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和很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样,如果不是因为着某些特殊的政治原因,我的人生的航迹可能永远也不会经过一个叫做华X村的地方…… 我不想说清楚它在一个具体的什么地方,它和所有的自然村、行政村一样,经过建设,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好的方面的变化。尽管我不知道它的从前具体是什么样子,但是,从新修的进村的“援华大道”上记录的文字看,以前至少道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水泥路. 据说,以前的血吸虫病要比现在严重得多,但是,来自半官方的数字说:这个村70%以上的村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血吸虫病,如果发展成重度的,基本上就是没有治的了。 如果从我们这样的城里人的角度去看这个可怕的问题,我们也许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选择离开。实际上,虽然经过“红雨随心翻做浪”的革命之后大家想当然地以为“瘟君”都已“纸船明烛照天烧”了,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目光所难以涉及的地方还有这么多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无需人教就知道热爱绿水青山,但实际上,应该是清水青山,当清水变成绿水的时候有多可怕,只有在这样的村子里的人才知道。 我实在是不愿触及他们受伤的身体附带的受伤的心,因为我认识一个玩户外的下过乡的老哥,他曾经跟我说起过他下乡的时候染上了血吸虫病。从他对我讲述这件事情时候的语气,我能够体会到他对此而造成的对他一生的伤害的哀婉的心境。所以,我是很害怕这些让人哀婉的小虫的,可是,我不知道,那些无可奈何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何不选择离开?! 我不敢问,不想因此而伤害他们,只是换位思考,或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个问题。一方面,生活和生产条件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许他们更乐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改造得更好一样。记得当年有一位武汉市的市长,上任就要求多种树,他的理由是,这样武汉的夏天可能就不会那么热了。 事实上,原著居民之所以能够在一个艰苦的环境生存下去的更多的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生下来的时候,父母就是那个村子的人,而如果我们想去另外一个条件更好的村子,需要现行体制的配合,传统文化的改变,其次才是个人非常的努力。即便如此,新的家乡,第二故乡的人接纳我们,依然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有体制下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是给想改换自己家乡的人非常大的难度,尽管已经变得比原来好多了。 美国和西方世界已经建设得很好了,你想逃离自己落后一点的家乡,去享受现成的建设成果,去混迹于别人的家乡里,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很持久的努力才行。相比之下,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父辈和自己已经建设的相对而言得到当地社会承认和认可的家园里,生活的成本确实是最低最低的,这是每个人恋家的根本原因。 抛去血吸虫、冬冷夏热天气恶劣等类似其它不利因素,生活在已经有的、全部都打理得很顺利的家里,人的压力是最小的。爱家,爱家乡的原因,不过如此而已吧?!如果代价一样,迁徙自由,谁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已经被建设和打理得更好的地方呢?谁不愿意让那样的地方成为自己的家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