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退休闲赋在家,身体零件经过小修基本恢复,心又开始躁动,关注了一下酉水河觉得不错,感觉要去走走。
纯自驾穿越、摄影、露营、交友;最好有退休在家的伙伴。
qq:126288619
st:18971434587
剑客
酉水河自驾游 寻找土家风情
酉水河位于酉阳县东部,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由酉阳大溪、酉酬、后溪三镇经重庆市秀山县辗转注入沅江,后流入洞庭湖。酉阳境内全长81公里,平均宽度约12.5米。沿岸都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是土家族的摇篮。
如诗如画的酉水河有“渝东南小桂林”的美称,笔架山林银子滩,三吾山下流清江,高碑夕照醉渔父,玉带深山尽喜狂。河岸春花灿烂,夏绿滴翠,秋枫绯霞,冬雪晶莹,伴以山雀噪动,鸣蝉鼓风,煞是宜人。一排排古朴苍劲的枫杨,一列列磷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曲曲悠扬撩人的木叶情歌,一条条通往历史遂道的青石板路,回荡着土家族的无尽情韵,让人流连忘返。
风情万种的酉水河,恰似从远古走来的土家妹子,山赐予她清纯,水赋予她灵秀,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古朴典雅的摆手堂,悠扬动听的民歌、山歌、木叶情歌、古老的阳戏、傩戏、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奇特神秘的民族习俗,风味独特的民食文化,无不散发着特有的民族气息。
据考证,土家族是巴人的一支,楚人灭巴时,悲壮而豪放的土家先民们由湖北省顺酉水河而下长途迁徙。见此段河谷宽广,鱼儿戏游、两岸古木参天、野兽成群而停下脚步,在此定居,以捕鱼、贩盐、狩猎为生,与当地的仡佬族、苗族等兄弟民族一起学会了耕作,在酉水河两岸繁衍生息,正是这些勤劳勇敢、憨厚朴实的土家人,创造了独特的土家文化。
清清的酉水河,孕育和滋养了土家人。酉水河畔的后溪古镇,至今保存着有数百年历史的摆手堂,每逢土家传统节日和村寨婚丧嫁娶及祭祀等重大活动,土家人都会在摆手堂外燃起熊熊篝火,彻夜欢歌,跳起展现土家先民们劳作、生活、狩猎、作战等场景的摆手舞;表演“花灯四只角,丑角和旦角,唱得喜气来,跳得人孝和。”反串角色,男扮女妆的花灯、体现土家图腾和信仰的阳戏、傩戏等;婚丧嫁娶要哭嫁跳丧,生动地体现了土家族“哭办喜事、笑办丧事”的民俗特点。这里有土家传统的山歌、小调、号子、木叶情歌有若天籁、粗犷豪迈。每一首歌都记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叙述了一个动人故事。在酉水河两岸,土家人喝着大碗的酒,吃着大片肉,品尝香喷喷的油茶汤,烹炸油滋滋的油香粑粑,磨制白嫩嫩的米豆腐,有着独特的飘香诱人的饮食文化。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亲河。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的痕迹,可以聆听远古的天籁之音。
文献中的酉水河
《汉书·地理志》载:“酉源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据《山海经》、《水经注》等史籍载,古之九江,位在洞庭。酉水,即为古代九江之一。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酉水就以酉溪之名著称于史,或称首于武陵“五溪”,郦道元《水经注》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是其一焉”。唐人梁载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
《酉阳直隶州总志》谓:“酉阳城东一百六十里有后溪河,即酉水也,又谓酉水即酉酬河。盖酉酬河自湖北施南府宣恩县发源,经来凤、龙山界流至卯洞而伏,复出于百户司,南至溪口,入酉阳州界,历酉酬、后溪至石堤会龙潭河入湖南保靖县,至辰州府城南入沅水。此水源远流长,较今湖南之所谓酉溪不数十里而即入江者,大小悬殊,而会溪城距辰州一百二十里,酉酬正当其西,以此为酉水。”
该志案语记述得更为详细:
“后溪河即酉水也,发源于湖北宣恩县之东门关下,流经高罗、板寮、乾溪口、乾坝司等处,至李家河与咸丰河合,又下过官山平至红岩堡,湖南龙山县鹿皮坝水来会,又曲折经漫水司下至卯洞入洞中而出于百户司南,有安抚司所合小寨茅坝场水来会之,又下历铜鼓滩、老寨、犀牛滩、泡子滩、至五板船,有花马磴水注之,又下经沙道沟,悉喇溪水来注之,又经江西湾、铁门滩,至酉酬溪口,即通志十八洞之酉酬洞,有诸小水会于王家坝,而东流注之,又下至渡矼口,硝洞坎水来注之,又下后溪场,为通志之后溪河,有大干溪、小干溪二水注之,又下至庙坝,田家洞水注之,又经河湾长潭,至乌杨树,有老鹰沟、杨家坳、亮丫子、龙八泥、谢二沟诸水合流注之,又下至红岩洞入秀山县界历人口溪、倒脱靴、鱼潭溪至打绕洞,即通志之打袄家洞也,又数里至石堤司,过箱子崖合龙潭河,又下二里,有巨石横截江面,曰挡河,又下历水坝、牛屎滩至烂泥湾、张家坝入湖南保靖县界,有客寨水来注之,又下八里至鲁碧潭,志云鲁碧潭洞也,又下至岩板司,须弥峡水注后载沟沙湖溪诸水注之,又下经新寨、比耳(土司时,界止此),至小凤滩又下经尖岩峰至龙山之龙头司,有洗车河合贾家寨诸水注之,又下经鸦玉、顺滩、芭茅寨、驼背滩、至江口,贵州之花园河自西来注之,又下八里至保靖县,又经料牌黄村至会溪坪,五代马希范立铜柱处(会溪坪即下溪州故址),又经洛阳溪、次滩、凤滩、王家坪至辰州府沅陵县入沅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