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9|回复: 9

一份“送礼日记”饱含民企多少无奈? 『转』

[复制链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发表于 2008-8-3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8-03 来源: 新华网发展论坛

    【版主按】2007年年底,一份长达数百条的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请客送礼日记》在网络上曝光,湖南娄底涟源市这家烟花爆竹销售公司8个月内的每日送礼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网友认为,以往觉得民营小企业发展不起来是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看来还忽略了送礼“漩涡”背后隐藏的那只权力“寻租”黑手。

漫画 刘道伟

    新华网友: 欲壑难填!有些职能部门就像是寄生虫,凭着“吃、拿、卡、要”肥了自己,却害得有潜力的新生企业苦苦挣扎于摇篮中。

    网友来自60.186.188.*: 两个农民为获得一张营业执照,仅找关系就花费30多万元,可谓天价!当地的政府官员如此“人性化”,该收礼时就收礼,该发火时就发火,该出手时就出手,真让人闻而生畏。

    网友来自221.6.76.*:如此恶劣的环境,谁还敢去那里投资?有些地方,人们公开把办理行政审批,自觉不自觉地说成了“买审批”,比如“买个批文”,“买个证照”,“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似乎成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潜规则”。

    权力“寻租”,隐藏在送礼“漩涡”中的黑手 

    新华网友:送礼有时是被迫无奈的,谁愿意送礼,谁和自己钱有仇,灰色成本最终还不是由百姓买单?加强制度约束,领导干部应带头廉洁自律,斩断腐败源头。

    新华网友: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由于办事程序不透明,老百姓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不清楚,给审批人以可乘之机,“索拿卡要”现象就应运而生,客观上造就了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实中,一些拥有审批权的机关和领导把手中的审批权作为权力“寻租”的一个手段。与此相对应,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取得行政许可,就四处找人、托关系、给好处费。

    网友来自58.242.189.*:气愤!对于这些贪官就应该狠狠地收拾,怎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仅会伤害民心,还给党的威信抹黑!只要是收了钱,无论多少都应该撤职!别让他们觉得受贿的成本很低,少收一点不会有事,这样你收一点,他收一点,企业如何生存下去?

    公平执法、政务公开是良方

    新华网友: 公平执法、文明执法、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是每个基层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也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必由之路。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够不够,服务态度好不好,是否有办事拖沓、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的情况,百姓心里的那杆秤最有数。

    网友来自123.153.0.*: 去年,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表明中央加大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但送礼日记却从另一个方面暴露出,反腐败在基层仍有盲点,对已经发现利用职务便利捞取个人私利的情况需严惩。政务公开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措施要落实在行动上,千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让贪官存有侥幸心理。

    流星的泪: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但这礼也要分场合、分情况,明明通过正常渠道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啥偏要走后门?曝光只是手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才是目的,决不能助长这股歪风邪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的消息说,因为内讧而举报的送礼者现在处境很窘迫:去政府机关办事,被工作人员当场轰出大门。娄底市有官员称,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办事就是要送礼,送礼无法回避。送礼者或曰举报者自叹自己被当成了瘟神,被故意找别扭。这个结局,是送礼者的出局,收礼者的的出局,还是“潜规则”的出局?抑或是谁都没有出局?

             选稿:马韵筠  来源:东方网  作者:奚旭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企业“送礼日记”网上曝光 合伙人被枪指头(1)
2008-08-02 07:53:34 中国青年报 查看评论
 

             2007年年底,一份长达数百条的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请客送礼日记》在网络上曝光,湖南娄底涟源市这家烟花爆竹销售公司8个月内的每日送礼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
           送礼日记引起了湖南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许云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等领导相继对该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彻查此案,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008年4月,娄底市纪委调查已经明朗,送礼日记基本属实,共查出38名存在问题的涉案人员。然而,在纪委对“送礼日记”案查处告一段落后,而当地的社会环境变化仍令被逼成为举报者的湘涟公司农民股东们心头暗淡。
    
    “一个很大的网,罩在我们头上。”举报人周迪凡说,送礼日记公布之后,他们迎来了一片埋怨、指责。大部分股东投资的钱都是向亲朋好友借的,如今陷入僵局,将来如何在当地发展成为一个大难题。
    
    “送礼日记公布了,周迪轩也抓了,但实际上除了周迪轩夫妇,其他人并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周迪轩也可能不被指控行贿罪。”股东们说,他们现在最期待的是公司重新启动,以挽回损失,恢复市场秩序。
       送礼——欲罢不能
    
    今年6~7月间,“送礼日记”的记录者——周迪凡和毛石坚数次来长沙上访申告,处境日趋窘迫。
    
    在涟源入城口的湘涟公司办事处,是他们及其他几个股东新租下的三个门面。门面内空空如也,即便始终关着门,新装修的烟花柜台上也已积了一层灰尘。
    
    “原来想在这里重新把公司正常运转起来,但是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周迪轩由于湘涟公司所有公章、手续都掌握在他的嫂子——陈爱民手中,而陈爱民案也已移交司法程序,公章等物在警方和检察院手中,湘涟公司停止了运转。“湘涟公司本有300多个网点,一年利润可超过200万,如今,停止运转,损失惨重。”
    
    毛石坚原来在荷塘镇有一个小门市部,兼营一些烟花零售。2004年11月时,涟源市只有日杂公司拥有烟花鞭炮经营许可权。由于本镇烟花批发点给的价只有3%利润,而隔壁镇则有10%,毛石坚到隔壁镇进了3000多元的货,但是,这批货立即被警方扣押。
    
    刚好,此时周迪凡在毛家做客,毛石坚便问他有没有熟人可以找治安大队要回这批烟花爆竹。周迪凡的哥哥周迪轩是司法局干部,于是,他委托哥哥去找公安局领导,一番请客送礼之后,货要了回来。
    
    经此一役,毛石坚确定了一个新目标——获得一个不受日杂公司限制的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
    
    恰好这一年,烟花爆竹转由安监局管理,可以开始办理销售证件。周迪轩首先对毛石坚说:你准备两三万,我可以帮你把批发部批下来。周的条件是:不入股,担任这个批发部法律顾问,一年2.4万元法律顾问费。
    
    2005年2月1日,周迪轩打来电话,要毛石坚带上1.5万元和周迪凡一起去城区找他。拿到钱后,周迪轩将钱分装入5个红包,一个5000元,一个4000元的红包,还有3个2000元的红包。其中在蓝天酒家送涟源市安监局的一名局长5000元,送安监局的一股长4000元,其他3个2000元的红包给其他一些周迪凡和毛石坚不知道姓名的领导干部。
    
    从这一天开始,送礼不断,红包不断。周迪轩负责找各个相关部门领导干部请客送礼,周迪凡和毛石坚两人则干脆住进了周迪轩家,当周迪轩去跑关系需要钱的时候,就让他们俩去取钱。“我们两人睡一张床,一直住到7月份。”
    
    从事后纪录来看,基本上每一天都有送礼,其中一个月只有4天没有送礼纪录。仅仅是两人提供给记者的日记上,就至少有105次送礼纪录。
    
    刚开始计划两三万元就能办下证来,后来变成要五六万元,最后变成三四十万元。毛石坚说,当时他和周迪凡都是欲罢不能。
    
    为了方便今后计算,他们拿出一个本子,周迪凡出的钱由毛石坚签字认可,毛石坚出的钱由周迪凡签字认可,而记账者则是中间人周迪轩。另外,周迪凡和毛石坚都各自记了一本花费账,以做将来计算合伙投资的运营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一本空前详实的“送礼日记”形成了。
    
    “鲸”吞
    
    2005年3月15日,烟花爆竹批发部的经营许可证办了下来,3月18日,营业执照也办了下来。
    
    此时,毛石坚送礼日记上的花费已经达到19万元,而周迪凡也接近8万元。
    
    批发部法人代表为周迪凡,股东三人:周迪凡和毛石坚各占37.5%股份,而周迪轩妻子陈爱民则以监事的名义占有25%股份。陈爱民这份股为空股。
    
    注册成为一个公司成为新的目标,新的一轮送礼又开始了。
    
    2005年4月28日,批发部升级注册成为湘涟烟花爆竹销售有限公司,拥有涟源市仅有的两个经营许可证之一。据毛石坚纪录,这一番运作使得他的请客送礼花费达到41万元,而周迪凡也超过10万元,两人为此投入52万元。这些钱大多来自各自亲戚。
    
    新公司成立虽然花费巨大,但全部花费都在请客送礼上。在人员工资、货仓、办公设施上没有投入。
    
    请客送礼效果显著:根据涟源市工商局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湘涟公司成立日期是2005年4月28日,但是,在娄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发的湘涟公司《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上,却注明2005年3月16日核发,也就是说,公司尚未成立,就已经得到了安监部门的《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
    
    最重要的变化在于新公司登记的股权结构:注册资金80万元,其中陈爱民28万元,周迪凡26万元,毛石坚26万元。陈爱民成了董事长。周迪凡失去了法人代表的位置。
    
    毛石坚和周迪凡向周迪轩表达了不满:钱都是我们俩出的,陈爱民只是空股,怎么反而成了大股东,进而当了董事长,控制了公司?“但是周迪轩说陈爱民股金必须比我俩多两万,否则这个公司我俩就别想要了。”周迪凡说,虽然自己是周迪轩亲弟弟,但是周迪轩也毫不客气,“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这个行业这么赚钱,后来跑多了发现前景非常好,经营好的话,一天赚一万元也是正常的,利润空间巨大,他就变了。”
    
    周迪凡认为,他和毛石坚之所以受制于周迪轩,是因为他俩是农民,没什么官场熟人,而每次请客送礼都是周迪轩出面。因此,虽然花的钱是他俩的,但关系都变成了周迪轩的关系。
    
    周迪轩夫妇彻底把持了湘涟公司。
    
    在送礼日记曝光之后,警方委托娄底市世纪龙司法鉴定所对该公司进行了司法鉴定,2008年3月19日,其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上说:“陈爱民担任法人代表,其夫周迪轩担任法律顾问并深入插手公司经营,其女周鸿名义上担任公司会计,但实际主要是陈爱民履行会计职能,会计水平低下,错漏百出,形成了一个把持公司经营及财务的一股独大的局面,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湘涟公司似乎成了周迪轩的杰作。根据股东记载,2005年9月30日开业那天,周迪轩夫妇大摆排场,花去资金近10万,给各路领导发放红包。此外,周迪轩的亲属也纷纷赶来看热闹,每人得到红包200元。
    
    周迪轩以前在司法局工作,而陈爱民在文化局工作,夫妇俩对烟花爆竹行业以及企业经营都缺乏经验,在他们的掌控下,公司经营陷入混乱和困顿。
    
    周迪轩的主要对策是以公司前景吸收新的投资,据司法鉴定称,他至少收取了廖子求、周建明、刘省娥等8人207万元以上的投资款,而这些股东都没有进行注册,成为非法定股东。同时,陈爱民收取各鞭炮厂家质保金以及大笔的各配送网点押金。但是,这些钱并没有完全用于公司正常经营,而是陆续支付与公司经营不相适应的非正常业务费用开支,最终使得湘涟公司出现严重的账面亏损。
    
    承包者和新送礼者周建明
    
    这个时候,周建明以一个“数字监控”者的身份出现了。周迪轩原来在周建明所在的茅塘镇担任过团委书记,周建明至今仍称他为“周书记”。
    
    “刚开始我也知道公司混乱,但是公司的前景确实太好了。”周建明对记者说,最初周迪轩劝说他投资时,他很犹豫,但是周迪轩当着各股东面对他说:你周建明是个搞企业的人才,可以把我们公司经营红火,进来以后公司经营全依你的想法,进行数字监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明是个农民,但曾经经营过一个乡镇小企业,他在茅塘镇开了3个门面,同时经营一家幼儿园,有所积累。
    
    2006年5月,周建明凑了30万元入股,具有了“董秘”身份;2006年12月,他与陈爱民签订合同,承包5年经营权,交了30万元押金。
    
    但是,这个合同实际执行只有不到一个月。“实际上我真正承包期也就十几天,这些天都是赢利的。”周建明说:“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圈套上的一点肉。”
    
    周建明首先需要的是一张运输许可证,但去公安局办烟花爆竹运输证十几次都办不下来——陈爱民卡住了公章且打了反招呼。
    
    周建明找到了上一级的娄底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碰见一刘姓支队长,得到回复:只要是合法承包者,就可以办运输手续,而且不要花什么费用,更不要请客送礼。这名支队长甚至还专门为此事为他们组织召开股东大会,试图解决根本问题。但是,由于陈爱民、周迪轩拒不参加,也不提供公章,运输手续仍然没有办成。
    
    周迪轩、陈爱民显然是有目的的。果然,2007年2月7日,琏源市公安局宣布将周建明拘留10天,原因就是“非法运输”。
    
    由于拘留期限最后一天就是大年初一,“为了提早一天出来团圆过年,周迪轩夫妇要走了我4万多元走关系。”
    
    这一次拘留,同时还使一大批花炮被没收,损失接近20万元。周建明陷入困境。
    
    周建明承包后也被周迪轩卷入送礼浪潮。周建明也给记者提供了一份经营过程中的送礼纪录,仅在2007年2月、3月湘涟公司申请从B级公司升级到A级公司期间,就有如下数字:2007年2月20日5000元、2月26日4.6万元,3月1日4万元、3月5日3.2万元、3月15日6万元,共计22.8万元交给周迪轩用于给领导们送礼。在承包合同中也注明:“与职能部门协调关系承包人可以一同前往,所有费用由承包人承当。”
    
    “他这个人长期和幼儿园小朋友打交道,很老实,他总觉得自己倾心付出,终能感动周迪轩夫妇。”周迪凡和毛石坚评价说。正因为如此,即便不断遇到故意设置的障碍,周建明仍然继续投入。
    
    在短暂的承包期里,周建明陆续投入了200余万元,负债累累,陷入绝境,最后只好写了一封信给各位股东:“只怪我搞好公司的愿望太强烈了,公司里有太多埋伏好的定时炸弹,否则,我不会这般难看,这般流浪。”
    
    从拘留所出来后不久,周建明的承包经营权就有名无实了。周迪轩夫妇重新拿走了经营权。
    
    枪逼周建明
    
    2007年6月12日、13日,陈爱民和周迪轩多次打电话给周建明,要他务必带上入股收据和周迪轩给他出具的收据,于6月14日早上8点到他家开股东大会,算清承包期间的账目。
    
    周建明信以为真。当他赶到周迪轩家时,发现其他股东一个没来,只有周迪轩召集的5个烟花爆竹稽查人员站在门外。
    
    周建明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终身难忘。
    
    到三楼核对数据后,陈爱民把周建明带来的一些重要票据放在一边,用资料带装好,其他票据仍放在周带来的塑料袋里。
    
    午饭后,周建明拿起票据袋,转身想走。陈爱民一把抓住袋子:不要带走,他们在告我们两个人的状了,你带走票据会吃大亏的,送礼你也是一样犯错误。
    
    周建明说:“那你开一个临时总收据给我。”陈爱民口气变硬:“不要开,你明天把剩下那张带来,我一起开正式票给你。”
    
    周建明一看不对:“你们今天难道是个骗局吗!”
    
    此时,在外面守候的3个稽查队员和周迪轩冲了进来,陈爱民见状大喊:周建明打我!
    
    周迪轩当即说:“周建明这个家伙不听话,让我来收拾他!”他随手关上门,一手抓住周建明脖子,对陈爱民说:“帮我拿过来!”
    
    陈爱民立即从卧室里拿出一支手枪递给周迪轩,周迪轩接枪后取下枪套,枪口顶在周建明太阳穴上:“你不听话,搞掉你的命!”周建明心一慌,拿票据袋的手不由得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民趁机抢走袋子,将周建明推出门外。
    
    “逃命要紧,我也不敢要那袋子了。我跑到楼下,还听到周迪轩在喊:"三伢子,那个把戏如果到下面闹事,就给我打死!"”
    
    这一天后,周建明彻底离开湘涟公司
    
    “送礼日记”曝光后,专案组成立,办案人员从周迪轩家搜出手枪,并找到部分票据。在专案组安排下,周建明一连4天在娄底市人民检察院与周迪轩逐一对质。在办案人员面前,周迪轩和周建明重演了当时枪逼周建明的现场姿势。
    
    至少36名干部收钱受礼
    
    2007年11月,娄底市纪委接到省纪委发出的督办函后,安排涟源市纪委初查。11月29日上午,娄底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和生到涟源进行督办。
    
    娄底市纪委常委、“送礼日记”专案办案组长邓开如向媒体介绍说,娄底、涟源两级纪委抽调了20多人,具体负责案件查办工作
    
    “税务、工商、公安部门都抽调了业务骨干参与了办案,实际办案人员远远不只20多人。”邓开如说:“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多省市领导同时对一个案件如此高度重视了,这个案件涉案金额不大,但影响非常恶劣。”
    
    已经披露的“送礼日记”有105条,涉及到税务、工商、安监、公安等多个部门。娄底市纪委认为,此案涉及的人数众多,而单个对象收受的钱物数目不大,因此办案原则为“严肃处理少数人、教育多数人”。
    
    2007年12月初,娄底市纪委向相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送礼日记”上涉及的相关单位涉案人员自查自纠,明确:5日内主动向专案组说明情况,退交收受钱物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理。
    
    12月15日,办案人员基本掌握了所涉及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纪问题。
    
    12月17日,娄底市纪委常委会决定,再次给涉案的36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4天自查自纠的时间。办案人员介绍说,在这一规定时间内,多数涉案人员先后向专案组作出了说明,主动上交违纪款共计42770元。但是仍有少数涉案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而陈爱民也到北京找多个部门上访,称没有行贿送礼。
    
    为此,专案组从12月21日开始,集中精干力量,对娄底市和涟源市涉案人员调查谈话。收受钱物数量较大的娄底市安监局副局长童国辉,安监一科科长王主安、娄底市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袁兴国、琏源市安监局局长戴新年、副局长李雄奇、培训股股长曾宜华等受到了撤职、降级、开除党籍、留党察看等处分。
    
    另有30名收受礼金礼物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娄底市纪委认为,由于涉案金额小,收受礼金礼物在1000元至7000元之间,又在自查自纠期间主动清退了收受钱物,不予立案,分别进行诫勉谈话。其中,安监系统9人、国税系统9人,工商系统6人,公安系统4人,其他2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娄底市纪委查明周迪凡、毛石坚至少出资30多万元给周迪轩向有关部门请客送礼,但由于目前查明的干部收受金额为18万余元,这一数字尚未达到法人行贿20万元的立案标准,这一“送礼”案很可能最终与行贿罪无关。
    
    举报人的将来
    
    调查结束后,周迪凡等人的生意依然陷于停顿。更让他们惶惑的是案件的进展。他们认为陈爱民和周迪轩侵占公司财产、诈骗股东资金、行贿和持枪抢夺等罪名没有一个得到办案机关的落实。
    
    让举报者不寒而栗的是,涟源市某局局长案后曾对股东们说:“现如今办事就是要送礼的,周迪轩、陈爱民出来后会和你们算总账的。”
    
    周迪凡和律师在去某局办事时,被工作人员当场轰出去了。
    
    “报复太明显了,很多故意找别扭的。而且,我们去找他们,他们都把我们当瘟神,避而不见。他们现在确实不收我们红包礼金了,但是事情也难办了。”周迪凡说。
    
    “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送礼无法回避。”娄底市一名干部说,送礼日记公布的隐性影响将持续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企“送礼日记”网上曝光
 
www.xawb.com 2008-08-03 10:04:53 西安晚报
 
 

日记本上的送礼记录,从中可以读到民营企业在各种困扰中求生的状态。

在湘涟公司仓库前的毛石坚和周迪凡。

  新闻眼

  2004年年底,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农民毛石坚、周迪凡看准县域烟花爆竹市场,准备合伙开办一家烟花爆竹销售批发部。

  为了打通各方面环节,获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许可,他们决定通过周迪凡的哥哥——司法局干部周迪轩出面协调关系。从2005年2月份到2005年9月份,他们一直记着请客送礼日记,仅办证前期的请客送礼,他们就花费30多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7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望东方周刊》最近刊出了“一家民营小企业的送礼日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说:“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又何必大惊小怪?”有的说:“一本送礼日记,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有的说:“这算不上什么新闻,现在只要你办事,就得给有关人员去送礼。”有的说:“这很正常,如果不送礼,他们就天天会来找茬。”有的说:“这就是当今基层社会的真实缩影,我深有体会。”有的说:“这就是中国的经商投资环境,全国都一样。”当然,这些都是部分网友的个人观点,未必全都准确。但这本送礼日记所透视出的腐败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对于这本日记,2007年11月29日的《燕赵都市报》作了全文转载。其中讲的是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的两位农民,准备合股开办一家烟花爆竹销售批发部。由于烟花鞭炮销售属于特种行业,必须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许可。为了打通环节办下许可证,他们决定展开“公关”。并找到涟源市某局一个姓梁的干部,让他从中协调关系。接着,在梁某的“点拨”和直接“索要”下,连续三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请客和送礼。日记本中的整个3月份,只有4天没有请客送礼的记录。企业还没有正式开张,请客送礼就花费了30多万元。在这本送礼日记中,从2005年的2月1日到9月25日,清清楚楚地记载着105笔请客和送礼的记录。细看就会发现,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腐败的苗头,正在悄无声息地变化和蔓延。

  一是“大人物”与“小人物”。过去一说腐败,人们就想起那些“一把手”和实权人物。以为只有这些人,才有条件在干部任用、人员安排、工程发包、资金使用等方面搞腐败。岂不知,现在有很多“小人物”,也学会了捞好处。有好处就办,没好处就不办或者慢办。只要你从我的门前过,就得留下“买路钱”。

  二是“个别性”与“群体性”。在涟源市两位农民的送礼记录中,记载最多的就是送红包的过程。有时一次包5个红包,也有时一次包8个红包。虽然红包内钱数不等,多则几千元,少则几百元,但每次都是同时递送给几个人。酒足饭饱之后,被请的大小干部人人有份。收红包者也习以为常,反正你有我有全都有,谁也不会把风声走漏。

  三是“多样性”。据送礼日记中记载,他们送礼不仅送红包,而且还送名烟、名酒、名茶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开销,就是请有关部门的干部到舞厅、浴池等处去搞“娱乐活动”。由请吃、请喝到请玩、请游,由送烟、送酒、送钱到送古董、送股票、送廉价房产,这也是新时期腐败发展的新花样。

  四是“直接”与“中介”。不少人以为,要送礼,就必须有关系。如果上边没关系,自己想送也送不出去。于是,就滋生出一种“送礼中介人”。他们虽然自己手中没有权力,但却可以在想办事的人和有权力的人中间牵线搭桥。送礼日记中那个姓梁的干部,就是这样一种人。两个农民几乎每次请客送礼,都是经他之手。这些人非常了解送礼办事的门路和行情。一边鼓动办事者送礼,一边怂恿收礼者办事。而他们自己则从中渔利。

  这本“民营小企业的送礼日记”,虽是一个个案,但也是洞悉民情的剪影。再一次提醒我们,形势发展越好,对腐败问题越不能放松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802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414
发表于 2008-8-3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愤!
时隔多年终于回来了!好激动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回帖

328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85
发表于 2008-8-15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憤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4 05:43 , Processed in 0.0551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