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富阳龙门山
一驴友爬山突然晕倒猝死
3月30日上午11点11分左右,一名年过五旬的 男子在富阳龙门山,参加杭州一论坛组织的登山 活动时突然晕倒猝死。尽管现场有专业医务人员 对其进行急救,但最终未能挽回该男子的生命。 经急救人员初步判断,男子突发大面积脑干出血。 猝死男子网名“又一村”,今年57岁,其女儿事 后表示其患有高血压。 30日7:00,“又一村”所在团队从天目山登车 出发。8:30左右,到达山脚的龙门瑶坞村,十 分钟后,一行125人开始登山。 据此次活动组织者耿队长介绍,10:45左右, 一行人到达离杏梅尖很近的齐风口。当时,耿队 长看到“又一村”与同行伙伴坐下休息,一边吃着 甘蔗,一边谈笑风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那个 时候,他们看这边风景不错,还摆了不少姿势让 我给他们拍照片呢。”耿队长告诉记者,“又一村” 休息起身继续前行后,一直走在他前面。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大喊‘有人摔跤 晕倒了’。当时我还想着这么平的路怎么会摔跤。 ”耿队长没在意,继续前行,此时为11:11。爬 到离杏梅尖不到20米时,他看到前边有一大群人 围着,地上还躺着一个穿着白色背心的男人。耿 队立刻跑上前一探究竟。倒下男子正是20分钟前 还在说笑的“又一村”。只见3位队友正忙着松开“ 又一村”的裤带,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查看“又一村” 的眼睛后,立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那名中年施 救男子是杭州117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他每按五 下,便进行一次人工呼吸,但依旧不见起色。” 施救中年男子一边实施心肺复苏,一边询问是 否有人带药。问了一圈,只有速效救心丸。吃下 ,“又一村”还是没有醒。
12:30 每50米站一个人 接力抬担架上山 “‘又一村’倒下后,队友们就马上打了120。考虑 到山高路不好走,医生和担架都不便上山, 立刻通过对讲机告诉身处海拔670米杏梅坞原知 青点的队友,让他们下山去接应医生。”耿队说, 为了抢时间,100多名队友和当地村民自发加入 抢救队伍,从山脚到事发点,每五十米站一个人 ,希望通过接力的形式将药品和担架送上山。 与此同时,施救医生继续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 措施。可是,努力了一个多小时,到12点半左右 ,‘又一村’仍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此时,杭 州117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再次查看‘又一村’的瞳孔 、脉搏等,发现瞳孔已经扩散,脉搏、心跳也都 停止了,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此时,救护车早已到达山脚,但从山脚爬上事发 点,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 。
13:00 队友自制木架, 6人1组轮流抬男子下山 13:00左右,正在事发点等待医生和担架的队 友们心急如焚,队员们决定抬“又一村”下山。随 即用四段木棍和队友的衣服,现场制作了一个井 字形木架。“‘又一村’身高170厘米左右,体重有1 50多斤,再加上是简易担架,不好抬,6个人才 能吃力地抬起来。于是,我们决定6个人一轮, 轮流着抬下山。”耿队回忆,由于下山小路仅有半 米宽,几个人抬着担架只能侧着,一步一滑地挪 动着步子,下山速度十分缓慢。
抬至海拔600米原龙门林场所在地时,医生和 一个简易担架也到了。“医生带上来的担架也不好 抬,队友们就把上面的帆布拿下来,放在自制 的井字形木架上,继续抬下山。”依旧50米站一 个人,50米换一个人,轮流着将‘又一村’抬至山脚 。 3点30分左右,在经历两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 后,一行人终于抬着“又一村”到达瑶坞。“又一村 ”前妻、女儿已经在此等候。见到“又一村”后,泣 不成声,嘴里还不断重复着“为什么有病还要去爬山……”
120救护车医生仔细诊断后,确认“又一村”已 经死亡。 对于“又一村”的离去,耿队十分悲痛。“本来很 高兴的事情,竟然发生这种事。没能把他救回来 ,真的很遗憾。”
(转帖826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5 8:50: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