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按】2007年年底,一份长达数百条的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请客送礼日记》在网络上曝光,湖南娄底涟源市这家烟花爆竹销售公司8个月内的每日送礼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网友认为,以往觉得民营小企业发展不起来是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看来还忽略了送礼“漩涡”背后隐藏的那只权力“寻租”黑手。
漫画 刘道伟 新华网友: 欲壑难填!有些职能部门就像是寄生虫,凭着“吃、拿、卡、要”肥了自己,却害得有潜力的新生企业苦苦挣扎于摇篮中。 网友来自60.186.188.*: 两个农民为获得一张营业执照,仅找关系就花费30多万元,可谓天价!当地的政府官员如此“人性化”,该收礼时就收礼,该发火时就发火,该出手时就出手,真让人闻而生畏。 网友来自221.6.76.*:如此恶劣的环境,谁还敢去那里投资?有些地方,人们公开把办理行政审批,自觉不自觉地说成了“买审批”,比如“买个批文”,“买个证照”,“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似乎成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潜规则”。 权力“寻租”,隐藏在送礼“漩涡”中的黑手 新华网友:送礼有时是被迫无奈的,谁愿意送礼,谁和自己钱有仇,灰色成本最终还不是由百姓买单?加强制度约束,领导干部应带头廉洁自律,斩断腐败源头。 新华网友: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由于办事程序不透明,老百姓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不清楚,给审批人以可乘之机,“索拿卡要”现象就应运而生,客观上造就了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实中,一些拥有审批权的机关和领导把手中的审批权作为权力“寻租”的一个手段。与此相对应,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取得行政许可,就四处找人、托关系、给好处费。 网友来自58.242.189.*:气愤!对于这些贪官就应该狠狠地收拾,怎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仅会伤害民心,还给党的威信抹黑!只要是收了钱,无论多少都应该撤职!别让他们觉得受贿的成本很低,少收一点不会有事,这样你收一点,他收一点,企业如何生存下去? 公平执法、政务公开是良方 新华网友: 公平执法、文明执法、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是每个基层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也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必由之路。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够不够,服务态度好不好,是否有办事拖沓、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的情况,百姓心里的那杆秤最有数。 网友来自123.153.0.*: 去年,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表明中央加大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但送礼日记却从另一个方面暴露出,反腐败在基层仍有盲点,对已经发现利用职务便利捞取个人私利的情况需严惩。政务公开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措施要落实在行动上,千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让贪官存有侥幸心理。 流星的泪: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但这礼也要分场合、分情况,明明通过正常渠道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啥偏要走后门?曝光只是手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才是目的,决不能助长这股歪风邪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