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山鹰社,北大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志在高远”。 社团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发扬青年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精神的宗旨下,开展包括登山、攀岩、远足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其中登山活动结合高山探险与科学考察,努力发掘祖国广阔的山岳资源。队员暑假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团,深入祖国边远地区了解国情,服务当地人民。山鹰社的各项活动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登山运动员,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节选:
《北大山鹰社登山手册》
第一章 登山活动的组织
第一节 计划
攀登目标的确定,攀登伙伴的选择和攀登计划的制定(难度越大,计划越详尽)
一、获得攀登体验的方式
1、参加山峰所在地登山管理机构举办的登山节或者登山大会:特点:安全,费用高,无技术操作。
2、参加专业俱乐部组织的商业登山活动。
3、参加自由组合的小规模攀登队伍:需要经验,不要和一点也不了解的人登山。
计划划间:登山前8-10个月。
二、行动
1、了解自身的攀登实力,明确自已想要得到的攀登体验
2、通过向有经验人士的咨询和广泛的资料收集,来确定攀登目标
3、根据掌握的资料撰写攀登活动计划
4、联络跟登山活动有关的各种单位,如登山手续审批机关,后勤,协作…
三、经验:第一步要作计划,为攀登活动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来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
成立筹备委员会---确定山峰---查找资料---写计划书,联系相关机构等
1、了解自身的攀登实力,明确自已想要得到的攀登体验
2、根据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攀登对象中选定目标山峰。要和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保持联系(私人,官方),以及各地的登山管理机构,俱乐部
指标体系:1、攀登技术难度 2、进山交通路线 3、山区气象条件 4、队伍攀登实力
3、目标山峰确定之后的前期准备
制定各种计划书:主要有:这次攀登的活动计划书----寻求赞助
攀登日程的计划----交相关登山管理机构备案
攀登计划书----指导实际的攀登活动,多稿完成
后勤保障计划----包括后勤物资和装备采购,以及相应意外情况计划等
给赞助企业的回报计划
4、联系相关单位:国家体委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相关登山协会,上级管理机关,相关媒体机构等等
第二节 审批
西藏地区5000米以上,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3500M以上独立山峰,要向相关的登山管理机关递交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攀登活动以。
学生组织登山活动:国家教育部规定:“谁审批,谁负责”,要获得学校相关管理机构的批准,通常要求参加攀登活动的学生获得家长的同意
审批:登山活动实施前3个月完成
一、行动
1、需要准备有关当年攀登活动的各种相关资料。
2、组织学校和登山管理中心共同参加的认证答辩会,必要时邀请队员的家长参加
3、申请参加登山活动的社员努力取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二、经验:1、与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沟通(WWW.cma.com.cn),不定期的拜访,定期的电话咨询,过年过节寄贺卡…
2、与学校沟通:社长出面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校方汇报社团工作进展,计划。需要积极主动跟团委主管社团的老师保持联系,定 期书面汇报工作。
3、与家长沟通,平时就登山的问题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登山的实际情况。
第三节 赞助(计划完成后到攀登活动开始之前一个月)
一、行动
1、准备寻求赞助的材料,如活动计划书,商业回报方案,攀登队伍的介绍,学校的支持,登山图书册,以往登山活动媒体报道的统计等。
2、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可能会给予赞助的各种企业。
二、经验:善于利用校友网络、熟人关系
注意事项:1、尽早完成计划书的写作能够在寻求赞助的时候取得极大的主动权
2、碰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寻求帮助并最终解决困难,不让任何一个机会流失
3、碰到紧急的事情自已没有时间处理或者不能处理时,要及时报告赞助小组的负责人
4、除了给赞助商介绍活动情况外,还要告诉回报。应该多借助校友和老队员的力量
5、不能轻易地把赞助的任务交给一个没经验的队员,一定要由老队员领导赞助小组
6、和老队员平时就要多联系,他们的经验对后人是很宝贵的,不要到关键的时候才找老队员。材料要发给个人,而不是工作。
7、尽量不找广告公司
8、很大程度上靠人际关系
9、跟以前赞助过山鹰社的关键人员定期保持紧密联系,过年过节寄贺卡,不停的感染公司负责赞助的人
三、目的
对于攀登队伍:希望获得资金或者装备的支持去实现攀登的理想
对于企业:追求商业回报
四、态度:尽可能地实现企业与社团共赢;主动去了解赞助商,企业有什么担心,想要我们做什么等;端正自已怕态度,真的要和企业精诚的合作而不是骗钱,在宣传上,在与企业洽谈时作出的承诺一定要做到。
寻求赞助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1、需要学习社团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登山与科考,理解赞助材料重点,熟悉赞助工作流程
2、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计划,尽量不要拖拉
3、及时跟进,按时参加赞助工作会议并作好阶段性书面总结
4、与小组成员及时沟通工作情况
第四节 组队(攀登前3个月)
原则:1、攀登伙伴关于攀登理念要相合,这样在攀登活动实施时作的一些决策比较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2、攀登伙伴彼此比较熟悉,相互之间能够建立起在攀登技术和人品素质等方面的信任。
一、行动:制订《登山队员选择标准》并根据此选择队员,组建队伍
二、经验:
1、登山队员的选拔标准:队员的个人素质,队员与父母、院系的关系,队员的学习情况,队员能否继续登山,队员与社里其他人的交流,队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新老队员的比例,女队员的数量,另设:队长,攀登队长,后勤队长
2、标准概要:略
3、关键考察点:一方面要考虑候选者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考虑候选者做事的能力以及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要考虑队伍攀登经验传承的问题。吃苦耐劳,守纪律,爱学习。
第五节 宣传(贯穿在登山活动组织,实施和总结的各个环节)
一、行动
1、制定《宣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2、搜集各种媒体上关于当年攀登活动的报道
二、经验
1、端正宣传态度
宣传应该围绕一些特定的主题来进行。在日常活动中主动去努力维护山鹰社的形象。宣传要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事情上。
2、针对媒体的工作重点
为每年的登山活动设立一个主题、亮点或者叫基调
准备信息足够的新闻稿,以应对各种媒体
主动联系媒体,积极提供信息:可联系到更多的媒体;可与他们达成比较好的关系。稿子要有一些(尽可能有)新闻要素
3、针对赞助商的工作重点
宣传工作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给赞助公司一个交待;另一方面是对攀登队伍自身形象的宣传和提升
对于给赞助商的回报,要在宣传活动结束后及时向赞助商反馈宣传活动的信息。
统计和记录每年媒体上关于当年登山活动报道的次数
4、宣传工作的人员安排
在登山队的组织里面,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负责宣传的,或者叫作负责媒体联络的,专门与媒体打交道的。
在和赞助企业洽谈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宣传计划,需要有一个队员专门负责宣传计划的执行,来保证整个队伍按照宣传计划一步步执行,做宣传计划一定要考察它的可行性。
登山活动的宣传可以更多地倚仗学校:校报、电台、电视台、新闻网、学校主页、bbs等。
想办法丰富一个宣传手段,可以组织一些队友在登山回来以后写一些图文并茂的稿子,投到不同的报纸或者杂志社去
在现有通讯条件下,及时将登山活动细节传递出去.
第六节 集训(登山开始前两个月)
三项内容:1、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
2、系统地学习攀登技术
3、增进登山队员这间的相互了解和加强登山队伍内部建设
一、行动
1、制定《集训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严格训练,并安排测试活动检查集训的结果。
2、安排讲座和培训进行攀登技术的系统学习和练习
3、组织一些有助于攀登队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团队气氛建设的活动
二、经验
1、集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集训前的热身适应(2周);运动量比较大且比较密集的训练;大运动量集训后的调整阶段(1周)
2、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训练态度问题
训练一定要科学,不是强度越大越好,拼命超过自己极限去训练并不是一件非常合适的事情
制定训练计划的人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对训练量的反应提出一些相应的修整,而不能一视同仁地让所有人执行相同的训练计划
3、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项目的注意事项(略)
4、要注意训练中老队员和新队员之间的关系
老队员要主动向新队员传授经验,新队员一定要主动向老队员寻求帮助
5、根据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
集训计划一定要形成文字,不能光凭有经验的老队员口耳相传,哪怕只作一个最简单的设想也要付诸文字,这样训练计划能保持延续性
登山首先是一项考察智力的运动,什么都不懂地胡乱训练不好。
集训时要多寻求学校体育老师或国家登协的支持帮助或指导,但不能照搬。
集训期间适当穿插技术训练和队伍建设。
6、训练时还需要一些保障:个人营养,训练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