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楼主精心收集了许多关于“守岁”方面的民俗资料,来阐述“守岁”的历史和现状,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儿时的“守岁”,不同于现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春晚节目可看。印象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守岁,就是除夕夜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相聚一起,每人都将事先准备好的节目拿出来,然后还有大哥筹备的游艺节目,比如:猜谜,瞎子摸奖等等,获胜者奖品就是水果糖。(那个时期是计划经济,节日物资都是配给的)
进入中学后,文革也开始了,传统的春节也受到了冲击,记得1967年春节,当时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最高指示,上班的人都没有放假。大家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哪还有心情守岁?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14年除夕夜,吃完团年饭后就驱车南下北海,守岁也就是在路途中完成的;2015年除夕夜,看完春晚节目后出发,前去四川成都,守岁也是在路途中完成的。
感谢楼主的“守岁”,让我回忆“守岁”的变迁而生发出上述的诸多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