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 小时候的烙记
我妈说我还很小的时候,因为没人带,就只能把我放在邻居婆婆家,坐在jia yi(木制婴儿坐的,类似
现在的学步车)里,这一坐就是一上午和一下午。我很乖,长得又白又胖,别人家都很喜欢我,很多
时候我妈下工晚了,我就吃百家饭;困了就在别家睡,我妈回家才抱我回去。
我上学了。我喜欢上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不用干农活,还有学校的老师喜欢我,我内心也是
喜欢学校的。
每天双腿往返在铺满碎石子的公路上,路边是四季不同的庄稼和四季不同的色彩。
翠绿的秧苗逐渐茁壮,长成沉甸甸的金黄;嫩绿的麦苗变成黄灿灿的麦浪;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和
嗡嗡着飞的蜜蜂;最喜欢的是春天田野里那像苜蓿样的植物(我不记得名字),翠绿的叶子,紫色
的小花,淡淡的香味,我们便可以在其间翻滚、追跑打闹.....
秋末冬初的清晨,走在石子路上,可以用脚把小石头踢出火花......
赶上起小雾的天气,路边的河面上就浮起淡淡的,似有似无的一条雾带,蜿蜿蜒蜒......
大雾的时候,就只有行走的公路上有一些能见度,四周全被白色的薄雾笼罩......
走在路上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偶尔会捡到一些被过往车辆遗落的铁垫圈片,正好可以用它做毽子。
那时乡间儿童的零食都是大自然赋予给的。
春天的mao zong(音),一丛丛的像小草的植物,我们便在其间寻找最嫩的,味道甜甜地。
夏天的野葡萄,随便地就缠绕了长在河边或菜地边的一颗树上,哎呀,酸死人.....
还有桑葚,有本领的就爬上树享用,不会爬树的就只能尽量够树枝,最后个个手也紫,嘴也紫了。
衣服紫了回家必是要挨骂的。
秋天是别人家院子里的柿子和枣,跟着调皮胆大的伙伴,用石头叮,或几个一起抱着树干摇,或许
可以有些战果,倘若有大人发现,逃跑是必须的......就看谁跑得快了。^_^
还有河里的野菱角,在长绳上绑个木棍,往河里一丢,拉回来就是一大堆的菱角藤,再摘了吃。
还有春天的栀子花,那是我的最爱,也只有这个,才值得我不顾一切,趁没人的时候偷摘几朵。
时过境迁,这些当年的乐趣只属于那时的我们,留存在记忆里。
看着公路上来往的客车,我那小小的脑袋会疑问:坐车都是什么人呢?车里的人是要去到哪里呢?
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可能是我的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了,所以我不像大多数的女生喜欢拉帮结派,背后说人小坏话。
我那时大概是孤独的。
教书先生---他是住我家隔壁的一个伯伯,也是学校的代课老师(不是正式老师),可惜没教过我。
之所以称之为“教书先生”,是因了他的气质长相和学识。而且他家里还有很多书,竖版的那种。
教书先生个子高高,不魁梧也不单薄,做事说话慢条斯理,还带着副啤酒瓶的眼镜,人很和蔼。
我每日里上学和放学必是要去邀约他的,因为他会在一路上给我们讲故事。
他给我们讲包公断案,在他的言下:包拯、张龙、赵虎还有那些坏人.....个个就似在我们眼前。
那时,我觉得世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听这位伯伯讲故事,讲完一段,我们必定央求再讲下一段......
他有时候不想讲,我们就要他提着我们走,他也依了我们,就像提水桶样的一手提了一个小孩走.....
可惜,他后来就没有在学校代课了。现在人也老了,性情还是依然,我想这辈子他想要的生活绝不
是他实际拥有的样子...
这位伯伯当年带给孩童时的我们的语文启蒙以及对我们慈爱的心,如今成人的我们又有谁还记得并
感恩呢......生命成长至今,又有多少类似的人或物曾经给予我们很多?谁又记得并感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4 20:03: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