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 发表于 2017-5-22 12:37:48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我不准备再去的三类“风景点”

我信奉中国老祖先的一句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窃以为这里说的“路”和“书”并非狭义的路与书,它形象地概括了每个人获得真知的途径,强调了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的关系,这二者都能使人获得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了。

话扯远了,回到现在,虽吾等不才,也算是走过不少的地方,总结起来,有三个所谓“风景点”今后是绝不会再去了。

一、寺庙    细想起来去过的寺庙数不清了,抛开国外和藏区的寺庙以外,几乎所有的寺庙除了收门票以外都是“敛财”的本质,这是违背佛教“普度众生”教义的。你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富丽堂皇的大寺还是偏僻荒野的小庙,无非都是“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大同小异的建筑。这样的寺庙我是不准备再去了。

全国各地的宫殿建筑式的寺庙大同小异



山野小寺也是大同小异



我以为藏传佛教的很多寺庙有一种神秘肃穆的感觉,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二、墓地   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把一些古人的墓地“开发”成为“风景区”,哪怕是平地上造一个也行。在这里的环境下凭吊都自然会有“悲今古”的感慨了,与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是背道而驰的,何况此类地方阴气弥漫,故不准备再去此类地方了。



三、溶洞   我以为天下所有的溶洞“风景区”几乎一模一样,无非都是“瀑布”、“挚天石柱”之类,再利用五颜六色的灯光渲染一番,你花大价钱进去转悠了转一圈,好像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所以此类“风景区”我是再也不会去了!



“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思想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我喜欢,但是这三个地方我是不会再去了的。


西北风 发表于 2017-5-25 20:30:46

点赞!基本赞成。
1、寺庙,确实千篇一律,确实敛财积聚,绝大部分不用去。
2、墓地,有选择性地去,其实是一种精神旅行。比如,新藏线上的康西瓦陵园,回忆起来至今都有一种震撼。
3、溶洞,以游客的眼光看,都一样。腾龙洞,是我儿时的游玩场所,钻过很多次。几年前,带家人前往,看着近200元的门票,怎么也想不通。最后,他们买票进去了,我一个人在车上回忆往事。

沧海之水 发表于 2017-5-26 10:39:35

赞同。寺庙和溶洞许多年都不进了。

晓山 发表于 2019-6-5 08:37:27

这个话题值得讨论,见仁见智。山水天地永远都在哪里,客观存在且相对不变,而善变的是游者的心情。建议老黄领导下次换一拨同游者,或者说换一种旅行方式,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也许真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观山则情满于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我不准备再去的三类“风景点”

www.5z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