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iiuuu

摄影知识大全《转帖》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二:改进摄影构图的四个实例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在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时候,由于缺乏专业的构图知识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非常苍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篇非常有特色的照片构图技巧文章。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仔细推敲。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场景与人像的搭配,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意象与结果,在构图上,有时,看似没有章法,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 Part #1 中,我们先看看人像摄影上最常犯的小缺失。</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STRONG>评析 ...</STRONG></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1. 【错误示范】:这张人带景的影像中,建物支柱的线条明显地位于人物头部的上方,这种情况,就犹如外拍时,在人物的头上拍出树枝、树干一般,显得较为怪异。</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此外,图 1 人物视线的空间似乎仍然留的太少。</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1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2.jpg" width=31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2. 【构图改进】:只要稍稍调整拍摄的角度,避开建物支柱的线条,并且将相机的框景范围往右带,留出更多的视线范围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1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3.jpg" width=31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拍摄人像时,多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是相当重要的,面对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多思索以何角度拍摄,最能达成画面的张力与趣味。</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 Part #2 中,我们来看看人像摄影不同拍摄角度的影响。</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STRONG>评析 ...</STRONG></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1. 【错误示范】:画面不稳定-由于墙面的线条,造成成画面的不安定感。</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1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4.jpg" width=41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2. 【错误示范】:改进画面不稳定,但是构图平常-这是最常用的平行拍摄,虽然已改进上图的画面不安定感,但是构图显得过于平常。</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1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5.jpg" width=41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3. 【构图改进】:稍调整拍摄的角度,我们尝试由模特儿的上方进行拍摄,这样子拍,是不是比上述2图,还要活泼多了!</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1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6.jpg" width=41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叙事、纪实或是有故事情节的人像摄影中,我们常会以人带景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所在的场景、时空、环境。</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这个时候,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变成一个构图时重要的思维。</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 Part #3 中,我们来看看框景范围的影响。</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STRONG>评析 ...</STRONG></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1. 【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的场景表现不够明显,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佳。</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5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7.jpg" width=49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2. 【错误示范】:再多一点框取范围,但框取了后面的景致,很明显地,并没有为影像带来多大的意义,而且反而变的更杂乱。</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5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299.jpg" width=49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3. 【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表现出来了!</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358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300.jpg" width=498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渐远的铁道让场景有旷远的感觉,也让整张影像的立体层次显得更佳。</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上一个「摄影构图的改进」单元中,我们谈到,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是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基本上,单元 #3 在改变框景范围时,想的是如何让让场景有旷远、层次的感觉,并且诉说人物所在的场景。</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更进一步,如果是要表现影像背后的含意,诉说影像的主题时,在框取影像时,便会有不同的着眼点。</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以前两天 DCview 在沪尾炮台的拍摄活动为例,由于这个场景我已拍过一次,哪些场景如何拍摄( 指技巧面 ),已有一些经验。</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这个时候,观察景点,并以模特儿的特质,来探讨出可以进行的主题,寻找影像可行的相似点,表达较完整的意义,便是构图时,主要的思考重点。</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 Part #4 中,我们来看看影像背后含意的表达,对构图所产生的影响。</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STRONG>评析 ...</STRONG></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1. 因为主题及文案中,特别以窗口、门坎、出口为暗喻,所以在拍摄时,会将这些场景列为框取的范围。</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主题:</FONT></P><P>  微光下的舞蹈及沉思</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00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302.jpg" width=256 twffan="done"></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00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304.jpg" width=256 twffan="done"></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2. 因为主题及文案中,以影子为暗喻的对象,所以在拍摄时,会将影子列为框取的范围。</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主题:</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另一个身影:</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00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305.jpg" width=256 twffan="done"></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IMG style="CURSOR: pointer" height=400 alt="" src="http://image.21tx.com/image/20060524/12307.jpg" width=256 twffan="done"></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三:真正了解自己手中的DC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不少,但真正了解数码相机、掌握数码摄影的朋友就不多了。有些用户也许仅仅知道按动快门等一些简单操作,这无疑是对数码相机的浪费。本文的目的正是让你对数码相机的功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使得你能够更好地运用数码相机,同时也祝愿你能够成为一个数码相机拍摄的高手。</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如何用好数码相机?如何发挥它的潜能?便成为了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 color=#0000ff> <STRONG> 一、了解所有功能和操作</STRONG></FONT><BR>  <STRONG>(1)了解使用界面 <BR></STRONG>  数码相机的使用界面包括了机身按键和LCD菜单。通常机身上的操作都能够在LCD菜单上显示出来。数码相机上比较重要的按键包括了拍摄模式键和快门键等。特殊的功能会有特殊的显示标记。认清并熟记这些标记是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基础。 <BR>  <STRONG>(2)掌握相机的手动功能 </STRONG><BR>  摄影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摄影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表现景物。有了手动设置,人们能根据需要来拍摄出各种光色效果的照片。手动操作主要表现在对快门、光圈的操作上,如何根据所需效果来调整相应的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选择适合的优先模式是进行摄影的入门操作。 <BR> <STRONG> (3)了解相机性能参数</STRONG><BR>  不同的数码相机具有不同的特性。数码相机的硬件技术指标极大地影响着摄影质量。通常我们提到的数码相机参数有:CCD象素和图像分辨率、光学镜头、镜头焦距、光圈与快门、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及曝光模式。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硬件性能,有助于我们对相机进行正确的调整和使用。<BR>&nbsp;&nbsp;&nbsp;<STRONG><FONT color=#0000ff> 二、灵活应用拍摄方法</FONT></STRONG><BR>  <STRONG>(1)掌握拍摄模式 </STRONG><BR>  为了让一般用户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好的拍摄效果,好一点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一些预先设定好了的拍摄模式,比如:普通、电影、全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风景、肖像和夜<BR>  电影模式可以让你记录AVI或MPEG格式的动画。<BR>  全景模式可是使你拍摄一些场景很宽的照片,比如:拍摄城市的全景图。 <BR>  风景模式和肖像模式比较易懂,照相机自动设定好焦距和光圈,对于拍摄风景和人物是最适合的。(肖像模 式偏重于宽一点的光圈曝光系统,这样减轻背景的景深;相反地,风景模式偏重于小的光圈并加大景深。)<BR>  夜景模式使相机可以拍摄到黎明和夜晚的景物,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用闪光灯达到慢同步效果。<BR>  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可以使照相机在控制其它曝光数值时相应地控制快门速度或者光圈值。 <BR> <STRONG> (2)合理使用曝光补偿<BR></STRONG>  曝光补偿是为了让拍摄者对相机测光所确定的曝光“量”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得到适宜于主体正确表现的准确曝光。 <BR>  曝光补偿使你可以对相机的自动拍摄进行加亮或减暗。加亮照片,则增加曝光,减暗照片,则减少曝光。增加或减少曝光的度量称为“级(EV)”,比如,增加曝光1级,就是增大光圈1级或放慢快门速度1级。比如:我们在逆光条件下拍摄,如果不使用曝光补偿,那么拍摄出来的相片上被摄物将很暗,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应该使用闪光灯或者增加曝光时间来进行曝光补偿。<BR>  <FONT color=#009999><STRONG>使用曝光补偿时,经常以1/3级进行递加或递减,下面是些典型设置:</STRONG><BR></FONT> <FONT color=#0099ff><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cccc"> · </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cccc" color=#000000>+2:是在光线明暗对比强烈,被摄主体非常暗的情况下使用。 <BR>  · +1:对于侧面照明或背部照明的景物,海滩或雪景,落日或其它景物效果最好;拍摄白色对象如白色床单上的一只小白狗时效果也不错。<BR>  · 0(默认):对平均照明的景物效果最好,阴影区与亮光区相比不算太暗的情况下效果也不错。<BR>  ·-1:适用于背景比被摄体暗得多的景物,比如非常暗的墙壁前面的肖像画;也适用于非常暗的对象,如黑色阴影里的一只小黑猫。<BR>  ·-2:适用于不寻常对比的景物,一个非常暗的背景占据图像的大部分,而你打算保留景物的最亮部的细<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cccc">节。</FONT></FONT></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ff00" color=#000000><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cccc"> </FONT><BR></FONT> <STRONG> (3)使用多种镜头</STRONG><BR>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带有变焦镜头,拍摄者可以在各个不同场合进行拍摄。长焦镜头能使你方便地拍摄到远处的运动场景;广角镜头能给你一个很大的拍摄视角。如何在构图中灵活运用相机的视角,是摄影者最具创造力的技能之一。<BR>  用长焦镜头拍摄时,景深会相应地变小,这时你必须仔细对焦,否则很容易造成成像不清晰。同时,长焦镜头还会产生视觉上的压缩感,这使影像看起来要比实际景物紧凑。长焦镜头的主要缺陷是光圈很小,所以在使用长焦拍摄时,须要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以保证曝光的充足。<BR>  另外,按照变焦方式来分,变焦镜头分为两种: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数量来达到变焦效果。数码变焦是选取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所形成的标准图像的某一部分,放大填充至整个图像传感器上,应用“插值”方式,通过添加新像素达到变焦效果。我们在选择具有变焦能力的数码相机时应主要看重其光学变焦能力。 <BR> <STRONG> (4)闪光灯的技巧</STRONG><BR>  使用闪光灯拍摄肖像时,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关系。拍摄时,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关系要斟酌再三,内置和外接闪光灯、闪光灯的方向等都影响拍摄效果。内置闪光灯的灵活性很差,对于需要拍摄出特殊光影效果的用户来说,最好选择外接闪光灯,或者使用外部光源,这样的拍摄效果要好一些。<BR>  当你的拍摄对象靠近墙时,会有一个很明显、很黑的影子。让你的拍摄对象离墙远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BR>  在拍摄人像时,你会发现经常有“红眼”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会照射到人眼的瞳孔中,并由瞳孔反射到镜头上,由于瞳孔中的视网膜布满了红色的细血管,因而反射到镜头上的光线也就成红色,这样,照片上的人眼看起来就是红色的。现在大部分相机都有“消除红眼”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作方式是在真正闪光照明之前,预先进行功率非常小的闪光即“预闪”,这较弱的光线会使被摄者的虹膜关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进行真正的闪光,就不会有红眼现象了。 <BR>  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BR>  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BR>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有时被摄物的前景曝光效果非常好,但背景的效果就不理想。“慢快门同步闪光”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背景充分曝光。可以参考相机使用说明,用“慢门同步闪光”来使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让背景充分曝光。但要注意:在大部分情况下应使用三角架来防止图像模糊。当光线比较暗,而又想拍摄有效光线的独特颜色时,你应该关闭闪光灯并用三脚架来支撑相机,以获得长时间的曝光。如果不关闭闪光灯,它就会自行闪光,所拍摄的前景与在日光下拍摄情况毫无差异,看不出真实的光线效果;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相机的移动往往会使图像成像模糊。<BR><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 三、保养好你的数码相机 <BR></FONT></STRONG>  下面我们来说说数码相机的保养与维护。 <BR>  <STRONG>(1)清洗</STRONG><BR>  数码相机的外部可用软棉绒来擦拭,相机的存储和电池仓可以不定期用软毛刷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BR>  镜头是第一保养目标, 相机镜头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清洗,一点点灰尘是不会影响图像质量的。清洁时,应当用软刷,如貂毛制的画笔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指纹印对镜头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应尽快将其清除,在不使用镜头的时候一定记住将镜头盖盖上以减少清洁的次数。<BR>  第二步则是用镜头布(或是摄影专用镜头纸)稍微打湿一下,你也可以对着镜头哈口气,以画圆的方法,轻轻地擦镜头表面,最后再用镜头纸以同样的方式将镜头擦干。棉纸不要重复使用,并且整个清洁过程手法要轻,因为相机镜头的表层是相当娇弱的。 <BR> <STRONG> (2)存放<BR></STRONG>  不要让你的相机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要避免阳光的照射。如果相机不得不暴露在阳光下,如在海边沙滩时,你可以用一块浅色毛巾或是锡纸将它盖住。在室内则要注意不要将相机放在热辐射源或会使相机受热及受潮的地方。 <BR>  让相机远离水,特别是盐水、灰尘、粉末以及沙子。可用相机套来保护相机,但若在海边则最好用塑料袋。当在有薄雾、浓烟或是下雨时拍摄,可用一个塑料袋将相机套住,然后在镜头处开个小口让镜头伸出,再用胶带把镜头处的塑料袋口封住。至于如何防止飞沫溅到镜头表面,可以用一个UV镜加在镜头前以保护镜头。不用时要盖好镜头盖。注意在颠簸环境下避免碰撞。长期不用时,要将电池取出。<BR>  <STRONG>(3)电池</STRONG><BR>  当电池耗尽后,数码相机也就无事可做了。所以,我们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带上备用电池或是AC适配器(交直流适配器)。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你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有所帮助。 <BR>  1.关掉LCD显示屏这个耗电大户,改用Viewfinder(光学取景器)。如果你必须用LCD显示屏,最好调小它的亮度或是改用黑白模式。 <BR>  2.定期将电池全放电后再充电,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调节充电器或脉冲充电器。 <BR>  3.不定期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来擦洗电池的接触点,通常很多充电问题都是由于这些接触点不干净而引起的。 <BR>  4.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相机,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并放在阴冷干燥的地方保存,同样也要将闪存卡取出。</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现在,你对自己的数码相机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吧!关于数码相机的一些技术技巧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去摸索和积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发挥出数码相机的功能,成为一个数码摄影的高手。</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

回帖

33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62
发表于 2008-7-10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大哥~~首先谢谢~~辛苦了。</FONT></P><P><FONT size=4>不过,太长、太复杂了。</FONT></P><P><FONT size=4>再次谢谢!!</FONT></P>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四:拍好数码照片的八个笨办法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现在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数码相机</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这些笨招是: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FONT color=#0000ff>1、多拍精选 </FONT></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常有人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 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FONT color=#0000ff>2、不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操作 </FONT></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操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问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使主题模糊。 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 normal,半自动摄影方式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光圈和曝光时间是相机自动选定的,而测光方式、对焦方式和白平衡条件则是可以手动选定的),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个数码摄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光学相机是没有的,如果你不善于利用它的特点,像全自动摄影那样对待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被它拖累了。 <BR>&nbsp;&nbsp;&nbsp;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比如拍花卉,要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来。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 <STRONG><FONT color=#0000ff>3、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nbsp;</FONT></STRONG><BR>&nbsp;&nbsp;&nbsp;&nbsp;&nbsp;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第三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代办法就是利用延时功能。 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就好用10秒延时,浪费点时间就是了,效果一样好。&nbsp;角架,一定要买个好点的</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nbsp;&nbsp; 4、不用和善用闪光灯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以内置闪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定主题时使用。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会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BR>&nbsp;&nbsp;&nbsp;&nbsp; 怎么办呢?光学摄影要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只不过是把闪光灯的使用放到了第二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光手段就是了。譬如说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阴影下拍摄人物时,用闪光灯就能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有时甚至还缺它不可。在室内摄影如果光源来向太单一,造成光影畸亮畸暗时,也需要用闪光灯来补光。这一类的用处还是不少的。&nbsp;<BR></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nbsp; 5、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相机有连拍功能的影友不妨用这个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nbsp;&nbsp;6、给相片注入一点美学因素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两张相片拍得同样清楚,但有的作品令人感觉很美,有的却平淡无奇,这是为什么?美学修养和技巧应用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就好像画画,有的人画得一丝不苟,却匠气十足,意境全无,只能称之为行画而入不得庙堂。有人随手浑洒,却灵气飞动,令人注目难移,击节叹赏。所以功夫不仅在镜内,也在镜外,摄影爱好者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BR>&nbsp; &nbsp; 要拍出好相片,首先要构图好。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用不着我这样的眼高手低者哓舌了。我只想着重补充一点,那就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这对摄影一样有用。 <BR>&nbsp;&nbsp;&nbsp; 对于构图,有的朋友喜欢将相片拍得对称性很强。有时候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宁可偏移一点角度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BR>&nbsp;&nbsp;&nbsp; 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但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更重要的因素。 </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7、善用摄影处理技术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  相片拍得再好,总会有缺陷。不要紧,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帮你忙。</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摄影技术包含数据获娶数据(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储存与输出3大基本环节。未经处理的图像只是一个半成品,经过图像处理并储存或输出(如打印或印刷)的才是成熟的最终产品。摄影作品的水平应当综合表现在外业摄影水平和室内图像处理水平两个方面上。 图像处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摄影成果的还原度,并进而提高主题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不应加以排斥。</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BR>&nbsp;&nbsp;&nbsp;&nbsp; 最有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和ACDSEE。ACDSEE功能简单些,易学易用。PHOTOSHOP功能十分强大,但使用比较复杂,平常只用它的部分基本功能来对个别相片做细节的补充处理就可以了。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 一般情况下,在外摄成果输入</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电脑</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以后,最好用ACDSEE把所有相片“过”上一遍。包括:正偏斜。本来相片有点偏斜也不影响大局,甚至会另有情趣。纠正时通常以地平线或楼房等直线景物作为基准,仰拍或俯拍时平行线条会因透视原理向某点倾斜集中,这时就以相片中线为准。 <BR> &nbsp; 裁剪画面,把它裁成比较满意的构图。一般来讲,1600x1200像素已能满足家庭应用需要了,但对于可能需要裁剪的画面,一般提高用2240x1680的规格拍摄,裁剪后仍调整为4:3规格,以尽可能保证成像不低于1600x1200像素。 <BR>&nbsp;&nbsp;&nbsp;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ACDSEE的“自动级别”功能是纠正亮度和对比度的很有效手段,尤其是低档相机照的相片往往感光不足,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自动级别”后的缺点是:有时用后会出现轻微色偏。这时,包括原来就有色偏的成果,可以用“调整”项中的“红/绿/兰”功能来调节,提高相片的色彩还原度。 </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8、买相机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以上讲的都是方法和技巧,亦即可归入“软件”的范畴。然而物质到底是成功的保障,你技巧再高,没有一部好相机也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过来也对,“软”“硬”件是互为补充的,不可偏缺),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在完成入门锻炼之后,你还是下决心升级一台高档点的相机吧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五:常用快门速度设置参考表及摄影中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 </STRONG></FONT></P><DIV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ff size=3><B>常用快门速度设置参考表</B></FONT></DIV><DIV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00 size=3>B门或1秒以上                   拍摄夜景,丝绸般效果的流水和瀑布<BR>1/30秒至1秒                   光线较暗场景的拍摄<BR>1/8秒至1/25秒                电视、电影或电脑屏幕画面的拍摄<BR>1/30秒至1/60秒               雨丝及雪花雪花飘落场景的拍摄<BR>1/60秒至1/250秒              一般常用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拍摄<BR>1/250至1/1000秒             体育运动的拍摄<BR>1/1000秒至1/8000秒           高速运动物体的瞬间画面的拍摄</FONT></DIV><DIV twffan="done">&nbsp;</DIV><DIV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ff size=3><STRONG>摄影中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STRONG></FONT></DIV><DIV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nbsp;</DIV><DIV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00 size=3>1、主体孤单无陪衬;&nbsp;<BR>2、主体位置忌居中,人物忌正面;&nbsp;<BR>3、画面忌被线条割裂,尤忌平分割线;&nbsp;<BR>4、水平忌歪斜不稳;&nbsp;<BR>5、主体与陪体忌宾主不分,喧宾夺主;&nbsp;<BR>6、横竖线条忌等距排列无疏密变化;&nbsp;<BR>7、景物断续线忌高低起伏,一字排开;&nbsp;<BR>8、画面忌杂乱无章。</FONT></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5>给摄影初学者的10点建议 </FONT></STRONG></P><P><FONT size=4>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FONT></P><P><FONT size=4>刚学拍摄的影友常会遇到所拍图片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使用长焦镜头,一定加用三脚架。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调整好呼吸后,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FONT></P><P><FONT size=4>&nbsp;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FONT></P><P><FONT size=4>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FONT></P><P><FONT size=4>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FONT></P><P><FONT size=4>&nbsp;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但袖珍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   </FONT></P><P><FONT size=4>&nbsp;四、变换拍摄风格  </FONT></P><P><FONT size=4>  应该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否则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觉得画面富有情趣或是很有意义,你就可以随意发挥。比如说可以拍摄一些人物特写镜头、全景图像、不同气候中的同一场景等等。   </FONT></P><P><FONT size=4>&nbsp;五、缩小拍摄距离    </FONT></P><P><FONT size=4>有时候,并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拍摄下来,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反而会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只需要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   </FONT></P><P><FONT size=4>&nbsp;六、增强景深的视觉效果   </FONT></P><P><FONT size=4>&nbsp;景深对于拍摄非常重要,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立体感,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增加景深。比如要拍远处的山脉,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树。用广角镜头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FONT></P><P><FONT size=4>  七、正确的构图   </FONT></P><P><FONT size=4>&nbsp;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被摄物体处于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但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一幅好的照片通常构图非常恰当,摄影中较常见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即画面被均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等分线上或是交汇处。所以不妨用用黄金分割来构图,使拍摄多样性。  </FONT></P><P><FONT size=4>  八、捕捉细节  </FONT></P><P><FONT size=4>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拍摄较大的场景,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节,特别是有意义的细节。所以有时候应该使用变焦镜头,使画面变小,能捕捉到有趣的小画面。   </FONT></P><P><FONT size=4>&nbsp;九、预先调焦拍摄人物  </FONT></P><P><FONT size=4>  在拍摄人物时,可守株待兔,在确定拍摄位置和角度后,预先调节曝光量及焦距。力争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毕,减少被摄者的紧张情绪,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多变的天气,光线也是变化的,因而有必要多拍些胶片,以便有足够的影像供最后选择。   </FONT></P><P><FONT size=4>&nbsp;十、发挥镜头的最佳效用   </FONT></P><P><FONT size=4>&nbsp;一般相机,在拍摄技巧上发挥最佳的光圈是5.6-8,把最大光圈向小光圈方向拨2-3档。保持相机的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和身体姿势,选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如135相机100毫米镜头,最好用1/125秒速度。如果必须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则应使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的稳定,确保照片成像的清晰。不同色彩的镜头滤光镜能在景物的某些色彩之间产生清晰的色调差别。紫外线滤光镜能保护镜头免遭雨和雾气的侵扰,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沿海地区和山区紫外线的影响。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六:<B>十大拍摄技巧</B> </STRONG></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BR> <STRONG> 1.时刻携带相机 </STRONG></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你曾经遗憾地错过多少昙花一现的画面?如果你手边总是有一部相机,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避免。<BR>  许多瞬间发生的自然画面对摄影师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为了捕捉它们,你需要时刻携带一部相机。当然,你的相机可能太大太重,不便随身携带。那么,不妨考虑买一部便宜些的易携相机,以备不时之需。</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2.走近拍摄对象</STRONG><BR>&nbsp;&nbsp;&nbsp;&nbsp; 众所周知,离拍摄物体越近,画面就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开无关紧要、扰乱视线的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拍摄物体。</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拍摄时,试着只显示足够的背景来让你的画面变得清晰有趣。注意要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找到拍摄允许的最近距离。很多傻瓜相机离拍摄物体不得小于4英尺,否则无法清晰对焦。</FONT><BR><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3.让拍摄对象动起来</STRONG><BR>  在拍摄人物时,让他们动起来。这样你的画面会变得生动而自然。<BR>  为了避免僵硬、静止的姿势,多鼓励你的拍摄对象,让他们积极活跃一些。你的鼓励和提示会为他们带来更加轻松自然的表情。</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 4.使用简单的背景</STRONG><BR>  简单的背景有利于让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主角身上,带来更加清晰、有力的视觉效果。试着去找找这样整齐、简单的背景吧!</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 5.让主题偏离中心<BR></STRONG>  将拍摄物体放在取景器正中央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就可以给人一种更加动态的感觉。</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 6.为风景照增加前景</STRONG><BR>  在拍摄风景照时,试着将前景收入镜头,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感和立体感。</FONT><BR><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 7.寻找好的光线<BR></STRONG>  足够的光线是曝光的基本要求,好的光线能使画面更加有趣、多彩、有立体感。强烈的阳光只是好光线的一种。很多人得知多云的阴天能为人像摄影带来最好的光线时十分惊讶。其实,阳光会使人眯眼,并带来浓重的阴影。而阴天的光线则能使人物的脸部颜色十分柔和。</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STRONG>  8.端稳相机</STRONG><BR>  有时,一些好照片会因为你过于将注意力放在拍摄角度、距离、对焦等等技术问题上而与你失之交臂。端稳相机才是拍出清晰照片的最根本因素。按快门时,不要过于用力,轻轻一按就可以了。相机的哪怕一个微小晃动,也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有条件的话,最好给胳膊找一个支点,或使用三角架。</FONT><BR><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 9.使用闪光灯</STRONG><BR>  充分利用内置闪光灯可以提高画面质量。在需要的时候(尤其是室内摄影),它可以为你补光。<BR>  注意不要脱离闪光灯的有效范围,只有在这一范围内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典型的范围大约在4到12英尺之间。别忘了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来配合闪光灯的有效范围。<BR>  在户外摄影时,闪光灯同样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减弱阴影,增加色彩明亮度。</FONT><BR><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  <STRONG>10.选择合适的胶卷</STRONG><BR>  当前市面上的胶卷品牌、规格众多。在拍摄时,检查一下相机手动模式可以使用的胶片速度,并将拍摄环境、对象等因素考虑进去,选择适合你的胶卷。当然,数码相机不需要</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七: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BR>  20mm镜头拍摄的照片与400mm镜头拍摄的照片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呢?很显然,20mm镜头在画面区域所捕捉的场景范围更大,产生了所谓广角景观.而另一方面,400 mm镜头得到的却是一小部分场景的远摄景观.<BR>  那么,50mm镜头拍摄的照片又如何呢?不难看出,其结果既不是特别的广角,也不是特别的远视,这就是所谓的标准景观;称为标准的原因是因为拍摄时的水平视角就是人们观察周围世界时的视场.换句话说,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准镜头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覆盖更大视场的镜头就被称为广角镜头,集中在较窄视场的镜头则被通俗地称为远摄镜头.<BR>  50mm镜头对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标准镜头吗?不是的.标准镜头对于一架照相机是否标准,取决于照相机中所使用的胶片大小,底片越大,产生覆盖"标准"视场的影像所需要的镜头焦距越长.对于35mm胶片,50mm左右的镜头都被认为是标准镜头.<BR>  所谓"标准"镜头与不同胶片尺寸的对应关系如下.<BR>胶片尺寸<BR>标准镜头的焦距 <BR>35mm<BR>50mm<BR>英寸× 英寸<BR>75mm<BR>4英寸×5英寸<BR>150mm<BR>8英寸×10英寸<BR>300mm<BR>  我们在这里所提供的只是近似的数字.例如,对一35mm胶片,通常认为40-60mm之间的任何镜头都是标准镜头.对于其他尺寸的胶片也是如此,近似等于上面所列出焦距的镜头都可以认为是标准镜头.<BR>  对于给定的胶片尺寸确定其标准镜头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测量画幅的对角线尺寸.35mm画幅的对角线大约为50mm长,因此这种胶片的标准镜头焦距大约就50 mm.对于其他的胶片,也是如此.上两页的照片都是使用35mm照相机拍摄的.因此,在这一系列镜头中,50mm镜头是标准的;20mm和35mm镜头是广角镜头,而105mm、135mm、200mm和400mm镜头则是长镜头或远摄镜头。<BR>  如果这一系列相同焦距的镜头用在 英寸× 英寸照相机上,得到的结果又会有所不同,因为对于 英寸× 照相机,75mm左右的镜头才是"标准"的。我们应该记住的要点是,不管胶片尺寸如何,镜头的焦距越短(广角镜头),视场就会越宽;焦距越长(长镜头或远摄镜头),视场就会越窄。<BR>  最后一点,大多数镜头都具有固定的焦距。不管把50mm镜头安装在什么照相机上,其焦距都是50mm。如果想获得被摄体的更大影像,而又不能通过移动进一步接近被摄体,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照相机可以更换镜头,则只需取下50mm镜头并换上一只镜头,比方说,迅速地换上一只200mm镜头,此时即可在胶片上得到较大的影像。<BR>  与此相反,如果你想捕捉到更宽阔的视场,则只需要安装上28mm镜头并拍摄一张广角照片。<BR>  关于远摄镜头更多的……<BR>  我们已经下过定义,焦距就是聚焦于无穷远时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间的距离.这也就是在暗示镜头筒的长度与焦距的长度必须是差不多相等的,也就是说,100mm镜头差不多就是100mm长,400mm镜头大约就是400mm长.但是,如果测量任何一只较长的镜头,或许会发现它们往往都比标准的焦距短.例如,典型的400mm镜头并不是16英寸长,其长度往往都不会超过10英寸.<BR>  这怎么可能呢?因为特殊的透镜单元能够放大影像,所以可以把较长焦距的镜头制作在较短的镜头筒里;这样的镜头在技术上称为远摄镜头.而同焦距一样长的镜头叫做长焦镜头.由于大多数称镜头都是远摄镜头结构的,所以"远摄镜头"这一术语非常流行(有时属于误用),几乎成为了所有比"标准"焦距长的镜头的代名词.<BR>  当你准备购买一只镜头作为远摄镜头时,应该选择多长焦距的呢?或许没有比最长筒的镜头更能吸引站在照相器材商店橱窗前的热心业余爱好者了.可是,你究竟能够有多少机会使用400mm或更长焦距的镜头呢?除非你专门从事的工作常常需要从远处拍摄特写镜头,比如拍摄野生动物或某些体育项目,否则不会有什么使用机会.<BR>  此外,长镜头还具有某些缺点.<BR>  长镜头有什么缺点 <BR>  首先,质量上乘的长镜头价格昂贵.<BR>  其次,长镜头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着它到处转之后,就会有切身体会.<BR>  第三,镜头的焦距越长,照相机就必须把握得越稳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经验准则是只有当快门速度至少等于镜头焦距毫米数的倒数时才能够手持镜头进行拍摄.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1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5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等等.在下一课中还会讲到.为了确保得到锐利的影像,我们推荐设置更高的快门速度.我们推荐的设置值是镜头焦距的"两倍".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2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0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因此,对于大多数远摄镜头的拍摄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脚架.这样,你不仅仅要背着那只长镜头,而且还要扛着三脚架.<BR>  第四,不管长镜头的光学系统多么完美,拍摄远处的物体时,影像总是处于充满尘埃、阴霾和热折射的大气环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清澈空气中,才能获得特别清晰的远摄影像。<BR>  我们建议在练习的这个阶段,除了照相机上已经配备的镜头之外,不必再购买任何镜头。以后成为"高手"时,可以考虑较长焦距的镜头。即使在那时,除非对超长镜头具有特殊的需求,并且资金也不成问题,否则我们建议不要考虑超过200mm的任何镜头。如果偶尔需要超长镜头,可以考虑添置一只远摄增距镜。<BR>  什么是远摄增距镜<BR>  远摄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它可以放大影像。<BR>  远摄增距镜具有不同的放大量。一只2×远摄增距镜能够使影像的大小加倍,也就是说,安装它以后可以使镜头的焦距有效地加倍。如果把远摄增距镜附加在50mm镜头上,得到的影像会和100mm镜头所拍摄影像大小一样;如果把它装在200mm镜头上,就会得到400mm镜头产生的影像大小等等。<BR>  一只3×远摄增距镜可以使影像大小的增至三倍.它可以有效地把50mm镜头转换成150mm镜头,把200mm 镜头转换成600mm镜头.<BR>  大多数远摄增距镜都相当小并且价格适中因此首先解决了我们曾提到的远摄镜头的两个问题--昂贵和笨重.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跑去购买一只增距镜来替代笨重而昂贵的远摄镜头呢?原因是增距镜损失了原本能够得到的影像质量;也就是说,影像不如相同焦距同等质量远摄镜头所能得到的影像那么清晰.<BR>  但是,不要失望,远摄增距镜的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几年前的产品还缺乏清晰成像所必需的 高级光学系统,今天的远摄增距镜已经相当高质量的多单元透镜结构为其特征.因此,使用高质量的现代远摄增距镜所损失的影像质量已经比过去小得多了.所以,你可以根据价格和便利方面的优点,决定是否在可接受的影像质量方面作出有限的让步.尽管我们在纽约摄影学院告诫只要可能,就要锲而不舍地追求最完美的影像质量;但是我们也承认,有时摄影者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BR>  有关使用远摄增距镜的一点补充:在第二单元详细研究过曝光后,我们将会了解到远摄增距镜能够减少到达胶片量.如果使用的是通过镜头式测光表,即大多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所常见的测光表类型的话,那么就不必进行曝光补偿.因为,测光表已经自动考虑了减少的光量.如果使用的是通过镜头测光的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道理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单独的测光表,比如手持式测光表,那么就必须对损失的光线进行补偿,补偿量如下:对于2×远摄增距镜,开大两挡光圈,对于3×远摄增距镜,开大三挡光圈.依此类推.<BR>  再次强调:如果使用通过镜头式测光表,不必进行曝光补偿,它会进行自动调整.请切记!</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八:什么是彩色反转片和负片</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STRONG>(一)</STRONG>彩色反转胶片是另一种彩色胶片。这是用以制做幻灯片或透明正片的胶片。其代表性的品名有柯达彩色反转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胶片的商标名称以"克罗姆"结尾的是彩色反转正片,以"彩色"结尾的是彩色负片。)<BR>  当你通过屏幕或灯箱观察一张幻灯片,可以看到影像显示的是景物的原来颜色。你所看到的那张幻灯片也就是用来在照相机中拍摄的原来的胶片。而所见的影像则是正像。我们已经知道在彩色胶片每层中,卤化银总是形成负像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负性成像的卤化银在这一画面里会使影像变成正像呢?<BR>  彩色反转片在很多方面与彩色负片相似。它同样包含三层感色涂层。每层都含有卤化银晶体和产生补色的成色剂(柯达克罗姆除外)。当该胶片曝光,产生的第一步反应也是相同的。即各涂层中的卤化银一经曝光,都各自发生相应的反应。但冲洗操做过程不同:<BR>1.显影时,各乳剂层中的已感光卤化银形成黑色金属银负像。这与彩色负片情况相同。但在这上步骤,涂层中所含的成色剂静止未动。这是两种彩色片的区别之一。<BR>  2.在这第二步中要求显现正像。为此就要把第一步操做中未转化为金属银晶体全部激活。因为未感光晶体所能体现的正好是已感光并已转化为金属银影像的反转影像。由于已感 光卤化银形成负像。换言之,即正像。但是,怎样把正像搞出来呢?<BR>  这里有两种方法:<BR>  一种是把该胶片在此刻全面曝光。这一步骤称做灰化或称二次曝光,即将那些拍摄时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激活起来,成为潜在正像;另一方法是采用一种化学药液去与上述剩余的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发生作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潜在正像。<BR>  3.让胶片经受第二次显影。这时,药浴中的药品不仅是把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同时,也把存在于各涂层中的成色剂按上述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的正比例关系起发色做用,形成染料。虽然在各涂层中敏感部分的色,正如彩色负片中的情况一样,是互为补色的关系,但在这里,这个补色已与原始景物之色完全一致。一个彩色正像产生了。等一会儿我们还将说明为什么。<BR>  4.其余步骤与彩色负片一样。漂白胶片从而使金属银成为可溶性。<BR>  5.将胶片进行定影,从而除去金属银。这样,以光透射此片即再现出与原摄景物色彩一致的彩色正像。现在的幻灯片、透明正片或称克罗姆片(两种称谓可以互换)就是这样制成的。<BR>  为什么我们要以正像片做为彩色胶片介绍的结尾呢?请再看上面品红色花朵。从花瓣上反射过来的品红(蓝、红)色光激发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卤化银晶体,但没有激发感绿层中的卤化银晶体。所以在第一次显影时,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金属出现了;感绿层中却没有金属银出现。然后,再将感绿层中未受激发、未转化为金属银的卤化银晶体进行二次曝光灰化或化学处理。感蓝和感红层中的银对灰化不起做用,因为它已经是金属银状态。所以第二次显影时只有感绿层中有金属银形成。与此同时,也激发了这一层中染料成色剂形成染料,并仅在这一乳剂层中产生着色的染料。感绿层中的染料是什么颜色呢?是绿的补色---品红。原来的花朵是什么颜色?品红。花朵的原始色彩就这样得到了重现。真聪明!<BR>  请再注意,柯达彩色反转片的乳剂层中不含成色剂,而是在第二次显影时才导入染料。其他功能已如前述。关于彩色胶片理论就讲那么多。现在让我们开始彩色胶片摄影的实践。</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STRONG>(二)</STRONG>彩色负片在市场上有不少不同商标的产品,如柯达彩色胶片、万利彩色胶片、富士彩色胶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等。使用彩色负片是为了通过印相或放大获得彩色照片。为制做一张彩色照片,我们需通过已制得的彩色底片,利用印相机或放大机,让光线透过彩色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感光相纸上。彩色相纸也具有三层乳剂涂层,其做用与彩色负片相同:每一乳剂层中的卤化银晶体因受各色光线的刺激而转化为金属银;每层中的成色剂则转化为与照射到涂层上的色光成补色关系的染料;其金属银则在漂白、定影工序中被溶解和洗尽。我们最后得到的是一张与通过负像底片到相纸上的色光成补色的影像。照射到相纸上的光的色彩决定于负像上染料的色彩---即与原始拍摄景物成补色关系的色彩。这样,我们是用负像的补色,去激发补色结构的彩色相纸的彩色。换句话说:补色又补色,负负得正,最终得到的是还原成为原始色彩的彩色照片。<BR>  让我们再用我们的品红色花朵来追溯一下上述彩色还原的过程。当我们用彩色负片来拍摄这朵品红花时,激活了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经显影,感蓝层产生黄染料;感绿层产生青染料。一层摞一层。当我们以光线透射负像底片的这一部分,青色加黄色成为绿色。其所以如此,我们可再看一下图4.16的色轮图,并继续观察以下情况:<BR>  如果你将二色等量叠合,得到的是此二色的中间之色。青和黄的中间色是绿。所以印相时就有绿先通过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相纸上。绿先刺激了相纸感绿乳剂层中的卤化银。经显影,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应运而生。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为何色?为品红。请查看色轮,没有错,你看到的是品红。品红染料产生在成品照片上了。品红色正是那朵花的原始色。这样,我们照片就还原到了原始色彩了。<BR>  注意:制造商常常更换他们胶片产品的型号名称,以保持该产品的竟争力,或突出显示其新命名产品与同系列原产品的不同之处。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拿它与常规品牌名称及该产品的ISO标准做参照对比。在本教科书中,当你看到柯达彩色100或富士彩色100,请理解制 造商最新产品的名字既然与之稍有不同,并伴有广告渲染,总有它的一定质量意义,我们建议还是尽量采用最新一代的产品</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十九:夜景摄影技巧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4>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BR>  对于夜景摄影,每一次拍摄都需要周密的策划,因为通常直到底片冲洗出来之后,我们才会看到拍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事先构思要拍摄的照片,然后设计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拍摄方案。想一想,要是我们把相机快门打开10个钟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如给前景足够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辉保留原有的光线效果,眼前的景象又会怎样呢? </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 <STRONG> 器材</STRONG><BR>  一付结实的三脚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图三脚架,另外把一个勘探用的三脚架修改了一下做摄影用。快门线也是必须的,而且别忘了带闪光灯,我认为那种小型神光牌闪光灯很棒,它使用两节5号电池(与我的相机和电子闪光灯里用的一样),放在口袋里或摄影包里很方便。此外,还有一件随时会用得上的东西是笔记本,可以用它记录你所经历的一切。<BR>  磁性指南针很有用,因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绕着北极或南极运行的整个轨迹,指南针会便于你在天黑之前设计好你的照片。<BR>  我用聚光灯或电子闪光灯照明被摄体,至于选择哪一种,则根据被摄体的体积大小来决定。<BR>  我的大多数夜景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35毫米相机配24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40毫米镜头,偶尔,我也会用35毫米相机配50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80毫米或150毫米镜头。</FONT><FONT size=4><BR><FONT color=#000000></FONT></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 <STRONG> 胶片</STRONG><BR>  胶片的选择随个人的喜好而定,短时间曝光使用通常用的胶片就可以了,对于长时间曝光,也许可以试着用一些其它类型的胶片。<BR>  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转片拍摄的,对于这种胶片来说,使用电子闪光灯可以达到很好的色彩还原,而使用聚光灯会有一些偏黄,对于我的许多拍摄主体来说,这不是个问题——石头不会在意这种偏色。不过,有时我也在聚光灯前加一块浅蓝色的明胶片。这样可以使闪光更接近于白光,不过会损失约1/3级的光量。</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  <STRONG>不妨一试</STRONG><BR>  余辉: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夕阳余辉看上去并不怎么壮观,但是它的美丽与辉煌会逐渐展现出来。随后它会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此时拍的照片几乎没有阴影(天空的大部分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灯箱),并且显现出一种暖色调(因为天空此时通常是桔红色的)。<BR>  也许一个不算太长的望远镜头此时会很有用。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灿烂余辉纳入镜头,同时可以使黑色的天空少一些。前景中的物体可以拍成剪影或用人造光照亮。如果你决定照亮前景,那么动作一定要快,这样背景中的余辉才不会曝光过度。以上这些建议同样适于拍摄落日。<BR>  照亮前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照亮前景,不妨试一下二次曝光。把相机放在一个结实的三脚架上,第一次按照夕阳正确曝光,当晚上天足够黑之后,打开相机定时曝光,同时用聚光灯照亮主体直到足够为止。两次曝光之间,在进行第二次曝光时,当你把快门速度调到B门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移动相机。<BR>  月光:月亮从圆到缺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拍到照片。满月照亮大地之时,我使用ISO 100的胶片、f/4、15—60分钟曝光。(此时月亮是作为主要光源,而不是构图的一部分)。<BR>  注意相机的放置方向,月亮有可能在曝光过程中移到相机前方,这样极不利于拍摄,所以需要使用遮光罩。如果月光直接射入镜头,将会造成光斑。<BR>  月光,加上闪光灯或聚光灯,同样也能被用来控制前景与背景之间的反差。如果你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物体,并且曝光正确,底片的背景(仅被月光照亮)密度将随着曝光时间的长短而变化。<BR>  月光也可以作为光源,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会怀疑照片是在晚上拍的。月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光,它与正午时的光线颜色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区别细小。<BR>  人们常看到后来加上一轮明月的风景照,你也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月亮来阐明月亮是怎样升起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画面的基本组成部分或前景。它可以是一块崖石,要使它曝光不足,大约使用比日落时低一挡的光圈。天黑之后,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给画面再加上月亮。注意仔细确定好月亮的位置,这样不致于使月亮落在某一前景细节上端。要把多个月亮纳入一张底片,曝光必须至少要以2 1/4分钟为间隔,否则月亮会重叠在一起。我发现5—6分钟是最佳的曝光间隔。满月之时,我用f/8、1/125秒(ISO 100)拍摄,每6分钟为影像加一个月亮。<BR>  星迹:我拍的另一种夜景照片是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后打开快门曝光10小时,这意味着天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处布满星星的轨迹。<BR>这么长时间的曝光只能在新月的时候尝试,以避免曝光过度,同时使天空和星星的轨迹保持很好的反差。光圈设定在f/5.6-f/2.8之间效果最好,前景的照明则根据选择的光圈来计算。</FONT><FONT size=4><BR><FONT color=#000000></FONT></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STRONG>  用光技巧</STRONG><BR>  对于树、小石头这类被摄体,用电子闪光灯照明很有效,而照亮大的被摄体则需要12伏、100W的手持照明设备,靠一个便携式、完全密封的摩托车用电池供电,这样,闪光可以逐渐照亮被摄体,整个过程可以自行掌握,从1分钟到1小时都可以。<BR>  使用电子闪光灯时,我不是把闪光灯装在相机上,因为这样太黑了,我围绕着被摄物体采用1到2次闪光,从不同角度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通常把被摄体的一面作为重要部分,运用较多的光照明。这样拍出的被摄体具有立体感,而不会因为从相机位置打闪光而造成的平淡效果。<BR>  当你进行闪光时,你可以藏在树、岩石或其它物体后面。这是确保你的身影不会出现在镜头之中的最可靠的办法。要在白天支好相机,找出你想要照亮的被摄体的位置,用石块、棍子或其它明显的东西作标记,并确定在每一位置需要打光的次数。<BR>  一般情况下,闪光灯的指数都是根据室内条件设计的,在室外并不准确。在户外,我通常把光圈开大1 1/2级,弥补因为没有墙壁、天花板的反光造成的损失,而且像石头建筑物这样的被摄体通常光线都比较暗。<BR>  当你想在晚上给树打闪光时,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在几乎没有风的晚上才可以用闪光灯,否则树叶和树枝位置在每一次闪光中都会略有变动。为了完全照亮整个树冠,还需要一些额外的闪光,以一棵小树为例:从左边对准树干闪光(焦距设在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2次(焦距设在85毫米),从右边对准树干闪光2次(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3次(85毫米)。</FONT><FONT size=4><BR><FONT color=#000000></FONT></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  <STRONG>问题<BR></STRONG>  露水和雾实在是麻烦事,可是在有些地方它们并不常见,我发现它们大体上可以预见并可以避免。万一有露水的话,用薄塑料袋将相机罩起来是个办法,要是露水凝在镜头上,影像则会逐渐消失。<BR>  对于夜景摄影来说,选择半干旱地区比较适合。你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拍摄点,在那里支好相机待天黑后拍摄。<BR>  假如你准备用长时间曝光拍摄星迹,洁净的空气是首要的条件。找一块远离尘土、雾和城市灯光造成各种污染的地方,寻找一处真正没有飞机经过的天空。假如在曝光过程中有飞机经过相机视场,将会在底片上产生一条令人沮丧的线条。卫星和陨星也可能会在照片中产生光纹。对于陨星你毫无办法,而在晚上天很黑时再等上一两个小时,卫星倒可以避免。<BR>  要是人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于是就有人可能会拿着手电好奇地在你的相机前面转来转去。这样会给你的拍摄带来麻烦,对此,你要有所防备。<BR>  起初你可能认为倒易律失效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你通常可以根据在同样条件下你曾使用过的光照情况来拍摄。记得前面我提过要准备那个笔记本吗?</FONT><FONT size=4><BR><FONT color=#000000></FONT></FONT></P><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00 size=4>  <STRONG>最后的提示</STRONG><BR>  天亮时就支好相机,到晚上拍摄时就比较容易构图。假如你的三脚架不够结实,试试下面的建议:在支架中心下坠一些重的东西(如石头或沙袋),在三脚架的支脚处压些石头或用帐蓬钉固定支脚。<BR>  在摄影包里装一些橡皮筋,可以在曝光过程中把相机背带、快门线绑到三脚架上,以免它们在风中飘荡。<BR>  不要忘了取下镜头盖。对于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人来说,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原因很简单:通常在仍有光线时我们就支好相机,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水平,取景构图,待一切都到位之后,合上镜头盖,等待天黑。天黑时我们开始拍摄,因为这时光线太暗根本无法观察取景,所以我们也不会再去取景,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忘了摘下镜头盖。这就是你必须养成在开始曝光之前取下镜头盖的习惯的原因。<BR>  一旦你在日落后开始拍照,你很快会有其它的拍摄主意,那么最后,我希望你能通过实现这些想法获得更多的快乐,拍到更有趣的照片。http://q.sohu.com/forum/17/topic/1385487</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二十:拍水景的技巧 </FONT></STRONG></P><P><FONT color=#000000 size=3>摄影者常坐船在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拍摄水景同样是一件饶有趣味的活动,但也有其独特的拍摄要求。 <BR>  一般拍水景时,不能曝光不足。因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衬,有强烈的反光,宛如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一般。拍摄时如仅依靠相机的测光指示来处理曝光量,常常会出现曝光不足,这是因为天空与一般景物的亮度相差非常大。拍摄具有天空反光的水景时,至少需按照相机测光指示再加2挡左右的曝光量。拍摄波光舟影的画面要讲究用光,根据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来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BR>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能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BR>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门获得画面中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流水常呈现出宛如云霞的缥缈感。附图拍摄于江西某村口,这个地方实际上并不十分出色,但通过慢速快门的作用,小溪的流水有了新的魅力,使原来很平常的一幅山村小景变得富有趣味。 <BR>  必须指出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运动感,需要根据流水的速度缓急来选择快门速度,水流的速度快,所选快门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选择的快门速度就应低一些。在选择低速快门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稳住相机,以免晃动相机影响画面的清晰度。<BR>  如果有长焦镜头,还可利用其压缩空间的特性来拍摄水的波纹,当波浪经长焦镜头压缩后,会呈现出非常有韵律的线条,妙不可言。http://travelwho.q.sohu.com/</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一:怎样拍摄集体合影</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 时下,各种会议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结群户外出行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BR>  <FONT color=#0000ff>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BR></FONT>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BR>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BR>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BR>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BR>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BR>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BR>  <STRONG>1、应选用标准镜头 <BR></STRONG>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50毫米焦距段。<BR>  <STRONG>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BR></STRONG>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BR>  <STRONG>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BR></STRONG>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BR>  <STRONG>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BR></STRONG>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BR>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BR>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BR>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BR>  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BR>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BR>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BR> <STRONG> 5、光线的选择<BR></STRONG>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BR>  <STRONG>6、焦点选择<BR></STRONG>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BR>  <STRONG>7、构图方法<BR></STRONG>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BR>  <STRONG>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BR></STRONG>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二:<B>旅游摄影装备指南</B>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假如你想做独行客,就要根据时间安排好旅行路线,确定哪些景点是代表性的,必须要去;哪些是次要的,可去可不去的。如果是随团旅行,也要事先明确无误地了解团队的旅行线路和所要游览的景区景点,以便到时候能从容地拍摄。选择适当的摄影器材。 </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旅游摄影多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拍照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以记录为主;一种是把摄影作为旅游发现的另一只眼睛,以创作为主。假如你属于前一种,那么,有一架性能完善的“傻瓜”相机或固定镜头的普及型相机就够了。</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但如果你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下列器材可能就是必须的了:一到两个性能良好的单反机身,以便能同时使用两种胶卷拍摄。两只不同焦距的镜头(应包含28mm广角和200mm以上中长焦在内)。其它如闪光灯、遮光罩、滤光镜、气球刷,以及备用电池和小记事本也是不可少的。胶卷要尽可能带足,因为旅游景点卖的胶卷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也难有保证。许多摄影爱好者喜欢背一个又笨又重的三脚架,其实旅游中真正能用上三脚架的机会并不多。</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理由有二:一、在旅游旺季,风景区都是人满为患,而且时间安排也很紧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无法发挥三脚架的优势。二、许多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三脚架,比如山坡上、水面上或者行进当中。这时候三脚架只能成为负担和累赘。</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相比之下,独脚架就要轻便实用得多,但多数人都不具备独脚架。据我的经验,只带一只微型三脚钳,到景区后花几元钱买一根最便宜的拐杖,把三脚钳固定在拐杖手柄上,就成了一只简易的独脚架。要用时将拐杖抵住地面、山石或其它物体,就可以平稳地拍摄了。并且,在出发前所有器材都要按程序操作一遍,以确定它们能正常发挥作用。</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按照题材和主题拍摄,旅途中的一切对于你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都能使你产生拍摄的冲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拍摄前要对它们作题材分类,然后根据自己先前的了解和当时的感受,选择最佳角度。拍摄要有重点,有主题,既能反映出人、物的风貌,又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不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胶卷或根据相机的不同组合多拍几张,这样看起来浪费了胶卷,但成功的概率却大大提高了,避免一“失”手而成千古恨。</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在拍摄时还应尽可能把拍摄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回到家以后再为这些照片配上生动的文字,图文并茂,这趟旅行的意义也因此而得到了升华。http://travelwho.q.sohu.com/</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三:特技效果巧拍摄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对于摄影者而言,各种特效镜头的价格十分昂贵。其实,对于业余摄影者来说,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制作和处理方法,也能基本达到满足欣赏的视觉效果。<BR>  一、星光镜想在拍摄图片上有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可以在相机镜头前加装一两块特殊效果的滤色镜。自制这种滤色镜十分简单,首先把相机上配用的遮光圈旋下,按照遮光圈前端的口径剪一两块纱窗上用的塑料纱布,将纱布固定在遮光圈前并用胶带固定好,拍摄时把遮光圈旋在相机镜头上即可,当然快门与速度也应适当调整。<BR>  二、分界镜的效果先找一半光度数在200度至300度间的老花镜一片,再找一半基本无度数的平光镜片,然后将两个半片磨平后拼接,拼接时其缝隙一定尽可能小而平整,最后在砂磨机上按遮光圈前外口径磨小,嵌在遮光圈前端即可使用,为防止晃动掉落,应滴几滴万用胶加以固定。<BR>  三、多色镜的效果这种专用单色或多色滤色镜的使用可使图片形成不同色彩,更能体现图片色彩的艺术效果。先找染有透明色彩的胶片(幻灯机的彩色基片),然后按镜头口径剪成两块半圆形状,并拼接起来,力求拼接无缝隙,再用全色透明胶带黏合即可,拍摄时,罩在镜头前就可以拍摄。<BR>  四、朦雾镜的效果首先把遮光圈旋在相机镜头上,然后找一小块全色塑料透明纸蒙在遮光圈前端,此时若从取景框内看被摄景象很清晰细腻,则说明塑料纸太薄,若取景框内只看到白茫茫一片,那则太厚,所以选择透明纸既要看清景象但又不能太清晰,要反复调整确定,这样才能拍出真雾的景象效果。<BR>  五、晕雾镜的效果采用晕雾方法拍摄的照片,能使照片所需的景象非常清晰,而局部的景物产生晕化朦雾的效果,使之增强视觉的艺术吸引力。拍摄时先准备一片镜头保护镜,在镜头上覆盖一张薄型曝光纸,然后在中央剪刻出一个圆孔洞(圆孔洞直径大小视拍摄景象确定),最后把保护镜旋上镜头拍摄,此时从取景框内取景时,圆孔洞里景象很是清晰,而被遮光纸遮挡的景物则是朦胧晕雾化。http://travelwho.q.sohu.com/</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四:近拍6法</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近拍虽说同样是摄影,却有独到的法门,非同一般拍照。<BR>  区区近拍,可谓镜中乾坤大,美术作品、往昔旧照、花蕊、石缝、树干,到处都有趣味可以捕捉,在摄影家族中,近拍摄影不失为一种实用技法和独特风格。<BR>  <STRONG>近拍可分为以下六种:<BR></STRONG>  近拍伸缩皮腔方式这是一种比较专业的近拍和翻拍方法,被摄体与镜头能够保持垂直,镜头通过滑轨移动,取景范围任意调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比较稳定。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自然光条件下反光不易回避,光线角度不易寻找。<BR>  近拍接腔方式这是一种采用增加像距的方法,达到类似增距镜望远放大物像的目的,与第一种方法光学原理相同,但像距是固定的,不同于伸缩皮腔那样可无级变换,而且还要考虑所用相机和镜头与接腔的匹配,是PK口、MD口还是YC口等类型,接腔要根据被摄体大小尺寸的不同进行增减。<BR>  近拍镜方法该方法在镜头前加上凸透镜,将景物放大,市场上有单片的,也有三片一组的(一般为+1、+2、+4),可以两片相加使用,但两片以上会产生放射状变形。价格从几十元到四五百元不等,如要求不高用老花镜可以代替。这是一种比较方便也是比较传统的近拍方法。缺点是镜片不易保持清洁,容易脱手摔坏。<BR>  使用微距镜头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带微距摄影功能的镜头也比较多见,而且变焦范围较大的镜头有的也具备近摄功能,更有任意焦距位置都可近摄的“全程微距”镜头,一个镜头既可表现宏观景物又可表现微观世界,给摄影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兼容性强的设备,其单一性能和是否经常使用就需要斟酌。<BR>  镜头反装法采用反装接环将镜头反装,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近拍效果,50MM镜头反装拍摄花卉、蝴蝶及类似3寸照片大小的物体比较理想,在没有反向接圈和其他手段的情况下,用手将镜头反向置于相机前方靠紧也可实现近拍,一般不会出现漏光的结果,但要注意尽量使镜头与接口“同轴”。镜头反装调焦主要靠调整物距来实现。<BR>  望远近拍法这是利用长焦镜头的望远功能做近拍用的方法,把被摄景物置于最近允许调焦距离之外就可办到,方法和特点与正常使用长焦距镜头基本相同。<BR>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其景深都小得可怜,有时小得像纸一样薄,调焦时要逐渐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最清晰点。取景范围也和相机的档次有关,廉价相机取景不准确,反映在底片上的景物往往偏大,容易“穿帮”。另外,必须注意相机的稳固,最好使用稳固的支架和快门线,没有快门线可以使用自拍延时功能。<BR></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五:追赶高手&nbsp;数码相机小技巧妙用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 &nbsp;为什么同一样的景色,大家拍摄出来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差别那么大,为什么同一 档次的数码相机,你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和高手拍摄出来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高下立显,不要为自己缺乏</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摄影</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基础知识而懊恼,不要为相机档次而郁闷,下面这些小小的技巧就可以帮助你达到高手的境界。<BR>&nbsp;&nbsp;&nbsp;&nbsp; 很多已经开始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往往倚赖于全自动拍摄模式,这在一般环境下的拍摄也还是不错的,但是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拍摄环境,那么全自动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拍摄品质,即使是菜鸟也能够拍摄出高手级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哦!一起来看看!<BR><BR><STRONG>“扎马步”-避免抖动带来的危害 <BR><BR></STRONG>&nbsp;&nbsp;&nbsp;&nbsp; 三脚架对于菜鸟来说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件,即使配置了三脚架的朋友在外出游玩时也常常不愿携带,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一般不会遇到快门过低带来的手持晃动</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问题</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但是在暗环境下如果不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的话,一般的菜鸟都没有在快门低于1/15秒时“稳如泰山”的功力,这时候相机容易产生抖动,拍出来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也就可想而知了。(数码相机快门在低于1/30s拍摄的时候,在LCD显示屏上会出现“防抖动”的警告标志)<BR>&nbsp;&nbsp;&nbsp;&nbsp; 在没有三脚架来固定相机拍摄的时候,就要像武林高手那样学会利用一切方法、地形来达到最稳定的拍摄准备,如果没有三脚架,就一定要借助周围的物体拿稳相机,如靠在树上、将双臂放在栏杆或其他固定物体上,这时如果使用具有旋转镜头(尼康5000,尼康5700,索尼F717,F707等)或者可选择显示屏的数码相机(佳能G2、G3,奥林巴斯5050z等)就再好不过,因为就算靠在栏杆上、地上或者墙上,都可以将 LCD朝向自己正面取景,很是方便。 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把数码相机放置在腰间盆骨凸出的地方进行稳定拍摄。<BR><BR><STRONG>“高低决策”-如何降低噪点</STRONG><BR><BR>&nbsp;&nbsp;&nbsp;&nbsp; 在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在暗环境下拍摄,有时候可以采用高感光度设置来进行,在ISO数值高的时候进行拍摄,快门速度比较快,拍摄起来较容易,但是高感光度带来的一个</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问题</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就是画面的噪点将会增多,实际上这是让许多数码相机用户颇感头痛的两难</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问题</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感光度低,拍摄不易,噪点少,感光度高,拍摄容易,噪点多。一般来说,采用高感光度拍摄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我们都只好缩小分辨率进行欣赏,而这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上的噪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简单分析这是因为缩小后图像上的一个像素点是由原先的多个像素合并后得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把三个噪点变成一个噪点,这不是很严格的解释,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现象。<BR>&nbsp;&nbsp;&nbsp;&nbsp;&nbsp; 因此利用上面谈到的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来解决高感光度拍摄噪点多的困难。不过我们先再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噪点产生的原因:在光线照度低的情况下,CCD单元不能感应到足够的光,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的电流强度比较小,而CCD自身通过的暗电流比例相对增加而产生的,那么可以理解为增加CCD感应到的亮度就可以减少噪点。比如我们把最高像素可达300万像的数码相机按100万像素拍,这样就相当于用3个CCD感光单元当一个用,感光能力相当于增加3倍,图像噪点也就下降了不少。<BR>&nbsp;&nbsp;&nbsp;&nbsp; 每款相机在高感光度设置下按照多少像素拍摄的效果最好,这需要用户自己实际体验,我们做个比喻,如果都是在ISO400的设置下,可能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640×480分辨率设置下的拍摄噪点最小,而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1024×768分辨率设置下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BR></FONT></P><P><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3>“消除雀斑”-避免日期显示在</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3><STRONG>上</STRONG><BR>&nbsp;<BR>   传统的相机大部分都有日期打印功能便于日后查询,数码相机也继承了这个功能。不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打上日期后感觉旅游纪念成分很浓,如果是一幅很美丽的风景照打上日期后就会感觉有点多余,如果不打日期又害怕以后忘了拍照时间。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支持Exif信息功能,Exif是包含在</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文件头的一段信息,包括了拍摄时的日期时间、光圈、快门、焦距、白平衡、相机型号等详细拍摄参数,有了Exif信息完全可以不再打日期。数码相机一般可以直接在浏览模式下查看该信息,要想详细查看可以将</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文件传进</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电脑</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后,用看图</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软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ACDSee 4.0以上版本查看。具体步骤是:先选中想查看的文件然后点击文件“属性”来阅读,或者在Windows XP系统下直接查看文件“属性”,然后选择“高级”来查看。<BR><BR>  使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可以使用上图所示的方法,在ACDSee</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软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中就能轻易查询到这张</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的各种属性,包括分辨率、图像大小、光圈大小、快门时间、焦距、拍摄时间等等一切信息。<BR><BR><STRONG>经验四: </STRONG></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STRONG>自拍</STRONG></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STRONG>提示用闪光</STRONG><BR><BR>  数码相机大部分都是电子快门,所以一般不会发出声音,为了方便人们感知快门动作,按快门时都会发出较小的模拟声响。一般拍照倒没</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问题</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如果是在噪音比较大的场合用</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自拍</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功能拍摄,根本就听不见快门声,虽说有</FONT><A target=_blank href="http://bbs.photops.com/index.asp?boardid=39"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 size=3>自拍</FONT></A><FONT color=#000000 size=3>指示灯但光线稍亮的环境就不容易看见了,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拍完,也就只能像雕塑一样多等一会儿。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强制闪光功能,</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自拍</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时将闪光模式设置为强制闪光,这样看到闪光就知道照过了。不用担心强制闪光会对</FONT><A target=_blank href="http://bbs.photops.com/index.asp?boardid=39"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A><FONT color=#000000 size=3>曝光有影响,因为光线够的情况下拍照,是否闪光从</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上看是不明显的,光线不够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闪光了。<BR><BR>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自拍</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的时候如果</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自拍</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指示不明显就可以用闪光灯加以说明,如果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更应该打开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充。<BR><BR><BR><STRONG>经验五: 广角轻松拍</STRONG><BR><BR>  许多数码相机镜头的广角都比较小,一般为35-38mm,如果受距离限制必须靠近拍摄时,有时候不能将想拍的景物都摄入画面,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便于后期制作的特点,以被摄物为中心偏左偏右各照一张或多张,在</FONT><A target=_blank href="http://bbs.photops.com/index.asp?boardid=37"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 size=3>电</FONT></A><FONT color=#000000 size=3>上用全景</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软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合成为一张</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其质量再好的广角镜头照的也比不上。目前比较常用的全景</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软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有Panorama Factory、MGI Photovista、Adobe Photo Elmement等。如果你对Photoshop熟悉,完全可以用Photoshop。<BR><BR>  左边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是用35mm的镜头所拍摄,右边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是用28mm广角镜头在同一位置所拍摄的,可以明显看出右边的</FONT><A target=_blank href="http://bbs.photops.com/index.asp?boardid=39"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A><FONT color=#000000 size=3>所包含的内容比左边的要丰富很多。不过目前除了美能达Dimage7系列、尼康Coolpix5000、奥林巴斯5050z等几种数码相机采用了28mm的广角镜头以外,其它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广角都在35mm以上。<BR><BR>  像这样的全景</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大家可以通过很多</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软件</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实现。在原始</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素材</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的拍摄上,目前很多品牌的数码相机都为全景</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照片</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的拍摄提供了方便,比如佳能、奥林巴斯等</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六)摄影作品的命名不容忽视</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摄影作品的命名是摄影创作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摄影作品的命名能够使整个摄影创作作品的主题得以升华;好的摄影作品的命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好的摄影作品的命名还能体现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表现出其创作作品的厚重。因此,摄影创作中作品的命名是摄影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和不可遗漏的一个重要环节。<BR>   当前,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和片面认识:忽视摄影作品的命名,依赖高档的摄影器材来搞创作。总认为,只要拍摄的作品画面清晰度高就行,并以之取胜而忽略命名这一环节。参赛时,将摄影作品一交,命名由他人帮忙,或干脆以“无题”敷衍了之。这都是不严谨的摄影艺术创作态度,应予端正之。<BR>   很多摄影高手都非常重视摄影作品的命名,如黄宅裕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刘红丽的《心翼展翅》和《特别对话》、钟志宏的《高原红》等摄影作品的命名都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艺术聪慧、艺术涵养的积淀和命名之用心良苦。不懂得摄影作品的命名的至关重要就如民间的俗语“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好名”之说。因此给摄影作品这“孩子”起好名字在摄影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摄影创作的完整性和艺术完美性,摄影作者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加以重视,用心创作,给自己的“孩子”起个亮丽好听、内涵丰富的响亮名字。<BR>  &nbsp; 我们在摄影创作作品的命名中,切忌平淡、平直、平庸、朦胧、晦涩,平淡、平直、平庸则会给人形同嚼蜡之感;朦胧则给人以故弄玄虚玩深沉;晦涩难懂则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我们要在摄影创作作品命名上多下功夫,除了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外,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潜心命名。另外,还要多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作品命名创作的长处,吸取其精华,不断提高摄影作品命名的水平。</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STRONG>(二十七)水景拍摄技巧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色友常到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拍摄水景同样是一件饶有趣味的活动,但也有其独特的拍摄要求。<BR>  一般拍水景时,不能曝光不足。因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衬,有强烈的反光,宛如一个巨大的发光体。拍摄时如仅依靠相机的测光指示来处理曝光量,常常会出现曝光不足。拍摄具有天空反光的水景时,至少需按照相机测光指示再加2挡左右的曝光量。拍摄波光舟影的画面更要讲究用光,根据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来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BR>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有两种方法可选择。<BR>  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BR>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门获得画面中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艺术特点非常鲜明,使得流水常呈现出宛如云霞的缥缈感。<BR>  必须指出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运动感,需要根据流水的速度缓急来选择快门速度,水流速度快,所选快门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选择的快门速度就应低一些。在选择低速快门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稳住相机,以免晃动相机影响画面的清晰度。<BR>  如果有长焦镜头,还可利用其压缩空间的特性来拍摄水的波纹,当波浪经长焦镜头压缩后,会呈现出非常有韵律的线条,妙不可言。</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5 03:39 , Processed in 0.0861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