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为各点介绍
1 龙川是坑口村古称,位于绩溪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该村地势独特,风景优美。村前有龙须山高大巍峨,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整个村庄布局呈船型。是胡姓聚族而局的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龙川,山川秀丽,壮观奇伟,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相望,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来,东西南北、山水相连,聚天地之灵,有人文之杰。村头水口有朝笏山鹤立,石境辉映,登临俯瞰,村若龙舟,志赴江海,傍水待发。 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为AAAA级景点也 2、胡宗宪尚书府(胡书记祖居),座落在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中央,被誉为“徽州第一家”,是整个古徽州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同时是古徽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官宦豪宅。占地3000平方米,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经过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胡宗宪尚书府在青山绿水掩映下,熠熠生辉,如诗如画。欧麦嘎,看来祖上风水对后人影响较大,难怪会出红色皇帝。 走进尚书府,就仿佛走进了一座古镇。这里有从善堂、官厅、梅林亭、松公家祠,这里有文昌阁、蒙童馆、轿亭、医馆、小姐楼,这里有佛堂、土地庙、徽州古厨房、外圆内方的胡氏家井,这里还有逍遥斋、徽戏园等娱乐场所以及众多的庭院。 至明嘉靖年间,胡家终于出了个权倾朝野的大官—兵部尚书胡宗宪。知晓胡宗宪的可能不多,而对戚继光可能无人不晓。当年倭寇侵犯我东南沿海,胡宗宪率戚继光等官兵就在东南沿海一代抗击倭寇,后朝廷因胡宗宪抗倭有功,被嘉靖皇帝提拔为兵部尚书。为光宗耀祖,胡宗宪在家乡修建了这座府第,真个府第建筑精巧,布局独特,设计巧妙,尤以“门阙多、马头墙多、古巷多”而著称于世,该府第自胡宗宪至胡永源、胡树铭,及-祖父胡炳衡止,共有十二代人居住在尚书府。-恰好是胡宗宪的第十四代孙,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3、太极湖村为AAAA级景点 在绩溪,耳边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古朴”,当地居民讲的最多的地方是太极湖村。走近太极湖村才感到“藏在深闺人未识”,惊叹这个古镇带给我们的美。 太极湖村,阴阳两极,相拥相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缘溪河呈“S”形绕村南流,和西部村落、东部田野组成天然的“太极”地貌奇观,还有三道徽州绝佳水口“狮象把门、日月当关、龟蛇拦水”,令风水学家惊叹!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巧合又现神奇 “帝王坟”。太极湖村为安徽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诸多古桥、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树、明代吟泉街、大型砖雕门楼群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还保留众多名人故居(徽菜馆业创始人章祥华、作家章衣萍等),地域绝活秋千抬阁,绝奇药王石,是一座徽州古建筑、古文化的活化石。 走进太极湖村,一座高大巍峨的章氏祠堂座落于村的西头。祠堂中有一座明代的蟠龙香亭,圆柱上雕有六条摇摇欲飞的蟠龙,堪称木雕一绝。湖村有一项传统文化:秋千抬阁。秋千为风车形,转轮悬活动转椅,由少女彩旦,着古服,缚坐在椅上,唱徽调,伴以吹奏。抬阁为木棉方箱,四周镂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戏文,用钢筋将演员固定在阁上,不露痕迹,惊险奇观,堪称地域绝活。 太极湖村门楼砖雕堪称徽州之最,每一幅砖雕都是一件稀世珍宝。砖雕数量多,雕刻面积大,有20处之多,最大雕饰面积达4.2平方米;门罩形制丰富,有书卷式、城楼式、垂花柱式等;雕刻技法娴熟,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质感效果,雕刻技艺登峰造极;雕刻内容丰富,物象生动,构图疏密得当,主题突出;太极湖村砖雕门罩时跨300余年,是极为难得的文史资料。因此,太极湖村也誉称“中华门楼第一村”。 村子的东沿口“帝王坟”,墓主为龙川胡氏二十五世祖――宋朝枢密史胡元龙(千二公)。祖墓所在地为来龙山,远处的山峰七姑山就似一尊卧佛,墓顶一棵古槠参天大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浓荫冠盖,虽曾遭雷劈,但仍老而弥坚,有如华盖庇佑着帝王墓,极为壮观。祖墓左右各有一文魁武魁墓守护,风水绝佳。 元朝胡姓郎中悬壶济世,人称“药王”。相传朱元璋身患恶疾,久治不愈,经药王医治,两天后痊愈。朱元璋大喜,赐“龙凤恩永”四字,以感药王对其疗病之德。后人建药王寺,供奉药王,继续行药王生前功德。 村落中最吸引的还是那灰黑鱼鳞瓦、白色马头墙组成的沧桑老屋。站在村落中,脚下踩着是经历了岁月蚀磨的石板,抬头仰望,眼里充满着浓浓绿色,俯身细听,竟可听见涧底淙淙泉声。 这就是太极湖村,山水之间,天地人合,创造了一个和谐大同的社会,人心所向,流连叹息!她在等待着您来寻古、探秘……
4、鄣山大峡谷,地处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位于北纬30°线上的鄣山大峡谷历经亿万年来的孕育和呼唤,今日才显露出与金字塔、百慕大、神农架、黄山等同是这一神秘线上的奇迹。大鄣山是历史上的江南名山,古称“三天子都” “三王山”、“障峰”。春秋时代,吴越以此为界,单体巨石百丈岩就是一块天然的界碑。秦代设立“鄣郡”,以山命名。《山海经》、《祥符经》均有记载。 以“奇、险、秀、旷、绝”闻名于世,有“伟人石、百丈岩、黄山松”等奇特景观,被誉为“华东地区最美的峡谷”景区。 景区主游线傍水蜿蜒约3公里,区内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谷中溪水清澈、清幽纯净,水色随游程而变得色彩斑斓,与峡谷中的万千奇石相映衬,编织了无数的飞瀑龙潭,彩池银帘,沿线分布着黄板滩、毛泽东肖像石、天门中开、雪岩飞瀑、黄山送客松、葫芦潭、百丈岩、佛光等诸多异常美丽而奇特的景观。水绕峡谷流转,曲折跌宕,人在水上踏行,风情万种。壮观、奇妙、优美的各种景观形成了一首节奏和谐、音调美妙的山水奇石协奏曲。 鄣山大峡谷风景区主要有鄣山怀古、绩溪濯玉、伟人有约、徽乡餐秀、人杰石灵、峡谷龙吟、雪岩飞瀑、天子都山八个分区,分区内有黄板滩、伟人石、葫芦潭、徽骆驼、百丈佛光、绩溪牛、武昌鱼、小天门、雪岩瀑、百丈岩、情侣树、犀牛戏水、徽杭古道以及冠顶生花等美不胜收的众多景观。 伟人有约:在障山大峡谷神奇的大千世界里,一亿年前天然形成的毛泽东石像堪称一绝。毛泽东石像坐落在障河之滨,面朝正北方向,头像从右侧观望,宽阔的天庭、后背式的额发、饱满的面颊、睿智慈祥的眼神,无一瞻仰者不说:“-”!伟人故里现伟人,三天子都见天子,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人杰石灵:绩溪人杰地灵,名人众多。与峡谷中的万千象形石相映衬,构成了一个灵石的大千世界。“绩溪牛”、“徽骆驼”、“中流砥柱”、“犀牛戏水”、“鱼羊谷”、“小天门”等等各具形态的景观。 雪岩飞瀑:溪流至此猛跌入狭窄的深潭中,回旋跌宕,势如破竹从两座岩石间崩出,雪白的浪花在碧绿的清潭中激荡,把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冲刷得圆润洁白,站在雪岩上感受水的力量竟可以如此壮烈。旁边的百丈岩是一亿年前中生代至新生代一次断裂形成的花岗岩体,高460米,宽180米,呈85度垂直,如巨钟覆地,似宝鼎擎天,破云而立,雄伟壮美。石间生长着名贵的山珍和药材。
5、“小天门”景观是由一组字、画奇石组成的,大家仔细观看这中间的一块奇石,上面有3个白色的大字:“小天门”,其中“小”字没有下边一勾,像楷书;“天”字用的是狂草;而“门”字则是繁体字。这三个字当然不是人工书写上去的,而是石灰石质在花岗岩体生成过程中的随意却巧妙的夹杂,终于出现了“无心成字字惊人”的奇迹。旁边的笔、砚奇石属于“画石”奇观:一方砚台,漆黑光滑;一支毛笔,杆直毫长。 6、上庄古村位于上庄镇之东。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后裔十五世孙石荣禄迁此建村。石氏后人为纪念祖先功德,显示其远祖的荣耀,不仅村庄和所有房屋全部座南朝北,又因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交往甚笃,结为棋友,故设计了以房舍、街道、水塘和小溪等为元素组成纵横有序、构筑严谨、整齐方正的棋盘式村庄。村南的正中石氏宗祠为帅府。宗祠前水塘中有按石守信印比例筑砌的印墩,墩上栽的大柏树作为印柄,四周栽有悠悠摇曳的翠竹,四季长青,以示石氏世代为官,绵延不绝。以祠堂、方塘为中轴线,每隔30米以细麻石铺就左右对称的巷道,恰如棋格,线线相通,每条巷道出口皆有巷门。 每日定时关闭,宛若城堡,既保村庄安全,又便利村民有序地生产和生活,村前桃花溪表示“楚河汉界”。石家村建村六百余年,原形原貌未变,被省内外建筑界认定为古徽州村落文化特征的代表作。村南有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的魁星阁,占地40平方米,平面正方,歇山式屋顶。据传,石氏家族为表达“反清复明”思想,在建阁时大做文章,楼阁上大下小,蕴含明在上、清在下,明强清弱之意,檐下落地十七尺,象征明代十七位皇帝。翼角距地十九尺,四角之和七十六,再加上每方用椽五十根共二百,两数相加,刚好是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设计巧妙、寓意深遂,在古徽州建筑中,亦是少见。
7、石家村棋盘巷位于绩溪西部,距县城约34公里,距上庄5公里。村中的石氏宗族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在明代石氏家人也曾立下汗马功劳。 全村巷道整齐方正,纵横相交,笔直对称,形似棋格。据说当年赵匡胤皇帝喜好下棋,常与石守信对奕于皇宫,百姓因此建棋盘村,以纪念先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