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 发表于 2010-12-7 10:53:02

“偷菜成癖”背后的大众心理

丁咚 文
    据《联合早报》转引香港文汇网报道,民权26岁女子李艳,半夜起来上网偷菜惊醒丈夫,被丈夫赶出家门。无奈之下,李艳只好拨打110求助。 李艳说,她最近迷上了一款名为“QQ农场”的网络互动游戏。当日0时30分左右,她在睡梦中感到自己种的西红柿已经长熟,突然醒了,赶紧下床打开电脑收菜。当她收完菜,发现不少网友地里的菜也熟了,便兴奋地大叫起来。这一喊,惊醒了正在睡觉的丈夫,丈夫二话不说,将她赶出了家门。这是关于开心农场风靡网络后产生效应的又一个极端例子。

    如果有人在见面时问候你,“今天,你种菜了吗”,千万不要诧异,因为现在它是最“时髦”的见面礼貌用语之一。半夜爬起床到朋友的“农场”里偷菜成为网络用户的最新乐趣,以至于人们乐此不彼。有消息指,某市明确禁止公务人员在工作时间玩“开心农场”游戏,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一年来“开心农场”成为网络时尚宠儿确是有其独特魅力的。

    在“开心农场”游戏中,用户可以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有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可能会发生干旱、病虫害、长杂草等情况,需要农场主的细心照顾。果实成熟之后,可以被收获进仓库,后期用户可以根据市场波动来选择合适时机卖出仓库中的果实来获得金币。金币除了购买种子,还可以购买化肥等道具和农场的装饰品,以及用于农场的土地扩建。

    这款网络游戏从最初的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到目前成为各阶层普遍欢迎的网络游戏形式,在短短的时间里,用户呈大比例增长,显示了其成熟的游戏功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出“开心农场”网络游戏,并大获成功,表明了开发商对网络市场的准确判断,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当代公众的微妙心理,通过“开心农场”网络游戏,使公众在融入游戏的情境之中的同时,暂时忘记现实生活,心理也获得某种转移、疏导和释放,从而使公众产生解脱感、轻松感、愉悦感甚至成就感。笔者以为,在“开心农场”日益成为“老少咸与”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背后,其实深刻地折射了复杂的时代图景和大众心理。

    开心农场网络游戏迎合了深陷现代文明的公众逃避现实的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公众生活的便捷程度和丰富程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长期生活在车辆密布、馆舍云集、人际微妙、娱乐繁杂、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公众会自然产生对先进科技的排斥、对现代文明的倦怠以及对乡村质朴生活的向往之情。而享乐的本能、生存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又不允许人们脱离现有的生存方式,只能寄托于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求慰藉,从精神上实现逃避现实的愿望。“开心农场”全方位再现农村生活的场景,再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开心农场”自由劳作,充分满足了公众潜在的“出世”需求,满足了公众在生存压力下自我解脱的心理,因而受到处在现代文明中的新兴城市阶层的欢迎。

    开心农场网络游戏迎合了遭受现实挫折的公众寻求成就感的需要。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普遍存在,还由于不同的生存境遇,由于职场和人生压力,部分公众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落差和挫折,有的甚至由此产生迷惘感和失败感。马斯洛的心理学提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但现实就是现实,无比真实和残酷,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自我实现对某些人来说总是“遥不可及”的。而网络游戏,特别是“开心农场”逼真模拟了农村劳动的场景,通过每个个体的实际参与,在付出劳动的过程中,与作物一起成长,享受经营农场的乐趣,只要全心投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而不会像现实生活那样受到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因此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对于受到挫折感打击、在现实中无法体验成功的人来说,经营“开心农场”虽然是网络虚拟,却是“心理真实”,舒缓了由不作为感生发的不安和焦虑,满足了自我实现和成就欲,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开心农场网络游戏迎合了“被”人际疏离的公众归属团队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势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现实中不少人都感到人际关系的复杂、功利主义的蔓延以及强烈的疏离感、孤独感。越是茫茫人海,越是茕茕孑立,生亦忧,死亦忧,情何以堪!现实的团队总是被这样那样的问题所困扰,很显然,相当多人的人会感到疲累,对现实的团队心生恐惧和排斥,当然也不会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归属感。但归属集体,是人类的本能诉求,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从个体到群体到形成复杂的社会组织的过程。偏离集体,偏离团队,是人的无奈之举。“开心农场”游戏非常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开设了“开心农场”,网民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场主”,自己制定农场经营计划并亲身实践,亲尝农场劳作、管理和收获的欢乐。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可以与朋友充分互动,既可以参与经营别人的农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帮助经营农场,甚至可以到别的农场“偷菜”、享受“破坏”别人农场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农场主通过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别人的积极参与甚至相互的“破坏行动”,构筑了一种集体生活的团队“虚拟真实”氛围,释放了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心理疏离和孤独感,充分感受到归属团队的温暖和自如,满足了“农场主们”的情感交流和互动的内在需求,难怪有那么多的“农夫”通宵达旦守候在别人的农场,伺机“偷菜”,而每个“农场主”也保持高度警惕,绞尽脑汁“看家护院”,严守“农场”,他们的“敬业精神”堪比现实,又何尝不是现实的“投射”?

雪之巅 发表于 2010-12-7 11:30:19

{:4_136:}颓废

小狱 发表于 2010-12-7 11:31:28

灰常有道理

不过额是直接回家跟额妈一起回菜园子
最真实的{:4_130:}

花儿朵朵 发表于 2010-12-7 12:21:33

自有上了路网,俺就再也没种菜了!

难民 发表于 2010-12-7 14:56:59

自有上了路网,俺就再也没种菜了!
花儿朵朵 发表于 2010-12-7 12:21 http://www.5zl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路网上面也可以种菜晓得不?:victory::lol

花儿朵朵 发表于 2010-12-7 15:50:42

难总,俺又长知识了。

酸菜 发表于 2011-1-27 15:53:13

偷菜已成习惯,跟洗脸刷牙一样,每日必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偷菜成癖”背后的大众心理

www.5z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