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windgirl

[转帖][贴图]个个相貌堂堂 高清民国人物照(非精华帖)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范儿,就是即使你不是贵族,那骨头里、血液中,也散发着高贵的人文气息,女人亦如此。高贵是什么?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计较;就是从不玩蔫坏损之类的小把戏;就是从不屑小花小草小恨小爱;就是永远放小人们一码乃至一千码;就是人格独立、见识独立;就是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献媚;就是拒绝与媚俗合作。
 
 

20120208020222582.jpg


 

 

民国范儿,就是干什么像什么,职业特征一目了然。那是因为长期浸润其中,才养就的气质,绝非三天两日之功。图为1934年南京一普通教师的三口合影,男主人叫郑君平,是[南京中英中学]的国文教师。女主人叫张衡英,也是小学教员。可你再看如今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师,有几个如此文质彬彬的?还像人样嘛?
 
 
20120208020317720.jpg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范儿,就是臭美范儿。别小看臭美,你若整不好,便走味儿。臭美是什么?是从头到脚、举手投足、莺歌燕语之类能活活把土老鳖们气死,是自然而然的臭美,有多年深厚修养的臭美,而非临时臭美,而非一臭美就不会走路了、就不知手脚该放哪儿了。臭美是人类的天性。(图为1940年北平中央公园里的时尚女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国范儿,连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街头卖绣花枕头的小姑娘都有范儿,虽然还缠着足,至少懂礼貌、懂羞涩,懂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懂得在饭桌上自己该坐在什么位置,懂得不能疯疯扯扯的,懂得小声说话,懂得见了比自己岁数大的人及长辈们要称呼“您”......哪像今日的女孩子,一口一个“你你你”的,没教养。
 
 
20120208020431346.jpg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范儿,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就是中产范儿。图中是1948年南京一普通中产家庭少妇正给孩子讲连环画(与前面那帖“真抒情”是同一人)。如今中国的中产阶层,充其量只是经济收入达到中产水准而已,若论生活方式形象气质,仍在地平线以下,哪有图中少妇这般优雅贤淑的内敛气象。成中产易,得中产范儿难。
 
 

20120208020738675.jpg

 

民国范儿,幷非与百姓无关,百姓们难道希望领导自己这座城市的市长或领导人的形象气质、庸俗卑劣得对不起市民么?都是一脸褶皱、一脸苦相、一脸农民相、看着就不让人松心的人么?我们还是看看三十年代任过上海市长的吴铁成吧,像他这般人文气质浓厚的市长,如今还有么?如今的市长一看就薄得不能再薄,俗得不能再俗。
 
 
20120208020837948.jpg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范儿,就是大开大合,长驱直入;就是长枪大戟,不在乎输赢;就是“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就是“行无愧作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就是“一片光明心比月/十分欣喜我知鱼”;就是“独笑出门天为霁/相逢下马酒如潮”;就是“大节石难转/高风世所师”;就是“诗能下酒/剑可赠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国范儿,就是写堂堂正正的字,认认真真的字,无一字马虎,无一笔苟且。就是给人一滴墨,胸中有一碗。就是“勇于不敢”,从不轻言“创新”,天津书家龚望老先生说得好----“你创嘛新?学都学不会”!民国范儿,就是我知道的不比你多,我不知道的也不比你多。就是知道的越多,越不敢说。就是知道害臊。
 
 
20120208021010841.jpg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范儿,即使是黑社会老大杜月笙,也文气得很,一改传统黑帮身着短打、卷袖开怀的装束,一身文质彬彬的长衫,温文尔雅,结交国学大师章太炎杨度等文化名流,知礼仪,讲气节,爱憎分明,抗日报国,周济灾民与免费发放疫药,保护商人利益,打击破坏生产的所谓“工人纠察队”。(图为1948年的杜月笙
 
 
2012020802113364.jpg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微温柔的质问一下楼主:你发的人物按现在的话讲都是进人民大会堂开二会的人啊!

 

就是随便一个雍容华贵的少妇也起码是中石油或者大型国企老总的亲眷啊!

 

还有像我们这种拿低保下岗人等的相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indgirl在2012-3-16 5:59:00的发言:

 

民国范儿,即使是黑社会老大杜月笙,也文气得很,一改传统黑帮身着短打、卷袖开怀的装束,一身文质彬彬的长衫,温文尔雅,结交国学大师章太炎杨度等文化名流,知礼仪,讲气节,爱憎分明,抗日报国,周济灾民与免费发放疫药,保护商人利益,打击破坏生产的所谓“工人纠察队”。(图为1948年的杜月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02080211336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章太炎开始根本就不鸟他!杜月笙想方设法的巴结他,每月按例送章太炎润笔费,为求写个家谱,章太炎根本就不从,只不过,后来有件事上让章太炎改变了看法,才破例帮杜月笙写了族谱。那以后,杜月笙是月月孝敬。唉!杜月笙有艳福啊!孟小冬啊!孟小冬!

 

再说了,章太炎早就章疯子的绰号,谁都敢骂的!丫就是不认识钱,放现在的话讲,不管买什么,一包烟也好,一栋房子也罢,从来都是只给类似现在的人民币100元,不要求找零钱的!丫还是一路盲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梦一在2012-3-16 14:14:00的发言:

稍微温柔的质问一下楼主:你发的人物按现在的话讲都是进人民大会堂开二会的人啊!

 

就是随便一个雍容华贵的少妇也起码是中石油或者大型国企老总的亲眷啊!

 

还有像我们这种拿低保下岗人等的相片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知道那个溜冰的老大爷有没有低保拿,还有那个卖枕头的小姑娘够不够温饱,没有仔细地研究和琢磨他们够不够进二会当代表。不过个人认为这几个人的气质比那个纯举手的女代表略高一畴。

你的质问还是把人河了一跳哦,纯属转载,里面有说明,所有评论不代表本人的立场和本网站的立场哟。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孟小冬放现在来讲,也算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indgirl在2012-3-11 16:45:00的发言:

 

 

吳佩孚(1874-193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02050450043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别的不说,在日本人面前,他是相当的有骨气,南京路上有他的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indgirl在2012-3-12 14:19:00的发言:

 

 

銭穆與夫人(1895-199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02050506258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正的国学大师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indgirl在2012-3-12 14:20:00的发言:

 

 

蒋介石與杜聿明(1887-1975/1904-198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02050508299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相片没照几个月,杜聿明就在徐蚌会战中不幸被俘。。。。。。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主宝地聊聊钱穆哈。。。。。。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曾任新亚书院院长。

1928年,钱穆的妻子邹氏、新生婴儿及兄长钱声一先后逝世。钱穆在接连失去三位亲人后开始关注养生,他说:“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于是于日常生活中注重起居规律和锻炼,强化生存意识,欲挣脱命运的“劫数”。
  
  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接近钱穆的人说他无论做何事均“能提得起,放得下,洒落自在,不为物累”。
  
  燕大当年发通知多用英文。有一次钱穆接到一份水电费缴费通知,上面全是英文。当时水电费须按月缴,因他英语不好,接到英文通知很气愤,干脆不缴,年底学校来人问他收到通知没有,他说收到了。来人又问:为何不按月缴费?钱穆愤然回答:吾乃国文教师,不必识英文,何以在中国学校发英文通知?对方一时哑然。
  
  钱穆坚持己见,从不隐瞒自己观点。一次讲上古史时,钱穆说:“事有可疑,不专在古,上古也有很多不可疑之处。比如有人姓钱,此钱姓便属古,没有可疑。近来有人却不姓钱,改姓‘疑古’,这是什么道理!”这是讽刺钱玄同“疑古玄同”的别号。有人告诉他主张疑古的北大名教授钱玄同的公子就在班上,让他讲课时注意一点,别引起麻烦,但他并不回避,仍当众声称“若言疑古,将无可言”。不久,钱穆和钱玄同在一个宴会上碰面,钱玄同说:“我儿子很相信你的话,不听我的!”
  
  1941年夏,钱穆回乡省亲。他的老师吕思勉邀其回母校常州第五中学讲演,钱穆恭敬从命,钱穆在昔日老师面前仍句句以学生自居。他谆谆告诫那些年轻的校友:“此为学校四十年前一老师长,带领其四十年前一老学生,命其在此演讲。房屋建筑物质方面已大变,而人事方面,四十年前一对老师生,则情绪如昨,照样在诸君之目前。此诚在学校历史上一稀遘难遇之事。今日此一四十年前老学生之讲辞,乃不啻如其四十年前老师长之口中吐出。今日余之讲辞,深望在场四十年后之新学生记取,亦渴望在场四十年之老师长教正。学校百年树人,其精神即在此。”
  
  初到香港,钱穆担任“新亚书院”的院长,积极办校的钱穆自奉简朴,创校时栖身在简陋的新亚校舍中;日后搬到贫民区的钻石山,赁屋而居,每天搭巴士到学校;后又搬到偏远乡村沙田西灵寺旁,仍旧每天搭巴士、火车上课,从未向校方申请公费补助。
  
  1960年1月,时任新亚书院校长的钱穆,应美国耶鲁大学东方学系邀请讲学半年,并获耶鲁大学颁赠名誉博士学位。一生未上大学的钱穆,不愿浮夸穿戴礼服方帽,在颁赠典礼上依旧穿著普通衣服出席,以强调他是以普通人的身分接受荣誉学位的头衔而已。
  
  钱穆的《国史大纲》出版后,遭到国民政府的审查刁难,要求钱穆更改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后始得付印。钱穆坚持不改,以致拖了半年才出版。
  
  台湾孔孟学会曾邀钱穆撰写《孔子传述》一书。钱穆一改常人写作生平历史的习惯,从各项孔子行述学说的疑义着手,成一家之言,并坚持《易经》非孔子所著的史学论点。这让孔孟学会大为不满,要求钱穆改稿,否则即拒绝出版。但钱穆坚持不改,把稿件交其它单位出版。
  
  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提出出版钱穆全集的构想,却被打了回票。一是钱穆不赞同以简体字出版中国学术作品;二是很多他手边未发表或即将发表的新作未被纳入出版计划;此外,钱穆在两岸对峙期前后,曾发表部分政治性言论,但他主张负文责,反对修改、删节,此争议几经协调才暂告落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讲课很受学生欢迎,他所担任的课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中国通史等,从来都是两个小时连起来讲,中间不休息,他讲课的地点从来都在二院大讲堂,而且从来都是座无虚席。
  
  朱海涛先生《北大与北大人》中描写钱穆:一付金属细边眼镜,和那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雍容潇洒。向例他总带着几本有关的书;走到讲桌旁,将书打开,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着头,对那满堂的学生一眼也不看,自顾自的用一只手翻书。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钟以上,这时全堂的学生都坐定了,聚精会神的等着他,他不翻书了,抬起头来滔滔不绝地开始讲下去,越讲越有趣味,听的人越听越有趣味。对于一个问题每每反复申论,引经据典,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这种充实而光辉的讲授自然而然地长期吸引了人
  
  当年在历史系读书的何兹全后来回忆道:“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仍然吸引人。我听过他的先秦史、秦汉史。他讲先秦史,倒着讲,先讲战国,再往上讲春秋、西周。我听他一年课,战国讲完,也就到学年结束了。他讲课每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
  
  钱穆个子虽小,但十分自信,两眼炯炯有神。平时虽不苟言笑,说话时却十分风趣健谈。在北大当时穿长袍的教授极少,陈寅恪是个坚定的长袍主义者,钱穆看到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这一习惯他后来长期保持着。
  
  钱穆几十年如一日练习太极拳。他的弟子回忆钱穆先生打太极拳时曾说:他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在桂林街初期,有一天正当钱先生在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阿飞,在课室门口探头探脑,一派轻薄。钱先生站着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也不理睬,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室内左右穿插。钱先生恼怒了,登时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
  
  1943年,钱穆在遵义讲学期间,每天都要出去散步一个小时。他的学生曾回忆道:先生很喜欢散步。每晨早餐后,由我陪从,沿着湘江西岸顺流南行;大约走一小时,再沿着去时的岸边小道回老城。这样的散步,除天雨外,没有一天间断过。先生总是提着一根棕竹手杖,边走边谈。先生说,他很爱山水,尤爱流水,因为流水活泼,水声悦耳,可以清思虑,除烦恼,怡情养性。
  
  1950年春天,余英时从北京的燕京大学来到新亚书院,他发现“整个学校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而钱穆给他的第一印象则是“个子虽小,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象把你的心都照亮了”。
  
  在北大,钱穆主要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通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每堂课上两小时。钱穆通常准点进教室,上堂就讲,没有废话,中间也不休息。由于博闻强记,上课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古讽今,时出新见,很快声名大振,听课的人越来越多。大约因为在家乡执教太久,乡音不改,上课时始终不脱一口无锡腔,开始学生听了很不习惯,但他的课讲得实在精彩,谁也舍不得离开,时间一久,大家也就熟悉了,反而觉得很有味道。他自己从不觉得无锡话有什么不好,五十年代在新亚学院演讲时,香港学生反映听不太清楚,有人问他要不要提供翻译,意思是译成粤语,他很不高兴地反问道,要译成英语吗,中国人怎么会听不懂中国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梦一在2012-3-16 14:36:00的发言:

 

 

这相片没照几个月,杜聿明就在徐蚌会战中不幸被俘。。。。。。衰啊!

 

偶啥也不知,只是一转发器,先生看来腹藏史书学富五车,景仰景仰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的故乡在江南水乡无锡的七房桥。父亲钱承沛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入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不堪。母亲却坚持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1907年,钱穆升入常州府中学堂。钱穆所在的四年级在年终大考前,全年级集体提议,请求校方对明年的课程作些改动,要求减去修身课,增加希腊文课等。学生公推钱穆等五人为代表与校长商谈,又以集体退学相要挟,结果均为校方拒绝。钱穆作为学生代表,性格倔强,于是拒考,填退学书,自动退学。在这次学潮的五位代表中,除钱穆外,还有两位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位是创办《国故》月刊的常州张寿昆;另一位是江阴的刘寿彭,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名鼎鼎的刘半农;还有两位分别是校长的三弟以及比钱穆低两个年级的瞿秋白。
  
  钱穆因闹学潮退学,回到了七房桥老家。由于钱穆国文和历史的成绩为同学之最,年龄又是最小,所以,校长屠元博虽将他除名,但对钱穆依旧欣赏,于是他荐钱穆到南京钟英中学就读。
  
  钱穆在南京钟英中学求学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停办,钱穆辍学了。他自知家贫,升学无望,虽“心中常有未能进入大学读书之憾,但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矢志自学,闭门苦读。年十八,即辗转乡村,执教谋生。”十年乡教,十年苦读,十年求索,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这十年中,他在国学的研究方面成果也不少。后来,他又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在无锡、苏州等地的中学教书著述,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著。
  
  1913年,钱穆以没有上大学读书为憾,看到北京大学招生广告,曾准备报考北京大学,不知何故没有结果。但钱穆为准备考试勤读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和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前者为必考书目,后者为北京大学教科书),是钱穆自学的开始。他效法古人刚日诵经,柔日读史之例,定于每天清晨读经子难读之书,夜晚后读史籍,中间下午则读闲杂书。几年过去之后,已有博学之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时,钱穆就读于无锡荡口镇果育学校。当时教体操的老师是21岁的钱伯圭,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思想激进,系当时的革命党人。他见钱穆聪敏早慧,就问他:“听说你能读《三国演义》?”钱穆作了肯定的回答。老师便借此教诲道:“此等书以后不要再读。此书一开首就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之类的话,此乃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当向他们学习。”此番话给年仅十岁的钱穆以极大的震动,日后他在回忆此事时说:“此后读书,伯圭师言常在心中。东西方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
  
  钱穆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
  
  钱穆说:“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将来一定有用。”钱穆一生著书立说,达一千七百万言之多。
  
  晚清以来,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和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诸子之学的研究逐渐兴起。在这一背景下,钱穆从子学入手,研究先秦诸子思想及诸子事迹考辨,最终完成了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名作《先秦诸子系年》。这部著作对先秦诸子年代、行事及学术渊源,以及对战国史的研究,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深得学术界的好评。
  
  钱穆虽然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当时学术界正流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观点,顾颉刚也是康的拥护者。钱穆对康的观点十分怀疑,他没有因为顾颉刚于己有恩就放弃己见,而是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用事实证明康有为的观点是错误的。顾颉刚对此毫不介意,不仅将此文在《燕京学报》发表,还推荐他到燕京任教。钱穆称,“此等胸怀,万为余特所欣赏。”钱穆的文章影响极大,一扫刘歆编造群经说,在经学史上另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子,对经学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观点也逐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各大学的课程原来都采用康有为的学说,这年新学年开学,开始停用康的学说,而采钱穆之学说。
  
  钱穆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钱穆虽然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发现学生手中有好书就借来一读。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时,见学生李埏有一本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也颇有兴趣,并据此写了《道家与安那其主义》一文,发表后引起了读者极大兴趣。
  
  1963年10月,港英政府集合崇基、联合、新亚三书院成立香港中文大学。钱穆早就打算从行政职务中摆脱出来。钱穆乃向董事会提出辞呈,未获通过,次年再度请辞,董事会建议休假一年后再卸任。16年来,在繁忙的学校行政事务之余,他出版了《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庄老通辨》、《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孔子与春秋》、《论语新解》等著作。至此,钱穆再潜沉书斋,埋首研读。
  
  自1964年开始,钱穆用七年时间完成巨著《朱子新学案》。此书得到哈佛资金协助。在书中,钱穆不仅深入论述了朱熹学术思想,而且花大功夫系统疏理了朱子思想资料,夹叙夹议,精微邃密。作者把朱熹放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考察,突出了朱熹在中国思想史后半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连带地解决了朱子卒后七百多年来学术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疑而未决的一些重要问题。《学案》是他研究理学的重要著作。国际汉学批评家杨联升读《学案》后,赞叹不置,说钱穆治中国学术思想史,“博大精深,并世无能出其右者”。
  
  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研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着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钱穆的夫人胡美琦回忆:他(钱穆)73岁大病后,身体尚未完全复原,两眼也患目疾,医生不让他过长时间看书,尤禁晚上看书,所以生活较前轻松,然而他白天仍然全日工作,这样直到他《朱子新学案》一书完成,那是他生命中一大志愿所寄。他自己说:以后我要减少工作时间了。但也仍保持着半日正常的工作;而一遇心里喜欢的题目,他又耐不住加倍地工作了。近几年来,有时他对我说这几天我真开心,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但文章写完,他总会有一场病。亲戚朋友都劝我要限制他的用功时间,他们关切地说,宾四写作了一辈子,过八十的人,也该休息休息了。
  
  钱穆晚年目盲,展纸落笔,亦仅偶有叠字。赖夫人查阅旧籍,引述成语。稿成后,请夫人诵读,口授订正。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晚学盲言》就是这样诞生的。夫人对先生悉心照料,体贴入微。伉俪情浓,老而弥笃。钱穆先生晚年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临终前三月口授,由夫人记录整理而成的,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最终信念。他对儒家“天人合一”这一最高命题“专一玩味”并因自己最终“彻悟”而感到“快慰”。这是他的晚年定论和临终遗言。他生前多次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文化与自然合一则是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
  
  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提出,先秦时期,儒、墨二家是后来诸子各派的发端,由此分源别派,旁通四达,互相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此外,钱穆对宋明理学尤其是朱熹之学、对清代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等,都有很深的研究。
  
  钱穆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世传说亦不可轻信,遂详细考辨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陈、至蔡、及晚年居鲁等,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钱穆重视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并给予其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
  
  在钱穆逝世一周年之际,其得意门生余英时著《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一书,系统阐述乃师毕生之学问风骨、道德文章以及对于中国学术的巨大贡献,亦算是对其毕生繁华的盖棺论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575
发表于 2012-3-16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高中未毕业,但一直致力于史学研究,学界众人均对其推崇备至。
  
  从一九一二年起,在十年半时间内,钱穆辗转四所小学,读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时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的钱基博(钱钟书的父亲)读到钱穆的一篇文章,大加赏识。一九二三年,在钱基博推荐下,钱穆转入他兼职的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从此两人结下厚谊。钱穆对钱基博的友情一直念念不忘,晚年回忆说:“同事逾百人,最敬事者,首推子泉。生平相交,治学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
  
  在无锡三师时,钱穆已经完成《国学概论》,并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学者蒙文通看到他的文章,慕名前来造访,打开“系年”手稿便被吸引了,在回南京的车上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认为该书“体大精深,乾嘉以来,少有匹矣”。
  
  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陈寅恪不止一次加以称赞。陈寅恪称《先秦诸子系年》“极精湛”,“自王静安(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陈寅恪将钱穆之著作与自己最尊崇的王国维著作相提并论,可见陈对此书的赞赏。
  
  陈寅恪曾在多种场合表示对《先秦诸子系年》一书的称道。如朱自清日记载,陈寅恪于1933年4月在叶公超晚宴上“谈钱宾四《诸子系年》稿”,“谓作教本最佳,其中前人诸说皆经提要收入,而新见亦多。最重要者说明《史记•六国表》但据《秦记》,不可信。《竹书纪年》系魏史,与秦之不通于上国者不同。诸子与《纪年》合,而《史记》年代多误。谓纵横之说,以为当较晚于《史记》所载,此一大发明。寅恪云更可以据楚文楚二主名及《过秦论》中秦孝公之事证之”。
  
  1934年5月16日,杨树达出席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试会。会后,陈寅恪对杨“言钱宾四(穆)《诸子系年》极精湛。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
  
  陈寅恪对钱穆的《国史大纲•引论》也给予肯定。钱穆的《师友杂忆》记载,1939年3月,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张晓峰于会后探访其时卜居宜良的钱穆,转告陈寅恪对《国史大纲•引论》的称道:张其峋晓峰来昆明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晤及陈寅恪。寅恪告彼近日此间报端有一篇大文章,君必一读。晓峰问,何题。乃曰,钱某《国史大纲》引论。晓峰遂于会后来宜良,宿山中一宵,告余寅恪所言。
  
  顾颉刚则称赞《先秦诸子系年》“作得非常精炼,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当时年长钱穆一岁的顾颉刚,已是中国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虽与钱穆素昧平生,但读《系年》稿后,对他的史学功底和才华大加赞赏,并说:“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
  
  当时的钱穆与顾颉刚两人,在学术地位上相去甚远,其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也不尽一致,但是顾对钱仍是关爱备至。钱穆从燕京大学辞职后,顾颉刚于1931年3月18日,给胡适去信,极力推荐钱穆代替自己,到北大任教。信中说:“……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我们虽方向有些不同,但我尊重他,希望他常对我补偏救弊。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他所作《诸子系年》,已完稿,洋洋三十万言,实近年一大著作,过数日当请他奉览。”胡适一向好提携后进,也赏识钱穆的学识,于是钱穆便到向往已久的北大任教了。
  
  胡适相当赏识钱穆,称钱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乃“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说:有关先秦诸子事,可向宾四(钱穆)先生请教,不必再问他。胡适将私藏“孤本”《求仁录》借给钱研览。
  
  钱穆初到北平,胡适的弟子傅斯年对他优礼有加,邀至史语所,奉为上宾。
  
  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未能当成中央研究院院士。日后李敖认为这是不公道的,他说:“钱穆的理学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5 02:50 , Processed in 0.0970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