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61|回复: 88

一个人的宜昌与恩施……

[复制链接]

40

主题

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06
发表于 2012-8-29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车溪) 

2012\7\22我喜欢清晨或傍晚沿着平缓的峡谷中的公路往峡谷里面走,山溪沿着山势在转弯抹角,一边是紧挨着山,一边是溪,溪的上面是一个十米左右宽的狭长的开阔地。再就是山体。植物非常的茂密。一丝风没有的时候,都静静地呆在那。那怕是你就近一眼看去的地方,也有几十种植物组成一个大的家庭。它们都非常和睦的在一处,我还看见有一株灌木上,停着一只花蝴蝶,由于清晨的露水,它是飞不起来的。但没有什么来侵犯它。它好象在睡梦中……在这些种种的植物中,你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小的动物与昆虫。在路边,我就看见一种红头红尾黑身的毛毛虫,大多在三厘米左右,看起来倒是挺不顺眼的。我以前也没见过。它的生命非常短促,通常只有十天左右,它生下来就是不停的吃那种树叶,由于数量太多,往往把这种植物的叶子一下子就吃光!十天左右就作茧自缚。完成了它短暂的生命的历程。由于破坏植物,吃光叶子。多的时候就洒点药水……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残酷啊?把这个小生命就这样给扼杀了!有人问我,你一个人走,是不是很寂寞?我的答案真的是否定的。当你看见那些沉默的山体时,你看得出它们是饱经沧桑的。还有众多的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动、植物,你叫得出名和大多叫不出名的动、植物,它们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同你一起同生共长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7/23早攴后,背起水壶,往山里面走……车溪源头:忘忧谷。走走,停停,看看…在进路边农家坐坐,聊聊天。没人家处就要进深山了!二边的山向你压耒。太阳是照不进峡的……溪水忽深忽浅,水也有点冷,乱石遍布 ,溪中肯定是不太好走的。但水上山脚草与灌木腰深 ,穿草鞋与短裤又怕草中有蛇,又怕草中带剌,又担心上面八角辣连……沿峡谷山脚走了数公里后,又只得小心走入溪中,深一脚浅一脚水中走。忽见前面有一老者站在溪中采药。全身湿透!此时峡中又下起大雨。我又在溪水中向前走了一会…实在是雨中溪水中难行。只得打道回府了……只见老者己背起所采药材大雨中,那干瘦矮小身材慢慢前移…真不忍正面照。这近百斤药材晒干在卖也不到十元。


二、沐抚: 

六点五十,坐一到奉节车在大木村下,准备从这下到谷底行走。比我原先走的峡谷大得多!与之相比犹如盆景!可能得一天时间…伴着潺潺流水声写的…

(大木村大约位于屯渝公路66公里处。约往回走一公里,是一桥,此桥是为暗河出口处所建。具说有人进过暗河。用船划加走。并未到头。听说是进洞五十公里,水量较充沛,暗河嘛!毕竟与溪水不同。水很凉的。西瓜放水中,会成冰西瓜。前面不远即修有坝,过坝,就可下沟。沟中有的石头被水修饰得非常好看。符合花石纲的漏、穿、孔的要求!( 太湖石。又称贡石,久负盛名,它是一种被溶蚀后的石灰岩,以长江三角洲太湖地区的岩石为最佳。"漏、瘦、透、皱"几大特色是对太湖石的要求。)槽状、洞状、孔状……不一而足。你会感到水的耐心的力量。要把坚硬的石头修成这般模样,无千百年是不可想象的。根据石头的形状,你真的可想象水的方向与着力点……

 

同我先前想的一样,虽然尽力,但凭一已之力是很难走通谷底的……也只能是上上下下了。走不通,上公路,能下就再到谷底。从沐抚中点起,大木村到第一个好象是63公里左右的处的小电站止,这一段峡谷是很不错的。大约十公里左右吧。峡深林密,山高沟窄。二山之间的距离也不宽……在暗河桥下面,又是一座桥,我又一次走在谷底。我看见二块石头非常漂亮。尤其是大些的那一块。它由二部分图案组成。一是被水切割成沟槽状。再一是被水冲成的那种窝状二种图案。相得益彰。我从侧面、下面俯视照了好几张,应该说照片很难表达这块石头的美感。因为这是一种立体美感,而照片则是平坦的。这块石头,估计是从谷中间,水常年冲刷地方移到这儿来的。我还见到下面有几根圆木,石头至少在三千斤左右吧?我对石头的重量估计没一点经验。我相信这块石头能值6-10万。太漂亮的石头了。体积与重量又这么大。(真快,十点过了。)要摆在家里,的确会显非常!

现已十一点三十。沟中路餐。西瓜+菜包子。谷中的流水声再也不是潺潺……从大木村到这,水的落差已几十米了。水声数里可闻。公路修在峡谷之中。

 

看着沟底的乱石,这些小或大的。大的可达数十吨。肯定都是山上或上游的水冲下来的。我能想象出,这么大的石头即便是一块一吨左右的石头,在山谷中冲下来。都能发出令人可怕的声音。轰隆隆的声音……

 

三、地缝: 

2012-7-27  八点,房东去上班,摩托车把我顺代过桥。此桥可不比彼桥。此桥飞架于地缝之间!下临无地…站桥上往二则看是望不到头的地缝。下看腿发软矣!过桥不远,有一便道直下地缝……走下去了……

即为地缝处……景区还在完善施工,我先睹为快了。,走入地缝水声不绝于耳,山体多处瀑布。到处冒水…与武隆地缝大不同! 
景区内还有孝感老乡在这打工。一天二百元。包吃住。……


 

约十点,栈道走完。思考,下谷底。否,道不通。且冒险。思考再三,免了……



往回走……有一处,看起来,准备修一观景台。山体有一部分凹进,方子码在里面,(我看见二名工人抬时误以为只有一百多斤。他们笑了。一根二百都不止。我开始实行拿一头试试。很吃力。至少在二百五十斤以上。不容易)睡在上面,真舒服。下面是流水声天也看的是一片天。这是一个极不规则图形的一片天。睡的这一边,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如下雨一般。太阳照在对面的山壁上,非常明亮。从空隙看出去,还有白云在空中自由的飘浮与移动。我开始仔细的观察山体……有非常多的折皱与小沟小洞。这是千万年的沧桑。如雨的水,也随着地缝中的风飘移。站在观景台上,往公路桥的方向看。山壁上有二条雾状带。你仔细看,雾在动态中,原来是水从高处淌下。跌落在突出的石上形成的雾状带……如果在近看,便可清楚看出,原是从山上而下的一小瀑布……这些瀑布点缀着这个地缝。也道出水的千变万化的动态美。我,气定神闲的在这地缝之中。还不时看见峡谷中飘落的树叶……我不是学地理的。我不知道这个地缝是怎么形成的。是水的切割?是山摇地动的大地震?留下这长达百公里的地缝?

看罢地缝。象这样景观究竟是保持原貌好?还是这样开发好?纠结中……

 

四、彭家寨: 

-----彭家寨真的很美。
出沙道沟镇不远,就沿着一条溪走```这种溪是这儿常见的地貌。就象山西的那种沟壑。只是这种沟壑是由石头构成的。路离这溪水,一般都有近百米的垂直高度。过一二河相交的桥,这个地方就是二河口乡政府所在地。再大约六里之遥就是彭家寨了。寨子是前有照(一条终年不息的河)后有靠(一组漂亮的山峰)房前屋后,种瓜种豆,架上的丝瓜、挂着的豆类……交织的鸡鸣狗叫,晨雾之中,已经有很多人在侍候自己的田地了。好一派山区田园风光!
沙道沟在彭家寨甚至再往前有许多这地方,在山与山的交接处,就是平缓的坡或冲地,种有各种田间作物,如玉米、花生、苕、水稻。田园阡陌,那错落的农舍。我最喜欢的是那瓦缝中散发的炊烟。它不漏雨,却能冒烟~~我总是喜欢想象着下面的柴火灶。大锅里是做着饭?还是炒着那种很香的老腊肉?田里刚采摘回的菜蔬?灶门口上吊着一只烧开水的壶……灶堂边上,有时还煨着一罐子。那里面做饭或汤是最香的了…………飘散的炊烟。

远处的山,高高低低的那些山包。它的不对称、不规则,正显出了大自然的一种气势与美……

五、四洞峡: 

 2012-8-6 12:45:47
四峡洞外公路使我想起了伊春的小兴安岭。公路全在林海中,说是氧吧一点也不过分!

6号:早上六点起床、漫步。路边上的一只鸟由于我的脚步,惊飞到了对面树林中。早7:55从住地到四洞峡。沿路林区风光无限。百草丰茂。鸟儿鸣叫,自由飞翔。四峡洞可算得上是天下奇观了。一般而言。多洞山,必多水。四洞:一暗,二明落差突然。50-70米?又拐了一个争急弯……第二洞的上面还有一个穿孔。一则洞上壁水还有一漏水洞。漏水洞简直就象女性的…………哈哈。不多讲了。沿着山洞的顶壁滑下去就又是一眼……真象连在一起的一洞一眼……漏水淅淅漓漓的从上面吊下来。洞高应在25米左右吧?(我不善目测!)第三洞拟用名:凯旋门,太妙了。这家伙还有点才与想象力。名不错!真正的凯旋门。还没有这般雄伟与奇观……我干脆给这四个洞来个命名:一、幽洞。二、生门、三、凯旋门、四、三拐洞。第四洞的奇特之处在于,峡谷中的河床是干枯的。水却从山洞的一石壁上流出来!流水边上,还可看出石壁的崩塌貌……

……“很快,你眼看着长出了一棵新的绿色的草茎,它是由于你对于平凡的生命的关注才得以诞生的。没有人需要它。但它却使你快乐!”——普里什文

  “甚至为一个小小的树枝感到欣喜,你会在这些枝叉之间泄露的阳光中……看到整个世界。”——普里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567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360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8-30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细腻,感情丰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959
发表于 2012-8-30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894

回帖

3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5533
发表于 2012-8-30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八角枫在2012-8-30 8:34:00的发言:
   真实自然

以为是你写的呢,不管是不是都觉得不错,帮顶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959
发表于 2012-8-30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尘土.在2012-8-30 8:3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为是你写的呢,不管是不是都觉得不错,帮顶下

    不是我写的, 感觉如果动作慢点有点法布尔的风格呢,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7819

回帖

4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47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8-3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06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沐抚(二)大岩千与小溪河:2012/7/28早上五点多起床。但房东一家太懒。门不能开。干着急。原准备是坐头班车(六点)到大岩千的。还是等到了六点二十……找卖馒头的地方,买了四个馒头,有一面的开过来……上车,——到哪?(司机)——大岩千。——去画画?——不,想到下边河里去看看~~没路,也不好玩。——我听说大岩千有路可下?——已到了。你看怎么下?——干脆把你带到前面一点,有住户。你可问一下……下车。问房东———下河怎么走?——就在这房边上。就这条路可下。……走约五十米。有一房约废弃了五年左右……破败之像尽露。……看了一下时间,7:40。往下的路有点徒。路形成的历史应该有点悠久。又见一房。真的是住峡谷中了。……再过一房。……所谓路,只不过是羊肠小道。应该讲山深林密,有密不透风味道。露水一下子就把裤、鞋打湿了。(不时有蜘蛛网,很讨厌的,粘着有点痒。)一边仔细走,一边用一竹竿在前面拨动探路、拨弄蜘蛛网,(不时有蜘蛛网,很讨厌的,粘着有点痒。)露水、花朵、蚱蜢……一些小的昆虫,久违了!这些在好久前,还是在6——10岁在草丛中常见的一些东西。都见到了。觉得好亲切。在下山时,眼前还突然飞起一只鸟……感到由衷的喜悦。还有一种鸟变换着不同的声音,叫得真好听。小鸟在歌唱。此言不虚矣!

我喜欢参与在这大自然中……终于走出了密林,看得见谷底的江面了!看见一小划子。上站二人,顺水而下。应该是在打鱼吧?拍照……

对面的垂直石壁的半山腰,还有一条已修十多年的便道。可想象:走在这条便道上会比景区里栈道走起来风景要壮观得多。也剌激得多。

约莫一个小时,总算是下到谷底。回头望走过的路,不见来路与路过的农舍。还分别同房东快乐的聊天呢!

谷底河边一工棚。自来水边。父子二人、一盆鱼……活蹦乱跳的。一问方知清江鱼。此为清江源头,鱼也叫冷水鱼,最有特色的是无鳞鱼。大的约一斤,看起来都很漂亮。……我已想象成为我口中物的味道了。便说出口:——这鱼有鳞否?~~冷水、无鳞。~~能做汤否?~~行!~~说罢就动手。他很快的给我选择了二条。一条大点的加一条小的二条。应一斤有余了。……不到半小时,做好汤。真鲜!……

肉质细嫩,细腻,美味可口。真好!主人热情有加。只收了我三十元。鱼贩子收也是三十元一斤的!享用毕。坐了一会,只见下山时路过的一住户(蔡某、还座着聊了一会天的。)与另二人,——干嘛?——进小溪河挖阴沉木……真的?~~你认识阴沉木?~~怎么不认识?~~~我前天进山见到了,有四、五根。~~那我也同你们一起去?我还没见过呢!——那马上走!

我背起包,就同他们三人一起走…………他们走得真快!这儿是小溪河与云龙河交汇处。小溪河河谷更显原生态。水在峡谷中千变万化。这是由于水要往低处流遇石、落差等引起的无穷变化。我还在照相,而他们已走得没了踪影。他们还背着工具。还有一人背有一编织代。尤为沉重。绳与滑轮、铁链。峡谷中无路崎岖、高高低低……还有一处犹如狗钻洞!你不钻,怎么办?就过不去。石壁挡路。流水无情。哈哈~~尽显狼狈…………在峡谷中走——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简单的生活。即你一心一意的走路,走好路就是生存。别无他念。在这简单的过程中,你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同时也对大自然敬畏……到了一处溪水较宽的地方,这儿有一大片水黄扬。溪水也欢快的流着。再上面一点,水有一定落差,小溪河的急湍、漂亮,不时卷起千堆雪。他们三个也开始了挖阴沉木……只见水中有三处露出木的一端,他们开始试图把其中一根拖上岸。先在水在挖,再尽量把露出一端的四周石头沙土掏空……系上绳,连上滑轮。滑轮固定在一大树上…………他们费尽了周折,那一棵树却象生根似的,没一点动静!我还在准备用相机把他们拖阴沉木准备录制下来呢——看来,是不成了。他们三人在这继续,我就又开始沿溪上行……约一个小时,实在是一人前行非常困难与危险了。此时看时间已十二点多。路餐……返回。他们三人也准备回家,明天再带一些工具再挖……我也用蔡某带的砍刀,砍了一小截留着纪念。(挺硬的,砍了好半天!)

 

短信:现坐在一桥下,激越河水带来的凉风也带来阵阵快意!这是二河交汇处。河水发出轰隆隆响声。听着河流对石的冲击声……伴奏、大自然交响曲。

我又开始回味穿越部分小溪河。小溪河原生态!穿越时的想法是简单的,保证生存!而回味却要复杂得多!……下午四五点,又在工棚主人的邀请下晚餐,晚餐是稀饭、土豆丝、油煎冷水鱼。真香!好吃!休息片刻,上公路、回头望,不见来路与路过的农舍。回味:穿密林、吃无鳞鱼、同挖阴沉木、非常的原始状态小溪河!走到小岩千上车回沐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7819

回帖

4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47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8-30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0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110917.jpg
  进车溪大门不远,即可去石仙谷。如是刚下雨,有环形瀑布,非常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0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110930.jpg

沿着平缓的峡谷中的公路往峡谷里面走,山溪沿着山势在转弯抹角,一边是紧挨着山,一边是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回帖

60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075
发表于 2012-9-2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笨人在2012-9-2 19:2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109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进车溪大门不远,即可去石仙谷。如是刚下雨,有环形瀑布,非常漂亮。

雾蒙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回帖

267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76
发表于 2012-9-2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笨人在2012-9-2 19:2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109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进车溪大门不远,即可去石仙谷。如是刚下雨,有环形瀑布,非常漂亮。

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4

回帖

378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85
发表于 2012-9-3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06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110937.jpg

 沿着这条公路,就往峡谷深处走了……峡谷深处有人家。

p1120104.jpg

  车溪的源头之一:忘忧谷中溪水还是很大罗!

p1120110.jpg
忘忧谷中……

p1120112.jpg
忘忧谷是一条很窄的峡谷,因为无人走。路没有了,只有溪与这样丰茂的草丛灌木……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小动物!

p1120113.jpg
还是得在这深的草丛中走。边用竹棍在前面拨动……穿着短裤与运动凉鞋真担心! p1120114.jpg
上面不好走了。还是得下这样的溪流中走……是不是有点挺刺激啊?此时,峡中又下起了大雨。还得往峡谷里面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6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464
发表于 2012-9-4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顶一个!祝楼主一路开心的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3 23:45 , Processed in 0.0906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