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四大美男子中,人们对蒋中正政治得失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其相貌的注意,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蒋中正一直是一个头顶光光的秃头形象,难看得很,很难与美男子的形象相联系。然而,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乱世英雄,之所以能够取得震古烁今的抗战功勋,一定程度上却不得不感谢父母赐予的英俊容颜。很多年来,人们一致认为,蒋中正与宋美龄的结合,是蒋因为政治原因为达到与孙中山的姻亲关系而追求宋的,然而,几十年后,宋美龄却坦言,是自己在一次宴会上与蒋相识后,倾慕蒋的英俊挺拔,而主动追求蒋的.后来,不顾二姐庆龄大哥子文的反对,在大姐霭龄的帮助下,最终说服母亲,成就了与蒋的百年之好。由此可见,蒋中正的美应当是无所置疑的。
在蒋中正留学日本的西装相中,蒋戴金丝眼镜,目光迥然闪烁,而英姿神采飞扬,既有旭日初升的勃然生机,又兼文明洗礼的文雅之气。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形象。而蒋的美,重在刚直勇毅。在青年时代,蒋英俊挺拔,充满革命激情,眼神坚定而锐气十足。而到了老年,蒋相貌却越来越有儒雅之风,完全象一个和蔼的老爷爷,丝毫不见年轻时的霸气。
蒋中正这个人,与汪精卫不同,他曾经混迹于市井,曾经在少年时饱尝冷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不象汪精卫从少读书,眼高手低,满脑子的革命框框,遇到挫折时就手足无措,不知所以.蒋中正虽然读书不多,但在少年时代读过私塾,而这份经历,在其人生历程中却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蒋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了曾国藩、王阳明的人生哲学,为自己树立了“中正自守、其介如石”的人生标杆。可以说,这一时期,蒋中正的文化积累,影响了其一生的人生轨迹。也正因此,“七七事变”,他会召集胡适、张伯苓等知识分子商讨国是,最终痛下决心,奋起抗战。还有,在国民党败退大陆时,蒋中正不顾军队,用船将几十万件文物运往台湾。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其心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有人认为,蒋中正是一军阀武夫,此言差矣。
蒋中正出身草莽,曾经在上海跟从黄金荣等流氓投机倒把,炒作股票,一直被人们认为流氓无赖。然而,正是这个流氓无赖,却被孙中山格外看重,委以黄埔军校校长的重任。而黄埔校长的首选,其实并非蒋,但其他人都看不上这个位子,只好让蒋这个后生来担当。蒋中正这个人,与其他的国民党首领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的首领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能写文章,会宣传口号,能演讲造势,是革命家的好材料,但却不善权谋斗争。这些人属于眼高手低的典型。例如:胡汉民、汪精卫、于右任、廖仲恺等等。而其他善于斗争,掌握实力的人却没有信仰,瞧不起孙中山。例如:陈炯明、陆荣廷等。唯有蒋中正,这个市井无赖,混迹于黑白两道,深悉世故权谋,但同时,信仰三民主义,对孙中山忠心耿耿,为孙杀陶成章,中山舰勤王护主,表现尤堪表率。这些年来,经过无数的挫折磨难,孙中山认识到自己这一代人想依靠宣传革命精神而实现革命目的是不可能的了,只有依靠有信仰的革命军队才能实现,而领导者必须信仰与实力兼具,而蒋正是此人选。
蒋中正在黄埔时凭借“中山舰事件”,一举成为国民革命的领袖。世人评说中山舰事件,是蒋一手策划,又有的说,实属偶然情况下的被迫之举。不管到底是不是故意,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国民政府的几位领袖纷纷后退,而蒋中正走上前台,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其实,既是没有中山舰事件,蒋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在黄埔军校,蒋中正卧薪尝胆,勤勉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对他们嘘寒问暖,呵护备至。赢得了不少人的人心。同时,运用在上海滩混迹时的处世之道,跟王柏龄、欧阳格等人称兄道弟,还有,团结了很多象何应钦、顾祝同等中层军官。总之,整个国民政府的中下层几乎都为蒋掌握,而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却象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为蒋中正取代是意料之中的事。
蒋中正为人严谨。虽然在市井厮混过,但由于有过良好的军事训练,有着极强的自制力。生活作风简朴。但蒋虽曾经作过流氓,也是军人,却只有流氓的手段,没有流氓的歹毒;有军人的作风,却缺少军人的从容。他跟黄金荣混过,但学到的是拉帮结派,笼络人心的手段,对于江湖内部争夺的血腥狠毒却缺少锻炼。因此,对于那些军阀蒋一直都是笼络收买,反对者也很少掉头丢脑袋。对于称兄道弟者的反对自己,蒋更是抹不开面子大开杀戒。其是这也跟自己的传统思想有关,蒋非常重视人伦道德,事母至孝,尊重长辈。有一次回乡祭祖,坐轿扫墓,半道遇到同父异母的姐姐,就把轿子让给姐姐坐,自己走了十几里山路回乡。由此可见,对于伦理蒋是非常重视的。也正因此,蒋对共产主义宣传的推翻旧道德重树新世界的一套是非常反感的,他在给廖仲恺的信中说,“共党殊无诚信可言”蒋所指的诚信在于生活各个方面,例如子女父母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而蒋认为的“无诚信可言”在于,为了某个目标,可以不顾人伦道德,去实现此目的。因而,蒋与共产党的分道扬镳是有思想基础的,并非只是利益之争。蒋在1948年的会议上曾痛心疾首的说,如果谁谁谁胜利,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毁于一旦。言之凿凿,却也真之切切。
蒋作为军人,有新时代的风貌,也承继旧文化的影响,注定在其中左右摇摆。他得到象蔡元培、吴稚晖等元老的支持,又从宋氏家族那里汲取了西方的政治理论。www.qqywf.com与其不同,他接受的传统文化是《水浒》《三国演义》民间文化,这种文化少了《左传》《周易》等的礼仪教化,而是直面面对生死人们赤裸裸的利益抉择,更加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丑陋。所以,毛的手段更现实,也更能把握复杂的人性。而蒋读私塾接受儒家教条,又多少接受美化思想,虽然也作过流氓,但心中毕竟有一条底线,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缺少果断,在乱世之中就要铸成大错。
蒋虽出身低微,但其父亲以前是盐商,在蒋的成长过程中,对农民的艰苦是缺乏认识的。
以后革命的时候,也是大多于商人知识分子打交道,对于人际交往很有一套,但对下层的疾苦却很少关注。在1927-1937年的黄金时期,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却停滞不前。蒋却在这时期提出“新生活运动”妄想以伦理道德教化人心,可见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对于社会的主体不了解,对于现实不能做具体的分析,所以失败在所难免。因而,蒋在退守台湾后,吸取教训,马上进行土地改革。
纵贯蒋的一生,政治成败,任人评说。但忠孝仁义四字,却大体不亏。忠于总理,为总理刺杀陶成章,中山舰孤剑勤王,可以说衷心耿耿。事母至孝,床前恃母,也可说尽了孝道。对于象李宗仁、阎锡山这样多次反对自己的军阀没有痛下杀手,可以说够仁慈的的了。蒋在兄其美死后,照顾其家人,提拔侄子陈果夫、陈立夫为党国要员,并严加追查张宗昌,在北伐战争中谁都可投降,惟独要杀死张宗昌替兄报仇,这对朋友够义气的了,只不过随着自己身处高位,朋友也越来越少了。
蒋年轻时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骂人打人,但被骂被打却代表此人是蒋的嫡系心腹,往往不会丢官,有时还能升迁。蒋对他们可说就象父母对孩子一样,呵护备至。而对杂牌军,蒋的确有私心,但人心不同,蒋无法探知他们的意图。所以,国民党内各怀心思,无法团结,蒋只是尽力维持罢了。
可以说,蒋中正在人格上是值得尊敬的,他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失败。而当洗却历史的尘垢,中正自守,其介如石这八个字也许是对他人格最好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