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跃过山丘

浪漫香颂

[复制链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93743503.png
 Francoise Hardy 1944年1月17日生于巴黎。她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身为助理会计师的母亲独自担负她和妹妹Mireille的抚养之责。父亲一年仅探望母女两次,平时从不联系,对女儿的成长能够给予的仅是少得可怜的经济支助。同时,Francoise与唯一的近亲——外祖父母相处也极不融洽,他们苛刻的态度和动辄尖锐的批评令本来内向的Francoise变得更加自闭。后来,她给送到了一所管理严格的女隐修会学校,La Bruyère。在那里她勤勉好学、虔诚敬神,害羞、内向的性格更是难以克服。这个又高又瘦、腼腆笨拙的年轻女孩儿也许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变成法国60年代最红的歌手。
  Francoise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受此鼓舞业余时间里开始尝试作曲。作为一个狂热的音乐迷,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听Georges Guétary的轻歌剧了,后来又迷上了香颂明星Paul Anka、Charles Trenet 和Cora Vaucaire的歌曲。独自一人呆在卧室里,小Francoise常常跟着收音机一道,哼唱偶像们的歌曲。到了假期,她给送到奥地利去修习德语,在那里,她花了大量时间听喜爱的音乐、练习作曲。
  在Francoise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后,她从父亲那里得到一把吉他作为生日礼物,从此满腔热情地开始了真正的歌唱练习,不久又进入了Petit Conservatoire de Mireille,法国60年代一所具有传奇性的歌唱学校。与此同时,Francoise的母亲为了让女儿继续学业,又将她送入了Political Science Faculty,一所教授政治学的学校。显然,政治不是Francoise的兴趣所在,很快她就放弃了课业,转而学习文学,并且一有空就练习演唱和谱曲。不久Francoise即崭露头角,在一家唱片公司在当地报纸征求演艺新手的活动中胜出,并进行了试演。第一次试演虽未成功,却给了Francoise Hardy勇气继续参加其他的类似活动。在接受了一套集中演唱训练和两次试演后,Francoise Hardy迎来了好运。1961年11月14日,年仅17岁的Francoise Hardy从唱片品牌Vogue那里获得了一份录音合同。
  首支单曲于1962年的4月推出。首批单曲包括Oh oh Chéri,一首由两位与Johnny Hallyday长期合作的创作人谱写的歌曲,和三首Francoise Hardy自己创作的曲子,其中包括Tous les gar?ons et les filles。Tous les gar?ons et les filles给Radio Europe的音乐节目Salut les Copains主持人Daniel Filipacchi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节目中不停地播放这首歌。很快这首歌成了热门歌曲,不可思议地卖出了两百万的销量。年轻的Francoise Hardy可以说是一夜成名,就像60年代乐坛的其他偶像Johnny Hallyday、Sylvie Vartan、Richard Anthony和Sheila一样。在Yé yé摇滚浪潮中,Francoise站在了法国音乐潮流的最前沿。
  Francoise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当时法国顶级的音乐杂志封面上。在一次为杂志Salut les copains拍摄封面的过程中,她结识了摄影师Jean-Marie Perier,与之陷入热恋。Jean-Marie Perier将Fran?oise Hardy由一个腼腆、害羞的女生塑造成引领潮流的摩登女郎。Perier不只是她的情人,他简直像皮格马利翁一样迷恋着这位少女偶像。
  很快Francoise成了新一代的封面女郎,她的形象出现在当时的各大报纸杂志上,流行之广难以想象。为其独特的沉静之美所打动,著名导演Roger Vadim让Francoise在影片"Chateau en Suède"中担任主角。Francoise的表演获得了一致好评,众多评论家纷纷看好她的表演事业前景,然而她除了音乐之外对别的事情并无真正的兴趣。
  1963年底,Francoise的演唱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她作为Yé yé明星Richard Anthony的嘉宾,在著名的奥林匹亚演唱厅献唱,引起了全场轰动。紧接着这次表演的成功,Francoise开始了全国巡演,举办了大量演唱会。
  63年首张专辑的推出更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张专辑基本上是Francoise先前推出的单曲合集,它同时夺得了"Prix de l'Académie Charles Cros" 和 "Trophée de la télévision fran?aise"两项大奖。这一年的稍后Francoise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没有代表法国而是代表卢森堡参与比赛,曲目是L'amour s'en va。
  接下来的一年,Francoise举行了安排紧密的欧洲巡演,巡演途中在意大利参加了著名的San Remo歌唱大赛。比赛中她以一曲用意大利语演唱的"Parla mi di te"征服了听众。客观地说,Francoise的嗓音天赋并不出众,也谈不上多么特别,但她却能在几十年的演唱生涯中凭着优秀的歌词和演唱中令人动容的情感力量赢得无数歌迷。
  尽管升为明星,Francoise仍坚持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与娱乐圈的浮华环境始终格格不入。虽是满不情愿的,Jean-Marie Perier还是说服了她为法国多位顶级设计师担任时装模特儿,包括Courrèges、Paco Rabanne、 Chanel和Yves Saint Laurent等品牌。很快“Hardy小姐”成了跨越国际时尚界和法国歌坛的双栖明星。
  65年Francoise Hardy再次涉足影坛,出演了Jean-Daniel Pollet的电影Une balle au c?ur。拍摄的过程漫长而艰苦,但是待到第二年二月影片公映时,她的表演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65年底,Francoise Hardy担任演唱会Les Compagnons de la Chanson嘉宾,在奥林匹亚与多位老派香颂明星同台演唱。乐界媒体对像Francoise Hardy这样正走红的歌星竟然能够与一群早已经过时甚至被遗忘了的歌手们同台演出,纷纷表示不可理解。(Fran?oise Hardy私下则对这些议论嗤之以鼻。)同时,她的声誉超越了国界,通过男友兼摄影师Jean-Marie Perier从中介绍,她开始跟社会名流交往。不久,她的名字将与The Beatles、Mick Jagger和The Rolling Stones相提并论。
  Francoise Hardy再一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表演上。在美国导演John Frankenheimer的影片"Grand Prix"中,她与Yves Montand和 James Garner一起出任主角。这部影片并不卖座,却成功地为她开拓了美国市场。影片刚刚上映不久,美国的华纳兄弟唱片公司就找上了Francoise Hardy的法国东家Vogue,签订了她的唱片在美 国销售的协议。经过一番长期的宣传活动,Francoise Hardy在美国一炮走红,不仅为美国的顶尖杂志担任封面女郎,还在各大电视台的谈话节目频频现身。   很快Francoise Hardy成了法国在海外市场最成功的女歌手。事实上,早在打开美国市场之前,她在英国就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了,从歌唱事业的开端便录制了英语专辑。她用英语演唱的专辑"In English"在英国卖得很好,而当她身着法国著名设计师Courrèges和Paco Rabanne的服装,出现在伦敦的Savoy Hotel等著名时尚地带的舞台上时,更是赢得了全场喝彩。
  渐渐地,忙转不休的工作令Francoise Hardy筋疲力尽,她与Jean-Marie Périer的关系也日趋紧张。这对恋人最终在1967年分手了,不过没多久Francoise Hardy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恋爱,男友是富于性感魅力的歌坛新星Jacques Dutronc。Jacques Dutronc早前已活跃在电影银幕上,是无数少女影迷心目中的偶像。
  在恋爱的初期,Francoise Hardy和Jacques Dutronc仍是聚少离多,两个歌星都是大忙人,数不清的演出日程和录制安排等着他们。Fran?oise当时正准备一系列为期73天的巡演,而当她于67年秋返回巴黎时,又不得不直奔录音室,为新专辑"Ma jeunesse fout l'camp"录制了12首歌曲。来年的一月份仍是马不停蹄的一个月,先是在欧洲数不清的电台节目演出,接着又是新一轮的巡演,包括在英国多所大学的演出。到了春天,她又赶赴南非举行系列演唱会。
  1968年,Francoise Hardy彻底厌倦了这种像陀螺一样满世界奔走的生活,决定暂停巡回演出。她在伦敦的Savoy举行了告别演唱会,便集中精力录制专辑。然而,随着60年代后期Yé yé潮流的衰落,Francoise Hardy的事业也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必须考虑何去何从了。69年,她又与东家Vogue陷入了马拉松的法律纠纷,最后她自己的制作公司Productions Aspargus关闭了。
  虽然困难重重,Francoise Hardy仍然得以在70年代重塑歌唱事业。她首先摆脱了前男友Jean-Marie Périer为自己塑造的“热衷交际的时髦女孩”形象,脱胎换骨,一个更加成熟的Francoise Hardy重生了。她期望演唱一些反映内心真正自我的歌曲,而不是可爱无知的POP口水歌,虽然后者更易畅销。1971年,焕然一新的Francoise Hardy与来自巴西的女性作曲家Tuca合作,在品牌Sonopresse之下录制了一张专辑。这张没有命名的专辑(其中也收录了几首过去的经典之作),称得上是一个异数。虽然商业成绩不佳,却被媒体称为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面对糟糕的销售成绩,Francoise Hardy丝毫也不在意,她情愿拥有一个真正欣赏自己的歌迷,而不是一大群被虚幻的偶像迷惑、头脑发热的追星族。
   70年代也是 Francoise Hardy对占星术倾注精力的开始,早在18岁的时候她就为这门学问深深着迷了。她深信“人们在共同地改变世界之前,首先是凭藉个人力量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成了深谙星相推算表的专家。
  同时,与Jacques Dutronc的恋爱也是这段时期Francoise Hardy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不过他俩仍旧各顾各地生活,分离的日子越来越多。Dutronc不但歌唱事业一帆风顺,银幕生活也十分活跃,迅速成为法国影坛的重量级影星。长期的聚少离多,给他们的恋爱关系带来了裂痕。尽管如此,这对恋人仍在努力地维持。1973年6月16日Francoise Hardy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Thomas。为了让小家庭多些相聚时光,不久Dutronc搬去与Francoise Hardy住在了一起。
  离开厂牌Sonopresse之后,Francoise Hardy与美国的华纳兄弟签订了新的录音合约。她开始重拾录音工作,录制了一张新专辑,"Message personnel"。负责专辑录制的是Michel Berger。虽然录音过程中两人出现了一些分歧,但是这张专辑无论艺术水准还是商业销售都非常的成功。专辑中的主打歌,"Message personnel",也成了Francoise Hardy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遗憾的是,歌迷们仍然只能通过无线电波欣赏她的歌曲—— Francoise Hardy暂时还没能举办现场演唱会。
   尽管如此,Francoise Hardy对能够重新开展工作感到高兴不已。1974年,她与同样也是歌手的好友Catherine Lara,以及一个弦乐队共同合作,录制了一张名为"Entracte"的新专辑。录音过程中她还得到了英国制作人Del Newman的帮助,后者以与英国流行歌星Elton John的合作而著名。Francoise Hardy的前男友Jean-Marie Perier也参与了专辑的制作,负责专辑的封面设计。(这是他为昔日恋人所做的最后一次专辑封面设计。)虽然这张专辑现在被公认为Francoise Hardy的最佳专辑之一,当时它的销售成绩却并不突出。
  在努力恢复工作的同时,Francoise Hardy还花费了大量时间抚育年幼的儿子。她早就把昔日时装名模的无限风光远远地抛在了脑后,穿着变得休闲化,只求舒适,例如运动牛仔服和棒球鞋。她还有意与娱乐界保持距离,只是为了配合专辑的发行才偶尔在公众露面。1974年至1976年期间,Francoise Hardy减少了工作量,仅仅为导演Claude Lelouch的影片"Si c'était à refaire"录制了一首歌曲。这段时期她创作的唯一的一首歌是"Que vas-tu faire",由Jean-Michel Jarre负责编排的歌曲。
  然而到了77年,Francoise Hardy通过一个做编辑的朋友安排、与音乐家Gabriel Yared见面后,又开始加大了工作量。Gabriel Yared本来就是Francoise Hardy的超级歌迷,他包办了她下一张专辑的所有歌曲编排。录音的时间安排有些紧张,而Francoise Hardy一贯的“冰面女王”般的处事作风对于她与Gabriel Yared的相处也是一道不小的障碍。
  不过,Star专辑(创作班底包括Michel Jonasz、Serge Gainsbourg、William Sheller和Catherine Lara多位高手)依然大获成功,为Francoise Hardy的演唱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很快,她受到了少男少女一代歌迷的热烈欢迎(而他们从未听过她60年代的老歌)。她也重新回到了媒体关注的中心,专辑销量一路看涨。尽管在录音室中产生过不少争执,Francoise Hardy与Yared的合作却持续到1982年,又录制了四张专辑。
  1981年,Hardy凭藉新专辑A suivre重返法国乐坛一线。
  Star专辑发行之后,Francoise Hardy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儿子Thomas,同时继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她的新爱好占星术上面。音乐,反而退在了次要的地位。78年,她录制了专辑Musique saoule,编排几乎全由Yared包办,歌词则由Michel Jonasz 和Alain Goldstein创作。这张专辑标志着她的音乐方向的再一次转变。Francoise Hardy对新的音乐风格似乎还不太适应,她抱怨歌曲J'écoute de la musique saoule的节奏简直让人跟不上,不过这首歌却受到了媒介的高度评价,电台的点播率奇高。
  接下来Francoise Hardy加快了录歌的速度,平均一年出一张新专辑。80年推出的Gin Tonic,创作依然来自与她长期合作的三人组合,另外还有刚刚崛起的创作人Jean Claude Vannier。推行的单曲Jazzy retro Satanas没有获得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许多乐评人开始置疑新专辑的音乐路线,有的甚至认为如果Francoise Hardy亲自创作的话会更好。(Francoise Hardy则坚持自己的创作才华远逊于他人。)
  1981年Francoise Hardy完成了新专辑A suivre。由于长期合作的搭档Jonasz和Goldstein都忙于为他人写歌,这一次负责歌曲创作的是Pierre Groscolas, Jean Claude Vannier和Louis Chédid(歌曲的编排人仍是Gabriel Yared)。专辑推出了两首极为成功的单曲,Tamalou和Villégiature。面对又一次成功,Francoise Hardy依然谨慎地与媒体保持距离,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82年,Francoise Hardy与品牌Flarenash签约后,录制了专辑Quelqu'un qui s'en va。专辑的创作班底十分雄厚,Carole Coudray创作了Tirez pas sur l'ambulance, Michel Fugain写了Tabou,Alain Souchon则奉献了一首C'est bien moi。不消说,担任乐曲编排的仍是Gabriel Yared。
  84年春Francoise Hardy录制了单曲Moi vouloir toi,一首由她与Louis Chédid合写的作品。歌迷们对此非常振奋,满以为它会带出整张新专辑的发行,不想Francoise Hardy由于忙于占星术的研究,一直等到两年以后才盼来另一首新的单曲,V.I.P.。这首由Fran?oise与新搭档Jean No?l Chaléat合作的歌曲接下来几个月在电台获得了很高的点播率。
  早在事业鼎盛的60年代,Francoise Hardy不止一次地宣称要在50岁之前告别歌坛。事实上,她在44岁时已开始准备告别专辑Décalage了。这张专辑的歌词由她自己创作,乐曲则由众多明星谱写,包括William Sheller、Etienne Daho 和丈夫Jacques Dutronc。Dutronc创作了Partir quand même,一首他本来打算自己录制的歌曲。专辑的质量无庸置疑,但是歌迷们却感到不满意,他们希望Francoise Hardy能够推出一张更为正式的告别专辑。
  事后证明这张专辑并非Francoise Hardy的告别之作。1993年她又悄然无声地复出了,与Alain Lubrano(来自法国南部Pau的歌坛新人)录制了一首合唱。这首关于爱、性和艾滋病的歌最初是为了名为Urgence的筹款专辑而录制的。后来这首歌又作为单曲重新录制了一遍,Francoise Hardy希望以此为推广Alain Lubrano的演唱事业助一臂之力。
  两年后,Francoise Hardy与英国厂牌Virgin签约,正式宣告复出。她于96年4月推出的专辑Le Danger赢得评论界的高度评价,而她也很快成了英国乐界的新偶像。这张专辑发行不久,她即受邀与英国乐坛的巨星合作,参与Malcolm Mc Laren专辑中的演唱,还与乐队Blur全唱了一曲To the End。她还得到了身边密友们的大力支持,Alain Lubrano和乐队Kat Onoma 的主唱手Rodolphe Burger为她写了三首新歌。英国的新进乐队Portishead、Garbage则表示,Francoise Hardy虽为60年代的老派偶像,演绎风格却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毫不落伍。
  2000年春,Francoise Hardy推出了全新专辑Clair-obscur。这张专辑获得了评价界的高度赞扬,Francoise Hardy的演绎水准及乐曲的编排都倍受肯定。在这张专辑中,她邀请了一大批明星参与合作。专辑的第一首歌是她与丈夫Jacques Dutronc的合唱,Puisque vous partez en voyage,一首法语经典香颂的翻唱。另外,她还与老友Etienne Daho翻唱了Everly兄弟的经典So Sad,与来自非洲的歌手Ol合唱了Celui que tu veux,与Iggy Pop合唱了一曲I'll Be Seeing You。参与了专辑创作的包括Rodolphe Burger、Alain Lubrano和西班牙超级组合Mecano的主音Jose Maria Cano。
  出人意料的是,Francoise Hardy没有为新专辑举办推广演唱会,相反,为了自己的私生活不受干扰,她情愿远离媒体。这一年的后来,她和Dutronc决定搬出60年代以来居住的14区,在Etoile附近合买了一幢新公寓,两人各住一层。
  近40年的演唱生涯中,Francoise Hardy一直以浪漫怀旧的歌曲和忧郁感伤的歌词著称。充满伤怀情绪的歌词以及Francoise Hardy有意躲避媒体的事实使歌迷们理所当然地以为她是个郁郁寡欢的人。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的确,Francoise Hardy是个极端重视个人隐私的人,但她极少公开露面也说明了她是个激情充沛的人,尤其是当她面对自己两大“存在的理由”——音乐和占星术——的时候!
  francoise hardy的声音常常让我们忘记她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时光也仿佛失去立场而放慢了脚步,同我们一起回到那段泛黄的记忆中,我们一起看着,那个瘦瘦的女孩儿,擎着一把吉他,低低的唱,旁若无人。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e je t'aime (只爱你) johnny hallyday 1969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bed2e738bd4b31c1313dc5786d6277f9e2ff82b.jpg
camille是一位歌手,其演唱的歌曲表面听来她的音乐里面既有SOUL, BOSSA和六十年代法国流行风格, 表现手法又有更多的新浪潮音乐的电子朋克的味道, 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用有声乐器(非电子乐器, Camille唯一的电子乐器是Keyboard)演奏, 又被Camille的独特的声线连接起来了。
初听来Camille的歌既象Axelle Red, 又象Björk。 表面听来她的音乐里面既有SOUL, BOSSA和六十年代法国流行风格, 表现手法又有更多的新浪潮音乐的电子朋克的味道, 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用有声乐器(非电子乐器, Camille唯一的电子乐器是Keyboard)演奏, 又被Camille的独特的声线连接起来了。 Camille说,她歌曲的风格源于她小时候和青少年的时候喜欢听的70年代灵魂乐(SOUL)和60-70年代的民谣(FOLK), 还有她后来一听就爱得不得了的30-40年代的CHANSON。 歌词则简单直接, 有些近乎天真。 和所有新的前卫音乐一样, Camille的音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大有人在, 究竟好与不好, 还是留待乐迷自己去评判吧!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ule sentimentale (浪漫的人们) alain souchon 1993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夫·蒙当,男,生于1921年10月13日,意大利托斯卡纳皮斯托亚,星座为天秤座 。身高1.88 m。1991年11月9日, 法国电影演员伊夫-蒙当逝世。他因艾迪特-皮雅芙的提携而声名鹊起,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香颂歌手,与法国著名女演员西蒙妮-西涅莱有过婚姻。  
 
伊夫·蒙当原名伊沃.里维。生于1921年10月13日一个贫穷的意大利家庭。其父乔瓦尼自己开了一个小工厂。由于他是忠诚的社会党人,而招致了了法西斯分子的嫉恨。一夜之间,他的车间便消失在一场火灾之中。迫不得已,他决定移民美国,没想到在马赛受到阻挠,就此呆了下来。在省吃俭用了一段日子后,他在1923年把他的妻子和几个孩子都接了过来。小伊沃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长大的。
十一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学校。在一张伪造的身份证的帮助下,他在一间食面点开始打工。两年后他通过了一个理发师的技能资格考试,并进入一家发廊当学徒。在那里他发现自己在女顾客面前特别吃的开。十七岁时,当他在一家金属厂做事时爱上了电影和杂耍音乐。在一个商人组织的歌唱团体中开始了音乐旅行。接着他遍进入了Alcazar(可能是一个剧团的名字),Charles Humel为他写了一首《在大西部的平原上》,这首歌也成了他的幸运歌曲。这时候他该有个艺名了,他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在窗口喊他“Ivo Monta!”(伊沃,上来),他的名字便是从此而来。
在加入袄迪浮雷底巡回演唱团后,他的照片在报纸,海报上日益增多起来。战争打响了,他曾在一个工地干过6个月。德国人要招他去德国做劳工,他不愿意就溜了出来北上巴黎。靠了袄迪浮雷底的帮助他和ABC签了一份合同,并在1944年2月18日的首次演出中就获得了成功。他被选为在红磨房演唱美国歌,为大名鼎鼎的爱笛忒.皮亚弗(EDITH PIAF)做铺垫,后者为他魅力所动,对他尽心帮助,还成了他第一个著名情人。从这个时期开始,伊夫·蒙当开始了他的影歌双栖之路。
1946年,马耳塞勒.卡耳内的《夜之门》选择了他,而那个角色原先是为让.加班设计的。该片拍地还不错,在当时却是惨败。伊夫·蒙当自己这么说:“现在它是一部经典片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不怎么样,当时我既不好也不坏,我什么也不是。那个角色对我来说来的太早了,我那时对电影还一无所知。”他后面的两部影片也没给他带来任何声誉。直到亨利-乔治.克路左的《恐怖的薪水》才使他获得了1953年嘎那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命中的女皇:西蒙内.西诺来(SIMONE SIGNORET)。在SAINT-PAUL DE VENCE(地名)那个聚集了毕加索、查加耳等著名画家、诗人的地方,当他造访雅克.蒲雷维特(JACQUES PREVERT)时,他们相遇了。1951年他俩成婚。
在以后的日子里,伊夫·蒙当片约不断,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歌唱事业。和他合作拍片的有Sacha Guitry, Claude Autant-Lara, Raymond Rouleau, Jules Dassin, Anatole Litvak, Costa Gavras等等。理所当然的,他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第一次是他与众多知识分子一起加入和平运动。接着在1950年5月为斯德哥尔摩宣言签名,要求禁止原子弹的使用。虽然他并不是共产党的党员,但是他在各方面都与其保持一致,使得右翼传媒对其封杀。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活动反对印度支那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为社会主义国家呐喊。
他有过许多的反军国主义歌曲:当一个兵、自由之路、山谷中的沉睡者...这些歌曲在电台中被禁止播放。1957年,伊夫曾被东欧诸国邀请去访问,在慎重考虑了几个星期后,他放弃了:“我不是一个政客,我只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在这个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必不可少的时代,我来了,为了各国人民的和平。”从次,他与左翼势力总保持一段距离了。
百老汇邀请他去美国,一开始在申请签证的时候有了一点麻烦,但是后来他在纽约、旧金山和好莱坞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留下了一部令人牢记在心的《大富翁》后,伊夫·蒙当回到了巴黎:“接受是不可想象的,但拒绝同样是个错误。在好莱坞起步,碰到一个象玛莉莲那样的女孩,这简直是我孩提时的梦...。”
这时候Costa-Gavras有一个角色给他,蒙当把这部电影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包间杀手》真正标志着我进入电影这个行业。在此之前,对我来说主要是一个人在银幕上演独角戏。”此后许多好电影接踵而至,拍片速度也是惊人的快。他的合作伙伴有Alain Resnais, René Clément, Claude Lelouch, André Delvaux, Philippe de Broca, Vincente Minelli, Jean-Pierre Melville, Jean-Luc Godard, Claude Sautet, Pierre Granier-Deferre,Philippe Labro, Alain Corneau, Joseph Losey, Henri Verneuil... 他还和avec Gérard Oury, Claude Pinoteau et Jean-PaulRappeneau等人一起拍摄了一些轻喜剧
在取得如此多的成功之后,伊夫·蒙当也要休息一下了。他的身影渐渐地在电视上多了起来,相应的电影院里却越来越难看到他了。他常参加一些游艺栏目,还有一些关于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的讨论。直到三年后,1986年,他才接了Claude Berri的一部戏。在《让.德.富落雷特》《泉水玛浓》中与达尼艾耳.奥德耶、热拉耳.德帕迪约以及刚刚出道的艾蔓纽儿.贝阿一同领衔出演,在全球都受到好评。1987年他就出任了第40接嘎那影展的主席。
1991年11月9日,在电影IP5拍摄的最后一天,伊夫·蒙当心脏病突发,几个小时之后在医院里去世。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伯金,法国性感猫王Serge Gainsbourg的前妻。当她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刚刚到达法国时,还只是一个害羞、笨拙的女孩子,后来究竟是如何蜕变成为法国乐坛最出名的英藉歌手的呢?当然,有一部分得归功于她的天分和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她与法国著名歌手/歌曲作者赛日·甘斯布的长期亲密关系,无疑也对她事业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伯金和甘斯布,称得上法国文艺界一直以来最有传奇色彩的夫妻档。后来,当简唱着甘斯布那无可模拟的经典名曲,作为对近30年演艺生涯的告别,亦全在情理之中。
 
简·伯金1946年12月14日出生在伦敦。她的父亲大卫是英国一个有名的贵族,简刚出生时他正担任皇家海军的指挥官。简的母亲朱迪·甘伯尔(在英国的戏剧舞台上,恐怕朱迪·坎贝尔这个名字要更有名气),是一位声誉卓著的演员,也是英国著名剧作家Noel Coward所钟爱的缪斯女神。简从小就是在这种资产阶级的而极富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跟她的哥哥安德鲁、妹妹琳达一起长大的。
 
60年代简住在伦敦。那是一个追求时髦与享乐的年代,英国艺术界几乎在一夜之间繁荣起来。很快简决定追随母亲的脚步进入表演界发展。她第一次出现在伦敦的舞台上,是参与音乐剧“激情之花旅馆(Passion Flower Hotel)”的演出。可是不久她就离开剧院,转向了电影界,1965年在导演理查·莱斯特的影片“诀窍(The Knack)”中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两年后,她的表演事业迎来了第一个大的转机。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选派这个害羞又笨拙的少女出演影片“春光乍泄(Blow Up)” (这部影片在196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大奖)。当时简刚刚与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著名电影007系列的配乐作者)结了婚,1967年4月8号生下女儿凯特。然而,简同约翰的关系处得并不融洽,女儿出生后不久他们就离了婚。
 
1968年,无论在简·伯金的私人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这一年,法国导演皮埃尔·格安伯拉 (Pierre Grimblat)正为自己的影片Slogan四处物色一名年轻的英国女演员。简几乎是孤注一掷,穿越隧道前往法国,参加角色竞争的试听,坚信离开英国无疑将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好运气。
 
格安伯拉原打算让Marisa Berenson出演Slogan。试听时,简·伯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改变主意把角色给了简。初到法国的简,连一个法语单词都不会说,这时却要跟大名鼎鼎的赛日·甘斯布演对手戏。当时的甘斯布四十出头,已经是法国文艺界的大师级人物。他写歌、唱歌,偶尔也演演电影。甘斯布还因一连串闹得轰轰烈烈的恋爱而引人注目,此时正跟性感偶像碧姬·芭铎纠缠不清。一开始,甘斯布无论在拍摄场内还是场外,都没给年纪轻轻的简好脸色看。可是有天晚上,他俩一道出门前往马克西姆餐厅就餐,那一晚的相处竟然擦出了火花。不久,两人就展开了一段激情四溢的恋情,又出人意料地迅速转变成法国音乐界最为瞩目和传奇的情侣。
编辑本段
个人作品
 
电影
 
Je t'aime, moi aussi…
 
甘斯布,向来以热衷于狂野派对和夜生活著称的花花公子,很快,无论他出现在哪里,胳膊上都挽着这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女演员——他们的身后常常紧跟着一连串的摄影师。这样,简还尚未以演员或歌手的身份在法国扬名,便发现自己由于跟甘斯布不同寻常的关系、一天24小时都置身于媒体的聚光灯下了。
 
1969年,简在法国拍了两部电影:Les Chemins de Katmandou和Cannabis。两部影片都是平庸之作,在国际影坛反响平平。不过,简却得以尽可能地和赛日在一起,因为两部影片都有甘斯布的参与。现在,这一对情人已如胶似漆,须臾不可分离。有一段时间,简还是暂别赛日,远行前往Cote d'Azur参加雅克·德雷(Jacques Deray)的影片“游泳池(La Piscine)”的拍摄。在这一部电影中,担任角色的还有另一对大名鼎鼎的传奇银幕情侣,罗密·施奈德和阿兰·德龙。不过他们在影片开拍之前就已经分手了。
 
热门歌曲
 
伯金和甘斯布在艺术上的配合,重点并非电影,而是音乐——正是在唱歌方面的亲密合作,使他们成为文艺圈最有名的一对儿。1968年,甘斯布创作了Je t'aime, moi non plus,一首赤裸裸描写性爱的歌曲。这首歌他先跟碧姬·芭铎录制过对唱,后来分手时,芭铎请求他不要把这首歌作为单曲独自发行。而甘斯布,作为一个完美的绅士,尊重了她的意愿。1969年,简和甘斯布合唱了这首歌,收入他俩共同的专辑“简·伯金与赛日·甘斯布”中。当Je t'aime, moi non plus在这一年的后来以单曲形式发行时,立刻激起了公愤。甘斯布所写的露骨歌词,加上简娇媚无敌的呻吟,全都触犯了大众的道德观。在国际上,媒体一致抨击这首歌传达的淫秽观念,电台也纷纷禁播,以至梵蒂冈还发表声明,指责歌曲违背了道德。总之,这首歌反而因备受关注而销量大增,直击排行榜首,短短几个月就卖出了100万张。更不用说,甘斯布和伯金成了那一年最声名狼藉的一对,他们的关系成为媒体紧密关注的话题。
 
1977年,简尝试着自己写歌,并为歌曲Yesterday yes a day(法国影片“克洛德夫人Madame Claude”中的插曲)创作了歌词。第二年,这位多才多艺的歌手又录制了一张新专辑,“60年代的老歌迷(Ex-fan des sixties)”。这张专辑获得了高度的专业评价,也十分畅销。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专辑的同名歌曲是甘斯布为简所写的歌曲中最好的一首。专辑中的另一首歌曲l'Aquoiboniste后来也成了甘斯布的经典。这首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歌曲,充满奇异费解的双关语,它无疑证明了甘斯布堪称同时代最具天赋的歌曲创作者。而简,无疑又是演绎其乖戾却富于文学气息的歌词的最佳人选。
个人其他信息
 
珍?宝金(JANE BIRKIN)拥有永远二十多岁的少女气质。她有爬上脸颊永远战争的发丝,微笑时大牙齿之间泄露的童真,还有那独特的英语腔法语。不设防的敏感性格,是JANE BIRKIN身上某种脆弱的美态。她在感动的时候,会微笑著轻说:「C'EST JOLI。」C'EST JOLI。不能直接翻译的BIRKIN 式法语。是IT'S BEAUTIFUL,IT'S NICE的意思。
 
人说,当英伦的前卫遇上法国浪漫,便成就了像一样传奇的女子。 Jane Birkin简伯金1946年12月14日出生在伦敦的贵族家庭,二十岁时移居法国发展,六七十年代开始红透英法,也曾经涉足影坛。
社会评价
 
这首yesterday yes a day 经典歌曲的歌词是Jane Birkin创作的,也被用作法国影片“克洛德夫人Madame Claude”中的插曲。
 
你相信吗,目前年已60依然在推出新专辑,就在04年她在唱片《Rendez-vous/约会》中用依然年轻柔媚的嗓音和一众巨星对唱。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9922720e0cf3d7ca7f0b3291f21fbe096a63f6246a60f16b.j

简·波金(Jane Birkin)的声音算是尤物,可以诡异,可以温婉,可以轻柔恬适,都带点沙哑。

 即使年满60,面容依旧青春,声音依然像小孩。她严格意义上说,是英国人。但所有人都把她看作是经典的法国女人。

 唱法语歌,和法国人恋爱,三个女儿中的两个都是法国人心中的年轻缪斯,一如她们的母亲。

气质

简·波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谣偶像、女演员。牙齿不齐,孩子气的大笑,无拘无束,她的美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性感象征:感性的,洒脱的,不受束缚的,放任的纯真情怀。穿套装,化规矩的妆,一切都精致得一丝不苟的现代女人在她面前一比,就能看出什么是精灵般的灵性气质,什么是塑料般雕塑的木偶了。
简·波金是个美丽的女人,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于伦敦但其大部分时间活跃在法国演艺界。曾为已逝法国乐坛奇才舍鞠(Serge Gainsbourg)的妻子,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创造的一首很有影响、很有争议的歌(甚至一度被列入禁歌),就由两人共同演绎。用大多数法语为母语的人的话来说,简·波金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其性感的外形,充沛的精力,激情投入的演出,加之特别的音质(发音时伴有沉重的呼吸声和英式口音很重的法语),使其举手投足间动感十足,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初听起来她的声音没有太大的特色,但是结合着带着一点点中东神秘感的音乐,变得一下可以深入你的心。尤其喜欢一首名为《She Left Home》的音乐,轻灵的钢琴声拉开了帷幕,继而成为两种弦乐的背景,其中又以类似中提琴的音色为主,中提琴的委婉和小提琴的激烈配合的恰倒好处。不知什么时候,钢琴的声音消失,出现了干净而富有变化的鼓声。多种乐器交织出的音乐似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故事,只可惜讲述太过短暂,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便潸然结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4 12:10:5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enjamin biolay即班雅明·毕欧雷。
benjamin+biolay+bbiolay.png

1973年Benjiamin在里昂附近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当地的一个业余音乐团体中担任乐手。从很小的时候开始,benjamin就耳濡目染了大量的古典音乐,随后,benjamin进入一所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和风琴。

在Benjamin15岁的时候,和他的堂兄弟们组成了他的第一个乐队。17岁那年Benjamin考入了声名显赫的里昂音乐学院,主修长号,成绩斐然。然而,benjamin并未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殿堂里停留太久,他很快投身于流行音乐界。1994年他以团体Mateo Gallion的名义发行第一张现场录音唱片,不幸的是这张唱片很快隐没于当年发行的众多的唱片中。之后,benjamin又出版了两三张个人唱片,却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99年,karen ann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Benjamin和karen ann的相识纯属偶然,但这偶然的相识却碰撞出了美丽的火花。Keren ann和benjamin有着相同的音乐理念和追求,他们的合作极为成功。1999年karen ann 初试啼音发行了la Biographie de Luka Philipsen,结果是好评如潮。la Biographie de Luka Philipsen的成功引起了法国乐坛常青树henri salvador的注意,在他2000年发行的Chambre avec vue中,henri翻唱了karen ann的Jardin d'hiver (在www.zoann.com主页中,男歌手第21张和女歌手第33张中有henri版和karen版的jardin d’hiver,大家可比较一下) 。这是一首非常抒情的法国小调,henri翻唱的jardin d’hiver不久即成为热门歌曲。Karen ann 与benjamin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不过相比较而言,karen ann 获得的成功似乎更多一些,直到此时benjamin的事业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

此时的Benjamin正经历着一段漫长的低潮,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接触各种各样的歌手,为他们制作音乐,这一经历为benjamin日后成为出色的唱片制作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一直将benjamin与serge gainsberg相比较,benjamin自己也承认在成长过程中受gainsberg的影响颇深。Serge gainsberg的遗孀和儿子也曾邀请benjamin为gainsberg逝世10周年制作过一张纪念单曲Ne dis rien。从1994年到2001年这7年间,benjamin和许多大牌明星合作过,但是,他的名字却始终隐没于众多星光背后,这个音乐天才与另外一个法国著名音乐人jean-louis murat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

2001年5月,benjamin发行了新专辑rose kennedy。这张唱片以kennedy家族的故事为线索,包括遇刺的kennedy总统和他们的女家长rose kennedy。专辑被淡淡的忧伤笼罩着,既忧伤又美丽,benjamin精心的创作终于得到了挑剔的乐评人的认同,名誉随之而来。尽管已经声名鹊起,Benjamin仍然专心的做着他的音乐。2002年,benjamin与著名女演员Chiara Mastroianni在巴黎登记结婚,这条新闻使benjamin再次成为报纸上的头条。

2003年,benjamin迎来了其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他先是为Valérie Lagrange制作了Fleuve Congo,又为Julien Clerc制作了爵士风格的专辑Studio,其后发行了其第二张专辑Négatif,尤其是当年10月在奥林匹亚中心举行的演唱会更是将其事业推到了高潮。2004这一年,bejamin和他的妻子Chiara以一部公路电影为线索,制作了名为home的专辑。Home是benjamin一贯的忧郁舒缓的延续,淡淡的和弦,淡淡的曲调以及淡淡的吟唱。不久,benjamin应Arnaud Viard之邀为电影Clara et moi创作了他的第一张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中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由chiara和karen ann演唱的。2005年,benjamin发行了他的第三张唱片A l'origine,这张唱片与他以往的风格很不同,专辑中体现的不再仅仅是benjamin的个人浪漫与抒情,更多的是对社会黑暗面的控诉。A l'origine为benjamin赢得了满堂喝彩,关于benjamin的不利传闻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把他看作是第二个gainsber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4 12:14:30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i Salvador亨利·萨尔瓦多(1917-2008.2.13), 出生于Cayenne(法属圭亚那的主要城市),父亲是西班牙血统,母亲是加勒比海印第安人。在他小时候就开始听Duke Ellington 和 Louis Armstrong,并决定成为一个音乐家。在 Henri Salvador 的音乐里,爵士乐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
三十年代,他在换了无数希奇古怪的工作之后竟然成了滑稽演员。1933年,16岁的 Henri El Salvador 开始在巴黎的歌舞厅(cabarets)里工作。他卓越的音乐天才,连同搞笑的本领都慢慢显露出来,名气大振。1935年,他在巴黎顶级的歌舞厅JIMMY’S BAR演出。早年便跟随过爵士吉他先驱名家Django Reinhardt一同到处巡回演出,之后更是在巴西内地住过好几年,因此除了在吉他造诣上曾经苦学钻研过一阵外,巴西流行音乐对他的影响亦是处处可见的,〈Bonjour et Bienvenue〉便是翻唱巴西bossa nova创始人Antonio Carlos Jobim的曲目,而他历经两次大战与各时代音乐类型的演变消长,七十余年一路走来,萨尔瓦多可说是早已揉合了法国传统巴黎cabaret酒馆小调、巴西拉丁爵士及安第列斯群岛那一带的民谣为一体,风趣、摇摆、温柔,却又同时兼顾传统老爵士及热带闲散的况味。仔细听听他在低音喉声转调时的用法,宛如不那么沙哑的Louis Armstrong,环顾今日Jazz乐手能做到这样深厚功力的,恐怕早已寥寥无几了。
幽默和机智是Henri Salvador音乐的标签,1996年,他以79岁的高龄获得“Victoires de la Musique“ 奖,之后又以饱满的热情与美国歌手Ray Charles组成了一只神奇的二重唱。纵使形体老迈,但聆听Henri Salvador的歌声却会惊讶他的声音依然保持非常年轻的质感,或许有时在岁月的冲刷淬洗下,难免带点沧桑味道(听听他中场讲话与唱歌时的声音,简直以为是两个人),但当他唱起歌来,整个立刻就判若两人地散发出他个人独到的演唱魅力。
2000年10月他又出版了全新专辑《Chambre avec vue》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其中的巴西风味愈加明显,当时已83岁的SALVADOR甚至亲自提笔参与歌曲的创作。该专辑获得当年最佳唱片奖。2001年在爱丽舍宫的一次庆典上,希拉克为其颁发“Commandeur de l’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勋章,这是对他这位西班牙和印弟安混血后裔在人格魅力上的肯定,也是对他70年乐坛生涯的肯定,更是对法国这个善于产生综合文化的环境的肯定。
2008年2月13日上午,法国著名香颂歌手Henri Salvador因动脉瘤在巴黎的家中仙逝。Henri Salvador是法国年龄最大的香颂歌手,他的歌声,陪伴了好几代人,给好几代人带来了无数欢笑。因此,深得歌迷与歌手的尊敬与喜爱。同时,他在提携乐坛后辈方面也做出了个人积极的贡献,如凯伦·安(Keren Ann)的走红就和萨尔瓦多的慧眼识英密不可分。在度过了90个春秋之后,从此,世间再没有他那著名的笑声。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1125181708_j5vsx.jpg

如果说有一个男人歌唱的声音很轻柔很绵软,相信你在第一时间肯定会想起“娘娘腔”这个字眼儿,在人们的印象中,男人生来似乎总应该向着更猛、更强的方向发展,即使表现在声乐也总是应该体现出雄浑或沧凉才更能显示出男性的特征,可事实上,真正能把柔情万种轻拂到让上帝都招架不住的,有时候往往还是男人。你听过亨利·萨尔瓦多(Henri Salvador)的歌声吗?他就是之前提到的声音很柔很软的男人。

法国人喜欢把萨尔瓦多绵软的哼唱称为“牙医的布鲁斯”,一直赞叹法国人的幽默和智慧,从这个专辑《20 Chansons D'Or》,更是让人们的这种赞叹向前更推进了一步。萨尔瓦多的声音确实太轻了,轻得就像是你的情人在你耳边轻轻吹送着暖香,轻得就像一个老者闭着眼回忆时口中含混不清的字句。在这幽默的背后,站着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他是法国之最善于产生综合文化的绝好范例。

 

七十余年一路走来,萨尔瓦多可说是早已揉合了法国传统巴黎cabaret酒馆小调、巴西拉丁爵士及安第列斯群岛那一带的民谣为一体,风趣、摇摆、温柔,却又同时兼顾传统老爵士及热带闲散的况味。仔细听听他在低音喉声转调时的用法,宛如不那么沙哑的Louis Armstrong,环顾今日Jazz乐手能做到这样深厚功力的,恐怕早已寥寥无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4 12:19:01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c1b6b6f39c3010515a70498916ae795f_viewthumb_addwate
Keren Ann,女歌手,原名Keren Ann Zeidel,1974年3月10日出生于以色列,主要在法国巴黎附近活动。她的前两张专辑完全以法语演唱,第三张是英文专辑,第四张则以法语和英语演唱

 

出生于以色列的Keren Ann有着非常不寻常的身世,父亲为俄国以色列混血,母亲为荷兰爪哇混血,Keren Ann身上流着四种不同民族的血液。她于荷兰渡过童年,十一岁搬至巴黎定居,自此开始了歌手生涯。目前Keren Ann旅居于巴黎纽约两地,好似她分别用法语与英语演唱专辑里的歌曲。
关于香颂巨星Keren Ann,全球流传着不同版本:美国人说他们发现了一位以色列血统的Norah Jones;法国人称她为Francoise Hardy的接班人对此,她无奈地笑了:“人们总爱比较。”
Keren Ann是属于我的声音,她善良、单纯、渴望友谊和爱情,她一个人孤独地活着,却没有失去对美好的向往,她的玫瑰永远只在花苞里绽放,因为那才是最美和最安全的。
Keren Ann的歌声可以让所有浮躁的灵魂安静下来。她像是行走在古老城堡之间的流浪女子,如同一个游吟诗人那般轻吟出那些让人莫名心安的旋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4 12:01:3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Keren Ann何许人也?她是法国乐坛最受瞩目的民谣才女,她出生在以色列,从小学吉他时就开始扒Joni Mitchell的曲子,11岁举家迁往巴黎后竟然得到了Joni Mitchell的赏识而结识了著名制作人Benjamin Biolay,后者的古典音乐背景为她的作品带来更丰富的编配层次。2000年Keren Ann的首张专辑《LaBiographie De Luka Philipsen》融入了俄国文学、犹太民谣和法国诗歌,并以Trip-Hop、民谣及法国流行乐的融合形式现身,一举在欧洲赢得巨大成功。
一曲《Jardind’ Hiver》更是惊动了80高龄的法国Bossa Nova鼻祖Henri Salvador,后者在自己的经典复出专辑《Chambre Avec Vue》中收录了包括《Jardind’ Hiver》在内的5首由Benjamin Biolay和Keren Ann创作的曲子。 Keren Ann是个用法语歌唱生活的女孩,她的民谣实在“清新”,和古老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和远去的岁月里绵绵的小故事牵手,直接承载于简陋的乐器声中。然而,从第二张专辑《La Disparition》开始,Keren Ann在民谣中加入了更多爵士和布鲁斯的元素,据说是因为听了不少Chet Baker和Tom Waits的原因。所以清新本身,也是很不同的,16岁,30岁,50岁,80岁,就各有不同的聆听质感,如果你是一个可爱的民谣音乐家,那就看你碰上什么了,总之,不论你怎么拨弄音符、也不论你如何制造声响,你总会营造出“清新”的。Keren Ann的首张英文专辑《Not Going Anywhere》就是这样,那和语言的变化无关,就好像瀑布会变成溪流或地下水,可水仍是水。民谣之路也是,似乎只有一条,从清新到清新。
《Not Going Anywhere》的吟唱更偏向于布鲁斯,也更低调。略带颓废的清淡语调一直贯穿于小夜曲一般的主题曲中,贯穿于《End Of May》梦幻般的和声中,也贯穿于惟一一首节奏强烈的《Sail or And Widow》之中。甚至连像圣诞童谣一样的《Right Now And Right Here》、唯美极致的香颂《By The Cathedral》和带有一丝拉丁吉他色彩的《Spanish Song Bird》,也无一不笼罩在一层感伤的淡淡雾气中。而早先的Trip-Hop节拍表象已然隐匿,转化成为Beth Gibbons似的内在阴郁。除了爵士和布鲁斯的元素,Keren Ann还从Chamber Pop以及法国流行乐、Bossanova甚至古典音乐中汲取了更多营养,你能感受到Jane Birkin、Francoise Hardy轻柔细腻的法式流行情歌;Joni Mitchell、Suzanne Vega甜美的北美纽约民谣;Club 8或者Belle&Sebastian简单清秀的原声器乐以及Nick Drake式讨巧的忧伤。
有人说Keren Ann的东西适合作为全世界任何一家咖啡馆背景音乐,显然这很合理,但如此华美却又极简矜持的作品更适合于私人聆听。Keren Ann美妙的轻声细语犹如易碎的水晶玻璃,又仿若湿润夏季里轻凉的山泉。她的纯洁是长刺前的玫瑰,无法在世间长久的生存。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1991年《末路狂花》致敬的影片。Chantal, Gabrielle和Nelly打算去拉罗舍尔参加她们共同的前男友的婚礼的途中相遇,决定结伴同行。在这段充满插曲的旅途中,三个女人轮流分享心声,抱怨和五十岁的感悟,笑料不断却又脆弱感人。值得一提的是,Lady & Bird组合为本片制作了原声,并由Keren Ann担任主要演唱,而且也在Keren Ann名下发行的一张专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3 19:13:06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38330441299503462.jpg

凯伦安(Keren Ann)独特迷人的声音,跨越了语言隔阂与音乐分类,她被视作法国时尚香颂女伶最新代表,让众多崇尚欧陆浪漫苍郁乐风的乐迷朋友着迷不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4 12:04:2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这样的音乐如同走入迷雾森林的感觉……

烦躁在她面前也变的温柔起来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26 18:19 , Processed in 0.19042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