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 发表于 2020-7-16 12:14:17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在神话故事中触摸民族精神源头

项目介绍: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是反映大禹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治水的独特而典型的神话故事,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禹及其儿子的治水故事,如龟蛇锁大江、灵龟镇怪化龟山、大禹治水收赑屃等;一类是由核心故事逐渐衍生的后人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如忽必烈正名禹功矶、总督寻宝镇水怪等。

武汉因水而兴,亦因水而忧。数千年来,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以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突出的地域特色,鼓励和指导着武汉人民与洪水不断抗争,从而使得该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年来,特别是在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湖北省及武汉市非遗部门持续加大对该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成效显著。

连接民族精神源头 彰显武汉地域特色

大江大河皆有源头,民族精神亦如此。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讲述的是尧舜禹部落联盟时代,长江、汉江流域特别是武汉段水患成灾,民不聊生,大禹率众在武汉疏江导汉,驯服了洪魔,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大禹爱民忧民、坚忍不拔、尊重自然、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精神。

源于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呈现的不仅是一种与其个体相关的历史功绩,而且给后世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其他大禹治水传说相通,但在故事内容上,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山川地物相融合,呈现出地域性强的特点。如功臣“龟”“蛇”二将最后化作武汉的龟山与蛇山;“禹青扔纱帽堵洪水”,纱帽化作武汉的纱帽山;“大禹贮粮米粮山”,其中用于囤粮的山被称为米粮山,沿用至今。

后来,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又由核心故事逐渐衍生出后人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如“忽必烈正名禹功矶”,讲述元世祖忽必烈南巡时来到武昌蛇山,命令将长江对岸龟山突入江中的一块石矶复名为禹功矶,并命在矶上建禹庙,“以寄禹功之思”;“总督寻宝镇水怪”,讲述了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寻宝时与被大禹镇在水底的水怪之间发生的斗争。

传承载体不断丰富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走在晴川阁,一步一景,都与大禹治水有关。

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作为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保护单位,现有众多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人文景观和风物遗址,包括晴川阁(明嘉靖年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兴建)、禹稷行宫(南宋绍兴年间创建,本名大禹庙)、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处),以及禹碑亭、赑屃碑、朝宗亭等。

近年来,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拨专款对禹稷行宫、禹碑亭等建筑进行了维修,将晴川阁、禹稷行宫等古建筑群先后建设为汉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武汉市还修建了大禹神话园等现代人文景观。

在收集和整理大禹治水相关文献资料上,湖北省及武汉市非遗部门指导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字记载、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记录和整理,还派员赴全国各大禹纪念地征集大禹相关资料。

年近七十的程涛平是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每年都去居住地附近的中小学宣讲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每月都在社区讲解大禹治水故事。

还有黄国华、张引娣等代表性传承人,经常向全国各地来晴川阁参观访问大禹治水遗址、遗迹的游客宣传和介绍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在神话故事中触摸民族精神源头

www.5z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