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7|回复: 8

[转帖电影][死亡实验]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9-30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未命名.jpg

死亡实验的剧情简介 · · · · · ·

  失业不久的特拉维斯(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启事上提及工作时间为一周,并有一千美金酬劳。为此所吸引,特拉维斯欣然前往。原来这是某机构发起的实验,研究者宣称实验将在州立监狱进行,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26名参与者被分成狱警和囚犯,狱警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囚犯,不服从命令者将受到惩罚。原本只以为是一场有钱可拿的角色扮演游戏,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权力的意志渐渐得到体现,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
  本片根据2001年的德国影片《Das Experiment》改编,故事取材自马利奥·乔丹努(Mario Giordano)的小说《黑盒子》。 
 
 
 
 

近2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强烈推荐。

最近在看心理学的书,这个电影给我的震撼,太大了::人性本兽,无分善恶!

 人其实是很可怕的动物   随着权力的膨大,所直接对应的是人性的缺失,我们真的无法用这个去做实验,输不起。

权力是春药,谁吃谁发烧!   实验证明权力会让人畸形。。。特别是害怕失去权力的恐惧  

为了测试人的劣性主要是环境导致还是个人因素   主旨是想用理性的实验揭示人性,极权下好人也可以变坏人

 人有了等级就会满脑子暴力。这个社会就是在用暴力解决事端。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的原型:斯坦福监狱实验 详细介绍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当时津巴多正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津巴多把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花15美元一天请来了一批学生参与实验。这批学生要参加实验必须先通过一次测试,以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
    一共有70名来自美国各地的学生申请参与这个为期两周的实验,他们绝大多数是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莱大学参加夏季课程的学生。24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学生以随机的方式被分成了两组角色:其中9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和9名学生则以三人一组轮班担任“看守”的角色。津巴多本人则担任监狱长的角色。
    为了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身份以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有些学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被铐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而执行逮捕行为的是同意与津巴多合作进行实验的加州警方,面对呼啸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邻里大为惊讶;而担任“看守”角色的学生则是穿着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对犯人进行裸体的搜身,他们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而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则被告知实验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部分人权可能被侵犯。
    一切如此真实,为的是让双方可以真正进入预置的角色。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毕竟这批所谓的看守和囚犯都是通过心理测试证明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津巴多也在1996年多伦多举行的讨论会上坦诚,在实验进行之前,觉得有可能只是无聊的两个星期。
    实验开始的相遇是尴尬,毕竟对于看守和囚犯双方而言,都需要时间进入角色。无聊的时光如何打发?于是这群耳濡目染于当时美国反越战学潮的学生囚犯开始挑战权威:撕掉缝制于衣服身上的编号,把自己锁在牢房内不理会看守的命令,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作为监狱长和实验负责人的津巴多则告知看守们要自行解决问题。于是看守们采取措施对囚犯进行“镇压”:脱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囚犯的进餐、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进行俯卧撑或者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而羞辱囚犯、剥夺囚犯的睡眠、半夜把囚犯拉出来清点人数和进行各种屈辱性的活动。他们还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管理的好囚犯会被提供特权,更好的牢房和伙食。
    这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看守”学得好快,如果看过任何一部关于监狱电影的话,这都是看守的狱警常用的策略。随着实验进行,看守们采用的惩戒措施日益加重,以至于实验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提醒。
    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实验仅仅进行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个好人已经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濒临崩溃。
    该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是第一天率领囚犯反抗和挑战看守权利的领导者,因此在看守们的反击中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当一系列的惩罚加诸于身后,8612已经察觉这不是一场模拟的实验、一个虚拟的监狱,而是一个“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心理学家设置的真正监狱”。当8612向津巴多当面提出要求的时候,津巴多也已经完全进入了监狱长的角色,他考虑的已经不是8612的精神状态,而是如果8612退出,会引起更多人退出,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于是津巴多像所有的监狱电影中的监狱长会做得一样,向8612承诺让看守不再折磨他,给他好的待遇,同时他提出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让8612回到监狱做他的眼线,向他提供监狱中的信息,如果同意,津巴多就会迟一点的时候“释放”8612。 8612答应了津巴多,重新回到实验当中。当8612回到监狱中,其他的囚犯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无法退出,实验负责人员不会让他们退出实验。希望就此幻灭。
    津巴多事后回忆他当时的判断,他觉得8612是心理上过于软弱,无法承受哪怕是一丁点的压力,毕竟实验只进行了大概一天的时间,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要求退出实验呢?实验还有13天的时间啊!
    作为实验设计者、心理学家的津巴多,本应客观地评价8612的状态,结果也被监狱长的角色所逐渐控制被影响他的判断。这种控制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直到一个局外人的出现,才把津巴多从监狱长的角色中“挽救”了出来。
    而就在8612提出退出的当晚(36小时),当津巴多的研究生Craig Haney作为实验负责人之一轮值夜班时,发现8612“精神已经崩溃,强烈要求退出”,8612无法承受“看守们持续不断地骚扰,仅仅是因为他在第一天领导了囚犯对看守的对抗。”在同意8612离开监狱进行短暂的休息后,Craig Haney要做出一个外人看来很容易,但当时他感觉极度困难的决定:是同意8612离开还是拒绝他的要求?津巴多是他的导师和“老板”,午夜时分,不能够骚扰他的休息。同意?毕竟我只是个二年级的研究生,这个实验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进行筹备,让8612轻易退出便意味着实验设计受到影响,无疑结果的准确性也成疑问。但当前这个年轻人的状态是他们在设计实验时无法想象的,不放的话行吗?
    经过一番挣扎后,Craig Haney还是决定同意8612退出实验。
    津巴多和他的同事第二天早上回到了实验室,质疑为什么Craig Haney同意让8612退出实验。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津巴多认可了Haney的决定。同时,在后备名单中,他们挑选了一位学生,让他在当天下午加入实验,填补8612的空缺。
    而在斯坦福大学古老而庄严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敌对情绪日益升级:看守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想方设法折磨囚犯;囚犯们则继续承受着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顺从回应。这已经不是一场cosplay了,不是一次愉快的暑假回忆,不是一次舒服的打工经验,而是一次噩梦。在试验开始的时候,“看守和囚犯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而在试验持续了一周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了。它狞笑注视着这群曾经“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好人,它让一些“看守们”沉醉于规训与惩罚的快感;让部分尽管心理感觉不对、但迫于角色与承诺所赋予的服从义务而不得不配合其他看守,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和反对,只是私下向囚犯提供帮助;它让仇恨在“囚犯”心中播种,以致试验结束之后,当“看守”们和“囚犯们”同坐一起讨论时,敌对的情绪让讨论变成了凶恶的对质,当他们在试验过程中接受试验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时,他们呈现均是怀疑的情绪,在他们看来,这群最初友好善良的试验人员就是铁笼的制造者;它让本应客观的心理学家失去了判断。
    试验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监狱情况渐进式的恶化启动了所有参与者的心理适应机制: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如试验设计所安排的进行。连接替8612进入试验的代号为416的候补学生最初的“这是个疯人院”的印象也已经被“这理应是个疯人院”的看法所代替,尽管他最初的时候以绝食进行反抗,但经历了黑房幽禁、狱友在看守鼓动下对他进行羞辱的经历后,本应最是正常的他换来的是彻底的孤立,他的绝食对抗让看守和囚犯们从某种意义上站到了一起。
    囚犯们以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接受看守们的各种要求。也有些囚犯以“疯狂的表演”模仿8612,希望以此换取退出试验的机会:在试验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天,各有一名囚犯被同意退出了试验。第五名囚犯在退出的请求被拒绝后,全身出现皮疹的症状,最终退出了试验。
    试验过程中,囚犯们实际上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界。在只持续了六天的试验中,大约有100多人以不同的身份接触这群囚犯:包括一名真正的典狱官,在接触了所有的囚犯后,他观察到这场模拟试验在这批学生囚犯身上造成的反应与首次坐牢的人非常相似;20 多名心理系的学生从视频监视器和窗户中观察试验;24名囚犯的父母和朋友在探监的时间和囚犯接触,而其中一位母亲在探访之后寻访了一位神父,在神父找到了一位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如何让她的孩子脱离“斯坦福监狱”,这名律师在试验的最后一天与所有的囚犯进行了访谈。
    这100多个人,包括看守和囚犯,试验的设计者、心理学家津巴多,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选择:中止试验。他们已经成为局中人,被困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借口所编织的铁笼之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直到试验的第六天,一名年轻的女士的到访。
    当Christina Maslach接到津巴多的邀请参与斯坦福监狱试验的研究项目时,心里为之一动。刚刚获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她另一重身份,是津巴多的女友。但Christina已经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助理教授的职务,正准备动身,分身无暇的她只好拒绝了爱人的邀请。
    但她还是答应了津巴多帮忙做一些访谈。为了对访谈有所准备,她在试验进行了大约一周之后的周四晚上来到了斯坦福监狱。一开始的印象是平静,与其中一名看守进行了交谈之后,她的感觉是这是一位礼貌、友好和让人愉快的好人。
    而这晚负责轮班的是昵称为John Wayne的看守,斯坦福监狱最“臭名昭著”的狱警。尽管耳闻John Wayne的作为,Christina见到了John Wayne之后却感到非常震惊(absolutely stunned):与传闻相反,John Wayne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但直到她开始试验观察时,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戴着黑色的墨镜,手持警棍,身穿制服,放声嚎叫,痛骂犯人,让犯人报数时表现出一种粗暴的态度。
    当时正当洗浴时间。洗浴房在监狱外,看守把犯人用脚镣锁成一列,每个人都戴上头套,完全看不到环境的情况。再把他们带到洗浴房。津巴多通过观察窗看着发生在监狱的情形,兴奋地对他的女友说:“快来看,看一下现在要发生什么!”“看到没有,这场景是太棒了!”但Christina却把头转过去,不忍再看,心里充盈着一种冰凉而作呕的感觉:如此残暴的场景让她感觉到一种女性置身于男权世界所产生的无力感。
    随后,离开了试验现场后,津巴多想要知道Christina对整个试验的评价。但他得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愤怒、恐惧与泪水:“你对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太糟糕了!”辩论、争吵,Christina感到害怕,面前这个不再是她熟悉的爱人,那个以爱生如子闻名斯坦福的温柔而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之间的立场从来没有如此巨大的对立和分歧,他们之间的争吵从来没有如此剧烈,如此漫长,留下如此巨大的创伤,她甚至无法想象以后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相处。
    这场争吵的结果是津巴多最终屈服了,从他监狱长的角色、从他对试验理性的准确和客观的追求中脱身而出,向他的爱人道歉,并且决定在第二天早上终止试验。召集所有与试验相关的人一起,反省整个过程:一场模拟的试验是如何逐步演化成一个真正的监狱,一个如此严重的疯狂之地(madhouse)?
    此刻,津巴多感到的不是失望,而是如释重负,如释重负的,还有他和Christina,当时他的女友,后来变成了他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但真正让Christina后怕的,是她作为系统挑战者、不服从者的角色:如果她一直参与试验,她能够有如此巨大的感情触动吗?如果她参与了设计,每天目睹事情的发生而产生心理的适应性,眼前的这种疯人院会不会像所有其他参与试验项目的100多个人一样,变成一种正常? 她真的不能够做出肯定的回答。
    就像莫罗的那句老话:“我们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we are prisoner of our own experience)。”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主题

481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024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9-30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实验》: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证明

这部电影最终难逃直接发行音像制品的命运,让人慨叹于好莱坞电影业竞争的残酷。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有些卖点的。其一是这部影片据称是由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小儿子投资拍摄的,利比亚神秘有争议的国家特点也为这部影片增加了些许话题。其二是这部影片改编自德国几年前的同名电影,原作获得较多肯定,反映不俗,这次改编为好莱坞版本,虽然知道好莱坞一直是“毁人不倦”,可是也让人有所期待。其三,也就是这部影片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就是“两大奥斯卡影帝同台比拼”,影片起用了依靠《钢琴师》获得影帝的Adrien Brody和依靠《末代独裁》获得影帝的Forest Whitaker来演出此片,可谓实力超群。不过,坦白说,这二位在获得影帝之后的事业状态都是平平,“影帝三年衰”的咒语在这二位身上非常典型。Adrien Brody几年下来,只混的在诸如《人兽杂交》之类的B级片里挣扎,而Forest Whitaker则明显因为自身形象的限制而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这部影片改编自德国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的同名原作,在故事设定上基本上与原作相同,讲述一群人被招募参加一次实验的过程。实验过程中,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罪犯两类,在一个封闭的监狱里模拟十几天的生活状态。这种对于模拟状态下人性的发展趋向的拷问的影片,德国人在这方面比较擅长。几年前的一部《浪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人性和社会秩序等等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而且最终的失控而血腥结局也带来震撼效果。这些,也许与德国人在经历过去一个世纪的政治变乱后对于自身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一部《死亡实验》也有着深刻而沉重的人性反思在内,而其过程和结果都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整部影片看下来,给观众带来的感受颇多。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就是在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获得权力一方野心膨胀和私欲膨胀的可怕。影片中以被随机分为狱卒的几个人为典型,来阐述这种变化之后复杂的人性,归根结底实在揭露人性中潜在的那一种劣根性和恶的一方面。在担任狱卒的这几个人中,如果说那个“色情狂”是因为本身道德品质败坏、心底肮脏的原因的话,那么Forest Whitaker饰演的这一角色则最具有典型性。这一角色在一开场的报名者中毫不起眼,甚至有些拘谨。而且之后的录像片段也在展示他本身是一个老师,而且还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这些都与之后在实验过程中他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试验过程中,这一人物在担任狱卒过程中,心态开始慢慢起变化。如果说一开始的变化是因为他担心拿不到钱而有些被逼无奈的话,那么随着事态的发展,他越来越享受这种特权带来的快感,这种凌驾于别人尊严与生命之上的快感。他对于敢于反抗的Adrien Brody角色的淫威最终完全演变成一个独裁和暴力主义者所表现的特征。而且对于狱卒内部其它反对他、与他不一致的人的打击,还有最终在事态恶化后选择的彻底暴力方式几乎将一个拥有特权却不受任何约束的野心者私欲的膨胀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一定程度上,Forest Whitaker的角色在本片中起着核心的训诫意义,他的由一个普通人转变为一个独裁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人类社会中不受约束的权力泛滥和滥用的体现。也在一定意义上表达着编导对于人性之恶在不受控制时进一步放大的可怕后果的担忧。
  本片情节简单,但是在内涵上却不简单,甚至可以有多重解读。小者可以理解为人性之中恶的方面在借助某些不受约束的权力的进一步作恶,将人性中的劣根性揭露的极为深刻;大者可以解读为一个社会群体中拥有权力却缺乏有效监督的一方在行使公共权力时私欲的膨胀。电影中一名狱卒可以利用权力逼迫犯人为自己口交,也可以淡漠的置一名因患糖尿病而病重的犯人于不顾,甚至最终利用手中所拥有的特权象征——警棍杀死敢于反抗者。这种对于人性之恶的分析在一定深度上也在隐喻着不受约束的权力最终成恶的趋势非常明显。有名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本片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和例子,甚至更为血腥和残酷,远远超过简单的“腐败”所能表达。联想到当年希特勒的法西斯集团最终在一个独裁和极权的背景下成为世界大战罪魁祸首的例子,更能突显德国人拍摄这部影片的深意——仍旧是对于权力滥用和不受约束导致私欲膨胀带来恶果的担忧。
  不过,对于这部翻拍作品而言,这种反思可能不再具备历史意义,而仅仅停留在对于人性的反思和挖掘上。影片开头就用自然界动物搏杀和人类厮杀的镜头剪切来突显本片所表达的“人性本恶”的理论,甚至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图片和资料上给人以极大不适感。这种强烈的对于人性恶的表达恰恰反映了本片的主题。影片最后,一番厮杀之后,库门大开,久违的阳光和草地出现在这些“狱卒”和“犯人”面前,每个人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一样,而且。这种久违的阳光和绿色又带有极其沉重的悲悯色彩,是对之前封闭试验中人性几乎转化为兽性的一个控诉和嘲笑。这种强烈的对比也使得观众产生极大地内心触动,在阳光和草地这些代表着美好事物的面前,曾经的罪恶更显得惊心动魄,也更令人感慨。
  整部影片除了开头和结尾,几乎都被限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进行。这种影片对于演员的要求极高,在《十二怒汉》诞生之后,几乎后来者难有超越。本片虽然难言出色,不过在两位影帝的带领之下,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遗憾的是由于剧本的原因,对于Forest Whitaker饰演的这一角色在内心上的变化铺垫和挖掘不够,使得这个人物的变化还是显得有些突兀。对于在本片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来说,这种遗憾无形中使得本片的说服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于本片的理解和评价。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实验视频信息http://v.pptv.com/show_page/907e28a60e.html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  《致命应聘》,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68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0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9-30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证明,有空下载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主题

5423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8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0-8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警察变成恶棍是正常的,医生变得冷漠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爱猪头 胜过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9-29 17:52 , Processed in 0.0571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