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7|回复: 0

秦岭57岁村民写出登山日记 浓缩这些年来鳌太线驴友穿越史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7-9-25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秦岭57岁村民写出登山日记 浓缩这些年来鳌太线驴友穿越史

 

 

 

老程的名字很特别,让人一下就能记在心里。他叫程秀才,“咱就是个庄稼汉,可没啥文化,比不了秀才。”

“没啥文化”的老程这十余年来可没少写字。家住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的他,至今存放着厚厚一摞笔记本。“上面记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穿越鳌太线的信息。就怕有人登山出危险了,好跟他们家人联系。”

十几年的记录,他记下了鳌太线穿越的发展史。十几年的坚持,他成了众多驴友心中的保护者。

 

美丽的大山 沉重的日记

9月23日,三秦都市报记者来到鳌太线穿越的起点——塘口村。

老程告诉记者,“这个月来穿越鳌太线的人挺多,上山前,有的人在我这里登记了信息,有的没登记,具体有多少人上山,人数没办法算。”

老程拿出一个本子,“这是9月份登记的,你看看,大约有200多人吧。”记者数了数,每页15人,一共有16页。

这本记录册,老程叫它“登山日记”。“其实也不算是日记,就是登记的个人信息、大概路线、家属电话等等,不过意义和日记一样,它能直观反映出穿越鳌太线的信息。有时候家属来找人,到我这里一打听,就知道人进山前的情况。”

老程告诉记者,他登记这些信息已经有10余年。“以前很多人不知道这条线路,这几年开始人特别多,从笔记本到现在专门制作的登记册,有十几本了。”

看着村外的大山,老程很感慨,“多美的山,多么沉重的记录

 

救援一天500元 拿着心里不痛快

老程今年57岁。在塘口村,他和一帮乡党组成了一支民间的救援队伍。“其实我们和专业救援队不太一样。我们都是从小在这大山里长大的,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

他告诉记者,大多数救援都是家属在当地警方报了警,民警联系他们,他们当向导和民警一起去救人。“路我们熟,别看我们年龄都不小了,爬山他们比不过我们。”

今年58岁的李公宪皮肤黝黑。说起鳌太线上的救援,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去找人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

有时候他也做向导和背夫,有时候也去寻人。虽然有钱挣,但是心情不一样。“我们是山民,去挣驴友的钱,那就是个辛苦费,但是救援不一样。”

“说实在话,我们最愿意挣的是前两种钱,驴友玩开心了,也没出危险,皆大欢喜。最后一种钱,那是事故,我们拿着也心里也不痛快。”

李公宪说,去年有一次一位驴友家属找来,他们进山找了三天还是一无所获,家属给他们劳务费的时候,“拿着钱心里感觉很沉重。”

老程告诉记者,目前塘口村大约有三十多位村民做这个。“我们这一拨毕竟年龄大了,有人摔伤了,我们找到后抬下山都费劲,年轻后生们现在更受欢迎,当个背夫也更有劲,走得更快。”

老程还在坚持记着他的“日记”。“有不少年轻人登山,我都邀请他们在我家里住一晚上,看见缺少装备的、不知道路的,我也会劝阻他们。咱是大山的孩子,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在山里出危险。”

“希望这些登记的驴友们都平平安安的,更希望所有人爱护大山,敬畏大山。”合上本子,老程一声叹息。

http://www.sxdaily.com.cn/n/2017/0925/c324-6265059.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9-25 12:20:20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11-24 14:27 , Processed in 0.0510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