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5日10小时"精搜"失踪泳将
沿江多家救援组织响应晨报动议
25日,武汉的几个民间救援组织联合起来在江面“精搜”。记者陈亮 摄
记者陶常宁 实习生杨静 戴旻阳
5月20日,两名在武汉冬泳圈内小有名气的女“泳将”胡学联、张正春从武昌平湖门下水后失踪,迄今不见人影,事情一经报道,即引起社会多方关注。本报率先发出倡议,号召武汉市及邻近沿江城市相关部门、组织,共建长江爱心救援联盟(详见本报23日、24日、25日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昨天,记者和多位救援专家一起展开“精搜”,苦寻10小时仍无下落。与此同时,晨报动议得到鄂州泳协率先响应,武汉水上救援大队也积极响应,据透露,现在有22支冬泳队和“生命阳光”公益救护培训以及一部分户外山地救援正在协商,准备成立泛户外救援联盟。
【搜救直击】
多家救援组织 联合展开搜寻
昨天早上,多家俱乐部和冬泳队的成员齐集汉江江滩冬泳基地和武昌平湖门黄花矶,准备继续搜寻两名失踪“泳将”。
8点30分左右,武汉云豹应急救援队队长向东与其他几家救援队负责人安排皮划艇、冲锋舟展开江面搜寻,准备由长江一桥搜至阳逻水域,4名后勤人员分别在江滩公园和二桥下的冬泳基地蹲守,还有4名后勤保障人员开车跟随搜寻船队,沿长江边搜寻。
9点10分,向东驾驶着单人皮划艇,汉正街冬泳队的李刚、赵行刚、石彬,以及大堤口冬泳队队长张建民、副队长袁胜利、刘俊萍、史秀萍分成两队,分别驾驶着2艘冲锋舟,从汉江江滩冬泳基地出发。
9点40分,在武昌平湖门黄花矶下水的王冰、申江、李烈平、苏艺、鄢晓波分别驾驶四条皮划艇沿长江南岸搜寻,然后与汉口队在二桥下的冬泳基地会合。
疑似救生衣牵动人心
本报记者随后勤保障人员一同开车沿江搜寻,蹲守组长陈祖芳用高倍望远镜勘查水面情况,后勤组长李继恒、联络员刘银用车载对讲机与各搜救艇时刻保持联络。
“在武昌临江大道一大型广告牌下的水域,发现疑似救生衣、漂浮袋物品,冲锋舟开不进去,等待‘爵士冰’。”9点52分,刘俊萍通过对讲机呼喊,打破了安静的搜救行动。
10点25分,外号“爵士冰”的王冰划着皮划艇与刘俊萍等4人会合,到达发现疑似物体地点,展开搜寻,大家都默默地看着对讲机,希望传来的消息不会让人失望。
10点45分,在第一站集合点——长江二桥,张建民、刘俊萍等人驾驶的冲锋舟第一个到达二桥,半小时后,所有救援船只到达。
刘俊萍说,刚才的疑似物品并非是失踪者的,目前没有任何收获,他们将继续向下游青山方向搜寻,争取到团风。
11点20分,天空突降暴雨,所幸雨一会儿就停了,大家驾艇继续搜寻工作。
搜寻至鄂州段仍无消息
下午1点多,记者在第二站集合点,天兴洲大桥下,等待船只到来时,对讲机中不断传来最新消息,大家相互提醒有船到来,注意安全。所有船只围着天兴洲附近仔细搜寻,汉正街冬泳队的李刚指导队员沉着应对。
13点20分,李刚、赵行刚和石彬三人驾驶的冲锋舟到达天兴洲大桥。李刚说,在天兴洲附近搜寻时,碰到了张正春家属所租的两条船,那两条船从阳逻从下往上搜寻了3个小时,该家属在沿路发放传单,同样也没有任何发现。
随后,单人皮划艇向东、王冰、李烈平,双人皮划艇苏艺、鄢晓波五人靠岸。
这两天的搜寻非常关键,等会将去阳逻那边‘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向东表示,今天风大,下雨使水上流速变急,搜寻过程中发现了三四具动物尸体。在与张家人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发现了男尸,而非失踪二人,其他一无所获。
下午2点整,由于下游水域情况复杂,所有皮划艇全部收队上岸,李刚、向东等人继续驾驶冲锋舟往下游搜寻。
在此“精搜”行动中,所有人都是搜救专家,而且都是自己所在行业的顶尖高手,向东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曾参加过英国硬汉赛,拿过名次。李刚曾通过全国海选,前往南极。
网名为“爵士冰”的王冰,多次攀登雪山,首次以单人划艇的方式挑战金沙江360公里激流,业余从事户外运动10多年。最近刚从雅安救灾回来。
昨晚7点,向东一行人结束了此次搜寻活动,他们下午从天兴洲大桥驾驶冲锋舟,一直抵达长江水域鄂州段。他们一路上,走访渔民,碰到泊船就打听,最近是否有发现尸体,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收获。
鄂州泳协响应晨报倡议
【专家提醒】游泳高手也不要和大船抢行
民间救援】
武汉救援联盟雏形已成
2010年,22支冬泳队联合成立武汉水上救援大队,大队长为俞关荣,这是武汉首个以民间志愿者为主的水上救援组织。
据俞关荣介绍,现在有22支冬泳队和“生命阳光”公益救护培训及一部分户外山地救援在一起准备成立泛户外救援联盟,此事仍在协商阶段。
向东和李刚都是武汉水上救援大队的成员,向东的专长是山地救援,还拥有自己的武汉云豹应急救援队,李刚也是汉正街冬泳队的负责人,两人对于武汉地区的救援联盟均有非常成熟的见解。
李刚介绍,武汉有18个可以进行游泳锻炼的基地,包括平湖门、大堤口、龙王庙、南岸嘴、汉正街、江汉桥、月湖桥等地,目前有24支队伍加入救援联盟,主要以冬泳队为,刚开始都是健身锻炼,后来很多人开始义务救人。
在俞关荣队长的带领下,水上救援都是自愿参加的,更多的工作是预防,劝阻市民不要随便下水,不要把生命当儿戏,遇到危险情况,很多冬泳队员都会自发救人。
前年夏天,在平湖门,一位大学生溺水,救援队员通过在阳光急救培训学到的知识,成功挽回溺水者生命。
马上就到高考了,高考后很多学生放假,这个时候是江水溺亡事件发生的高峰期,救援联盟在这个期间,都会安排志愿者到每个基地值守。
据了解,参加救援联盟的基本上都是志愿者,没有任何补助和保险,李刚希望政府部门、基金会能够提供一些资助,建立正规的水上救援基地。“武汉的水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李刚说,目前水上救援仍处在自愿阶段,如果能够有资金、有组织、有计划地做下去,会让更多的武汉市民受益。同时,他还希望能把急救培训内容,向市民进行宣讲,让更多人了解急救常识。
昨天,记者联系上鄂州市游泳协会会长王祖云,当他听说救援联盟一事后,非常赞同这一倡议。他说:“我赞成将长江沿线所有城市联动起来,如果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大家可以随时保持联系,互相协助。”
但是,王祖云也提到了,作为民间救援力量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困难,比如“经费问题”。王祖云说,作为救援组织,首先要有船和专业救生设备,但这些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基本上是很难筹集的。
我们希望有成熟的救援联盟机制,能够保障所有游泳者和救援者的安全。”王祖云说。
【专家提醒】
游泳高手也不要和大船抢行
网名为“木兮香香”的刘俊萍今年48岁,是水缘运动联盟的群主,失踪者之一的张正春正是该联盟的成员。刘俊萍说,自己2006年开始游泳便认识了张正春,印象中的张正春在游泳方面很有能力,更是一个装备控。对于她的失踪,刘俊萍感到不可思议,仍感觉张正春还活着,将尽力搜寻。
她分析,出事的两人很有可能是游泳时遇到船了,然后想抢游过去,没有成功。
刘俊萍说,自己也曾在抢渡过程中,遇过3次险,有一次看见一艘大船来了,太过于信任自己的实力,相信能够抢过去,结果游着游着回头一看,发现船就在自己身后,非常危险。
向东也说,在长江里和大船抢行,无异于是在高速公路上人与车抢行,十分危险。
向东提醒说,对于没有充分准备的人,还是不要渡江,每年溺水事故很多,他参与救援的行动就有多次,即使是游泳高手,也不要单独游泳,做“独行侠”。
(转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12:02: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