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9|回复: 5

不见南师久。。。。。

[复制链接]

2

主题

18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555
发表于 2012-5-28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这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每每读起来,总被词中特有铿镪所激荡,振奋莫名,冷却的血开始燃烧。

 

   陈亮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外强环伺,挑衅不断,尤以金国重兵压境,借机勒索,弄的内忧外患,怨声载道。但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以为与金国签订了“隆兴和议”,国间定为“叔侄”的亲戚关系,以为息事宁人,忍气吞声,便可相安无事。每年元旦和金国皇帝生辰,还派使节携重礼祝贺,以示和好。虽貌似对等,但宋使在金,多受歧视。堂堂大国使节,常受金国礼节怠慢,名去祝贺,实为向金国进贡。故南宋有志之士,对朝廷这种自寻其辱的作法,深感不满。公元一一八五年(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宋孝宗皇帝又命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身份赴金国,贺金世宗完颜雍寿辰。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为了激励当时赴金国贺寿的使臣章德茂的打气之作。通篇以议论的写法,言辞犀利,慷慨激情,表达了不甘屈辱的堂堂汉使气节,与誓雪国耻的豪情。

 

   一直以来,我对词中头两句“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的理解存有小小的臆断,曾人云亦云的理解为是作者威严的警告金国:不要以为我们的军队好久没有北伐,就猜测我们朝中无大将。但是后来却能读懂,那是诗人无奈的悲叹。金国屡屡进犯,但朝廷却无动于衷,还及时转换身份,礼贤下士,不惜对着曾经荒蛮小国摇尾乞怜。送粮送金送美女,倾国之所有,结与金国之快欣。因此,金国上下皆知,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宋王朝,不过就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没落户,于是金国亡宋之心犹如离离原上草,随风而燃,愈烧愈旺。身为南宋有识之士的陈亮,其实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当他写下这两句,肯定百感交集,没有强大军队的国家,哪能有什么安全的保障,更不会有做大国的资格。这两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好久没有见我们军队了,外界定以为我们朝中无带兵的大将。

 

   人们常说“愤诗情词”,宋词中常以抒情婉约见长,但有两首例外,一首就是岳飞的《满江红》再就是陈亮的这首《水调歌头》,全词都写的壮怀激烈,气吞山河,很好的将个人情感与国仇家恨联系起来,尤其是对这种耻辱性的事件,一般是很难写出振奋人心的作品,但陈亮却能用他独特见解,敏感地从消极的事件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因素,使作品气势磅礴,豪情万丈。今天看起来,多少有点阿Q精神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今中国也有点“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的味道了。周边的小国不知何时,都像发疯的河豚,膨胀的认不出原形,要钱要物甚至还要土地,中国倒温顺的像头角马,只顾低头吃草,东躲西藏,满世界狂奔,尽管被这些吸血的小虫子咬的满身乱痒,仍是脾气好的要命。君不见,各大报社都发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无须再忍”,但是我们依然再忍。中华民族似乎快要荣登世界上脾气最好的民族之榜首,如这能写进吉尼斯记录,或许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当年若有这般的好脾气,我们本不该“抗美援朝”,也不用“反击印度”,更没有必要“反越自卫”。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好点,脾气就会小点。常常生于忧患,却死于安乐。

 

   我相信如果陈老先生今天若写“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肯定是非常强硬的警告,而不是文人痛苦流涕的嘴上抖狠,有这么强的国力支持,有比当年抗美援朝强千百倍的军力,弄死几只嗡嗡叫的苍蝇,应当是“全无敌”。

 

   很意外,我们的国防部长,没有在美国西点军校朗诵陈老先生的这篇佳作,而是讲起了《孙子兵法》的“走为上计”,肯定用心良苦,希望有天“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美!感动颇多!

 

仗剑愚钝但是仍然斗胆来接楼主的疑问:

 

历史不仅会记得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荣耀

 

也会记得之前大汉忍受过的各种屈辱

 

仗剑愿意与大家共同期待天朝曾经有过的荣耀再现: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功夫,文字内涵,到位,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5-28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信息


  作者陈亮
   陈亮 (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

 
作者生平
   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他的政论文、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其哲学论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对理学家空谈“尽心知性”,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他还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书》)。   陈亮有词74首。他的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卷二十九《书龙川集后》)。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以及〔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等,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似。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陈亮作词,曾自述:“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可以奉百世豪英一笑。”(《与郑景元提□》)所作除爱国豪壮之词外,亦有艳丽、闲适、应酬和投赠、祝寿之作,其中如〔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虞美人〕“东风荡□轻云缕”等,颇为清幽闲淡,疏宕有致。然而他的应酬、祝寿之词则大都无甚新意,但“不作一妖语、媚语”(毛晋《龙川词跋》)。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龙川文集》40卷,今不见传本。有明成化刻本30卷,明万历、崇祯刻本,史朝富刻本,均为30卷。通行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排印本。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陈亮集》。

后人评价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陈亮《外集》词4卷,今不传,现存《龙川词》,有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明毛晋汲古阁本。《四库全书》、《续金华丛书》、《四部备要》均用汲古阁本。《全宋词》用毛刻并据明钞校正,又加辑补。 名人名言 自少有驱驰四方之志,常欲求天下豪杰之士,而与之论今日之大计。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编辑本段赏析
评价
   有人批评陈亮的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得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也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即使写得再含蓄,也浮泛无味,直中有深情,直而有兴味,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因此,气势逼人的披文入情的直接感染力量,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以后,两国间定为叔侄关系,常怕金以轻启边衅相责,借口又复南犯,不敢作北伐的准备。每年元旦和双方皇帝生辰,还按例互派使节祝贺,以示和好。虽貌似对等,但金使到宋,敬若上宾;宋使在金,多受歧视。故南宋有志之士,对此极为恼火。    公元一一八五年(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为章德茂送行。“大卿”是对他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这首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法,言辞慷慨,充满激情,表达了不甘屈辱的正气,与誓雪国耻的豪情。对这种耻辱性的事件,一般是很难写出振奋人心的作品,但陈亮由于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敏感地从消极的事件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开掘词意,深化主题,使作品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鉴赏
 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上片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词一开头,就把笔锋直指金人,警告他们别错误地认为南宋军队久不北伐,就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人才。“漫说北群空”用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字面而反其意,以骏马为喻,说明此间大有人在。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当场”两句,转入章森出使之事,意脉则仍承上句以骏马喻杰士,言章森身当此任,能只手举千钧,在金廷显出英雄气概。“还我”二字含有深意,暗指前人出使曾有屈于金人威慑,有辱使命之事,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复堂堂汉使的形象。无奈宋弱金强,这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使金而向彼国国主拜贺生辰,有如河水东流向海,岂能甘心,故一面用“自笑”解嘲,一面又以“得似……依旧”的反诘句式表示不堪长此居于屈辱的地位。这三句句意对上是一跌,借以转折过渡到下文“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穹庐”,北方游牧民族所居毡帐,这里借指金廷。“藁街”本是汉长安城南门内“蛮夷邸”所在地,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这两句是说,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会”字有将必如此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两句之中,上句是退一步,承认现实;下句是进两步,提出理想,且与开头两句相呼应。这是南宋爱国志士尽心竭力所追求的恢复故土、一统山河的伟大目标。上片以此作结,对章森出使给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是全词的“主心骨”。   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的勖勉之情。“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华夏子孙的祖国大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都、壤、封就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激愤痛心地问道:“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个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志士吧!“万里腥膻如许”三句,谓广大的中原地区,在金人统治之下成了这个样子,古代杰出人物的英魂何在?伟大祖先的英灵何在?正气、国运何时才能磅礴伸张?作者的这一连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最后两句,总挽全词。“胡运”,金国的气运。词人坚信:金人的气数何须一问,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宋朝的国运如烈日当空,方兴未艾。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   全词不是孤立静止地描写人和事,而是把人和事放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加以表现。这样的立意,使作品容量增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本是有失民族尊严的旧惯例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受敌中,表现出打败的必胜信心。马卡连柯说过:过去的文学,是人类一本痛苦的“老账簿”。南宋爱国词的基调,也可这样说。但陈亮这首《水调歌头》,由于立意高远,在同类豪放作品中,要高出一筹。它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充满了昂扬的感召力量,使人仿佛感到在暗雾弥漫的夜空,掠过几道希望的火花。这首词尽管豪放雄健,但无粗率之弊。全篇意脉贯通,章法有序。开头以否定句式入题,比正面叙说推进一层,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而又拓开意境。中间十五句,两大层次。前七句主要以直叙出之,明应开头;后八句主要以诘问出之,暗合开篇。上下两片将要结束处,都以疑问句提顿蓄势,形成飞喷直泻、欲遏不能的势态,使结句刚劲有力且又宕出远神。词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特殊艺术形式。词的过片,是音乐最动听的地方,前人填词都特别注意这关键处。陈亮在这首思想性很强的《水调歌头》中,也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技巧。    

   他把以连珠式的短促排句领头的、全篇最激烈的文字:“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适当地安插在过片处,如高山突兀,如利剑出鞘,因而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火一般的感情,突出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


综合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55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浆 :上层领导作风不强硬,利益牵制,内外互相勾结,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得法的

乡中云雾:这事太复杂了,不敢谈了。哈哈


轻涂○o :历史和当今都反映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 清醒的都是文人 乡中云雾写得真好


人淡如菊 :解读的很有深度,但俺看不懂。

乡中云雾:我知道你一向谦虚,


说一不二不三不四 :血性男儿。但是血流完了,只剩........

乡中云雾:你的怪话蛮多咧。


瑞梦.:看不懂,也顶上

乡中云雾:这才是好同志嘛


谷子:"南师"们都在花天酒地,莺歌燕舞呢。何曾读过这首诗,又何曾明白过诗中的意思,更别说行动了,他们可怕可怕动手了呢,也好多享受下安逸的日子。。。

乡中云雾:也只好说“漫说北群空。。。。


   Xiao: I back you!

  乡中云雾:又不要你上前线,你的工作就是负责用美国话吼下


   罗英:忧国忧民之典范!

   乡中云雾:典范可不敢当呀,瞎操心罢了。


   月儿: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乡中云雾:“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茜茜公主 :好压抑,想失声痛哭,大师我扛过枪打过靶,如今虽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是作为曾经的军人我时刻准备着

   乡中云雾:哭什么,快去练习打靶,时刻准备着。


布衣:外交部说是渔业纠纷,劳资差点没吐血。

乡中云雾:我也信了他们的邪。


   布 衣:珍惜和平环境固然重要,而今让若干弹丸之国的炮艇追撵中国的渔船在自己的海疆到处流窜,天朝的海军吃的党饭还是民粮?要是毛老爷爷知道了,如何还能安眠?

   乡中云雾:是呀,现在搞的国人没有一点民族自尊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 18:26 , Processed in 0.0461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