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0|回复: 5

我的家乡-大余湾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7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057
发表于 2008-5-21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余湾属黄陂区管辖的研子岗镇,依山傍水,宁静如画。占地面积300亩,该村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现存50多户石砌屋,大部分至今仍保持较完好。这些石屋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 
      大余湾位于武汉黄陂区西北一隅,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来到这里,只见一栋栋明清古宅横卧山底,古宅一律石砖黑瓦、雕檐画栋,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乍一看,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疑是到了江西婺源。 
      大余湾与婺源的确一脉相承。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大余湾古村落体现了贴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木兰山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杰作,木兰川是一条10公里长的画廊般生态山谷。大余湾位于木兰山东南坡,木兰川南端出口处,使得这一带绮秀的自然景致也有力地参与了大余湾乡土文化的塑造。这里村前屋后的山水都被纳入到村落整体规划布局里来并被分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含意。 
      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钓葫芦,中间有个北极图……”。从村前的双龟山向北眺望,可以看见不远处有七块形色相若的花岗岩像北斗星一样排列;村后通向木兰山道观的路恰如一条金线串着葫芦状的山峰;村中,一湾池塘与田垄相连,活脱脱一幅如意太极图…… 
      风水宝地的确人才辈出,“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被作为曾经的辉煌录入族谱;国民党元老陈诚的女婿余传韬及三个国大代表余传谨、余家菊、余传梅等亦出生于此,并在台湾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相依相通大家庭:大余湾现存房屋有着数百年历史,视野所及到处是灰墙、青瓦、飞檐、木门,古意盎然。 
大余湾建筑分为四大房群,每个房群一个大院,大余湾人砌筑的宅院,在形式和格局、用材与技术上,体现出极为完整的安居构想——“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大余湾老宅虽已陈旧,仍可看出昔年的气势。古宅均用大块大块裁打得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硬山顶、翘檐、檐额彩绘、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一切都古色古香。连先祖余秀兰的墓和余氏族谱都保存下来。 
     大余湾人在适应环境中培育出了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健全心境。大余湾的先民本身就来自另一个文化特质独异的地区,他们次生的鄂东北木兰山地区也是一个很适合文化个性因素保存与生长的相对独立之文化圈。 
    余氏先祖以村前涧溪作沟壑,依村后的石寨墙为屏障,内连各户,外御贼寇,体现以宗族为中心的联防自卫,也形成相对封闭的生活体系。 
    天人合一桃花源:他们还广植花木,美化庭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月如一首悠远舒缓之歌。村民自乐道:“流水穿村过,过溪搭桥梁。出门到田间,观鱼清水塘。梅花映白雪,桂飘十里香。秋兰入幽室,凌霄攀高墙。”这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之桃花源式田园生活模式,从中反映出“天人合一”这种完美高洁的人类生存理念。 
      大余湾村民农耕稼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留了祖辈留下的那种恬静与淡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之曲,是他们追求的理想心境。    
      三代太婆摇过的纺线车,五代媳妇用过的土布机仍能转动;村头的石臼、石磨、石碾保存完好;雕花大床、镂空鼓皮隔扇、杂木八仙桌、古旧香案、脚踏水车等古物应有尽有,且多半尚在使用中。许多人难以想像,在繁华的武汉一隅,竟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在这里能找到另一番意趣。 
      大余湾人有着积极进取的处世姿态。大余湾虽“待字深闺人未识”,但这里的先民并不似古时桃花源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者,他们以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由此形成大余湾人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耕读传家”。 
    “耕”是生活之本;“读”是他们攀登社会阶梯的重要途径。古时直至近代,大余湾有为鼓励资助年轻人外出读书而专门划出的公田、房头田,有村建的书院、私塾,历代中科登甲进仕者不乏其人并遥领四乡,许多都是社会公认的栋梁之材。通过他们,外部世界精英文化有力地影响着木兰山地区的土著文化,使大余湾这样的鹤发老村虽然物质外壳仍停留在几百年前的古代社会,但精神内容却在与时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5859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45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22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方,这么近,想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7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05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去这里玩的时候有没发现一种现象,很少看到“赌博”的闲人,和嬉戏的孩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668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7533
发表于 2008-5-25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放羊:

不知道大家去这里玩的时候有没发现一种现象,很少看到“赌博”的闲人,和嬉戏的孩童

你老家也象是都市里村庄吧,你可以回家搞个农家乐,或者搞个牧场,回家放羊也不错

QQ172439456,手机15897802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7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05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种想法很早就有,国家不批。大余湾是全国2镇一村中的一个,建设新农村还是可以的,至于农家乐,我看还是免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6 00:56 , Processed in 0.0397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