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6|回复: 6

黄陂修襄渝铁路老民兵的故事,令人感慨。有没有兴趣顺便寻访下

[复制链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发表于 2012-7-2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襄渝铁路是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的代表性工程,长期都是出川最主要的通道,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许多车友都走过襄渝线,穿山越岭,桥梁多,隧道多。那这条铁路当时建设是什么情况?当时建设,湖北东部地区去了很多人,黄陂、孝感、黄冈、咸宁都很多。黄陂去了两万多民兵,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世。可能每一个湾子都有,应该很容易见到他们。我们骑车去黄陂的时候,有没有兴趣去寻访以下,了解下他们当初的筑路经历?老人们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值得尊敬,精神令人感慨。了解下那个科技不发达、设备落后的时代修铁路的情况,应该也是有趣味的。

今天是汉宜铁路通车第一天。宜万-汉宜线已经联通,出川有了第二条大通道。此时,让人想起襄渝铁路。

这里有一篇帖子谈黄陂老民兵的介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建设襄渝铁路的黄陂老民兵,说说当年我们修路的经历

记录者按:日前偶然的机会在武汉市黄陂区(以前称黄陂县)农村见到几位老人,都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修筑襄渝铁路的老民兵。以前知道部队官兵修建襄渝线,不了解也有五十万民兵参与了建设。(网上关于襄渝线建设者人数的数据不等,五十万是较高的数字。)这几位老人年纪都在六十岁以上,最长者七十多岁。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到当时筑路的一些基本情况。黄陂当时有两万多人参加襄渝线建设,如今在世者还有一万多人。网上搜索,关于湖北民兵筑路的信息很少,几乎没有。百度百科“襄渝铁路”词条用很大篇幅记述了铁道兵的情况,但对民兵只有半句话一带而过。
      襄渝铁路全线桥隧密度占正线全长46%,其比例长期是中国铁路桥隧长度占正线长度比例之最,修建过程极为艰难。(前两年竣工的宜万铁路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3.97%。)老民兵们当初几乎是义务劳动。施工条件简陋,生活条件恶劣,受伤、致残、死亡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人是带着伤病返回家乡的。如今他们年长者很多都已去世,在世者也已至暮年,生活也没有保障。这些建设者是国家的功臣,他们的功绩不应该被忘记。看网上资料,陕西、四川、重庆已对筑路民兵发放补贴。湖北尚待政策出台。
      此次前后采访了六位老人。以下文字照他们的口述原样记录,不作任何修饰和更改,只是将讲述内容按主题集中,对原话次序加以调整,部分地名及人名隐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修襄渝线的大体经过
老人甲:
1969年10月,我们相应国家号召去鄂西北、陕南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是战备铁路。当时我们去是队里抽调的。各个生产队下指标,我们村(自然村)去了四个人。我是第一批去的。自己带被窝行李和基本生活用品。从汉口坐火车到丹江口,坐了一个白天。然后坐船沿汉江而上(先是在丹江口水库里走),到郧西县的羊尾。郧西县今天属于十堰市,往西就是陕西安康的白河县。我们坐的是轮船,不大,象汉口长江轮渡那样的船。坐到羊尾下船。这里江水浅了,不能走船,我们就步行,到目的地走了二十多里路。
当时我们黄陂县是一个民兵团,有两万多人。我们公社是一个营,有一千多人。我们是四连,我是一排排长。包括两个大队几个村子一共四五十人。我们营长是xxx。除了黄陂,其他县的民兵也很多,有孝感的,黄冈的。我们跟其他的县的民兵没有什么联系。
我们在郧县、郧西县和陕西的白河县,建桥,打隧洞。郧县胡家营那边有几个桥就是我们建的。那一带都是山,胡家营一带有些平地。
从去到结束,前后是三个年头,实际上干了一年半左右。71年过年以后回来的。我们是分期分批回来的。回来以后,很多人又参加了其他的劳动,象滠水改道工程,还有以后的水电站。71年底这段铁路通车了。
老人乙:
我是1969年10月去的。去的时候坐火车到丹江口,然后转船到郧县的茅店(音),到目的地的时候天黑了,没有睡处,我们三四个人一挤,在山坡上坐了一夜。那边都是山,没有平地。坐的时候手要扯着后面的草才坐得稳。要炸炮才能炸出一片平地。没有厕所。解手的时候挖一个坑。
我们当时在木瓜沟,木瓜公社。(郧县木瓜沟,在郧西县羊尾以西的汉江南岸。)
老人丙:
我是第一批去的,69年9月。我没有结婚,是家里的独子,有姐妹。当时我父亲把我送到中学,流眼泪把我送走。
老人丁:
我是家里的独子,还不是去了。我是司机,主要负责开车跑运输。那些年我还跑过房县、神农架等地。
老人乙:
当时的口号是,三线工程,要让毛主席睡好觉,要把帝、修、反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抢回来。也有另外一个提法,要把刘、邓反党反社会主义(集团?)的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都是不停工的。
老人丙:
从没有休息过,一年到头在工地上。过年也没有休息,在工地上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到当地的情况
老人甲:
我们第一批过去的任务是搭棚子。当时很苦,到山里砍柴火,砍竹子。背一根竹子要走很远。住的棚子,竹子做支撑,将油煤毡一钉,可以防雨。
老人丙:
砍竹子,先遣部队去搭棚子,给后来的人住。一般是背一棵竹子,有的背两棵。见到山羊,比较小的那种,成群结队的。听到过狼嚎叫,但是没有见过。因为山陡,树可以从山顶丢到山脚下,下了山再往回背。
我当时住在陈家台(和羊尾对面)。
老人乙:
砍竹子,搭棚子,把泥巴糊成墙。粗一点的竹子劈开,做成板子,在上面睡。吃的灰面坨子,放在钵子里一蒸。我是连长,年纪大一些,年轻人干活时对我有些照顾。
老人丁:
竹子搭的床,大家一起睡。
老人甲:
为什么会死人呢?有的是塌方打死的,有的在山谷睡觉,山上有野兽或者人踩动了石头,大石头滚下来把人打死。
我们营死了一个人,但不是施工的时候死的,是休息的时候出去玩,去的时候没有下雨,回来的时候山洪暴发,溪水暴涨,在水里淹死的。我们老家这里地比较平,不知道山里是那个样子。
老人乙:
县里规定,走路的时候要三人同行,因为山上随时可能会有石头滚下来,怕有人死了没人知道。
老人戊:
那边的蚊子快有蜻蜓大。我夹了几个蚊子在信封里寄回来。
老人甲:
郧西的农民很苦。有个说法,叫郧西三件宝,红苕、玉米、龙须草,吃的主要是红苕、玉米。我们开始去住在老百姓家,很苦。都是山,这边对着那边叫人,听得应,但走过去要二三十分钟。路是斜的,挑担子要带一根棍子,歇息的时候要拿棍子撑着才能够歇。
老人已:
当地没有多少商品意识。我们在路上买柿子,柿子摆在路边卖的。我问他们多少钱一斤?他们说你们吃,随便吃。我们吃完了给了二十块钱,他们却不找钱。我们就带了一车人去吃,吃完了还是二十块钱,他们没有找我们再要钱。
老人乙:
我们吃饭,洗碗剩下的饭渣子,在槽子里,当地人半夜把槽子里的水放干,把渣子捡回去吃。
老人丙:
当地老百姓生活很苦,吃的苕片、黄豆,到了结婚凭结婚证才领到三斤大米。我们淘米,米渣滓倒在水沟里,当地合作社的社员,捡回去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桥梁开隧道的情况
老人甲:
后来就是架桥。我们到河里拉鹅卵石,浇筑桥墩子用的。我是工班长,排长,也是风枪手。我们连架了两座桥,建完了桥就报喜。我们民兵连木工、铁匠、机械工都有,干活比较出色,部队里要从我们连抽走一百多人跟他们去修路,我们团里不肯。
当时各个公社的是有分工的。天河(公社)去的是打洞,我们是架桥。天河的女的比较多,进度上不去,经营里协调,我们就去帮忙打洞。当时死了很多人。滠口、鲁台都死了不少人。
老人乙:
我们连队去了是做桥墩。当时不用钢筋,用水泥,用片石混合了水泥往上倒。用片石代替钢筋。做完了以后在沙沟打洞。(网上搜索,沙沟现在是郧县胡家营的一个村。)打洞三班倒,很危险。
为什么危险呢?做桥的时候,四米高的模板,用人工捣固,石头要用绳子吊到上面去,绳子断了,石头掉下来,就可能打到人。有一次五六个人一起捣固,石头掉下来,打在腿上腰上,还好是轻伤,没有重伤。
桥墩一层四米,四层十六米。
老人戊:
我当时负责捣固。现在捣固用振动棒,当时用的铁签子。
老人已:
我们一开始去建桥墩,部队佩服我们,部队一次打六米高的,我们开始也是打六米,后来一次打八米,再以后十米,十二米。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做完,技术越来越高。我们的模板做得好。我们的连长被请去他们部队演讲。
老人甲:
打洞比架桥危险。石洞打炮,部队指导我们技术。我们连队两百多人一起打洞,为了加快进度,除了两头打洞,也从上边往下先打横洞。用风炮打洞。先用发电机充气,一个气机带三四个风枪。一个洞是分两次打的,先打下洞,再打上洞。不能开始就打一个大洞,洞打大了容易塌方,小的不易塌方。第三步落中槽。打上洞的时候,隔一二十米远,钻个漏斗,上洞的石头土方渣子通过漏斗放下去,从下洞运走。
我们公社有个罗xx,当时头被石头打了。襄渝铁路通车的时候团里派代表去剪彩,他作为我们营的代表去的。
打洞的人四班倒。修桥的三班倒。放炮的时候拿着手电筒进去,洞里是黑的。用烟点引信。我当时就负责放炮。一个工班是一个排,三十多人,多的六七十人。一个工班一天能掘进1.5米。
老人丁:
进洞六小时一班,整队入场。一班出来要吹一两个小时的风,因为有瓦斯,气味难闻。我们出来就休息,吃,睡。
老人乙:
还有一次打洞的时候,边墙塌方。打洞是四班倒。这一班有三四十个人做,那天望着墙发裂。头一班就发现了。我跟着做两班没有下班,发现墙上的灰在往下撒,担心要塌方,我就叫大家赶紧撤出来。人还没有撤完墙就塌了。我在最前头,在边上,幸亏当时xx湾的xxx,排长,看着我,把我提起来一抓,一甩,甩在推土的车上。没有受伤。得亏了他,否则我可能就完了。
老人戊:
洞里黑洞洞的,拖炭渣子的车子倒车卸货,没看见我在后头,一下子倒在我脑袋上。我大声喊,没人应。所幸戴了安全帽,没有受伤。
老人已:
我做调度员,专门安排车子。矿车出来进去我调度。有一次矿车出来,掉了东西打在我额头上,缝了八针。
洞里放炮以后进去排险,渣子就往下掉。几百门炮,十个一捆,一个人放三门,炮一响哨子一吹就出来。炮放了以后,我们调度员、安全员就进去排险。拿五节电池的手电筒进去,照不多远。有一回洞里的电线被炸破了,我一捏就一阵麻,倒在水里半天起不来。从此以后我不敢摸电。
打洞的时候,有一次,姚集一下子死了四个人。早上进洞,一放炮,不一会就塌方,死了四个。打洞的时候没有脚手架,没有支撑。
老人丁:
我们来之前,听说在白河,部队里一个连,打隧道全部埋进去了。
老人丙:
挖洞的时候经常有塌方的危险。洞内昏暗,灯光不明,只有36伏,石头松动垮下来就可能伤人。六指的李xx是十连的指导员。施工用的日本进口的风机,风力大,风管的接头脱落了,把一两吨重的石头吹起来,他正在睡觉,石头砸在头上当时就死掉了。
老人戊:
死了人没有抚恤金。用白布一缠,放在棺材里,车队运回来。那棺材做得大。六指有个宋xx,十几吨重的大石头掉下来砸到他身上,身体劈成两半,只有半边耳朵在。脑袋拿白布一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娱乐和医疗
老人甲:
那时候算工分,37.5元一个月,要交给大队21元,剩下的16.5元归自己过生活。当时一天生活五六角钱。还要买基本生活用品,这钱是剩不下来的。
过年过节就是加餐。
老人丙:
生活用品,全部从那16.5元中开销,全部自费。当兵的都是国家发,我们全部自费。
老人丙:
那边生活很差。吃就是吃青菜。要吃肉,当地的黄肉,已经霉了,吃了就拉痢疾,吃一个抬一个。
老人丁:
这里喂猪,吃的是草,三年长不到一百斤。所以猪肉不好吃。有时从老家各个公社运腊肉去。没有菜咽。那时黄陂属于孝感地区,孝感一共有48台车管生活物资运输。我在车队。先用火车运到丹江口。后来通火车能运到白浪了。运煤,菜,大米,当地大米都没得吃的。
老人乙:
过年就加餐,加得一个菜。连队不开工,营里有演出,很热闹。说是加一个菜,不是放在盘子里,把鱼肉倒在一个脸盆里,大家的筷子都在里边杵。老家公社送的鱼肉到工地慰问。
有一次吃肉,肉是坏的,全营的人都拉肚子。严重的就到团部去治。前后影响了个把月。
我们当时穿球鞋,当地人羡慕得不得了。当地人用龙须草做鞋,一年四季都穿。
老人乙:
那时揩屁股纸都没有。擦屁股用石头,扯一把草揩。连报纸也没有。老家是有的。女同志也没有现在的卫生巾,用纸用棉布。
老人丙:
有句话叫:乡里人生得苦,石头瓦片揩屁股。用石头,不能用尖石头,要用圆石头。
那边放一场电影,要放三天假。因为群众住得散,要通知。当地人还不认得全国粮票。那时永久自行车在黄陂凭票供应,那边没得路走,没有钱买,放在商店里都能放锈了。
老人丁:
白河县城是沿着汉江建的,很小一点,后来搬了。不准我们出去,要出去逛街,要一堆人一起出去。现在的白河县城大得多了。
老人乙:
医疗方面,团里有医疗队,营里有卫生员。当时有句话,红汞碘酒,搽了就走。大病要到团部,要走几十里路。
卫生条件很差,人都是沿着沟住的,住的地方都是放炮炸出来的。吃也在沟里,屙也在沟里,卫生当然不好。
老人丁:
去那边做事的基本是男的。有女子连,宣传队。一个营有一个直属排宣传队。在洞里演出,唱,跳忠字舞。十七八岁的姑娘伢,第一批去的,能唱能跳的留下来,不能唱不能跳的就回来了。
娱乐,团部放电影,营里演出。
老人丁:
林彪事变的时候,在洞里开会,部队守着洞口,不开完会不准出来。上中农还不让进去开会,成分高一点都不让进。开会的内容不传达。
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回帖

37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家人的联系及家里的情况
老人戊:
跟老家的联系,只有写信,一个月一封信。
老人丁:
我当时已经结婚了,有一个小孩,我走了以后几个月,我媳妇又生了老二。家里老人有病。
老人乙:
当时按工分吃饭,我们家里五个小孩,只有我爱人招呼。老家生活艰苦。我们村(自然村)在整个大队是收入最差的队。我是大队书记。
我是连长,五更半夜在工地,很少写信回家。附近村里有残病的回来,就给我带个口信回。有人回来又回去,到我家看看,带来我家里的消息。
老人戊:
我是独子,老人在家里没人照顾。当时我的未婚妻过来招呼我的老娘。
老人丙:
靠写信跟家里联系。

和当地人的联系和情谊
老人丙:
不准谈恋爱,不准带当地的姑娘回来。去是多少人回来也要是多少人。我们这边生活条件比较好些,要是准谈恋爱,带回来的姑娘多了对当地不好。
老人丁:
木瓜公社来慰问我们,记得给我们送过豆腐。还有年轻的姑娘伢演出,二十岁上下,应该是年轻老师,给我们唱歌。我们那时候都年轻。我们四连的最怪物(淘气),撩那些姑娘伢。她们从我们营到别的营去演出,去的时候我们开玩笑,回来经过我们这里我们又开玩笑。有时候我们也帮当地老乡在地里干活,改造田。我们曾把我们老家的谷种子送给他们。
老人丙:
以后几十年我们一直跟当地没有联系。有时很怀念那里,希望能再去走一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 13:14: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12-1 18:36 , Processed in 0.0737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