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社社员徐宗鉴回忆,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回到上海。当时前去迎接的,“商界仅王一亭,政界仅李平书,其余仅英士(即陈其美)与余两人”。这种场面,与主流历史、电影《十月围城》、《走向共和》中所描写的“万众欢呼”、“保驾护航”相去甚远,堪称冷落。媒体对此倒是比较敏感,西方记者、日本记者有十几人前来采访,不过他们感兴趣的,却是孙先生究竟带了多少银子回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总统,上海火车站送行的也只有于右任、蔡元培、陈其美、沈翔云数人,另有军乐一队、卫兵一连,仅此而已。
孙文并未参加武昌首义,在短短的几天就能够被各方势力共同推举为总统的原因有三:
一,孙文为革命奔波十余年,德高望重,名声显赫,革命声望在那里摆着。
二,革命党人认为,孙文曾以共和提倡宇内,只要登高一呼,乾坤回转,南北纠纷迎刃而解。
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黄兴的秘书长李书城回忆,孙文之所以能够当选临时大总统,是因为众革命党人以为他与外国政府关系良好,新建革命政府能够获得列强承认,并筹得巨款而归。此时无论对清廷、袁世凯还是革命党人,目前最重要的都是财政。革命还是反革命谁最终会取胜,在这个关头,钱够不够用,至关重要,这个道理不光孙、袁明白,甚至随便拉一个革命党人问问,他也知道。
孙文回国,某报记者问:孙先生可曾如传说携战舰万艘、资金亿两而来?
中山先生正色道: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唯革命精神耳。
但越是这样,大家越是相信,反而觉得孙先生太可乐太幽默了。更何况,当时的孙中山是从海外归来的,花了那么长时间、费了这么大劲,游说各国政府以后归来的,能没带钱回来吗?没带钱好意思回来吗?
——还真是,一分钱也没带回来。那些革命党人也不是吃素的——“孙大炮”之名第一次不胫而走。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天晚上,黄兴会见孙中山。
孙中山正在看报纸,黄兴开门见山问:逸仙向外国借款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孙中山闻讯,心里咯噔一下。他放下报纸,缓缓地说:外国人跟我说过,只要中国革命党得到政权,组织了政府,就可以同中国革命党政府商谈借款。
黄兴说:嗯。
孙中山说:嗯。
黄兴:然后?
孙中山:我就职以后,向他们要求借款,并已电催了几次,昨天还发电催问,请他们实践诺言。
黄兴:嗯。
孙中山:嗯。
黄兴:然后呢?
孙中山:但是今天是星期六,不办公啊!
黄兴:。。。。。。
孙中山:嗯。
黄兴:那明天吧。
孙中山:明天是星期天啊!也不办公啊!这样吧,复电后天才有可能来,到时候我再告诉你。
黄兴:。。。。。嗯。
史载,黄兴当晚从孙中山处走出,默默无言,仰望星辰,叹息不已,从此再没有向孙中山询问过借款之事。
被江浙联军攻克的南京是个什么状况呢?城里有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卫戍军等等不下十万人,再加上从江苏各地开过来的援军,总计不下二十万人。南京城各地到处都是军人,军官的数量多如牛毛,连有多少兵也不清楚,遣散也没有办法,要编制这些军队又不好编这个不编那个。有士兵开枪射击路灯的电灯泡玩,有不同的派别开枪互射,有手下只有几百千把人却号称师长的。这些师长们都自称对革命有功,奔走于政府之门,要钱要枪,要吃要喝,你不发钱,我就抢劫。如果不给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有的师长,勾引别师的营连长投编坐大,营连长则跑官买官,凡此种种,革命精神扫地无遗。
胡汉民回忆,当时的革命政府,拥兵为患,“军队不堪战斗,乏饷又虑哗溃”,随时有兵变的可能。结果不幸言重,赣军第七师第十四旅所辖的两个团发生兵变。。。。。。李书城回忆,南京留守府最困难时,将军队的伙食从干饭改成稀粥,以后连稀粥都难以维持。一句话,孙中山,黄兴等人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身为南京政府陆军总长的黄兴第二次想死:南北和议若不成,自度不能完成裁军遣散动员,唯有剖腹以谢天下。
没钱就不能办事,如此一来,革命党人非但不能北伐,就连临时政府都难以维持,当时也就只能与袁世凯妥协议和了。从经济角度看,按传统观点,就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下野之后的孙文、黄兴,在感到遗憾的同时,是不是也会感到一丝轻松呢?
袁世凯呢,袁大头在看革命党人的笑话。不要说当时的北京政府确实也没钱,就是有钱,那也不能给南方的革命党啊,革命军既然以革命精神而起,那就以革命大义解散嘛,就看你们能不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