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图游] [原创]夜郎行 -2014年-鄂渝黔湘自驾游散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0.jpg

 

 我们在小巷中穿行,始终难见到巷子的头尾,巷子中许多住宅的门果然大都是“歪门邪道”和“旁门左道”。它们往往就开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墙角。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先去参观镇远博物馆。它就坐落在我们住的旅店斜对面的街上。博物馆里的展览对镇远的历史作了系统的介绍。如果只到镇远看看自然风光大可不必进去,但如要了解人文历史,那到博物馆里看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镇远在先秦之时,属于夜郎故地,到汉朝以后,便纳入历代王朝的统治管理之下。镇远在明代以后,贵州建省,它作为“滇黔锁钥”的重镇,在贵州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不过最令我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偏远之地,在历史上竟然产生了146位举人,18位进士,其中包括3位翰林。

  我们随后去参观和平村。它在?阳河之南的卫城,我们一路走到距离和平村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找路人问起和平村,问了四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和平村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小县城里,居然还有很多的人不知晓。幸好一个宾馆的服务员路过,听到我们在找和平村,热情地把我们带去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36.jpg

 

 

143.jpg

 

镇远博物馆就坐落在我们住的旅店斜对面的街上。博物馆里的展览对镇远的历史作了系统的介绍。如要了解镇远的人文历史,到博物馆里看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村就在一条大马路边,正面门楣上写着和平村三个大字,旁边还有一个醒目的竖牌子,上面写着“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和平村全称“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里面的文字介绍,这里在抗战时期曾经先后关押了中国南方战场上的600多名日军战俘,由于对俘虏实行优待政策,一部分战俘觉悟后成立了“在华日本人反战革命同盟会”,该会在中国人民的抗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会员中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后曾几次来这里回访。

  在这个“村”里转了一圈,我心中有两点强烈感受:一是这个监狱里还修建有一个棒球场,供当时的日本战俘使用。看来当时日本兵的素养还不是那样差,不是被抓来的农民,而国民党的监狱也还是很人性化的。二是,而今中日交恶,日本征服对于侵略中国似乎毫无忏悔之意,但也没见到昔日醒悟的侵华日军士兵有多少站出来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厌恶程度竟然还远远超出中国人对日本的厌恶程度。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8.jpg

 

 

149.jpg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1.jpg

 

 

155.jpg

 

 虽然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但许多镇远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县城里有个和平村。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和平村回来,我们沿着?阳河闲逛,沿河一溜的码头向我们展示着这个水陆通衢古城的悠久历史。河边设有专门的米码头,昔日贵州的粮食从湖广运进,多在这里转运;河边还有一个禹门码头,据说禹门又称龙门,这个码头是专为昔日的科举士子所建,古代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返乡,多在这里登岸,有古诗赞曰“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贵州曾出过几个状元,光是镇远就有那么多进士,建这个禹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看了码头,我又往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和陈家井巷里钻了一通,来细细品味这个“因军而起,因商而兴”的多元文化交融古城的特色。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4.jpg

 

 

130.jpg

 

 

131.jpg

 

从和平村回来,我们沿着?阳河闲逛,沿河一溜的码头向我们展示着这个水陆通衢古城的悠久历史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9.jpg

 

 

146.jpg

 

 踱步在古巷中,静静地,我们仿佛在穿越历史:这里的每一间房子,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诉说着古镇的沧桑。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白天的最后一站是拜访坐落在?阳河边的青龙洞古建筑群。虽然从昨晚到今天,我们从它的门口已经路过了几次,但一直没有进去参观。老婆决定不参观了,一则她的宗教信仰使她对于拜访道观庙宇不感兴趣,再则还要花门票钱参观她更觉得不值。于是我找一人只身前往。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青龙洞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被称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它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青龙洞的门票30元一张,我游说一番得以免票进入,跟着一群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边看边听。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0 14:37 , Processed in 0.14298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