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鹿院坪,是一片净土,一篇动人的抒情散文,也是都市人绝佳的休闲之地。
近日应朋友之邀,从恩施市板桥镇出发,徒步两个多小时,终于来到这一尚未被开发的人间仙境,又一次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之余,写一点文字总是难免的。
游鹿院坪,是一次放飞心灵之旅,高山特有的凉爽与纯净涤荡着我的心灵,我觉得自己仿佛那展翅高飞的鸟儿在享受着蓝天。游鹿院坪,是一次震撼之旅,我难以想象,在这个被大自然封闭的小山沟里,人们在筚路蓝缕的同时,活出了自己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就叫怡然自得。游鹿院坪,是一种自然与人文的感受,这里的草永远是那么嫩绿,山永远是那么青翠,泉水也永远是那么甘甜、纯净。
简易的老木桥还在用自己枯瘦的身躯默默为人们服务;牛儿不需要牧人,悠闲地在山间漫步;废旧的小学教学楼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留在那断壁残垣之上;农家酒作坊的主人正在忙碌,他们将自家产的包谷酿成美酒,看见我们来了,便捧起了酒杯,又泡上自家种出的茶叶……一切的一切,都在涤荡着我的灵魂,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阐释,仅仅只用“闲”和“韵”两字。
鹿院坪境内景色奇秀险俊,妙不可言。这里有奇异陡峭的山峰,斧劈刀削的悬崖,悬崖中有神奇庞大的洞群,洞构造错综复杂,险象环生,千姿百态,洞内有瀑布、暗河、平湖、石笋、石柱等。这里有郁郁葱葱的丛林,蜿蜒的河流从山间绝壁上飞泻成一道道瀑布,最后落入谷内,形成一条条清澈透明的小溪。这里还有古老的故事和美丽的仙女洞传说,慰藉着世世代代的村民,期待着幸福美好的明天。
鹿院坪现有居民39户120余人,给我们唯一的印象就是古朴而秀美,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嘈杂,与现代社会似乎没有任何瓜葛。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与世隔绝的乐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生活。这里的建筑是古老的土木建筑,房屋以吊脚楼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栏杆围拢,非常通风、保暖,青瓦盖顶,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杂物,显示着历史的风貌,是土家族传统建筑的活化石。鹿院坪人的食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都是自己生产,村中随处可见人工石磨、水磨、人工凿刻的石缸、独木风箱、风车、木储物器等生产生活工具。它们的古朴,凝固了历史,传递着远古的文化信息。
鹿院坪位于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境内,其深陷峡谷地缝中,四周绝壁环绕。境内平坦开阔、山清水秀。听朋友介绍,慕名而来的游客称之为“世外桃源”。鹿院坪面积约5平方公里,从峡谷到山顶的垂直高度达500多米,四周的悬崖构成了天然屏障,整个鹿院坪形似一个条形天坑,仅有崖上人工挖凿的小路供当地村民进出。
鹿院坪的得名与鹿有关。清朝雍正初年,因战乱造成四川及相邻地区人烟锐减,土地荒芜,朝廷大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大批贵州、湖南人民迁徙到恩施地区。湖南常德府桃园县裴科嵩、裴科乾、裴科禄兄弟等人迁施南府恩施县北乡板桥新田,试种从湖南带来的稻谷种,但只开花不结籽,意识到地势高了,便寻找地势较低的地方。后发现深山峡谷底部有一树木葱郁的地带,但无路下去,便在今鹿院坪河坪口悬崖上挂接36匹白布,揪着白布下到崖底,只见这里四周悬崖矗立,中间平坦,一河中流,百瀑边悬,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古木参天,十分高兴。但回去的时候,挂在悬崖上的白布被飞虎(鼯鼠)咬断,无法上去,且干粮已吃完,正着急,见一群美丽的山鹿沿河向上往今桥湾山崖上走,便跟着鹿走,终于爬上悬崖顶,以后便从这里凿路到崖底,在河流两岸开荒垦田,成功种植水稻与油茶,部分裴姓人又从新田迁居这里,以后又有朱、周、李、侯等姓人陆续迁到这里共同开拓。裴氏在鹿院坪的探寻发现过程中,因鹿引路走出困境,最先叫这里鹿引坪,后因鹿成了人们的好朋友,经常光顾人们居住的院落,便将这里叫成鹿院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