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灯光

静静地相伴,就好

[复制链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发表于 2015-1-16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梅园里盛开着黄金般的腊梅,梅枝上也挂满了粒粒的梅花朵朵,有几个已急不可待

 

的张开了五瓣花蕊,她们在呼唤:灯光老师,灯光老师你快回来…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97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59
发表于 2015-1-18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寒假就到了,真要感谢灯光老师推荐了这么多好看的影片,我喜欢!

寒假一定抽空欣赏……

风过竹林而凤尾如乐 风拂深潭而涟漪似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故常想一二。121,在路上,笑红尘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跃过山丘在2015-1-16 21:49:00的发言:

东湖梅园里盛开着黄金般的腊梅,梅枝上也挂满了粒粒的梅花朵朵,有几个已急不可待

 

的张开了五瓣花蕊,她们在呼唤:灯光老师,灯光老师你快回来…

 

 

急着让我回来赏花吗?何处无花呀,呵呵……

 

急着让我回来参与“热闹”吗?任何无聊的热闹,终归于沉寂和烟消云散。耐得住寂寞的,守得住修为的,一个人就是多数。在我看来,你自己一个人“默默耕耘”的时候,远比卷入所谓“热闹”时的你可爱、可敬呢。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漪二一在2015-1-18 6:23:00的发言:

马上寒假就到了,真要感谢灯光老师推荐了这么多好看的影片,我喜欢!

寒假一定抽空欣赏……

 

喜欢就好,无需客气,分享是一种快乐,呵呵……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些PP:

 

无需任何特殊的景致,我的心就已经在天堂。每日登山,看枯叶,看花儿枯萎后的“死了也要爱”,看树叶落尽后的黑色树枝那份“凛然之美”,看红梅和腊梅的灿烂…… 

 

 

001.jpg
 

002.jpg
 

003.jpg

 

 

酸菜还是肖邦夜曲: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4.jpg
 

005.jpg

 

007.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8.jpg
 

009.jpg
 

010.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011.jpg
 

012.jpg
 

013.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14.jpg
 

015.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发表于 2015-1-23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灯光在2015-1-23 8:24:00的发言:

 

 

急着让我回来赏花吗?何处无花呀,呵呵……

 

急着让我回来参与“热闹”吗?任何无聊的热闹,终归于沉寂和烟消云散。耐得住寂寞的,守得住修为的,一个人就是多数。在我看来,你自己一个人“默默耕耘”的时候,远比卷入所谓“热闹”时的你可爱、可敬呢。

灯光,远游愉快!期盼你的最新游记。

 

烟消云散之后是荒芜寂寞的土地,安静极了!安静的听得见冬天最后一片树叶飘落在枯草上的声音…

 

是呵,那里没有“赏花”的风景那里没有游戏的节目呢,只是没有想到灯光老师顿悟得这么突然、彻底,心理学的修为也修炼提高到能洞察人心底的能力。pfpf!让我等这些耐不住寂寞的演员们顿觉被扒光了轻浮虚伪的外皮,情何以堪。

 

…夹起尾巴,灰溜溜地退回到自已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耕作吧。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发表于 2015-1-23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树叶落尽后的黑色树枝那份“凛然之美”……___黑色,描绘到位!

 

看红梅和腊梅的灿烂…… ___据我所知,武汉东湖梅园的规模、种类、培育、修护绝对算得首屈一指的,也许仅只南京的香雪海有得一比。赏梅、拍梅还是在东湖梅园最有趣味最有情调。

 

梅,讲究一个“曲”和“瘦”才有韵味。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流兄:

 

看你委屈得象个孩子,我倒忍俊不禁了,呵呵……三流兄一向说喜欢被拍砖,而且拍得越重越好,我这只不过是“点到为止”地轻拍了一下,你就要“赌气”地“逃之夭夭”了?言行不一呀,呵呵……

 

“烟消云散之后是荒芜寂寞的土地,安静极了!安静的听得见冬天最后一片树叶飘落在枯草上的声音…”,多么美的意象,如此安静,那就静静地听好了。这个世界压根不缺浮华喧闹之地,反而是真正的荒原越来越少;这个世界从来不少各种热闹,少的就是安静或静心。论坛难得一片静好时,就静心地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人安静从容地分享、交流,多好呀!

 

“夹起尾巴,灰溜溜地退回到自已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耕作吧”,别把我描绘得象个“纳粹”。我没回来时,这里就已经“是荒芜寂寞的土地”,并非是我回来后变成这样的(看来所谓“热闹”,也是很“累人”、难以持续的,呵呵)。而且,你已经回到78发新贴,并非我让你回78的(谁有这个本事或权利不让某个人呆在心版呀?!连版主都没这份权利呢),所以,不存在“退回”一说。何况,心版也罢,78也罢,哪有什么“自已的一亩三分地”?都是公共之地,个人无非按自己的喜好去选块地“耕耘”罢了。

 

因虚拟空间各种交流方式的“崛起”和丰富,路网的荒芜和寂寞,今后只会越来越严重。能耐得寂寞者,方可在此久驻。渴望热闹者,最好换个地方玩,否则在此只会感觉郁闷、无聊、寂寞。如果不惜以浮华和无聊的热闹去聚集“人气”,那么后果只会是亵渎了自己依然换不来“热闹”。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寂寞之地,就安于寂寞吧。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跃过山丘在2015-1-23 11:34:00的发言:

看树叶落尽后的黑色树枝那份“凛然之美”……___黑色,描绘到位!

 

看红梅和腊梅的灿烂…… ___据我所知,武汉东湖梅园的规模、种类、培育、修护绝对算得首屈一指的,也许仅只南京的香雪海有得一比。赏梅、拍梅还是在东湖梅园最有趣味最有情调。

 

梅,讲究一个“曲”和“瘦”才有韵味。

 

三流兄:

 

对花树的审美,也是很个人化的审美,所以对于你最后一句话,我持不同看法。我早春时经常独自去马鞍山森林公园的梅园赏梅,我喜欢的恰恰是她们的挺拔、枝干向上、万花盛开的热烈和灿烂,而非什么“曲”和“瘦”。

 

另外,休闲式出游主要有两种——旅游和度假。我的这次出游属于后者。不以看景为主,也就没写任何游记。所以在分享方面也就几张信手随拍的PP,抱歉。度假时的每一天,我的生活无非是亲近自然和艺术,与在家时差不多,无非是换了个地方,所以更容易感觉“世界博大,自我渺小”,也就更容易跳出一些人生烦忧,让自己“静心”享受人生的点点滴滴美好罢了。

 

很快我又要出游了。得闲时再来与各位朋友叙话。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三流兄,你发在78的新帖子里那些拆迁废墟上的“涂鸦”之作,令我“叹为观止”,谢谢分享!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发表于 2015-1-25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老师:

 

有关你这“很个人化的审美”,我这两天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最终是什么意见也没有出现……

 

“那些拆迁废墟上的“涂鸦”之作”是腾讯网的,还行吧,比如我见得多了就会是这样中肯的评语。

 

你病中注意休息!此帖不用回。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流兄:

 

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怎么这么纠结呢?何必这么纠结呢?

 

拆迁废墟上的涂鸦之作,之所以令我“叹为观止”,不在于那些涂鸦的质量“行”还是“不行”,而在于:1. 那些艺术爱好者们的兴致。在一片废墟中都可以发现美、创造美,难得!2. 不怕短暂,只“为爱而爱”地涂鸦。明知道即使画得再认真,也很快会被新建筑取代,却依然认真地创作。这份对艺术发自心底的热爱,难得!

 

关于个人化审美,我其实在《理性之美》中是认真谈过的。正好近日又翻出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不少书重读,也信手涂鸦了一些句子,拿来放这里算是交流吧。

 

最后谢谢你的关怀!因患病我把出游也推迟了。我属于劳碌命,生病时如果总躺着昏睡反而不利于恢复,起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反而好得快一些。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兰成在香港时买了贝多芬的唱片来听,听后不喜,但不敢说音乐不好,因为贝多芬被尊为乐圣,他只能怪自己水平低,把唱片拿来一遍遍硬着头皮下功夫听,必要听出道道、做文化人身份的证明。张爱玲却坦言她不喜,不仅贝多芬,西洋隆重的东西如交响乐、壁画、悲剧她都不喜,举世公认的大作家,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她都不好,而且是理直气壮的不喜不好。看西洋画册,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些古典大家她一页一页不停地翻过,偏是看到塞尚画中那些小奸小坏的人物,她却要细加玩味。文学革命后中国文坛西风劲吹,托尔斯泰、歌德、莎士比亚等西方名家代替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成为作家心目中的偶像。胡兰成素不敢对权威质疑,受了张爱玲那种百无禁忌的态度的鼓舞,有一次竟大着胆子说出《红楼梦》、《西游记》胜过《战争与和平》或《浮士德》,自以为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不想张却只是很平常地说道:“当然是《红楼梦》、《西游记》好。”


这就是张爱玲的底气。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别忘了,当时张爱玲才20来岁,这只是她20多岁时的底气。以她的年龄和阅历,她不喜欢一些“隆重”的东西是自然的,如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中所说的那样:“听古典音乐长了,便发现,古典是一种静静的等待有些乐章今天听来还索然无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知哪一天,你的心情便会和这个乐章奇妙地相遇相知相通,因此有些曲目今天听来还不得其昧,但我一点都不着急,我常常看着唱片架上的那些静静的唱片想:我会在哪一天与你们相见恨晚呢?”

 

艺术欣赏方面的审美,真的非常个人化,与一个人的出身、经历、教育背景、年龄、天性、气质甚至性别都密不可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就很正常了。即使是同一个人,其艺术审美也受其不同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甚至不同心境下)的审美,有很大差异。就我个人来说,我以前也曾不喜欢贝多芬,可后来却越来越喜欢。我曾觉得民乐“土气”,可现在民乐是我的音乐至爱之一。在我看来,《红楼梦》与《战争与和平》没有可比性,各有各的妙处。正如钢琴和小提琴与古筝、二胡没有可比性一样。白岩松说的“静静等待”其实是艺术欣赏方面的“缘分”,无论观影、听音乐、欣赏绘画和文学作品,其实都需要某种“缘分”,“缘分”未到时,往往“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缘分”到时,心灵忽然“开眼”,突然就“看见”了原来怎么努力去“看”也“看不见“的各种妙处。


到了一定的阶段,人会不卑不亢地“海纳百川”,再次拥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和心灵,进入所谓人生第三境界的“看山还是山”,“返璞归真”也。正如“文化比较”一样,比来比去,最后发觉“各种文化之间,只有差异存在,没有优劣之分”。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书.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与艺术的缘分,我曾经在这篇博文中谈及,转发在这里吧。

 

 

 

 

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歌德《浮士德》

 

 

《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

 

一:缘起

 

夜不能寐,一大早爬起来打开电脑,当我敲出“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这几个字后,因思绪太多,想说的话也太多,有“无从着手”之感。于是我呆坐了许久,理清了思路,才接着打字。 

 

我想,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属于“解读自己”,而起因是昨晚我看的一部美国电影《The hours》。 

 

 我相信缘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有人与万物的缘分。比如我与“巴赫-西罗蒂B小调前奏曲”的缘分,与布格罗的缘分,以及与《The hours》这部电影的缘分。 

 

“巴赫-西罗蒂B小调前奏曲”与我在一部很平庸的西班牙惊悚片里“偶遇”。乍听之下,我就对之一“听”钟情。这,就属于我与它之间的缘分。因为,各位朋友,要知道,西罗蒂几乎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而他改编的这首曲子,如果不是吉列尔斯的演奏,几乎已无人知道。而且我初听此曲时,听的只是电影中由演员演奏得很差的片段,但我居然一下子就“认出”了它,“认定”了它,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它。随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果然找到了它。它已成为我的“音乐小照”,以世界第一语言——音乐语言——很形象地把我“画”了出来。它所传达的“清冷中的热烈,温柔中的倔强,孤寂中的飞扬”,让我们成为“知音”。 

 

  代表着学院派的布格罗,因印象派和各种现代派的被理解、接受、风靡一时而被攻击、贬低,“成了一个时代、一种流派或一种风气下的艺术殉道者。他的作品被长久地封存在博物馆内,他的名字也绝迹于艺术史书籍中,杳无声息,他的成就在半个多世纪内几乎无人了解,这与他生前所得到的众多荣誉截然相反。他经典的艺术教育理念,在现代评论家们的眼里如同草芥。”然而,数年前,我初看他的画,就被他“迷倒”了。他画中那份唯美的哀愁,让我有“找到自己“的感觉。他画的那些有着恬静、散淡之哀愁的所有女性,哪怕是儿童,都被我引为同类。于是我不再感觉那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般的孤独。 

 

  这样的缘分还有很多。比如少女时期在阳台嗅着花香,突然听见收音机里播出的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一下子就迷上了古典音乐;比如青春期时偶尔买到一本《世界美术》杂志,一下子爱上了莫奈和梵高和西方绘画;比如与《悲惨世界》和《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缘分,让我迷上了世界文学名著;比如与开封的缘分,让我在20岁以前就几乎读完了所有的文学名著,包括那时还没流行的钱钟书和张爱玲,我居然都在河大那古老的图书馆里读到了。 

 

  而这次,是与一部电影的缘分。 

 

  缘分这个东西,神奇无比。“佛家云: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缘分未到时,或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缘分来时,汹涌澎湃,挡也挡不住;缘分尽时,任你千般不舍、万般心痛,也留不住,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也。缘来缘去,皆非我们凡人可操控,而属命运掌控。缘如云如风,云起云落,随风东西,聚散无常。 

 

  具体说到《The hours》这部电影,汉译为《时时刻刻》,或《此时此刻》,《小说人生》,《岁月如歌》等,2002年底在美国上映,而我2003年就在一次打包购买数百张DVD碟时买下了它,按说我与它的缘分应该算早了。然而,缘分,缘分,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知道这部电影,而且还总以为自己早就看过此片,所以每次去翻找碟片看时,眼睛和手指多次从此片上“滑过”,却一直“视而不见”地没选择它。 

 

  幸亏! 

 

  原来,因为我们之间的缘分,注定了所有的那些“视而不见”。而所有的“视而不见”,都只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让我对它“惊为天人”地“一见钟情”。这个适当的时机,必须是现在,当我真正作为一个独立女性“饱经沧桑”以后。如若没有我这几年经历的一切伤痛,我绝不会对这部电影有昨晚的“一见钟情”。若是以前的任何时间看,我一定不会这么爱此片,甚至很可能会因片中的同性恋而心怀抵触,于是不喜欢此片。那么,就可惜了这部精品电影。 

 

  这个适当的时机,必须是昨夜。原来我昨天一整天里所有的抑郁,都是为了遇见它!当时我郁闷到连死的心都有的地步,连YG的电话也只接了一会儿就说自己没有说话的欲望而挂了。然后我找了很多喜剧电影、爱情电影、经典老电影,想尽快走出这种可怕的抑郁状态,却都没有看的兴趣。我痛苦不堪,欲哭无泪……直到最后遇见它!

 

  观影的过程,很神奇,完全是一个解读自己的过程。对很多云山雾障般令我迷惘、困惑的问题,此片很神奇地提供了答案,并揭去了面纱,让我看清了一切,最重要的是,看清了自己。

 

  其实,了解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而此片与我的缘分,就是让我懂得了自己。所以,此篇博文,不属于电影评论或观影感(不需要我写影评,网上此片的影评多不胜数,光豆瓣的影评就达606篇),而是观影引发的自我回顾、自我反思、自我分析,简而言之,是“解读自己”。我会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及内心世界,进行冷静、理性的解剖。因为,如果不这样解剖一番,也许,我也会如伍尔芙一般,走入冰冷的河中。

 

  此文,既然属于“解读自己”,就一定会是裹脚布一般长的涂鸦。光一个“缘起”已写了这么长,唉……

 

  慢慢写吧,争取用一周的时间写完。然后,好好过年,好好地投入到“红尘滚滚”中去。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0 09:50 , Processed in 0.1267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