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决定格局和水平】
仅举珠峰为例。
从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珠峰至今,已经有6600余人次登顶了世界之巅。其中,仅有500人次是自主攀登的,其余的6000多人次,都是1993年开始的商业登山送上去的。
所有这些商业登山的客户,无不是从珠峰的南北两侧传统线路、由向导和协作服务上去的。而珠峰至今,已有19条登顶线路,其中的17条,均与商业登山无关。这17条都是登山高手的天下。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按理来说,这19条线路,应该大部分是由中、尼登山家开创的吧?事实并非如此。
珠峰的第一条线路,是英国队在瑞士队尝试的基础上,于1953年登顶的。珠峰的第二条线路,则是中国队在英国队20年代尝试的基础上,于1960年登顶的。其余17条新线路的开创,均与中国登山者无缘,与尼泊尔的关系,则是夏尔巴人在其中部分线路中作为协作(背夫)出现。
国际上,登山高手的珠峰,早已从上个世纪5、60年代的国家荣誉阶段,走到了小团队(或个人)的能力和想象力阶段。比如,无后援攀登、无氧攀登、单人攀登、反季节攀登、新线路攀登?
而我们的许多媒体、公众、登山客户,对登山的理解,还仅仅处于“以为登顶珠峰,就等于牛人”的水平上。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很多我们“以为”的登山家,无非是借助商业登山、不断获得登顶数字记录的登山客。
不同的视野,决定了不同的格局和水平。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7+2”?】
“7+2”,是指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这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商业概念。
国际上,实际上并不把7和2放在一起衡量,也就无所谓“7+2”世界记录了。
具体我们拆解了分析。
首先说“7”。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的人,绝大部分是完全通过商业登山服务上去的客户,在登山界,并不把这一指标当做衡量“登山家”的指标,借用某位登山大牛的话说:“七大洲就是个富人俱乐部,它主要衡量的是你的资金水平和统筹水平。”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任何一位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客,问问他能否自主攀登完成“七大洲第二高峰”?
再说“2”。国际上,对于两极探险的要求是:“从海岸线出发,不采用机械动力,到达极点。”而国内所有玩儿“7+2”的老大们,南北两极点,都是飞行到达89度、再徒步最后一度到达极点。这种方式,一般被当做“特种旅游”,而不是“探险”。因此,即使有“7+2”这一探险指标需要以最快时间作为一种记录,也不会把旅游式的两极算进去的。
那么国人为何特别热衷于“7+2”呢?就登山服务的提供方而言,他们创造性地扩大了市场——其实他们中的老大们,是非常明白其中玄机的。就登山客而言,中式“7+2”只要在国内宣扬、不拿到国际上去显摆,也是颇可以忽悠一些注意力、以及注意力经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