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画爱诗更爱竹,不论在什么场合,发现关于竹的画及颂竹的诗,就爱不释手.古人曾把松树、竹子、梅花合称“岁寒三友”,称颂它们坚贞不屈的性格。松的倔强,梅的孤傲,竹的清高.其实竹是平易近人的,屋前屋 后有一点空隙,它都可以安之若素.竹全身是宝,竹不仅点缀居屋风景,还为居家派上用场,竹箩、竹床、竹椅、竹桌、等……各种竹扇,竹篮等精致的工艺品更是多不胜数. 我的家乡处处都是竹,家家房前屋后都被竹包围着,远远走过只见竹林,走近了才发现掩隐在竹林中的院落.冬天竹为我们阻挡风沙,夏天为我们遮挡烈日.都说成都平原冬暖夏凉气候适宜.我想这些竹也不无功劳. 一场春雨,笋便破土而出,拎着小竹篮挖几棵新笋回去,给妈妈做菜那味道真是清新爽口。夏天在竹林中摆张小桌,边做作业边听大人聊家长里短.我父亲虽是个人民教师,也会很多的竹艺,经常在竹林里边为我辅导作业就顺手砍根竹子摆开阵势,一会我的小桌边就变出了几件竹器. 长大了回到故乡,每当漫步于静谧的竹林里,看着株株亭亭玉立、枝叶翠绿的竹,那么端庄凝重,那么文静温柔,就仿佛是在品味一首美妙绝伦的诗,叫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喜欢静静地感受着竹给予我的一切感觉。片片狭长的竹叶飘逸地、雅致地点缀在枝头,显得错落有致,绰约不凡;微风吹过,竹林便随风轻歌曼舞,竹叶的相互摩擦,发去如禅的沙沙声,仿佛天籁之音。古代爱竹的诗人咏竹的诗很多.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宋代大家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把他爱竹之心表达得淋漓尽.我喜欢红楼梦里的林妹妹,也许是因为太羡慕她园里那片竹吧. 我怀念故乡的"竹树绕吾庐,窗竹夜鸣秋”我爱竹的“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的品性。更爱竹的精神.竹,给它一点空间,它便能顽强生活下去,竹,铁铮铮地做人,无需怜悯。
[此帖子已被 似梦如诗 在 2008-6-7 20:42:06 编辑过] 
我从竹林里走来` [此帖子已被 似梦如诗 在 2008-6-9 0:17: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