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天生的强者。那些觉得自个生来就强大到超越世俗的精英们,现实生活里,连颗米粒恐怕都弯腰捻不起。
所以户外没有强者,更没有恒强的道理。一切来源于不曾为人道的经历与过程,一切下过功夫按付出获得结果的,都是真理。循序渐进,有备而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事情就是这样的简单。
忽悠,不出真理的。
回到武汉的第一件事是遍查网站,搜索相关资讯;最早涉足的是“在路上”当时在卓道泉的装备店;最早见到的第一个武汉户外界的人是难民;最早起的户外网名就是当时在那店里聊天时,随手画下的寒山烟雨。
这四个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以后也不会再改变,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和意义。因为我还会在户外的世界里,继续独来独往的溜达。
******
说说当年的在路上和难民这个人吧。
我踏进店门的时候,给我的感觉,这个店并不大。前后两间,也就4、50平吧。4分镀锌管焊接的支架上用麻绳固定着几层吊架,背包、鞋类和一些相关户外用品成列其上。感觉装修不怎么惊世骇俗,商品也不算种类繁多。店员是当时的米果子。然后XY燕子和难民都在,于是闲聊。
当时,记得问过难总,三件事情。
一、你们觉得店里最缺的是什么?答曰,缺钱。
二、你们觉得在路上最值钱的是什么?答案,不明确。
其三、忘了。(汗!)
我说,最缺的是人。最值钱的是“在路上”这三个字。
唯独大家都没提装备。这个问题比较有趣。
现在想来,当年卖的那些产品,现在还在卖;当年那几件组合的基本架构,现在还是基础;当年那些人呢?大多却已经散了。
不知道还有谁记得CJ914、阿雅、阿巍、白袜子、大兵、狐火、蜻蜓、百里香、华仔、芥末、....这些名字、ID、人。
但当年买的第一个包,是在小山羊手上拿的普尔兰德55L。现在还在用。当年走过的第一个户外地,现在还在去。只是身边经过的同伴渐渐都已消失远去。我们喊了这么多年,户外要创新,创新的结果好像就是现在再也没有人提起当年的事情了呢。
当年的户外店,我就只找到这一家,现在是遍地开花。
当年户外优秀的领队就那么一群人,现在满眼皆是。
当年经典线路就是经典,现在早被无数后来者,随随便便就踏平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在沙滩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19:00: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