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5 发表于 2015-2-23 20:17:00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可能与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除夕便会出来作祟。古代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试想,如果你未回家,致使家被“年”祸害了,那将是多大的不幸?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家,助一臂之力。为了赶走“年”这个坏东西,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全家都不敢睡觉。“守岁”风俗由此而来。

南极风 发表于 2015-2-26 19:50:00

 
<p align="left"> 关于贴“福”字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西周时期的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即姜太公)在封神时,他的老婆姬氏(另说马氏)也来讨封。姜子牙很不高兴,怎能先封自家之人,且这姬氏生来嫌贫爱富,便生气地把她封为“穷神”,并告诉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除夕,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自家的门窗写上“福”字,以示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为民间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此后又有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p>

杰夫5 发表于 2015-2-26 19:55:00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333333;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写个大红的“福”字,或在门框贴上“五福临门”的横批,俗称“迎春接福”。</span>

杰夫5 发表于 2015-2-26 19:56:00

&nbsp;
<p align="left">有关过年贴“福”字最早的记述,是宋代钱塘(今杭州)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的记述:“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所谓“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而今对“福”字的解释是“幸福”,但过去则指福气、福运。</p>

杰夫5 发表于 2015-2-26 19:56:00

&nbsp;
<p align="left">“福”字是我国出现很早的文字之一,为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在金文中也保留了酒坛的形状以及将酒坛用于祭祀的意思。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福字最初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福”字,从字形上说:左边为“礻”,意为“神祇”(泛指神灵),而右边由“一”、“口”和“田”组成,“一”字按《说文》解释为“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解释为“口,人所以言食也。”“田”即指耕地、打猎。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古人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和得到神灵保佑的愿望。其实“福”字在古籍中还有多种解释,《韩非子·解老》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说文解字》解释:“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还有的将“福”解释为“福者富也”、“福者裕也”、“福者善也”、“福者祥也”……</p>

杰夫5 发表于 2015-2-26 19:57:00

&nbsp;
<p align="left">其实,“福”字还有五种具体的含义,即“五福”。经典史籍《尚书·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寿”为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为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为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为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善终”为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俗语中的“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即源于此。过去过年有“迎春接福”之俗,所接之“福”即为“五福”,即春节的前几天(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以前),在大门上贴上“福”字,或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吉祥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贴在门上,以此表达人们“迎福”、“纳福”、“祈福”、“福入家门”、“五福临门”之意。</p>

杰夫5 发表于 2015-2-26 19:58:00

&nbsp;
<p align="left">正福是斗方,一家只能贴一个,须坐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大门上所贴的“福”字必须是“正福”,有“迎福”、“纳福”“出门见福”、“福入家门”和“五福临门”之意。因为大门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福”字应端正大方,不能贴歪了。如果把“福”倒贴在大门外,被视为不吉利。将“福”弄倒了,“福”怎么能“走”进家门呢?</p>
<p align="left">  “倒福”也是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福入厅堂”,一家也只能贴一个,如果多贴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小个儿的“福”字一般倒贴在家中的角落里,有“福气无处不到”的意思。如厨房、库房、茅房、牲口棚、磨坊和存放杂物的地方,也可贴在窗户、柱子、柜子、箱子、水缸等处。</p>

南极风 发表于 2015-2-28 09:04:00

南极风 发表于 2015-3-6 15:52:00

<div class="para" jquery18006255152634364066="425">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86435.htm" target="_blank" jquery18006255152634364066="426">除夕守岁</a>,俗名“<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72784.htm" target="_blank" jquery18006255152634364066="427">熬年</a>”。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5300.htm" target="_blank" jquery18006255152634364066="428">父母</a>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div>

杰夫5 发表于 2015-3-6 16:03:00

<br/>

沧海lc 发表于 2015-5-26 22:45:00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非常感谢楼主精心收集了许多关于“守岁”方面的民俗资料,来阐述“守岁”的历史和现状,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font></p>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儿时的“守岁”,不同于现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春晚节目可看。印象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守岁,就是除夕夜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相聚一起,每人都将事先准备好的节目拿出来,然后还有大哥筹备的游艺节目,比如:猜谜,瞎子摸奖等等,获胜者奖品就是水果糖。(那个时期是计划经济,节日物资都是配给的)</font></p>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进入中学后,文革也开始了,传统的春节也受到了冲击,记得1967年春节,当时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最高指示,上班的人都没有放假。大家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哪还有心情守岁?</font></p>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14年除夕夜,吃完团年饭后就驱车南下北海,守岁也就是在路途中完成的;2015年除夕夜,看完春晚节目后出发,前去四川成都,守岁也是在路途中完成的。</font></p>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font>&nbsp;</p>
<p><font size="5" face="Times New="New"Roman">感谢楼主的“守岁”,让我回忆“守岁”的变迁而生发出上述的诸多感触。</font></p>

aoshengboq 发表于 2015-6-29 16:58:00

顶也~~~

涂料油漆工 发表于 2015-8-2 07:58:00

确实不错,眼前一亮的好文<br/><br/><br/><br/><br/><br/><br/><tr><td><img src="images/sigline.gif"><br/><font color="#999999">承接工厂,企业,百姓,浇水泥场地,活动房,商铺假二层,有施工设备,工队友,18936339926</font></td></tr>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守 岁

www.5zls.com