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梦中的桃花源之三--梦中的桃花源(云南、广南-坝美) 一个在2001年7月第3版的云南地图册上还没有标出的村子,距广南县约60公里在八达乡之间。
自从陶老先生梦笔生花信口诓出一篇《桃花源记》之后,千百年以来多少人是那么的响往,多少人是那么苦苦追寻,多少人是那么梦寐以求,无非都是想找到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剝削,没有压迫的和平、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千百年过去,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象是找到了,又象是还没有找到!我忽然想起当年插队时当地农民所戏谑的“五里又五里”的故事,唉!现在找到与否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两岸竹柳垂青,林花秋叶烂漫,一壁山势逼人,仰视头昏目眩。急流荡舟,人声鼎沸,载着游客的小舟在湍急的流水中从一个巨大的山洞中进进出出。洞内幽深不见天日,人语和水声在洞内廻响,迎面若非灯光闪烁,不知两船相遇。间或洞中有光从上透出,蒙胧中只觉千万景象不住变幻,灯光照去,却是钟乳如林,石幔似镜,奇石壁立,千孔万窟。又见水中巨石如龟,蛰伏不动,突兀怪石如饿虎扑羊之势,威风凛凛。幽风迎面吹来,秋衣不敌凉意;水滴不时当空落下,冰凉之感瞬时生寒。忽闻天籁传来,其歌宛转曼妙,如莺鸣燕语;当中又有笑语阵阵,却是游人与歌女相互对答。洞中一时水面宽阔,只觉水平如镜,舟楫飘浮而行,安详之中不闻水声;一时狭窄之间,水流湍急,顿感船工小心着力,其危令人揪心。黑暗之中不觉舟行几许,只知时间已过甚长。俄见洞前水流更为急泻,险峻岩壁当道,转弯过去却又豁然开朗,只见水车沥沥,小桥悠悠,铃声晃晃,青山隐隐,夕阳如煙。感觉真象如乘坐了一次时光隧道的列车飞奔到了几百年前的《桃花源》中,一如陶渊明在文中所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真是令人深感大自然造化之功力,实乃世上绝无仅有的洞中天地。
船票网真的好 出水洞又叫桃源洞,洞长三公里,洞中有三处直达山上的洞穴可见天日,洞中水深两三米,水流清澈,水草飘浮,时有小鱼游动。成千上万的燕子、蝙蝠以此为家,时不时从洞中扑出,鸣声不绝于耳。洞中有出水洞和坝美两个村子,但两村相隔很近。在村子的下面,阿科河的流水被一块田地分成两边,村里的人告诉我们,这里一边分成男河,一边为女河,其取名之意乃以前男女农作之余各在其中洗浴而互不相扰。此时,收割后的稻田里青年男女正在翩跹起舞,歌声亦不时随风传来……。 从此沿一株百数年的大榕树旁上去就是猴子崖,据说早些年此处尚未开发之时仍有猴子上下出入,随着这里成为旅游圣地,猴子早已绝迹,但我相信猴子同样是灵长类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是能随遇而安的,只要人类不去侵犯它们,总有一天它们仍然会成为这里的一员。猴子崖过去是一段3公里的山路,可以坐牛车马车沿路观光也可以以悠闲的步伐慢行观赏田园的风光和宁静而又绮丽的山水。汤那洞和出水洞一样既是入口,也是出口,阿科河是从汤那洞流入的。
沿路风光实在不同凡响,落日映照着群山,云层中不再耀眼的光线洒在山峦上,透出一层层远近层次各不相同的青黛。山色倒影在波光荡漾的流水上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远山田地中的迢迢小路、近山隐藏在绿树竹林的茅舍,水车在流水中嘎吱的转动,成群的鸭子在河水嬉戏,水边的绿悠悠的榕树在风中晃荡显得那么妸娜多姿,两边割了稻子的田地正在享受着一年来最休闲的时光,一切搭配得那么和谐,又显得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安谧。
[此帖子已被 阿雅 在 2007-1-18 14:24:0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