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一泊

2011年清凉水世界之壕沟7.16事故报告

  [复制链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13.jpg
锁门明显和岩壁摩擦,如果是锁门横向受力,存在锁门打开的可能性。为了让我拍摄清楚教练有意让开一定角度,如果是整个身体趴在岩壁上,我们无法看清器材的状态。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17.jpg

锁和岩壁之间的摩擦是很明显的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25.jpg

下降到这个点以后,上方人员是无法看清下降人员的状态的。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28.jpg

刘小军这个时候检查锁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锁门正常垂直的状态下,依然由于横向

摆动被打开了一圈半。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31.jpg

小猪作为一个女性,胆子和力量都有限,在这种地形上往往采用的是跪姿,跪姿有利于降低重心,我们看看这种姿势器材和岩壁的摩擦肯能性。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42.jpg

小猪使用的溪涧专用下降器基本上不会出现主锁打横的现象。但是这种姿势下降依旧很难避免器械和岩壁的摩擦。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60.jpg

下到屋檐后,我们看不见主锁的状态,但是小猪告诉我们,主锁和屋檐碰撞的可能性是100%.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61.jpg

小猪站立在岩壁下端,小猪身高165厘米,大家可以目测该岩壁的高度。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62.jpg

南舰开始下降,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68.jpg
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看清,只要是站立姿势下降,器械和岩壁之间不会有任何摩擦。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DSC_5578.jpg

下降过程中,为了观察落点的位置制动是常有的。
这是标准的下降姿势,为此三流匠心右边着地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对现场的勘测,我们在后来的分析中得出结论,之前的各项推测是合理的,并且在实际现场中是可以被证实的。

此我对本次事故作出最后的结论:这是一次发生几率百万分之一以下的单纯事故,主要原因是三流匠心在下降过程中使用了趴在岩壁上的姿势下降,导致锁门横向受力,运动过程中锁门和岩壁之间发生摩擦,摩擦致使原本松动的锁门打开,在运动至岩壁屋檐时强力的磕碰使得锁门打开,安全带保护环这个时候卡在锁门中,离开岩壁行进至悬空阶段时,为了观测落点三流匠心多次制动,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卡在锁门中的安全带最终脱落导致其坠落。

后果是股骨头和转子粉碎性骨折。

关于上方保护人员,保护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三流匠心的下降姿势致使上方保护人员无法观察器械在运动中的变化,上方保护不存在任何问题。

下方保护人员对于这种事故无任何有效方法保护,也不存在问题。

nEO_IMG_IMG_7777.jpg

这张照片是模拟的,锁门在运动至屋檐时,和岩壁有撞击存在,锁门被冲击力打开。

nEO_IMG_IMG_7778.jpg
锁门由于是受外力强力打开的,故卡住不能回位。

nEO_IMG_IMG_7779.jpg

安全带的保护环卡入锁门中

nEO_IMG_IMG_7780.jpg

由于要制动观察落点,回弹力导致安全带最终脱离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避免这类事故的产生。

1、器材一定要用自己熟悉的,越是高难度的线路对器材和人的配合要求越高。

2、能熟练的使用的自己的器材,并能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3、练好基本技能,再上高难度线路。虽然本次事故的地点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下降点,但是多种因素的叠加就可能导致事故产生。

4、下降过程中需随时关注自己器材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去发现。

5、遇突发意外不能惊恐,霎时的淡定能减少受伤的程度。本次事故中,如三流匠心坠落瞬间使全力抓紧绳子可能会因八字环的缓冲而降低坠落的高度。

6、没有把握的时候可以要求保护人员提供特别的保护,例如双人同降,加上方保护等。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一些疑惑的解答:

1、为什么不用上方保护?

溪降中为了能在水中快速脱离绳索,减少瀑布冲击带来的伤害,基本不会用上方保护的方法。

2、为什么不使用抓结做保护?

同上面的理由,抓结弄不好会带来致命的伤害,溪降高手不需要抓结。新手用抓结就是害自己。

如有任何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欢迎加入讨论。

我发本贴的目的是让大家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想逃避什么责任,我对三流匠心说过:当我接受你成为本次活动的成员时,我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点我非常清楚。

发这个帖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溪降运动的风险所在,正确认识了才能合理规避,但是后期有很多的口水和无畏的争论,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现在我在我的帖子说明,从现在起谢绝一切口水,(如有口水,我、版主都有权直接删帖,而无需告知)只欢迎就技术的探讨。


至于后期的问题怎么解决,俱乐部(公司会有具体方案),大家拭目以待即可。我个人作为俱乐部的领队就本次事故同样会受到俱乐部(公司)的严肃处理,这也是逃不开,避不掉的事实。

事故发生时,我没有害怕,想的是怎么处理。

事故发生后,我虽很神伤,但是我需要表明的是,户外运动步伐不会停滞,只会让我更加成熟的去面对未来的路。

谢谢大家的理解和帮助,但愿这次事故能带给我们理性的思考,我们该如何步入户外?

最后重申:本贴谢绝一切口水,只就纯技术方面的问题讨论
2010年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47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5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1-7-25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仔细地看过一泊的分析报告,我想事实应该是比较清楚了,相信各位关心此事进展的朋友也对事故的发生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作为一个今年才开始接触溪降的爱好者来说,技术层面的问题我暂时还说不出来,静观各位高手发言。
作为本次事故的同行人员,我以为在此时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对事态的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冷静分析+理智解决才是最终达成圆满善后结果的要素,那些口水和所谓的理论毫无意义。我相信三流和俱乐部之间会达成一个共识,公正、公平、不以任何一方利益为上,毕竟户外的路还有很长。

对一泊最后提出的问题我很赞同——我们该如何步入户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深思。我们都希望能在户外的路上走得更远、走的平安,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平常人看不到的风景,但我们真的不要忘了——其实我们就是平常的普通人,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同样渺小。唯一不同的,也许是应对灾难的措施。如果这个帖子能更多教给大家一些应对的措施,那么我想可能更多的人会感到欣慰。
登一次雪山,走一次尼泊尔的大环线,穿一次梦中的阿里+N次将ZN走成F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4 08:43 , Processed in 0.12954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