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5|回复: 3

曾经 历史长河中推波助澜的那一朵奇葩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2-11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曾经 历史长河中推波助澜的那一朵奇葩

 

  30d7_5b35a411_4d80_da92_6646_26488267595a_1.jpg

今年2月9日清晨,李君旭溘然长逝。

留在身后的,是很多未解的谜团,和世人不尽的唏嘘。

23岁青年伪造“总理遗言” 酿反革命大案

编者导读: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后,一篇长达千字的所谓“总理遗言”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这份“遗言”,当年很多人在暗地里默默吟诵,流着热泪亲手抄写,全世界有130个国家电台和通讯社播发了“遗言”内容。

起初完全没人怀疑这份“遗言”的真实性,但两个多月后,“四人帮”发出紧急通知,宣布“总理遗言”系伪造,是一份“反革命谣言”,作为特大案件由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追查。追查的结果更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份笔法老练逼真,造成了轰动性政治影响的“总理遗言”,竟然出自杭州汽轮机厂青年工人李君旭之手。


自此,这位普通工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写。受“遗言”所累,李君旭此后的人生走得一直很艰难,但其家人认为“他一直很坚强,不对命运低头。”


今年2月9日清晨,李君旭溘然长逝。留在身后的,是很多未解的谜团,和世人不尽的唏嘘。 [详细]

 

一份几可乱真的“总理遗言”竟出自普通工人之手

30d7_02290ae0_9d2a_8e33_7484_e96947582fa9_1.jpg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邓小平在追悼会上致悼词。邓小平1975年1月临危受命,在周总理病重期间主持国务院工作,短短一年成效明显。那时候,“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活动正紧锣密鼓,“反击右倾翻案风”越刮越烈,矛头直指邓小平。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性时刻,一封“总理遗言”突然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开来。

  “总理遗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给邓颖超的,很短。

  小超同志:你我都是共产党员,一起革命五十多年,我相信你一定经受得起。要向蔡大姐学习,要教育孩子当好普通一兵。

  战友周恩来 1975.12.18

  另一部分就是当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几乎被人人抄录的著名的“总理遗言”。

  主席、中央及政治局同志:

  我动一次手术以后,病情虽有短期的稳定,自下半年开始,癌症已广泛扩散,虽然还好,但离开见马克思的日子却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及中央汇报一下近来一些想法: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的国家和党掌握,是全国人民的莫大幸福,也是我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以来,主席在遵义会议期间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再为主席分担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主席要多保重。

  ……

  朱德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年纪已高,要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参谋,具体分工可以摆脱些,但你们所处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是一辈人,要以高昂的战斗姿态,保持革命的晚节。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搞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提口号要注意,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今后小平同志的压力将更大,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

  关于我的事,我向中央要求:

  1. 我的病情发展概要,告诉全国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2. 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力求简单……请小平同志读悼词。

  3. 骨灰不必保留,撒掉。

  同志们,永别了!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周恩来

  1975.12.19

  这份“总理遗言”,当年很多人在暗地里默默吟诵,流着热泪亲手抄写,全世界有130个国家电台和通讯社播发了“遗言”内容。

  起初完全没人怀疑这份“遗言”的真实性,但两个多月后,“四人帮”发出紧急通知,宣布“总理遗言”系伪造,是一份“反革命谣言”,作为特大案件由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追查。追查的结果更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份笔法老练逼真,造成了轰动性政治影响的“总理遗言”,竟然出自杭州汽轮机厂青年工人李君旭之手! [详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11 11:38:49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君旭要写出“总理想说而来不及说的话”

那是一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时期。从1966年“文革”开始,中国社会动荡了十年。老百姓心头压抑已久的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如长时间积聚的滚烫岩浆,随时都将喷涌而出。四届全国人大时,周总理硬撑着形销骨立的身子坚持作报告的样子,让每一个忧国忧民的人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但是谁也不敢说。大家也都清楚地看到周总理对邓小平同志的信任,看到了小平同志上台以后大张旗鼓地改革整顿,抓革命、促生产所产生的新气象,看到了从1975年年底到1976年年初“四人帮”搞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矛头所指完全是针对邓小平同志的。善良而无奈的中国人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看到了“总理遗言”。

  一切尽在不言中,每一个人都毫无保留地相信“遗言”的真实性。因为“遗言”中有许多内容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渴望(虽然“遗言”中也有一些对张春桥、王洪文言不由衷的评价,但大家都相信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总理不得不说的话)。许多人都是含着热泪反复诵读,特别是那句发自肺腑的“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让无数人唏嘘。还有关于后事的三点请求,其中“骨灰不要保存,撒掉”,寥寥八个字,更让多少人潸然泪下。人们心中流淌的无以言说的情绪在这样一份从天而降的“总理遗言”中找到了最妥帖的寄托。

  李君旭曾告诉自己的好友袁敏,为了写好这份“总理遗言”他曾经搜集了大量周总理的讲话、报告以及别人写周总理的文章,仔细阅读仔细揣摩。他还在父亲曾当过团省委第一书记的好友晨光家里看到一本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任弼时的追悼会纪念册,里面的许多内容都给了他很大启发。最最关键的是,他认为:在当时那种党和国家都处于险恶境地的危难时刻,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总理肯定是忧心如焚的,他不可能不留下遗言,他更不会在自己撒手人寰时对全国人民失语。这就是他写“总理遗言”的动因,他认为自己只是说出了总理想说而来不及说的话罢了。[详细]

 

30d7_b1d417fd_f563_1dfd_b1af_e9a7d4b3705d_1.jpg

各界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

 

几乎因该案家破人亡

  尽管“总理遗言”完全是李君旭一个人的“虚构创作”,但这起重大政治案件却前后牵连了近千人。全国各地都有人因为传抄“遗言”而被通缉、监视、传讯。而被真正实施抓捕、进行“保护性审查”的核心成员除了李君旭,还有十一人,他们是:李君旭最要好的朋友瓜子、阿斗、大耳朵、晨光(使用绰号是因为他们都不愿被提及姓名);中学体育老师毛宁;李君旭的父亲;阿斗的父亲,浙江省某厅局的一名领导;阿斗的母亲,浙江大学的一名处长;李君旭前女友的父亲,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处长;瓜子的父亲及姐姐。

  这十一个人里,没有一个事前知道是李君旭炮制了“遗言”,但却都被公安部门划定为“总理遗言”案的同谋和幕后策划指使者。他们无故遭受了数月或十数月的牢狱之灾,有的人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却至今都没能真正弄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被抓。

  《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作者袁敏,就是瓜子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李君旭小学时的同班同学。1976年春天,她的父亲、哥哥、姐姐都被秘密抓捕,她和母亲被软禁家中,亲眼目睹身着白色警服的办案人员如何拥入自己的房门,滴水不漏地展开抄家行动。她们隔三差五被传讯,那一段几乎家破人亡的特殊岁月,刻骨铭心。[详细]

30d7_c42901e3_220e_265d_6e42_70d96b944a5a_1.jpg

青年时期的李君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11 11:36:09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总理遗言”案 身心遭严重摧残

  粉碎“四人帮”后,李君旭一度走了一段直线升迁的光明道路。回到原单位杭州汽轮机厂,由于公安部最后的复查材料肯定了李君旭“积极反对‘四人帮",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青年领袖,很快在当时的杭州城里名声大震。随后他先后被提升为杭州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浙江日报》文教部副主任、《东方青年》总编辑,才华引人注目。他和省市的领导都有很好的关系,有一段时间甚至传言他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后备人选。

  30d7_c655da8c_566d_c219_cb57_1f0672950eea_1.jpg

首都军民庆祝“粉碎四人帮”


 

  但是这时候已经有人看出了他身体与精神的异常。他时不时会在众人面前突然摔倒;半夜还曾起来梦游,从天窗爬进自己的办公室,留下大脚印,然后第二天自己又去报案说屋里进了小偷。

  原来,在被关押北京的18个月里,李君旭因为严重失眠、精神崩溃开始服用安眠酮,逐渐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那种依赖几乎等同于毒瘾。1980年代末的一天,他再次重重摔倒,头部淤血,手术失败,从此身体再也没有恢复正常。[详细]

 

晚年不愿重提往事

  2009年夏将近40摄氏度高温的天气里,好友袁敏走进了李君旭的家。没有看到空调,一台嗡嗡作响的破电扇摇摆着脑袋吐着热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保姆陪伴李君旭住在这套至多不会超过五十平方米老旧灰暗的居室里,李君旭臃肿肥硕的身躯一看就是常年坐轮椅或卧床不活动造成的。袁敏写道:他的脑子还是相当清醒的,但那木讷的表情和迟缓的动作却像一个患了痴呆症的老人。当年那个令多少女孩子着迷的风流才子的英俊潇洒,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

  袁敏写道:“我告诉他,我正在给《收获》杂志写关于‘总理遗言’的回忆文章,我还告诉他,《江南》有一个栏目叫‘第一见证’,专门刊登一些亲历亲为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也希望他作为“总理遗言”的第一当事人,给这个栏目写一点真实的文字。我希望我和他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一段共同的历史,这样也许会更客观、更公正、更全面。他没有拒绝。”

  30d7_66a1490c_c908_97cc_21f3_25128c7d71e9_1.jpg

 李君旭常年乘坐轮椅

 

  “一个星期以后我给他打电话,问他写了没有。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才说:没有。是不想写还是写不动?半晌,他才又说:写不动。我有点着急:身体不好吗?没有。那为什么?他没有回答,电话里却传来沉重的呼吸声。我也不说话,听着他的呼吸声像触摸到他的心跳。几分钟后他用很低沉的声音说:不想写。”

  “我默默地握着话筒,我能理解这‘不想写’三个字背后的痛楚和心酸。就像一个已经结痂的伤口,你又要让它重新被挖开来,露出里面鲜红的血和肉,这确实是太残酷了。我知道他为‘总理遗言’付出了青春、爱情、健康、家庭甚至付出了丧失工作能力、丧失拥有孩子的权利的惨痛代价!这是一个长篇的容量,我在这里无法将它铺陈开来。[详细]

 

标题编辑 转发

http://history.sohu.com/s2014/yiyan/index.shtml/?pvid=6aa0c692c0b968f8&qq-pf-to=pcqq.grou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11 11:34:31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1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26
发表于 2014-2-28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的一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2-23 19:44 , Processed in 0.0756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