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小倩

流云集

[复制链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是人一样物种,世间所有生命何尝不是如此。有来有去,有悲有喜。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让他们
向我射击吧
我将从容地穿过开阔地
走向你,走向你
风扬起纷飞的长发
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

多年前读到这一段觉得特有画面感,现在依然如此。美而无所畏惧。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那一代诗人,想起已经去世的诗人张枣(1962-2010),还有他那首流传甚广的诗。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22 18:52:06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月前咱们还谈到顾城谢晔的事,后来知道曾经的“英儿”也已过世了。



我的随笔:一个偶然,看到麦琪(即顾城笔下曾经的英儿)过世了。2014年1月8日因鼻咽癌在悉尼去世。时年五十岁。时间过得真快呀。想起十几岁时的自己也曾认真探究过一番他们的故事,熟悉那几张老相片里的面容。总是戴着羊皮帽的朦胧诗人,有着美丽大眼睛,小母亲般神情的谢晔,还有胡同里的女孩儿英,以及那张她在池塘边的照片。


在他的笔下,曾写道,她穿天蓝色的裙子走来,在水边。至于那悲剧,我不想再提起,不愿再谈及。


原来一切都过得这样快呀。诗人刘湛秋都七十多岁了。他病时麦琪曾悉心照料他至康复,但年长的男性,通常都没有耐心照顾女人吧。何况毕竟是老人了。也许并没有谁情深或浅的问题,命运而已。愿安,或Gone with the wind。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昨晚读到的是周梦蝶(1921.2.10-2014.5.1)的诗,有的句子颇喜欢。


随摘几句:

“......草色凝碧。/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摇荡着——深深地 /流动着——隐隐地 /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无尽上 /无尽在,无尽在我刹那生灭的悲喜上。”


——真的很美。他的诗里有他的生命与精魂。周公梦蝶,诗心如此。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梦蝶,很好的诗人。诗里有他的精魂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扯几句木心。




我的随笔:[宝玉如似]


没有想到陈丹青写木心的一篇文就在其随笔《草草集》里。2014初的这本书放了半年,今天翻开,看到《守护与送别》(上、下篇),写木心(1927.2.14-2011.12.21)这一生的最后日子。病中,还有告别时的样子。


“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不知为何,看到这句形容木心的话就有点想要流泪。有学问的人也许很多,有灵气的也不少,但有学问有灵气又有这样痴气,且痴到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步的,稀罕。对所爱,他真是一颗赤诚、至真的赤子之心,从少年至暮年,从生到死皆如此。


觉得,他在世间的“聪明”,淡然也暗藏苦涩与关爱眷恋的闪避,隐居不出,似乎皆为保全保护他所追寻的闪闪发光的一切,全部至爱不被剥夺,不遭扭曲,不受侵犯。(但也并不需要往他身上扣大词,因为他定不喜欢,阻拒警惕这点,且自然而然地拥有天性纯真、机智、能够自嘲,还爱玩)一想到这点,犹增心痛。也更添尊敬。(同时也会笑笑,愿开心!)


陈丹青写到木心最后的面容:“......现在,木心,像被细细打扮过的新郎,毫无光泽的脸容光焕发着,因为紧闭双眼,因为一动不动的无辜相,瞧着又像小孩,一个被家人好生摆弄后的小孩,听话,无奈何,被展示着,停在生人面前。”


木心年轻时帅得像位电影明星,初次见到相片我不禁有点小吃惊。能写会画的人大多不是那么标致和漂亮,但他不,直到老年他看起来仍好看得不大像个老年人,尤其是中国的一些老年人:许多人内心的颓丧腐败随身体的不堪一起从脸上眼中涌出来,让人实在很难产生尊老的情感;绝非因为老迈,而是因内里的腐坏,也许从来就没有好过,美过。或者说,从不曾养成自尊(是自我尊重,不是要面子)的修养与习惯。这一是追究于环境,二要寻责于自身。


因而一生高智高觉知的人总难免心怀警觉,稍有不适不妥便宁可避人,而不愿意去麻烦人家或招人嫌累。张爱玲如是。木心如是。


慧黠如胡兰成,可以把自己缩得很小很小以保全(其实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不得不,必须如此),但我仍是理解了他,只因他是聪明人,心里一切明白。他即便做不到好,却深知什么是好。惜生,却颠沛流离,爱美,却太多狼狈与无奈。


的确,再一次感到,判断一个社会进步或糟糕,要看它是保护还是摧毁了作为个体人的自由与尊严。木心的倔强及强硬是骄傲,而偶尔流露的脆弱,让人怜惜如对稚童。或许,一直都有那个孩童。会天真,也容易感动。


在一场旅途的最后,难过的大概还是病重卧床之时,身体衰弱意识交脱不由自己主宰,魂魄又尚未离开,不得不转由冰冷的机器仪器来控制,维持脉动呼吸,彼时人体更显弱小,无能为力,无助无辜如婴孩,让人不禁苦痛,思索人道主义的意义究竟是该勉力尽力还是该放弃?这种痛,是直面追随生命蓬勃而来的虚弱与衰败。再意志独立的人也不得不倚赖他人的举手之劳。


而后的痛,的确不止是悲伤,而是“面对消失”。从哪里来的,我们无从得知,到哪里去,我们也不会知道。你有些不信曾经的温声笑语竟然真会止于一个巨大的虚妄与空无,是烟消云散,是素昧平生再不相识,还是又重新上路?


有的东西,想起来是切实的,一些些小小物件握在手里还是暖的;然而随时,你都会一脚踏进无尽的虚空里,有如捕风。


木心,有英俊有才华,飘泊不羁,遇见其人者常觉得是一个奇遇。一生无家眷,无子女。父母姊妹皆早亡故。他的故乡在乌镇。


看过此篇,没有流泪,特别感谢乌镇的陈向宏,正是他请流浪海外的木心回到家乡,并为他重建故园晚晴小筑,使木心在那里安度了最后六年;还有在最后几年照料他的两个年轻人:小杨和小代,一个耿直,一个沉静。朝夕相伴,忠心耿耿。


病榻上木心曾说:“《红楼梦》......大有深意。”在我心里,木心恰似宝玉。先生姓孙,原单名一个“璞”字,岂不就是石中宝玉么?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雪地上两行足迹逶迤,而会有许多的人在背影之后,默默诉说着祝福,还有爱。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不错的。

木心的书.jpg


[附书介: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共八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木心亲自手订八种封面的珍藏版。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其中《九月初九》、《竹秀》、《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十三篇散文,最能体现木心风味。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集。在书中,读者可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的“丰沛而娴熟”,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温莎墓园日记》——木心亲自编订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把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拿出来(另成为木心其他著作的篇目),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更耐人琢磨了。

  《即兴判断》——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选集,同样是沉思生活,体味人生。

  《西班牙三棵树》与《我纷纷的情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均分三辑。

  《素履之往》——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及诗意和哲理之类。

  《鱼丽之宴》——木心亲自编订的文学答问录,附录童明辑译“木心珍贵的文友们”。]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1-22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几日在读林青霞的两本书《窗里窗外》和《云去云来》以及梁凤仪的《乱世佳人》。我欣赏林青霞那种老法(相比刘晓庆而言)。《乱世佳人》在《楚天都市报》正连载,里面的一段爱情故事让我落泪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伟大,唉!)。人生如此苦,幸好我们还拥有艺术和自然。

 

 

书.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1-22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腰疼,不敢久坐,躺着去的。以后再来与你叙话。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去云来》好评甚众,堪称美人老了也是美人吧。她年轻时美如仙子却相当磕磕碰碰,六十岁反而从容。


转话题,这两天也是“略感小恙”,所以正抱着酸奶巧克力“抚慰”自己,也准备一会上床躺着去的。愿安!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倒刺”一贴。我的随笔:[三本绘画书]



我购书不会是无缘由的。[日本]佐野洋子《活了100万次的猫》,[美]芭芭拉.库尼《花婆婆》,[德]曼弗雷德.施吕特(图)、米切尔.恩德(文)、维尔弗里德.希勒(谱曲)的《犟龟》,三本书的作者不同国籍,绘画笔法与风格也迥然不同,但我都喜欢。一个有关生命与爱,一个有关播种与奉献,一个则是不断追寻坚持前行的执着。

人生有时是不需要执着的,但有的事,却必须。有关爱,有关信仰信念及生死……


《活了100万次的猫》,他已经历过100万次的生命了,有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命运还有死法,直到有一天他变成一只自由的野猫,遇上一位温柔的白猫并爱上了她。他们有了许多可爱的孩子,后来孩子长大,白猫也渐渐老去直至离开这个世界——活了100万次的猫恸哭100万次,终于伴随白猫死去。这次他再没有活过来。人都是恋生的,并且希望保有重生的可能。仿佛每一世都活得不那么充分、完全、满意、足够,但活了100万次的猫,这次却有了完全的爱与归宿感,所以,他不再需要继续轮回。若是放在人身上,我几乎从未见过那样深情而安宁的女人,如此荒凉又热烈的男人。真的会爱到宁愿甘愿一切止息永远沉寂吗?唯有深深祝福。


《花婆婆》,原名《卢菲丝小姐》。卢菲丝小姐是一位独自居住的老婆婆,她已经很老很老,头发都白了,但还是那么爱花朵爱生活。薄薄书页画册里简淡地描述了卢菲丝小姐的一生,从一个小女孩到老太太,画面疏阔而淡然,不曾写她有没有经过情感的波澜壮阔或是人生的击打挫折,一切似乎都淡淡的,从那个喜欢遥望海上帆船的小姑娘到一位依然漫步在海边裙裾帽带飞舞的老人,卢菲丝小姐把她最喜爱的鲁冰花花种撒遍她走过的地方,人们都叫她“又老又疯的怪婆婆”,然而来年的春天,红的蓝的粉色的美丽花朵开满了原野和山坡!让世界变得更美,这是爷爷曾交给小艾莉丝的愿望,如今,她又把这个愿望交给了天真可爱的外甥孙女及其他孩子们。看到这里我真的有感动,甚至眼睛潮湿,不是歌颂那种高尚情怀,而是为这其中透露出的不懈的对美好的追求,一种柔软与宁静里的坚强甚至刚强,特属于女性的。这就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愿望吧。创作〈花婆婆〉的时候,生于1917年的芭芭拉.库尼已经是位古稀老人了。在年轻时她曾先后有过两次婚姻,一次嫁给了一位随军记者,作家,后来嫁给了乡间医生查尔斯·塔尔博特·波特。“再婚后,她搬到了缅因州一个靠海的地方,住在一幢建于19世纪、新英格兰风格的大房子里,直到2000年3月14日逝世。”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前面一次婚姻是因为青春与激情,而后面一次婚姻则更多因为诚恳与信任,还有安宁的归宿感。无悔的人生!


〈犟龟〉,画、写、谱曲分别出自三人之手,都相当可爱。再没有比乌龟同学走得更慢的了,然而她就是“非常缓慢地、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地”向前,向前,“不管她爬得有多久,她会到达,她会到达。”书里为各个角色与情节配的曲子颇有意思,本来因为时间精力不够我已打算今年暂把琴搁下,看到其中有提琴谱子又不禁有点兴致,简直想要试着拉一拉。讲故事的米切尔.恩德生辰是1929-1995,德国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作曲的维尔弗里德.希勒多次获施特劳斯音乐奖;而绘画的曼弗雷德.施吕特如今和他的太太以及三个孩子一只猫生活在北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听来蛮惬意的


芭芭拉插画1.jpg

芭芭拉插画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22 21:55:37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


罗比亚的夜祷中她说:“我主,每位恋爱者现在都与他的至爱单独在一起。而我单独与你在一起。”喜欢这句。

现在似越来越耐得住,喜欢上了“单调枯燥”,并从中感到宁静、丰富与乐趣,即便是自得其乐的。


随摘,“……在宗教生活的核心,有一种特别的喜悦,这种快乐结局的前景,是从必要的痛苦中开花结果的,带着人类的困难将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诺。……宗教告诉我们,人类的机会在于把偶尔瞥见的洞见转化为长存的光明。”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


个人眼中心里的“宗教”并非一般定义或狭义概念的那种“宗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22 22:08:41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安,而后日安;日安,而后晚安......呃,愿浮生自珍,安好。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1-23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匆匆扫过,故不敢在未认真研读时瞎说一气。得闲时、身体好时,再来细读并给与认真的反馈。

 

安好!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谅俺的“淘气”,为了配曲儿我不得不先把帖子顶翻页。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拢一点发过的散贴填坑。)


桃花源.jpg

世外桃源-许巍

  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
  桃花已不觉开满了西山
  如梦的旅程因你而觉醒
  涌出的泪水模糊我双眼
  
  从人间到天上 从天上再到人间
  这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
  美人你一直是我的春天
  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
  九月的海风轻抚这秋天
  如梦的旅程因你而觉醒
  我看到终点清静而光明
  
  从人间到天上 从天上再到人间
  这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
  美人你一直是我的春天
  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另附: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我的随笔:魂牵桃花源

许巍2012冬的新专辑《此时此刻》,音乐做多了难免会有点重复之感(旋律略微给人重复之感,但心境,好似在往辽阔宁静喜悦的方向走,只是歌词稍写得有点繁复),还是较喜欢那几首经典曲子如《蓝莲花》等(天,抱歉,我竟会把许巍与汪峰搞混,一瞬间)。但一一过耳,独觉得一首《世外桃源》不错,也许是其中笛声悠扬令人有身在清幽竹林之感,再听,竟有些许感动之意。只是歌词,从这句“从人间到天上从天上再到人间,这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的旷远狂放,忽而就低回转入“美人你一直是我的春天,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仿佛一下子就从云端降落到地面,哈,不过性情中人多如此。

  多少年前,明代的汤显祖(1550-1616)与英伦的莎士比亚(1564-1616)同时活跃在这个世界的两边,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又岂不动人?不过爱恋虽是情的一部分,情却不仅限于此。孩时读陶渊明《桃花源记》,除了被要求背诵并不探求其深意,大后再读却生出几分心痛与感慨,且看不管是那渔人多了机心还是自命高士者想要去寻访桃花源却怎么也不见,而若是能随时与一朵白云邂逅与一缕清风一片红叶钟情,心有灵犀寂然无言,还是应当为此而心生感动感激的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2 1:54:44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1 22:43 , Processed in 0.1197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