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美丽大脚

[图游] 2016春节浙南、闽北古廊桥游记

[复制链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水长桥

 

      初三下午五点飘过百山祖风景区大门,东坑村的农家乐超多,但我们仍按原计划赶往黄水长桥黄水村。傍晚六点半进村,路灯数盏,灯光微暗。广播喇叭声音宏亮,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响彻全村。果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长桥就在村的尽头,暮色中,儿子走上长桥,打开了桥灯,透着微光,隐隐的长桥卧溪长不见桥尾,森森的古树耸立高不见树顶。尽管天阴雨聚,但次日清晨守得云开见日出的长桥美景,却是此行最大的靓点。

 

     没想到村里这样的泠清,少了些过年的气氛。于是急急地寻住处。也巧,敲开的竟是村长的家门。说明来意,安排我们住进他家的仓库二楼。好歹有地歇息了。。。晚餐和村长一家就着火锅,吃了当地的特色年糕面。村长说这猪肉你们是吃不到的,山里放养的。可惜不吃肉的我没有这等福气,只听说这味道果然是与众不同。。。餐后拼床的、打地铺的、烧热水泡脚的,乱忙一阵,9:30广播喇叭停播后,四下里寂静无声,山里的夜寒气逼人,裹紧了睡袋,枕着潺潺溪水,一觉到天明

 

 

 

    黄水长桥,位于百山祖镇黄水村,为南北走向,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迁建于现址,全长54.9米,净跨17.45米,有廊屋21间,是全国现存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该桥建在状如两犬的山峰之间,长长的廊屋像铁链一样“拴住”了左右山峦,形成“双犬看门”的布局。其引桥部分占了全桥的2/3,这种结构的拱廊桥极为罕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因建黄水水电站,古建筑队费时四个月,把古桥一块块分拆、编号调换破损的木构件,加垫桥基,使桥体整体抬高1.7米。如今看到的便是号称庆元最美廊桥了。

 

2016-02-10_16-31-26_58c3c9.jpg
2016-02-11_07-53-44_59480a.jpg
2016-02-11_07-58-56_4d7742.jpg
2016-02-11_07-51-54_548add.jpg
2016-02-11_08-01-18_5b5566.jpg
2016-02-11_07-59-48_71e7ca.jpg
2016-02-11_08-18-06_6fb0d2.jpg
2016-02-11_08-02-38_5a652e.jpg

 

 

    与喧闹的月山村不同,黄水长桥的这份安宁让人回味无穷。黄水村北接景宁。古时官道穿村而过,目前全村仅剩十余户50来口人。乡村的衰败是迟早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20 17:06:4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420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3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3-22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4  初四

 

    雨过天晴,放眼晨光中的长桥,山上云卷云舒,山下时暗时明。过耳的凉风卷起松尖细露,只听得噗噗一地细碎之声。

 

2016-02-11_08-13-04_3841e6.jpg

2016-02-11_08-04-34_522f51.jpg
2016-02-11_08-04-30_58cf38.jpg
2016-02-11_08-09-28_46b869.jpg
2016-02-11_08-11-44_5591ba.jpg
2016-02-11_08-15-14_59e437.jpg
2016-02-11_08-18-56_62b177.jpg
2016-02-11_08-20-02_569e86.jpg
2016-02-11_08-33-34_37d851.jpg

 

 

 

     百山祖为浙江之脊,莽林翠松,巍巍绵绵,坐落着海拔1921米的浙江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856米的第二高峰百山祖,周围还簇拥着20多座海拔超过1500米的重峦叠嶂被喻为浙江最美生态景观带。9:00整村村通巴士也进村了,我们一路沿山而下,一个半小时后抵达庆元松源镇大济古村双门桥。

 

    后溪--合湖古道穿长桥而过,途经“金丝岱村水口古树群”。可惜时间就这么多,只有听闻而放弃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20 17:07:4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7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64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3-24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桥乡行真是巧心思,路线、风景一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济古村双门桥

 

      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双门桥据说是中国最早的虹桥。据大济吴氏族谱记载,双门桥始建时间应早于公元1024年。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的发祥地)出现的虹桥还要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但仍存争议史料上说原名临清桥,1024年、1034年,该村吴榖、吴毂兄弟俩先后得中进士及第建廊桥以纪盛事,后称双门顺便提一句元旦时寻访修水双井进士村,一门黄氏在宋朝出了48个进士,贡献了黄庭坚这样的人物,真不知要修多少座桥呢!

 

 

2016-02-11_11-36-58_49373c.jpg
 

2016-02-11_10-48-12_41e347.jpg

 

2016-02-11_10-49-00_62153a.jpg

2016-02-11_10-49-16_5f6671.jpg

2016-02-11_10-49-48_467b7a.jpg

 

2016-02-11_10-57-20_5790b9.jpg

2016-02-11_10-54-56_51e350.jpg

2016-02-11_11-04-22_57b25e.jpg

 

2016-02-11_11-07-08_639425.jpg
2016-02-11_11-07-16_6c8855.jpg
2016-02-11_11-22-30_54bb39.jpg
2016-02-11_11-13-24_59fbe5.jpg
2016-02-11_11-14-48_49e6ed.jpg
2016-02-11_11-15-46_483199.jpg
2016-02-11_11-17-50_4b7f4b.jpg
2016-02-11_11-19-12_4b7361.jpg
2016-02-11_11-21-24_4924a7.jpg
2016-02-11_11-21-58_4c6c73.jpg
2016-02-11_11-24-18_3e54d8.jpg
2016-02-11_10-44-08_44f4b2.jpg
2016-02-11_11-21-36_3ea1c0.jpg
2016-02-11_11-29-54_61dc24.jpg

 

 

    在大济穿街走小巷误了些时间,庆元城里还有一座著名的廊桥博物馆来不急参观。按计划这应该是浙江的最后一站。之后就一路向西抵江西的河口古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20 17:08: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196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2665
发表于 2016-4-6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稀饭这纪实风格 涨姿势 感谢分享 收藏了 有机会去看看
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平安好运在2016-3-24 10:41:00的发言:
楼主这桥乡行真是巧心思,路线、风景一绝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享是快乐的。

 

此行也有遗憾之处。错过寿宁小九寨之称的杨梅洲古桥,著名的闽浙古道,闽味十足的西浦古村。。。若再有机会,从景宁一路南下,正好把这几处一网打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4-8 9:46: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羊羊修修在2016-4-6 15:39:00的发言:
稀饭这纪实风格 涨姿势 感谢分享 收藏了 有机会去看看

 

 

古桥之韵 ,人文之旅,的确值得用心去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河口古镇

 

    辞别千山百溪的庆元,穿福建武夷山市,经江西武夷镇抵铅山河口。单说风景,古镇信江两岸丹霞地貌曾让徐霞客惊呼停船而寻访。而其丰厚的人文历史,著书立传不为过。。。

 

    铅山建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因盛产铅而得名。在水运时代,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古镇作为八省通衢之地,以纸张、茶叶集散而繁华百业,而一河之隔的石塘古镇则以比宣纸还贵重的铅山连史纸而闻名。

 

    明清时期铅山镇、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同为江西四大名镇。

 

    去铅山河口前先绕道石塘。不过当地人却说这里是一口苦塘!无意中品尝熬笋这一美食,为其点个大大的赞。念念不忘,在淘宝上寻得,六元一包,一口气买了三十袋。户外时粥+笋+馒头绝配。


2016-02-11_16-33-34_3b046a.jpg
2016-02-11_16-34-42_469aff.jpg
2016-02-11_16-34-50_4f6e3e.jpg
2016-02-11_16-31-18_44d5d9.jpg
2016-02-11_16-44-40_4af8c3.jpg
2016-02-11_16-23-28_44344b.jpg
2016-02-11_16-20-20_45306a.jpg

 

  2016-02-12_07-39-34_4aedc0.jpg

2016-02-12_07-39-28_4961b9.jpg

2016-02-12_07-39-20_4aeb9a.jpg

 

          河口因万里茶道而再次展现古镇风韵。沿信江而建的大道相当繁华。从九狮大桥望对岸,一座巨型“辛弃疾”的雕塑背靠信江屹立在山顶。石像比山体还要高大,感觉有点头重脚轻,好担心被风吹倒在江里。唉。。。通过网上预定的标间却因价格普涨而被取消。最后总算找到间实惠的旅店。不曾想第二天才发现从店门步行十分钟就到古巷。 

 

    引一段网友的论点:辛弃疾不是江西人,而是山东人。他第二次被贬谪后在铅山的瓢泉做了他的第二座庄园,在那里呆了8年。第一次贬谪的时间更长,在上饶的带湖的庄园中呆了10年。也就是说他仅仅在上饶地区就闲居了18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18:41: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5  初五

    

   万事始于早。步行古街,游客稀少。长长的巷子一早就有清洁工水扫青石整洁如新,家家门前红艳的灯笼衬着红底黑字的对联沿街而悬,窄窄地过道搭桥穿巷通向信江,江边码头旁大小不一的泉水池,洗涮的妇人来来往往,这“九弄十三街”喜庆气氛不言而喻。以著名的金利合药店(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其建筑风格融中西合壁之作)为起点的二堡街,集各类商铺融为一体。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村有一块“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的纪念碑,据【崇安县志】中记载:“在康熙19年(公元1680年)间,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300余艘,转运不绝”。 只是这古村门票60元,网上谈兵,忽略而过。

 

   引自网论: 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是江西铅山县.
 

  红茶发源于铅山县武夷山镇桐木关为中心的篁村、西坑、中村、天柱山乡高际岭和福建省武夷山市三港、星村一带,后传到修水漫江、浮梁县及安徽省的东至、祁门。江西先有“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又称祁红),是中国三大红茶。

 

 新中国成立后,为推动我国茶叶的发展,1954年,周恩来总理亲批在铅山、浮梁、杭州建立三大国营茶场。铅山河口茶场是我省最早的国营茶场,1956年已开辟茶园3700余亩,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制出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系列,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1958年原场长金尔镇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千人群英会,还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营河口茶场日渐衰落并最终停止生产。

 

 2003年,福建省武夷山市抢先恢复了“正山小种”的生产,并于当年申报了原产地保护。因此,与三港、星村山水相连的铅山县篁村、西坑、桐木关一带,只能遗憾地与“正山小种”原产地的称呼失之交臂。2009年,武夷山市又成功注册“正山小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铅山生产的红茶,只能被业界称为“外山小种”,高山上那些种植400多年的老茶树,也只好被迫“改姓”了。

 

 2010年,铅山县已整理出河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并纳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02-12_07-22-56_42b639.jpg

 

 

铅山烫粉,相当于武汉的热干面。。。过早必不可少。


2016-02-12_07-27-56_3d4783.jpg

2016-02-12_07-29-10_373b7c.jpg

2016-02-12_07-36-32_5adcbf.jpg

2016-02-12_07-40-24_3b413f.jpg

2016-02-12_07-48-26_4794ce.jpg

2016-02-12_08-52-32_2c2f10.jpg

2016-02-12_08-58-44_47edfb.jpg

2016-02-12_07-51-34_545796.jpg
2016-02-12_07-50-04_4f8837.jpg
2016-02-12_07-51-12_4dcae3.jpg
2016-02-12_07-54-44_577a65.jpg
2016-02-12_07-56-24_4455d4.jpg
2016-02-12_07-57-24_497aa2.jpg
2016-02-12_07-57-30_57fac3.jpg
2016-02-12_07-57-44_5c77fc.jpg
2016-02-12_08-00-26_5d1a61.jpg
2016-02-12_08-00-36_5660a6.jpg
2016-02-12_08-01-14_53645f.jpg
2016-02-12_08-04-06_5384a4.jpg
2016-02-12_08-04-22_481b6e.jpg
2016-02-12_08-06-12_3e4007.jpg
2016-02-12_08-09-16_5a920a.jpg
2016-02-12_08-09-22_4d5d66.jpg
2016-02-12_08-09-28_59840b.jpg
2016-02-12_08-09-42_55a2ae.jpg
2016-02-12_08-09-50_5439cb.jpg
2016-02-12_08-10-56_4b8497.jpg
2016-02-12_08-12-40_58054d.jpg
2016-02-12_08-14-32_3f3ff6.jpg
2016-02-12_08-15-50_4f5159.jpg

2016-02-12_08-14-58_4d9265.jpg
2016-02-12_08-14-54_499ee6.jpg
2016-02-12_08-15-08_56b05e.jpg
2016-02-12_08-15-10_560040.jpg
2016-02-12_08-15-22_4f953b.jpg
2016-02-12_08-15-38_56c811.jpg
2016-02-12_08-26-10_54a393.jpg
2016-02-12_08-32-20_538e1e.jpg

2016-02-12_08-35-48_485ee8.jpg
2016-02-12_08-42-24_2edf95.jpg
2016-02-12_08-45-10_41f25c.jpg
2016-02-12_08-47-10_3ee7a7.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20 17:09: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4-14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内涵的游程。 270g~cda7}39}mfihw1efl.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4-14 19:24: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4-15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好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原上在2016-4-15 9:26:00的发言:
好贴,好景。

 

草哥!一直期待你的新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鹅湖书院
 
    书院背靠鹅湖山麓,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次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书院历经数百年,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留存,是书院实物遗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处。书院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治学之所,与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山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南宋淳熙二年由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江西金溪县人,心学开创者)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哲学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书院门票30一张,也卖连史纸,一刀500元。买了两张半价票,让儿子们进去感受。大伙则闲坐树荫下喝茶、聊天,当日艳阳高照,气温升至25度,着短袖晒着袄子。。。过了约二十分钟,一儿出来传话道:书院的后角门开了,我出来报信,他在小门守着,你们赶紧地进去罢。得喜讯一路小跑赶至后门,另一儿乖坐院内侯着我们,如此又节省出一餐费用。
 
2016-02-12_10-38-40_364799.jpg
2016-02-12_11-39-16_491d29.jpg
2016-02-12_10-41-40_3836e1.jpg
2016-02-12_10-43-14_51f565.jpg
2016-02-12_10-44-38_3b4b45.jpg
2016-02-12_11-32-00_4d1250.jpg
2016-02-12_11-09-06_28ab31.jpg
2016-02-12_11-33-18_4db52d.jpg
2016-02-12_11-34-04_380da8.jpg
2016-02-12_11-35-42_4fed7f.jpg
2016-02-12_11-39-26_4626ff.jpg
2016-02-12_12-08-40_3103b3.jpg
  2016-02-12_11-57-10_493279.jpg
 
2016-02-12_12-09-18_506c5a.jpg
2016-02-12_12-09-38_6909df.jpg
       从书院出,河口上高速,一路车不停人不歇,于晚上七点回家吃了晚饭。五天的奔波路,收获满满却也有遗憾处。错过寿宁小九寨之称的杨梅洲古桥、著名的闽浙古道、闽味十足的西浦古村。下回从丽水景宁南下正好把这几处一网打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23 10:30: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17 21:38 , Processed in 0.47346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