。

还要符合三才配置,也就是俗称的天时、地利、人和,用意在于把这三方面好的运势都揉和到名字中去,这样产生的名字能起到增运的作用。

你讲究得了勒多么?

名字只是个符号,只要名正就可以了,名正则言顺,莫要陷于了魔道!

好友b听晕乎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6 17:35:4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睡姿竟有补肾奇效

工作压力大会导致肾透支,怎么补肾就成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补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睡觉补肾或饮食补肾等等。把肾养好,才能每天朝气蓬勃有精神。

古代中医认为,睡觉补肾最出奇效,但一定要懂得法要及注意事项方能领受其妙。怎样睡觉最补肾呢?

2种方式最补肾:1.还阳卧、2.混元卧。

习练这2种方法的注意事项

1.还阳卧

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

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

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

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2.混元卧

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无卧-仰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两手重叠或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处。

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的当中。

这两种姿势,都会拉紧肝经和肾经,起到锻炼肝经和肾经的。

松开的前胯是练好还阳卧和混元卧功的前提。前胯不松,"卧"的时间不能持久,也不易入静。

为了更快地松胯,一般摆好卧功姿势后,可以先把两手放于两膝内侧,轻轻地一下一下推按。

坚持练一段时间前胯髋关节处就会松开-两膝可以平贴于床。到了这时候,在睡眠的状态,姿势也易变形。

初用这两个姿势睡觉,可能前胯没有松开,这时可以采取两膝下放书或毛毯的方式来过渡。

还阳卧与混元卧由于补肾的作用强,午时打盹让免疫力大增,午时是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这时候太阳最猛烈。

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因此在这个时候打个盹,会让你的免疫力大增。

edd5a66d-4d61-4912-97a9-9b74016043db_size91_w509_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5 10:47:1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时冒参加晚上健身操锻炼,那些婆婆琅尕们把《菏泽市快乐舞步健身操协会健身操》都学全了。

我还像个新贩子,貌似脸上有些挂不住。

假马假还是能上电脑的年轻人唼,赶快搜出《菏泽市快乐舞步健身操协会健身操》学习哈子。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乐之美》 苏鸿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古乐之美》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昔日,伏羲制琴瑟,女娲造笙簧,上古传说与华夏先民繁殖息息相关;伯牙遇子期,嵇康会阮咸,是文人高士的精神陶养之所在;四面楚歌声、边塞杨柳怨,满怀壮士征人慷慨苍凉的家国悲秋;相如凤求凰,张生与莺莺,则演绎着一出出萦绕不绝的楼台幽情……钟鼓高悬,千秋万象,琴弦一拨,天地阔远,翻阅本书,重温绵延三千多年的华夏文明,领略余韵悠长的中国古乐之美。

《古乐之美》是一部以通俗文字系统梳理古代乐器知识的中国音乐史专著,以真实的考古材料、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钩沉探幽。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家章燕紫带领团队,为《古乐之美》讲述的所有乐器逐一绘制了中国传统线描画,画风统一,素朴清简。

音乐家、作家刘索拉评论说:“这本书很容易读,是所有专业音乐人或爱音乐的人都值得留在手边的一本书。书中描述的那些古代乐器如魔影般出现在我脑海里,它们的命运栩栩如生,穿越数千年的空间,带着古战场或宫廷雅士或街巷平民的气息奏出声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勇认为,多数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经常被诟病为“不食人间烟火”,因其脱离大众,缺少读者。《古乐之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缺点。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文史方面的特长,在不牺牲学术性的前提下,突出了文字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内容也比一般的专业音乐史著作更为丰富。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古乐之美》作者苏泓月读诗 No.611

qq图片20160316091812_.png

少年游

作者 :  杨亿(宋)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读诗     今日嘉宾:

qq图片20160316092712.png

苏泓月,作家。

出版作品: 长篇小说 《盗国》,长篇传记小说 《问君此去几时还—李叔同传》,音乐随笔《古乐之美》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5 01:24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