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路网了。看了这个贴子,忍不住想说点什么。有些话,或者会得罪人,所以不说姓名,各位请勿对号入座,相信清楚小枫情况的朋友,并不会误解。
先说说自己,10年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姐们介绍我带武汉的几个朋友去花芭树峡谷玩后,路网便成了我和武汉溪降圈的主要联络平台。
这几年,每年的夏天我都或以教练、技协、向导的身份,在炎炎夏日在宜昌的各个峡谷开展溪降活动,虽然我是个无证野班子,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但我真的想说一句,过程很开心,结局很侥幸。
为什么要说侥幸,是从技术操作、装备、风险掌控方面,确确实实有很多隐患。
有经验的溪降领队都会懂这些道理,一支队伍在峡谷的前行速度,并非取决于最快的那个人,而是取决于行动最慢的那个人。在通过瀑布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取决于队伍人数,新人占比。并不是炫耀,我在曾经一次的壕沟穿越队伍里负责收绳,全队9人仅6.5小时穿越,也曾带着一支7个的队伍,足足花费14小时成功穿越。就是因为人的因素(当然,水量也很重要,但对技术、地型熟练者,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并评估风险的情况下,对速度影响不是太大)
我一直很讶然,为什么武汉的队伍里,总有那么多的新手,尤其可怕的是,有很多从来没有涉足过绳降运动的新手。他们占到的队伍的三分之一,有时是二分之一,甚至有过三分之二。
曾经有一次上洋峡谷穿越活动,我在第一个瀑布问及队伍全体成员有多少人参加过溪降或岩降活动,举手者廖廖,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15人的队伍,在第一个瀑布上,耗时长达近2小时。有不敢下降的,有移动缓慢的,有想打退堂鼓的,殊不知,三连潭,尤其是最后一个潭跳下去后,想要再返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第一条撒退路线,也在第一个瀑布下面。无奈之下,只好布线2条,并且瀑中小平台上安排教练员指导,对于实在不敢下降的,采取上方自然锚+人肉锚放人方式。加之装备不行(玩溪降,你可以不穿潜水服,你可以不用专用溪降下降器,但你如果穿的是毛毡鞋,你会发现路会好走很多),走的巨慢,好不容易到达最后龙口瀑布基本已快下午5点,再一了解,头灯、食品均不够用,最后只好带点冒险的方式来处理。单锚点挂片,然后在挂片后的大石头上加一根工业绳备份,布2条线同时下降的情况下,我还要冒险在瀑布中断接应。相当于一个挂片承重三个人,说实话,我都是尽量扒在瀑布上面,能让挂片少受一点力是一点。真的很怕一个后果,如果挂片“崩”的一声,那根备份的工业绳又无法承受冲坠,我们三个人就一起掉下去了,那不死也是半条命。但又能怎么办呢,当天龙口吊水量较大,新手又很容易滑到瀑布的沟渠里去,稍处理不当,不放手就是顶着水冲到窒息,放手有可能下保不及时就直接掉下去。有人曾批评过我这样太过于冒险,但这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最终大家在快七点时下降完,再加上安排得当,让新手全先下先走,这才堪堪在天黑前完全穿越。整个过程中发生险情数次,第一个瀑布有一女孩,下降到离水面岩石约三米处,因力量不足拉不住绳,下方保护还拿着个相机东拍西拍,没有做出保护动作导致队员直接摔下来的,所幸正好摔在下保人员身上,两个一起滚落水中没有受伤,至于出发就松制动手去做些背包、救生衣调整的,不是一次两次,把我这个算性子较好的人都惹的破口大骂了。这好在是上洋,好在出发时都是小坡,好在是刚出发,下端绳在瀑布水流冲刷时有足够的受力扯住您,您才没有滚下去,如果是在壕沟,在孔雀谷,您松制动手,就只有跪求多福了,事实上今年孔雀谷的事件,不就是出发松右手后直接摔下去了吗。
这些年来,我以教练身份带过的新人很多,小到5岁,大到62岁的都曾带过,参与这个圈子的活动也非常多,都已经玩到不怎么喜欢在峡谷里拍照了,甚至有些峡谷,那块石头可以踩,哪块石头是松动的都有了印象。并不隐瞒,看到过的,发生在自己事故都有。总结了一下,两种人最容易出事。第一种是完全不听招呼,自以为是的人,这种人就不多说了,我承认你的技术不差,能力也有(自以为是还是要有点资本的嘛,呵呵),但出事的往往就是这种人,因为你并不熟悉这条线路,说句难听点的,峡谷里有时候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哪些地方有安全隐患你并不知道,无视领队的安排,勇敢的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件好事。我曾亲眼看到有人从上洋龙口瀑上方右手那片看起来干燥的地方直接滑到了瀑布口,要知道,那里看起来不滑,但你粘着水的鞋子(不管是不是毛毡鞋)可能会要你的命,当时那哥们认为那里不滑,离瀑布口也有一段路,直接就冲到队伍最前面,拎着个相机就冲上前去拍照,我是怎么喊甚至都骂出口了还是不听,结果眼睁睁的看着他屁股着地后直接向瀑布口冲坠,幸好他最后扶着了一块石头停了下来。还有人在龙进溪冲在最前面,跳潭前不等教练指导就直接蹦下去把脚摔骨折的,真的是无奈啊,出事了我们当然得安排救援,可您的一时英雄主义会造成多少麻烦?万一运气不好挂了,您的家人孩子怎么办?这种人不多说了,但凡是领队或教练都碰到过。还有一种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体型过胖的人。我并非岐视胖子,事实上也有很多体型很胖了人,玩溪降照样很溜。但真的不得不说的事,在我所经历的事故里,基本都是胖子出事或拖后腿。10上洋山洪事件,当事人跳潭骨折,体重180,11年龙进事件,圈内人,也是跳潭扭脚,胖子,11年某次大溪拓展训练,参训人员里有一230的胖子,我勒个去,看他在峡谷里走的揪心啊,速度是普通人的五分之一,果断劝退,否则这训练就搞不下去,12年车牌溪,某女胖子,全程无法下降,无法跳潭,同队某教练对其是保姆式服务,尽管如此,整个活动被迫延时长达3小时之久,13年,胖子,龙进骨折,好在意志力坚强,在无救援的情况下,硬是在晚上近10点,爬出了龙进溪,其中还包括2个大瀑的下降。真心建议各领队在挑选人时一定要慎重,不要定了线路再组织人,特别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带上,真的很可怕。最好的情况是一定要把人组织好了,根据实际情况挑线路。我从玩溪降时就养成这个习惯,AA队我一定要问清楚是哪些人参加,谁领队,谁负责技术,感觉不妥当我情愿放弃活动。
好了,劈里啪啦的打了这么多,胡言乱语半天,是应该打住了。总之溪降有风险,湿身请谨慎,安全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