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 我的母亲是在叔叔(我的叔外公)跟前长大的。很小的时候父亲(外公)就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母亲(外婆)改嫁。那年月生产力低下,地里刨食,没有父母,叔外公又有自己的一家人要养活,又是女孩。所以,母亲也就像一只放养的小羊,在田野里长大的。 母亲现在回乡下时,还喜欢拣稻穗、喂小鸡、认识很多野菜,这些跟她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吧。 有了我们之后,我的印象中,父亲长年不在家,都是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粮食不够吃,她就买黑市粮。什么都是一个人操心,无人分担。 也许是从小亲情的缺失,母亲好客。父亲的同事、领导来了,她都热情的招待,留下吃饭。叫我去割肉(买肉)。那时,一人一月才半斤肉票。一家人的肉票合起来每月才能煨一次汤。但只要煨汤或者有点好吃的,母亲都会要我们去叫小姨(表姨)来家吃饭。母亲说:她一个人在中国很孤单。 每当这时候,我们兄妹只要伸筷子,桌下的脚就会被母亲踩肿。只有等客人走了,我们才有的吃,而母亲是永远没有的。记得一篇《母亲爱吃鱼头》的文章,真的是那样。 那时候我就羡慕同学家,(十一级还是十三级干部)专门养鸽子的房间比我们一家人的住房都大一倍多。阳台上吊着的半匹猪的腊肉,半年都不见动。我想,要是我的父母也参加了革命多好,生活就什么都有了。尽管他们的劳动奖状成箱子装。 母亲非常刚强,小时候不觉得。几年前切除胆囊和胆管,麻药醒后,她动一下豆大汗珠直往下掉。她咬着牙哼都不哼一声、、、、、、我刚强的母亲。 母亲也很聪明,她不识字。但小时候老听她嘴里都是一些书里的词句。直到我读中学,看了《红楼梦》才知道出处。还有民间的谜语。上次妹妹回来,她还写一些字,念给我们听。原来她在电视里学的。 母亲还特爱干净。七十七岁的人了,每天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衣服都是自己洗,别人洗她还嫌洗不干净。小时候母亲就整天在浆浆洗洗,盖的被子永远有太阳的味道。我老说:“妈穷讲究”。她就笑、、、、、、 但是,我不孝。 我曾经是母亲的骄傲。她人前人后对我的夸耀,都是街坊邻里转给我的,她从不当面夸我。 而我,最让她失望。真的! 算了,我不说了、、、、、、 我没有专门写母亲的诗。二十几岁第一次出远门到成都,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给母亲的,现录于此: “、、、、、、 我走进文殊院 燃一柱香 给我遥远的母亲 、、、、、、“ 也许,再过若干年,我真的只能给遥远的母亲了 妈!您健康长寿。 (前面TX的母亲文字我都看过。我泪眼婆娑。可以不信。但面对这么多母亲,我不敢撒谎。 母亲,这两个圣洁的充满人类人性光辉的文字,贯穿我们的一生。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都表达不了我们对母亲的深情。我们只能用简陋的文字,表达一下一点我们的心意:祝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谨此,作为我对心版所有母亲文字的回帖。) [此帖子已被 戈壁沙 在 2009-5-10 23:28: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