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则寺(又音译作纳折寺),全称“善住拉则密宗院”,是色达县乃至整个藏区著名的红教寺院,位于县境东南方向108公里处的甲学乡境内。 该寺创建于127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寺先为苯教寺庙,后由班钦布玛麦扎的转世益西生格(该寺第一代活佛)将其转为红教寺庙。该寺是色达县文物保存最多、最完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闭关修炼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所辖分寺最多的寺院之一。该寺为木石结构,占地百十余亩。
贡巴寺-周围森林茂密,奇花异卉竞相斗艳,长有各种珍贵的药草,芳香四溢;山泉处处,如明珠璀璨夺目,珍禽异兽出没于林间,鸣啭于枝头。因此,这里历来被佛教信徒尊为吉祥宝地。
打龙寺是红教寺院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在色达县30多个寺院中成立最早。据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地处坛城清净殊胜,整个山脉态势和著名的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坛城相同。由于达炉寺是八吉祥圣地,所以八大四有、三十二位本尊供曼达坛城在此,一切善的愿望、快乐与美好,吉祥如意都能得到光辉圆满。
霍西野生动物保护区水源丰富,青草茂盛,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它们会与人们和睦相处,与路人嬉戏,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充分显示了藏文化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在霍西野生动物保护区里还有色达非常著名的景点”神之海”。由四郎金措湖、黑海、白海、翠海等七个色彩各异的湖泊错落交织而成。这七个湖泊随季节、气候和太阳光线照时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各种色彩,故亦称“神之海”。这里湖水清澈,风化石柱林立,每到夏秋季,则鸟鸣水吟,动物成群嬉戏,构成原始生态的迷人境象。
色达五色海藏语意为“碉堡沟顶上的湖泊”,亦名众错,位于县城东偏南33公里霍西乡境内。该湖由三座雄伟高大的山和色彩各异的七个湖泊组成,其周围岩石植被颜色随季节、时辰、光线而变化多端,色彩斑澜,当地人为形容其壮观,又称之为“打仁山”,“打仁”藏语译成汉语是虎豹的意思。三座山各成一线,高矗陡峭,险隘比比。大小相异的七个湖泊系雪水消融后汇集低洼之地而形成,最大湖泊四郎金措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湖深莫测,属淡水湖,湖泊周围草地宽阔,可将数公里景色尽览眼底。被牧民奉为圣地朝拜,每年藏历6月至9月份来此朝佛和观光旅游,热闹非凡。
泥拉湖-位于色达县城西北部的泥朵乡境内,距色达县城240公里,湖宽1华里,深约5米,系淡水湖,夏季湖水墨蓝如镜,四周花草簇拥,云蒸霞蔚,各种鸟禽包括从印度迁徙来的大群灰鹤在此栖息,繁衍后代。
色尔坝藏寨以石头、泥土、木头为主要建筑原材料,屋顶全部采用泥土,藏寨房屋层数有较严格的规定,普遍为3—4层,不少于3层,也不会高于4层,分别象征一个人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腿;底层一般用来关牲畜或堆放杂物,第二层存贮粮食,第三层居住,第四层设置佛堂,这种建筑风格不同于周边炉霍、道孚、丹巴、壤塘的民居,自成一体。藏寨造型完全拟人化,房屋依山而建,傍山而立,外形高大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